乔致庸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他死后一百多年自家的宅子成为了景区,还可能因此登陆资本市场。
在2016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山西乔家大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乔家大院)向股转系统提交了公开转让说明书,申请挂牌新三板。
乔家大院原本只是明清年间,一个富商的宅子。
资料显示,乔家大院始建于1756年,是晋商代表乔氏家族的宅院,其以“富甲华夏”、“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
晋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乔家的发迹史也是晋商精神的最好体现。
乾隆初年,乔致庸的祖父乔贵发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头一个当铺当店员。十余年后,乔贵发和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都说创业难,在当时也一样。因生意不景气,广盛公面临破产。但广盛公在做生意期间奠定的诚信,让他们顺利度过难关。生意伙伴不忍看他破产,相约后三年后再来收账。
三年后,乔贵发不但还清欠款,生意还重新复兴,把广盛公改名为复盛公。创业发达以后,乔贵发在家乡为子孙建院立堂,形成了乔氏以“四堂一园”为中心的建筑群格局。
而后乔致庸将家族生意发扬光大,他当家后,为广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从而有了如今的乔家大院。据说在鼎盛时期,乔家大院银库里堆积的白银多达一千万两。
这里也成为了电影电视剧的热门取景地,《大红灯笼高高挂》、《杨家将》、《康熙王朝》等广为人知的影视剧均在此拍摄。
2006年,电视剧《乔家大院》的播出更是让乔家大院景区红遍了大江南北。
2012年8月,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创建国家级5A景区申报文本正式上报国家旅游局。2014年11月,乔家大院文化园区被评定为全国5A级旅游景区。
此次申请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山西乔家大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通过对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及“乔家花园”(“三堂一园”)的投资、开发及经营,以其为依托,向游客提供景区观光服务。
公开转让说明显示,乔家大院本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7日,山西乔旅的实控人为祁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去年3月17日,祁县国资委旗下的山西新祁旅游有限公司将所持山西乔旅45%的国有股权公开竞价,山西景世恒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5220万元拍得此股权。从而,新祁旅游所持股份由原来的77.5%降至32.5%,控股股东也换成了景世恒华。
这也意味着,山西乔旅不再是国有控股,而是国有参股。
不过,随着第一次增资的进行,公司股权再次变动。
2016年8月,乔家大院引入了3名新股东。除原股东景世恒华增资1400万元外,北京水木华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新星艺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星睿天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分别增资2300万元、1200万元和1100万元。
此次增资后,公司的前三大股东依次为景世恒华、水木华光和新祁旅游,持股占比分别为32%、23%和13%。
财务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8月,乔家大院分别实现营收2196.64万元、3151.60万元和4063.5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840.62万元、511.08万元和321.4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公司的营收全部来自于景区门票业务。这也暴露出目前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不久前申请挂牌的廋西湖99%的收入来自船票销售,承德避暑山庄门票收入占营业收入90%以上。
闯入资本市场能不能给这些历史悠久的人文景区带来新机遇呢?
近年来,在整体市场火爆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现已有不少规模较大的自然、人文景区类企业在主板上市,如丽江旅游、黄山旅游和桂林旅游等;也有不少陆续登陆新三板,如火焰山、喀纳斯、武当旅游、那然生命、九华旅游、清园股份和木兰股份等。
从上市后的表现来看,丽江旅游(002033)、桂林旅游(000978)和黄山旅游(600054)自上市以来,分别募资13.65亿元、12.99亿元和10.46亿元。
新三板市场相对来说要冷清一些。以已挂牌的旅游景区类公司为例,大部分企业还未能实现盈利,仅那然生命(831633)自挂牌后完成了两次定增。
2015年,那然生命分别以2.6元/股、2.7元/每股的价格发行了4000万股和3000万股,共募集资金1.8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项目融资。
2015年1月7日挂牌新三板的那然生命,主要业务为依托于千佛山自然风景区,为游客提供景区观光、酒店服务和旅行社服务。
与乔家大院不同的是,那然生命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旅游服务收费,更强调景区的综合服务,2016年中报显示,那然生命半年营收为2808.72万元,净利润亏损124.9万元。
和其他已经挂牌的景区全面亏损相比,乔家大院和廋西湖都已经实现盈利,但它们商业模式和收入来源也相对单一得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