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厄尔尼诺叠加全球变暖,未来气候变幻莫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厄尔尼诺叠加全球变暖,未来气候变幻莫测

厄尔尼诺为什么“闹脾气”?我们能否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它?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创瞰巴黎 Anaïs Marechal

编辑|Meister Xia

导读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的气候波动,它会影响全球的降雨、干旱、气温和风暴等。但是,厄尔尼诺的发生机制和强度预测仍然不太清楚,而且它还受到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厄尔尼诺的特征、后果和与其他气候现象的关系,以及如何区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厄尔尼诺为什么“闹脾气”?我们能否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它?

一览:

  •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能持续约6到18个月的自然气候振荡。
  • 专家们对厄尔尼诺发生的原因仍知之甚少,且难以预测其强弱程度。
  • 2023年夏天以来,太平洋便进入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持续至今。
  • 厄尔尼诺在全球引发了降雨、干旱、热带气旋等。
  • 厄尔尼诺还会与其他自然气候现象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相互作用、相互叠加。

近几个月来,厄尔尼诺现象、反常高温、海洋热浪、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但由于这几种现象对天气的影响较为类似,互相之间存在联系,且能同时发生,所以人们很容易混淆。不过,它们的速度、持续时间和起源截然不同。

自2023年夏天以来,太平洋便进入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1]。厄尔尼诺已经七年没有出现了,于是成为了头条新闻。最初,专家预测今年的厄尔尼诺强度会偏高,后来才改为“中等强度”。厄尔尼诺现象是气候的自然波动,通常持续6至18个月,每2至7年发生一次,与中性年和拉尼娜交替出现。法国国家气象局气候分析和监测部门主任Lauriane Batté介绍:“虽然不知道是厄尔尼诺的起因是什么,但是现象本身及其影响我们了解得很清楚。”

如何判断厄尔尼诺是否形成?首先,要看信风(在低空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风,通常自东向西)是否减弱。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会出现异常的自西向东的大风,赤道中东部太平洋变暖。目前,中部赤道太平洋的海面温度较常年偏高1.5℃。法国发展研究所(IRD)海洋学家Juliette Mogné解释:“厄尔尼诺现象有预兆,因此可以提前几个月对其进行预测。然而,厄尔尼诺的强度与异常西向大风相关,这种风难以预测,故精准预测厄尔尼诺年的气候并不容易。”

“海面温度大范围上升,说明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

厄尔尼诺的影响有哪些?尽管该现象本身仅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但会引发千里之外的“蝴蝶效应”[2]:南美洲和中亚某些地区、美国南部和非洲之角的降雨量会增加[3],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南亚、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部分地区则会出现干旱;一些地区气温会上升;热带气旋的形成也会异常: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增加,波利尼西亚遭遇台风的概率升高,而大西洋沿岸则飓风减少。所幸,总体而言厄尔尼诺对欧洲气候影响并不大。

每年,全球气候因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的存在与否而变化,但同时也会受到北大西洋涛动、南半球环状模、印度洋偶极子等科学家熟知的自然现象的影响。与厄尔尼诺一样,今年的印度洋偶极子将至少持续到12月[4]。Batté说:“上述现象的影响范围一般在一年内。”还有一些气候现象持续周期更长,比如大西洋多年代际变率(AMV)——发生在北大西洋区域海表温度周期性冷暖的变化,其周期为50~70年!

01 气候隐患:人为因素加剧,多因素相互作用

除了自然现象,人类活动也能改变气候——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全球气候变暖,覆盖范围广,时间尺度长。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步上升。人类活动已导致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1.1℃ [5]。2012年起,全球海面温度持续高于1982年至2011年的平均水平[6]。Batté解释道:“海面温度大范围上升,说明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一般自然的气候现象造成的影响都是局部的,全球性变暖不是正常的现象。”

现在测量海面温度和大气温度等气候指标时,专家们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人类活动造成的长期全球变暖、短期厄尔尼诺现象、印度洋偶极子等。Mignot指出:“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会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超过1℃。今年全球平均气温会因此比往常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活动造成的变暖正在加速!只是因为厄尔尼诺与其叠加了。”

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也在改变自然的气候波动,使得气候分析更加复杂。例如,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破洞,很有可能就是1970年-2000年南半球环状模进入正位相状态的原因[7]。北大西洋长周期年代际振荡于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进入冷位相,其持续时间和强度似乎与人类活动和火山喷发释放的气溶胶有关。根据Mignot的判断:“这些例子表明,人类活动不仅改变气候,还会与天然的气候振动叠加、相互作用。”Batté指出:“气候变化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现在仍难以确定。”日常天气的瞬息变化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既受自然现象又受人类活动的调控。而气候分析则是一门更为宏观的学问,牵涉到较长的时间跨度和广阔的空间尺度。

参考资料

1. Website consulted 26/10/2023: https://meteofrance.com/actualites-et-dossiers/actualites/el-nino-est-de-retour-quelles-consequences-echelle-mondiale-et-europe

2. IPCC, 2021: Annex IV: Modes of Variability [Cassou, C., A. Cherchi, Y. Kosaka (eds.)]. In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asson-Delmotte, V., P. Zhai, A. Pirani, S.L. Connors, C. Péan, S. Berger, N. Caud, Y. Chen, L. Goldfarb, M.I. Gomis, M. Huang, K. Leitzell, E. Lonnoy, J.B.R. Matthews, T.K. Maycock, T. Waterfield, O. Yelek i, R. Yu, and B. Zhou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Y, USA, pp. 2153–2192, doi:10.1017/9781009157896.018.

3. Press release n° 04072023, Organisation météorologique mondiale

4. Website consulted 26/10/2023: http://www.bom.gov.au/climate/enso/#overview-section=Summary

5. IPCC, 2023: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In: Climate Change 2023: Synthesis Report.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 II and II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ore Writing Team, H. Lee and J. Romero (eds.)]. IPCC, Geneva, Switzerland, pp. 1–34, doi: 10.59327/IPCC/AR6-9789291691647.001

6. Website consulted 31/10/2023 : https://climatereanalyzer.org/clim/sst_daily/

7. Eyring, V., N.P. Gillett, K.M. Achuta Rao, R. Barimalala, M. Barreiro Parrillo, N. Bellouin, C. Cassou, P.J. Durack, Y. Kosaka, S. McGregor, S. Min, O. Morgenstern, and Y. Sun, 2021: Human Influence on the Climate System. In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asson-Delmotte, V., P. Zhai, A. Pirani, S.L. Connors, C. Péan, S. Berger, N. Caud, Y. Chen, L. Goldfarb, M.I. Gomis, M. Huang, K. Leitzell, E. Lonnoy, J.B.R. Matthews, T.K. Maycock, T. Waterfield, O. Yelek i, R. Yu, and B. Zhou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Y, USA, pp. 423–552, doi: 10.1017/9781009157896.00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厄尔尼诺叠加全球变暖,未来气候变幻莫测

厄尔尼诺为什么“闹脾气”?我们能否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它?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创瞰巴黎 Anaïs Marechal

编辑|Meister Xia

导读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的气候波动,它会影响全球的降雨、干旱、气温和风暴等。但是,厄尔尼诺的发生机制和强度预测仍然不太清楚,而且它还受到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厄尔尼诺的特征、后果和与其他气候现象的关系,以及如何区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厄尔尼诺为什么“闹脾气”?我们能否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它?

一览:

  •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能持续约6到18个月的自然气候振荡。
  • 专家们对厄尔尼诺发生的原因仍知之甚少,且难以预测其强弱程度。
  • 2023年夏天以来,太平洋便进入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持续至今。
  • 厄尔尼诺在全球引发了降雨、干旱、热带气旋等。
  • 厄尔尼诺还会与其他自然气候现象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相互作用、相互叠加。

近几个月来,厄尔尼诺现象、反常高温、海洋热浪、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但由于这几种现象对天气的影响较为类似,互相之间存在联系,且能同时发生,所以人们很容易混淆。不过,它们的速度、持续时间和起源截然不同。

自2023年夏天以来,太平洋便进入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1]。厄尔尼诺已经七年没有出现了,于是成为了头条新闻。最初,专家预测今年的厄尔尼诺强度会偏高,后来才改为“中等强度”。厄尔尼诺现象是气候的自然波动,通常持续6至18个月,每2至7年发生一次,与中性年和拉尼娜交替出现。法国国家气象局气候分析和监测部门主任Lauriane Batté介绍:“虽然不知道是厄尔尼诺的起因是什么,但是现象本身及其影响我们了解得很清楚。”

如何判断厄尔尼诺是否形成?首先,要看信风(在低空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风,通常自东向西)是否减弱。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会出现异常的自西向东的大风,赤道中东部太平洋变暖。目前,中部赤道太平洋的海面温度较常年偏高1.5℃。法国发展研究所(IRD)海洋学家Juliette Mogné解释:“厄尔尼诺现象有预兆,因此可以提前几个月对其进行预测。然而,厄尔尼诺的强度与异常西向大风相关,这种风难以预测,故精准预测厄尔尼诺年的气候并不容易。”

“海面温度大范围上升,说明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

厄尔尼诺的影响有哪些?尽管该现象本身仅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但会引发千里之外的“蝴蝶效应”[2]:南美洲和中亚某些地区、美国南部和非洲之角的降雨量会增加[3],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南亚、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部分地区则会出现干旱;一些地区气温会上升;热带气旋的形成也会异常: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增加,波利尼西亚遭遇台风的概率升高,而大西洋沿岸则飓风减少。所幸,总体而言厄尔尼诺对欧洲气候影响并不大。

每年,全球气候因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的存在与否而变化,但同时也会受到北大西洋涛动、南半球环状模、印度洋偶极子等科学家熟知的自然现象的影响。与厄尔尼诺一样,今年的印度洋偶极子将至少持续到12月[4]。Batté说:“上述现象的影响范围一般在一年内。”还有一些气候现象持续周期更长,比如大西洋多年代际变率(AMV)——发生在北大西洋区域海表温度周期性冷暖的变化,其周期为50~70年!

01 气候隐患:人为因素加剧,多因素相互作用

除了自然现象,人类活动也能改变气候——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全球气候变暖,覆盖范围广,时间尺度长。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步上升。人类活动已导致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1.1℃ [5]。2012年起,全球海面温度持续高于1982年至2011年的平均水平[6]。Batté解释道:“海面温度大范围上升,说明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一般自然的气候现象造成的影响都是局部的,全球性变暖不是正常的现象。”

现在测量海面温度和大气温度等气候指标时,专家们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人类活动造成的长期全球变暖、短期厄尔尼诺现象、印度洋偶极子等。Mignot指出:“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会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超过1℃。今年全球平均气温会因此比往常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活动造成的变暖正在加速!只是因为厄尔尼诺与其叠加了。”

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也在改变自然的气候波动,使得气候分析更加复杂。例如,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破洞,很有可能就是1970年-2000年南半球环状模进入正位相状态的原因[7]。北大西洋长周期年代际振荡于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进入冷位相,其持续时间和强度似乎与人类活动和火山喷发释放的气溶胶有关。根据Mignot的判断:“这些例子表明,人类活动不仅改变气候,还会与天然的气候振动叠加、相互作用。”Batté指出:“气候变化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现在仍难以确定。”日常天气的瞬息变化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既受自然现象又受人类活动的调控。而气候分析则是一门更为宏观的学问,牵涉到较长的时间跨度和广阔的空间尺度。

参考资料

1. Website consulted 26/10/2023: https://meteofrance.com/actualites-et-dossiers/actualites/el-nino-est-de-retour-quelles-consequences-echelle-mondiale-et-europe

2. IPCC, 2021: Annex IV: Modes of Variability [Cassou, C., A. Cherchi, Y. Kosaka (eds.)]. In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asson-Delmotte, V., P. Zhai, A. Pirani, S.L. Connors, C. Péan, S. Berger, N. Caud, Y. Chen, L. Goldfarb, M.I. Gomis, M. Huang, K. Leitzell, E. Lonnoy, J.B.R. Matthews, T.K. Maycock, T. Waterfield, O. Yelek i, R. Yu, and B. Zhou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Y, USA, pp. 2153–2192, doi:10.1017/9781009157896.018.

3. Press release n° 04072023, Organisation météorologique mondiale

4. Website consulted 26/10/2023: http://www.bom.gov.au/climate/enso/#overview-section=Summary

5. IPCC, 2023: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In: Climate Change 2023: Synthesis Report.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 II and II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ore Writing Team, H. Lee and J. Romero (eds.)]. IPCC, Geneva, Switzerland, pp. 1–34, doi: 10.59327/IPCC/AR6-9789291691647.001

6. Website consulted 31/10/2023 : https://climatereanalyzer.org/clim/sst_daily/

7. Eyring, V., N.P. Gillett, K.M. Achuta Rao, R. Barimalala, M. Barreiro Parrillo, N. Bellouin, C. Cassou, P.J. Durack, Y. Kosaka, S. McGregor, S. Min, O. Morgenstern, and Y. Sun, 2021: Human Influence on the Climate System. In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asson-Delmotte, V., P. Zhai, A. Pirani, S.L. Connors, C. Péan, S. Berger, N. Caud, Y. Chen, L. Goldfarb, M.I. Gomis, M. Huang, K. Leitzell, E. Lonnoy, J.B.R. Matthews, T.K. Maycock, T. Waterfield, O. Yelek i, R. Yu, and B. Zhou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Y, USA, pp. 423–552, doi: 10.1017/9781009157896.00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