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9.98万一张票的南极科考游,谁去旅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9.98万一张票的南极科考游,谁去旅行?

科考旅行“出圈”带给文旅业何种启示?

图片来源:pexels-Jean-Christophe André

文|空间秘探 吴宇雯

近日,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售价为9.98万元的南极科学考察旅行项目,据悉该项活动一经推出就立马售罄,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无论是高达近10万的票价还是瞬间被抢光的名额,让大家不禁思考,这场昂贵的旅游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随着深度游和小众游的持续火爆,传统旅行又该如何转型?

9.98万元,南极科考游“一票难求”

中国国家地理近期推出活动时间在2024年11月,为期17天的“南极半岛考察”旅游活动项目,售价9.98万元起。据了解,本次旅游项目一百三十个活动名额,一经推出就被瞬间“抢空”。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地理今年推出的第三次南极科考旅游项目,前两次推出的旅游时间分别在2024年1月以及2024年2月,均已售罄。由此可见,南极科考旅行活动备受大家欢迎。

根据“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公众号发布的“南极半岛考察”项目介绍来看,此次南极科考旅行行程将在北京集合,搭乘航班落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后统一出发,前往南极洲的门户——乌斯怀亚,在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享受童话般的氛围,并且在乌斯怀亚登船穿越德雷克海峡,落地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在专业探险队的带领下开始科学考察活动,参观南极科考站的历史遗迹,探访企鹅海豹的栖息地等一系列活动。据中国国家地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每一次推出的“南极考察活动”相关行程都会有所区别,有些是落地南极岛,有些则是穿越南极圈。

这种“难能可贵”的旅游形式,不仅可以让旅客近距离感受极地风光的原始奇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可以在专业人士的陪同下进行现场科普。据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IAATO)统计,中国是登陆南极旅游的第二大客源国,2022年至2023年南极旅游季中国游客人数达1464人,而2023-2024年南极旅游季,预计中国游客恢复到疫情前的80%。近年来,“极地旅行”似乎正在被许多人列为“人生to do list”,“世界尽头”,“冰雪童话世界”的字眼让南极旅行因其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让人们充满向往。

不少网友说明,虽然会因为近10万的售价“望而却步”但依然对南极科考旅行充满好奇,表示即便去不了,也会跟随科考旅行团队的镜头一起“云旅游”。作为南极科考旅行的爱好者,也有游客表示在旅行过程中,不仅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团的专家陪同,让专业安全得到了保障,还可以在旅行团队中认识到各行各业中的“隐形大拿”,让旅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但有趣的美好憧憬。

在遥远的世界彼端享受一场触目惊心同时又能够探索丰富知识的旅行,中国国家地理所推出的“南极科学考察活动”让南极梦不再遥不可及,同时随着活动的火热出圈,我们也可以看到,小众的科考游正在逐步走向大众的视线,让旅游市场变得愈发多元化。

中国国家地理20年科考旅行史

科考游,不同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主要是以获取新知识为主,注重感受和探索自然、人文景观等的实地考察旅行。一般来说,科考旅游的路线通常由专家勘探制定,从文化知识到安全问题都会进行专门的研究,确保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更安全、更深度地享受一场酣畅淋漓的极限之旅。

虽然中国国家地理的“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在今年突然才在各大社交平台火爆出圈,让人们关注到了“科考游”,但实际上,中国国家地理的科考旅游项目并非今年才推出,而是已经有了多年“历史”。

《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并不陌生,作为一本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地区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并揭示背景及背后的地理科学故事的杂志,因其拥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顾问而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地理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收藏价值。在秉持着对自然的无限探索精神,希望能够带领更多的读者和旅行者领略地理景观背后的科学与人文故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成立了“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

在结合20多年来野外经验和线路积累下,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升级推出了科学考察、荒野探险系列主题活动,让旅行者实现对自然地理的探索欲。而在2022年,科学考察部以获取新知识、感受新体验,收获新视角为目的,推出“知识型主题旅行”——“新知旅行”板块。在结合不同类型的目的地资源,整合读者感兴趣的地理、人文内容,以及理念的不断升级和发展下,“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目前包含科学探险、新知旅行、青少出行三大板块系列的主题活动,打造了数条科学考察旅行线路,让科考旅行走进更多的人群。

2023年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探险计划

今年3月开始,科考旅行的活动就已在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海南等国内多个省份开启,包括野生动物考察、海洋调查、洞穴探索等多种主题的考察内容,在祁连山脉、乌孙古道、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了徒步、攀登、参观等活动。然而最引发火热关注的,还是非极地科考旅行项目莫属,除了南极考察活动外,还有冰岛的极光与蓝冰洞探险之旅,坦桑尼亚野生动物考察路线,还有登顶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高山徒步......“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平台在集国内外一线科学专家、文化学者以及专业领队、摄影师的带队下,带领着旅行者踏上探索自然的旅程,去感受自然地理风光的魅力。

科考旅行为什么突然爆火

此前,科考旅行作为小众旅行,不少人都认为其门槛很高,需要充足的资金和知识储备,同时因为大多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即便是对其充满了向往,但因为考虑到安全因素或是极端天气,无法承担风险,科考旅游便成为大家望成莫及的选择。然而,南极科考旅游的火爆让大家不禁开始思考,这样小众的旅游形式究竟是为什么开始被大家选择呢?

是旅行更是深度体验

随着旅游市场日渐成熟,人们对沉浸式体验、文化知识内容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人们在旅行过程中不再只满足于传统的观光形式,而是希望在旅途中可以有能提升体验感和个性化的内容,满足精神、文化、社交等多方位的需求,中国国家地理所推出的科考旅游项目正是可以正中游客下怀,无论是在行程安排还是专业知识的分享让游客得到更加高品质的体验,

科考旅游并非自助旅游,而是能从中获取新知识进行近距离感受自然风景的考察和旅行。中国国家地理所配的科考旅游团人员包含了科学家、学者、摄影师、地理爱好者以及专业领队等,这些“专业选手”不仅可以让旅游者汲取无尽的知识,还可以与他们成为有着同样兴趣“志同道合”的朋友。科考旅游的过程,不仅是一场观光旅游,而是一场感受自然,对人文地理进行探索研究的深度体验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还可以在旅行中边看边学,拓宽自身的眼界和知识面,感受更加不为人知的大自然的奥秘。

对极地目的地的向往

今年以来,旅游业的逐步回暖,“尘封已久”的出境游的大门也再次开启,极地旅游市场迎来复苏,让人们对于渴望境外极地目的地的需求得到了释放。尤其是“两极游”的热潮在今年异常火热。双11期间,飞猪平台上极地目的地相关旅游商品销售额破千万,南极旅游产品早早售罄。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公布的相关数据预计2024-2025年中国游客会恢复到2019年的65%,2025-2026年将会恢复到2019年的100%。由此可见,极地旅游市场正具备巨大的潜力。

中国国家地理推出的科考活动恰逢人们对于极地目的地充满高度热情的阶段,且所推出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元化。既有在被冰川覆盖了60%土地的斯瓦尔巴群岛探访北极熊、鲸鱼等动物的“北极生态考察”项目;还有经典的穿越南极圈,在探险邮轮上参与有利于南极生态环保的项目,协助采集南极气候、海洋、野生动物了解地球的生物演变;更有在交织着黑暗与光明的冰岛土地上亲眼目睹极光的绚丽,在蓝冰洞里满足强烈的探索欲,感受千变万化的冰冻奇景。中国国家地理丰富的极地科考旅游产品为旅行者带来了丰富、极致的极地体验,从而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

中国国家地理业务升级

创刊于1950年,《中国国家地理》作为中国大陆最著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除了以中国地理为主,同时还兼具了天文、历史、生物以及考古等不同领域。一直以来,无论是旅行爱好者还是摄影发烧友,都成为了他们的一本必读刊物。《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众多读者和旅行者心中是非一般的存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纸质媒体的不断收缩,传统媒体面临挑战。陪伴了许多人青春的《爱格》、《文艺风象》接连停刊,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旅游系列杂志《孤独星球》也在2022年宣布停刊。在严峻的发展背景下,同为纸媒杂志的《中国国家地理》也逐渐开始上线电子杂志、开拓旅游项目等增值业务。不少网友也表示,推出科考旅行的商团有很多,但只有“中国国家地理”推出的项目特别“抢手”,或许是“中国国家地理”在长期的发展中所积累的专业和权威性成为了大家选择的理由,在这些光环的加持下,人们愈发觉得其可信赖,愿意跟随团队开启科考旅行。

科考旅行“出圈”,带给文旅业何种启示

价格高昂的科考旅游团一票难求,这样新兴、小众的旅行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也正预示着旅游业蕴含巨大的潜力以及多变性。新的旅游形式的出现,对文旅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打造深度旅游产品

“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传统旅游形式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在当下人们以追求心理体验为目的的旅游,希望从表面观光走向深层了解,从中进行新的观察,拥有新的感受。

深度旅游通常会从时间长度、空间跨度、以及充实的内容上来实现。现在市场上相继出现各式各样的“深度游”产品,各社交平台上“深度游”的词条也频频上涨,从新疆、川西到深圳小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自己的“深度游”。此前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各有关单位,推出了“四天三夜”山水游,古城游、美术游等8条“深度游”线路,体验潮绣、潮瓷、潮州菜等,从“吃、住、游、玩、学”多方面让旅客感受潮州千年古城的文化与特色民俗。今年进军文旅赛道的新东方紧跟深度游的步伐,推出“21天杭州深度文化游”产品也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随着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的文旅企业开始打造深度旅游产品,或许在未来将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趋势。

以文化为核心

看到科考旅游这样“知识型主题旅行”的出圈,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前的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逐渐落在精神文化层面。在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同时,用心灵感知远方,不断探索未知,将寓教于乐融于旅行中。

同为“在旅行中学习”的研学游,此前因为游学过程中“游而不学”、“过于流程化”等问题受到了许多质疑。作为知识型主题的旅游模式,究其根本要以文化为核心,专业知识足够扎实才能带给消费者更好地汲取文化。正如“中国国家地理”背后聚集了各研究院的博士、研究员,环境保护协会的会长,国家动物博物馆的馆长等等,这些专家拥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在科考旅行中“保驾护航”,才得以让消费者信任,让科考旅行产品变得“炙手可热”。许多景区也开始向“知识型”方向发展,用文化打造“智慧景区”。陕旅旗下元景公司携手华清宫,将运用娱乐化手段、漫画式讲解的方式展开“新知识”的文旅消费场景,丰富景区文化内涵,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其历史底蕴。

细分市场客群

对旅游市场的客群进行细分,有利于确定目标客源市场,从而更加有目的性地进行产品的开发,实现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

据了解,中国国家地理的科考旅行团根据其特殊的旅游性质——周期长,资金高,特殊环境。所吸引的主要客群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较强的身体素质,所以报名参团的人群大多在20-40岁中间。除了针对中青年,中国国家地理的“青少出行”则是为青少年和亲子客群提供了一个注重参与的旅游产品。此前,新东方在推出文旅产品时,也进行了精确的市场定位,有侧重的将目标客群瞄准“银发市场”,以沉浸式体验、诗词文化的产品内容,让中老年群体享受旅游的过程。

综上,科考旅行的火爆出圈让我们看到了新型旅游产品需求的增长,无论是反向旅行、特种兵旅游又或是科考旅行,小众旅游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旅游市场的多种可能,我国旅游市场正在朝着高品质、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传统的观光形式之后,或许会有更多小众旅游走向大众的视野,带给我们更特别的旅游体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9.98万一张票的南极科考游,谁去旅行?

科考旅行“出圈”带给文旅业何种启示?

图片来源:pexels-Jean-Christophe André

文|空间秘探 吴宇雯

近日,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售价为9.98万元的南极科学考察旅行项目,据悉该项活动一经推出就立马售罄,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无论是高达近10万的票价还是瞬间被抢光的名额,让大家不禁思考,这场昂贵的旅游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随着深度游和小众游的持续火爆,传统旅行又该如何转型?

9.98万元,南极科考游“一票难求”

中国国家地理近期推出活动时间在2024年11月,为期17天的“南极半岛考察”旅游活动项目,售价9.98万元起。据了解,本次旅游项目一百三十个活动名额,一经推出就被瞬间“抢空”。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地理今年推出的第三次南极科考旅游项目,前两次推出的旅游时间分别在2024年1月以及2024年2月,均已售罄。由此可见,南极科考旅行活动备受大家欢迎。

根据“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公众号发布的“南极半岛考察”项目介绍来看,此次南极科考旅行行程将在北京集合,搭乘航班落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后统一出发,前往南极洲的门户——乌斯怀亚,在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享受童话般的氛围,并且在乌斯怀亚登船穿越德雷克海峡,落地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在专业探险队的带领下开始科学考察活动,参观南极科考站的历史遗迹,探访企鹅海豹的栖息地等一系列活动。据中国国家地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每一次推出的“南极考察活动”相关行程都会有所区别,有些是落地南极岛,有些则是穿越南极圈。

这种“难能可贵”的旅游形式,不仅可以让旅客近距离感受极地风光的原始奇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可以在专业人士的陪同下进行现场科普。据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IAATO)统计,中国是登陆南极旅游的第二大客源国,2022年至2023年南极旅游季中国游客人数达1464人,而2023-2024年南极旅游季,预计中国游客恢复到疫情前的80%。近年来,“极地旅行”似乎正在被许多人列为“人生to do list”,“世界尽头”,“冰雪童话世界”的字眼让南极旅行因其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让人们充满向往。

不少网友说明,虽然会因为近10万的售价“望而却步”但依然对南极科考旅行充满好奇,表示即便去不了,也会跟随科考旅行团队的镜头一起“云旅游”。作为南极科考旅行的爱好者,也有游客表示在旅行过程中,不仅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团的专家陪同,让专业安全得到了保障,还可以在旅行团队中认识到各行各业中的“隐形大拿”,让旅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但有趣的美好憧憬。

在遥远的世界彼端享受一场触目惊心同时又能够探索丰富知识的旅行,中国国家地理所推出的“南极科学考察活动”让南极梦不再遥不可及,同时随着活动的火热出圈,我们也可以看到,小众的科考游正在逐步走向大众的视线,让旅游市场变得愈发多元化。

中国国家地理20年科考旅行史

科考游,不同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主要是以获取新知识为主,注重感受和探索自然、人文景观等的实地考察旅行。一般来说,科考旅游的路线通常由专家勘探制定,从文化知识到安全问题都会进行专门的研究,确保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更安全、更深度地享受一场酣畅淋漓的极限之旅。

虽然中国国家地理的“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在今年突然才在各大社交平台火爆出圈,让人们关注到了“科考游”,但实际上,中国国家地理的科考旅游项目并非今年才推出,而是已经有了多年“历史”。

《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并不陌生,作为一本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地区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并揭示背景及背后的地理科学故事的杂志,因其拥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顾问而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地理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收藏价值。在秉持着对自然的无限探索精神,希望能够带领更多的读者和旅行者领略地理景观背后的科学与人文故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成立了“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

在结合20多年来野外经验和线路积累下,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升级推出了科学考察、荒野探险系列主题活动,让旅行者实现对自然地理的探索欲。而在2022年,科学考察部以获取新知识、感受新体验,收获新视角为目的,推出“知识型主题旅行”——“新知旅行”板块。在结合不同类型的目的地资源,整合读者感兴趣的地理、人文内容,以及理念的不断升级和发展下,“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目前包含科学探险、新知旅行、青少出行三大板块系列的主题活动,打造了数条科学考察旅行线路,让科考旅行走进更多的人群。

2023年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探险计划

今年3月开始,科考旅行的活动就已在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海南等国内多个省份开启,包括野生动物考察、海洋调查、洞穴探索等多种主题的考察内容,在祁连山脉、乌孙古道、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了徒步、攀登、参观等活动。然而最引发火热关注的,还是非极地科考旅行项目莫属,除了南极考察活动外,还有冰岛的极光与蓝冰洞探险之旅,坦桑尼亚野生动物考察路线,还有登顶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高山徒步......“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平台在集国内外一线科学专家、文化学者以及专业领队、摄影师的带队下,带领着旅行者踏上探索自然的旅程,去感受自然地理风光的魅力。

科考旅行为什么突然爆火

此前,科考旅行作为小众旅行,不少人都认为其门槛很高,需要充足的资金和知识储备,同时因为大多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即便是对其充满了向往,但因为考虑到安全因素或是极端天气,无法承担风险,科考旅游便成为大家望成莫及的选择。然而,南极科考旅游的火爆让大家不禁开始思考,这样小众的旅游形式究竟是为什么开始被大家选择呢?

是旅行更是深度体验

随着旅游市场日渐成熟,人们对沉浸式体验、文化知识内容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人们在旅行过程中不再只满足于传统的观光形式,而是希望在旅途中可以有能提升体验感和个性化的内容,满足精神、文化、社交等多方位的需求,中国国家地理所推出的科考旅游项目正是可以正中游客下怀,无论是在行程安排还是专业知识的分享让游客得到更加高品质的体验,

科考旅游并非自助旅游,而是能从中获取新知识进行近距离感受自然风景的考察和旅行。中国国家地理所配的科考旅游团人员包含了科学家、学者、摄影师、地理爱好者以及专业领队等,这些“专业选手”不仅可以让旅游者汲取无尽的知识,还可以与他们成为有着同样兴趣“志同道合”的朋友。科考旅游的过程,不仅是一场观光旅游,而是一场感受自然,对人文地理进行探索研究的深度体验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还可以在旅行中边看边学,拓宽自身的眼界和知识面,感受更加不为人知的大自然的奥秘。

对极地目的地的向往

今年以来,旅游业的逐步回暖,“尘封已久”的出境游的大门也再次开启,极地旅游市场迎来复苏,让人们对于渴望境外极地目的地的需求得到了释放。尤其是“两极游”的热潮在今年异常火热。双11期间,飞猪平台上极地目的地相关旅游商品销售额破千万,南极旅游产品早早售罄。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公布的相关数据预计2024-2025年中国游客会恢复到2019年的65%,2025-2026年将会恢复到2019年的100%。由此可见,极地旅游市场正具备巨大的潜力。

中国国家地理推出的科考活动恰逢人们对于极地目的地充满高度热情的阶段,且所推出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元化。既有在被冰川覆盖了60%土地的斯瓦尔巴群岛探访北极熊、鲸鱼等动物的“北极生态考察”项目;还有经典的穿越南极圈,在探险邮轮上参与有利于南极生态环保的项目,协助采集南极气候、海洋、野生动物了解地球的生物演变;更有在交织着黑暗与光明的冰岛土地上亲眼目睹极光的绚丽,在蓝冰洞里满足强烈的探索欲,感受千变万化的冰冻奇景。中国国家地理丰富的极地科考旅游产品为旅行者带来了丰富、极致的极地体验,从而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

中国国家地理业务升级

创刊于1950年,《中国国家地理》作为中国大陆最著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除了以中国地理为主,同时还兼具了天文、历史、生物以及考古等不同领域。一直以来,无论是旅行爱好者还是摄影发烧友,都成为了他们的一本必读刊物。《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众多读者和旅行者心中是非一般的存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纸质媒体的不断收缩,传统媒体面临挑战。陪伴了许多人青春的《爱格》、《文艺风象》接连停刊,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旅游系列杂志《孤独星球》也在2022年宣布停刊。在严峻的发展背景下,同为纸媒杂志的《中国国家地理》也逐渐开始上线电子杂志、开拓旅游项目等增值业务。不少网友也表示,推出科考旅行的商团有很多,但只有“中国国家地理”推出的项目特别“抢手”,或许是“中国国家地理”在长期的发展中所积累的专业和权威性成为了大家选择的理由,在这些光环的加持下,人们愈发觉得其可信赖,愿意跟随团队开启科考旅行。

科考旅行“出圈”,带给文旅业何种启示

价格高昂的科考旅游团一票难求,这样新兴、小众的旅行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也正预示着旅游业蕴含巨大的潜力以及多变性。新的旅游形式的出现,对文旅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打造深度旅游产品

“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传统旅游形式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在当下人们以追求心理体验为目的的旅游,希望从表面观光走向深层了解,从中进行新的观察,拥有新的感受。

深度旅游通常会从时间长度、空间跨度、以及充实的内容上来实现。现在市场上相继出现各式各样的“深度游”产品,各社交平台上“深度游”的词条也频频上涨,从新疆、川西到深圳小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自己的“深度游”。此前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各有关单位,推出了“四天三夜”山水游,古城游、美术游等8条“深度游”线路,体验潮绣、潮瓷、潮州菜等,从“吃、住、游、玩、学”多方面让旅客感受潮州千年古城的文化与特色民俗。今年进军文旅赛道的新东方紧跟深度游的步伐,推出“21天杭州深度文化游”产品也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随着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的文旅企业开始打造深度旅游产品,或许在未来将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趋势。

以文化为核心

看到科考旅游这样“知识型主题旅行”的出圈,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前的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逐渐落在精神文化层面。在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同时,用心灵感知远方,不断探索未知,将寓教于乐融于旅行中。

同为“在旅行中学习”的研学游,此前因为游学过程中“游而不学”、“过于流程化”等问题受到了许多质疑。作为知识型主题的旅游模式,究其根本要以文化为核心,专业知识足够扎实才能带给消费者更好地汲取文化。正如“中国国家地理”背后聚集了各研究院的博士、研究员,环境保护协会的会长,国家动物博物馆的馆长等等,这些专家拥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在科考旅行中“保驾护航”,才得以让消费者信任,让科考旅行产品变得“炙手可热”。许多景区也开始向“知识型”方向发展,用文化打造“智慧景区”。陕旅旗下元景公司携手华清宫,将运用娱乐化手段、漫画式讲解的方式展开“新知识”的文旅消费场景,丰富景区文化内涵,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其历史底蕴。

细分市场客群

对旅游市场的客群进行细分,有利于确定目标客源市场,从而更加有目的性地进行产品的开发,实现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

据了解,中国国家地理的科考旅行团根据其特殊的旅游性质——周期长,资金高,特殊环境。所吸引的主要客群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较强的身体素质,所以报名参团的人群大多在20-40岁中间。除了针对中青年,中国国家地理的“青少出行”则是为青少年和亲子客群提供了一个注重参与的旅游产品。此前,新东方在推出文旅产品时,也进行了精确的市场定位,有侧重的将目标客群瞄准“银发市场”,以沉浸式体验、诗词文化的产品内容,让中老年群体享受旅游的过程。

综上,科考旅行的火爆出圈让我们看到了新型旅游产品需求的增长,无论是反向旅行、特种兵旅游又或是科考旅行,小众旅游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旅游市场的多种可能,我国旅游市场正在朝着高品质、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传统的观光形式之后,或许会有更多小众旅游走向大众的视野,带给我们更特别的旅游体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