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听说拿完年终奖,员工又想跳槽了,酒商该怎么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听说拿完年终奖,员工又想跳槽了,酒商该怎么办?

年终奖发放不是简单例行公事,方式创新,可以做成内部激励和品牌传播活动。

年末岁尾,年终奖发放又成为酒商公司上下关注的焦点。令老板困惑的是,卖酒赚钱不易挤出利润发给员工,怎么还有部分人不满,拿到钱就背后骂娘?而在另一边,员工心中窝火,认为辛辛苦苦干一年年终奖还不给力,这公司明年不呆了。

年终奖发不好,导致员工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老板怎么才能避开其中的坑?云酒头条(微信号:YJTT2016)选取几大真实典型案例,供酒商参考。

缓发容易,收心困难

案例一: 2015年春节,郑州商河贸易公司总经理吴文河担心员工流失,决定改革过去春节前年终奖一次发完的惯例,当年年终奖只发放70%,另外30%开年上班后发放,离职者拿不到年终奖,希望借此留住员工。

商河公司在薪酬结构上实行低底薪高提成制度,销售提成占到基层员工收入40%以上,以一名销售经理年收入6万元计,有2.5万元是销售提成所得。销售提成当月发放70%,另外30%留存年底,如果员工完成年度销售任务加上完成目标奖励,作为年终奖统一发放员工。近年来由于竞争激烈成熟员工跳槽离职不少,吴文河希望用缓发年终奖的方式稳定员工团队。

2016年过完春节,吴文河销售团队掀起一波离职潮。数名业务骨干在拿到剩余30%年终奖后提出离职。甚至有春节后未到岗的销售经理扬言吴文河扣发年终奖涉嫌违反劳动法。吴文河傻了,明明是想留住员工,怎么弄得适得其反呢?

年终奖部分节后发放,这是不少酒类商贸公司留人的一招。殊不知留人留心,人在心不在,队伍不好带。

条款含混,信任顿失

案例二:2016年2月,四川红宝商贸公司又到了年终奖发放时间。董事长助理张涛一拿到钱心都凉了半截。按照他年初和老板的约定,年度回款2000万以上可能拿到10万元以上的年终奖,怎么到手才3.5万呢?

张涛主要在公司负责产品销售,随着特通渠道兴起公司加大了电视购物销售力度。2015年6月,公司和北京某电视购物公司开展合作。张涛和对方签订合同老板安排华北大区经理具体跟进落实,结果当年公司电视购物销售达1000万以上。张涛认为这个客户是自己联系沟通的,华北大区只是跟进服务,业务量应该计入自己的考核总量。老板的解释是张涛日常并没有跟进此项业务,年终奖不能享受该项业务提成。由于没有书面约定,双方终于翻脸张涛负气出走,红宝商贸元气大伤。

经销商公司很多奖励规定都是口头协议,没有书面条款一旦双方发生争执,年终奖就容易发成“遣散费”。

多元考核,才服人心

案例三:2019年春节前,在如何发放年终奖的问题上,广东佳农酒业董事长周永佳和总经理钟良产生分歧。周永佳认为商贸公司追求简单高效,为了省事年终奖采用一刀切。销售人员按照回款计算提成奖励,管理人员按照职级高低如总监6000元,经理4000元阶梯发放。

钟良则认为应该多元考核,如员工在公司工作满3年以上,增加工作年限奖励,物流部门今年损耗率大幅度下降,给予特别贡献奖等。由于钟良只是职业经理人,最后方案按照董事长意见执行。

方案执行后,佳农酒业内部流言四起。有的员工抱怨年终奖发成“排排坐吃果果”平均分配,还有的员工说佳农搞成国有企业,官大的钱多。周永佳听说后心中郁闷,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追求简单高效没有错,但是在年终奖发放上最好还是多元一点好,在员工眼中,年终奖不仅仅是公司福利,还包含公司的评价、认可和肯定。

方式创新,事半功倍

案例四:2016年2月,成都国茂商贸召开公司年会暨表彰大会。国贸的老员工都知道,年会一般都是吃饭聚餐、再宣布一下年度先进,最多抽个奖了事。

但是国茂商贸董事长杨远林却另有打算。过去吃饭聚餐发年终奖大都流于形式,激励效果并不好,他决定要换一种方式。具体采用了如下方法:第一:增加非物质奖励。对于2015年度表现优异的员工,年会当场宣布职务提升。第二:打感情牌,凡是2015年度优秀员工,均可以带一位亲属到场,由董事长另外发放红包,并免费参加公司组织的东南亚7日游。第三:现金当场发放,过去都是到财务领取,现在改成把现金扎成花环,当场给获奖者戴上并拍照留念,给获奖者极大的荣誉感。

由于方式创新,这次年终奖发放给员工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国贸员工悬挂现金花环的图片也在朋友圈流传,对传播公司品牌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年终奖发放不是简单例行公事,方式创新,可以做成内部激励和品牌传播活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听说拿完年终奖,员工又想跳槽了,酒商该怎么办?

年终奖发放不是简单例行公事,方式创新,可以做成内部激励和品牌传播活动。

年末岁尾,年终奖发放又成为酒商公司上下关注的焦点。令老板困惑的是,卖酒赚钱不易挤出利润发给员工,怎么还有部分人不满,拿到钱就背后骂娘?而在另一边,员工心中窝火,认为辛辛苦苦干一年年终奖还不给力,这公司明年不呆了。

年终奖发不好,导致员工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老板怎么才能避开其中的坑?云酒头条(微信号:YJTT2016)选取几大真实典型案例,供酒商参考。

缓发容易,收心困难

案例一: 2015年春节,郑州商河贸易公司总经理吴文河担心员工流失,决定改革过去春节前年终奖一次发完的惯例,当年年终奖只发放70%,另外30%开年上班后发放,离职者拿不到年终奖,希望借此留住员工。

商河公司在薪酬结构上实行低底薪高提成制度,销售提成占到基层员工收入40%以上,以一名销售经理年收入6万元计,有2.5万元是销售提成所得。销售提成当月发放70%,另外30%留存年底,如果员工完成年度销售任务加上完成目标奖励,作为年终奖统一发放员工。近年来由于竞争激烈成熟员工跳槽离职不少,吴文河希望用缓发年终奖的方式稳定员工团队。

2016年过完春节,吴文河销售团队掀起一波离职潮。数名业务骨干在拿到剩余30%年终奖后提出离职。甚至有春节后未到岗的销售经理扬言吴文河扣发年终奖涉嫌违反劳动法。吴文河傻了,明明是想留住员工,怎么弄得适得其反呢?

年终奖部分节后发放,这是不少酒类商贸公司留人的一招。殊不知留人留心,人在心不在,队伍不好带。

条款含混,信任顿失

案例二:2016年2月,四川红宝商贸公司又到了年终奖发放时间。董事长助理张涛一拿到钱心都凉了半截。按照他年初和老板的约定,年度回款2000万以上可能拿到10万元以上的年终奖,怎么到手才3.5万呢?

张涛主要在公司负责产品销售,随着特通渠道兴起公司加大了电视购物销售力度。2015年6月,公司和北京某电视购物公司开展合作。张涛和对方签订合同老板安排华北大区经理具体跟进落实,结果当年公司电视购物销售达1000万以上。张涛认为这个客户是自己联系沟通的,华北大区只是跟进服务,业务量应该计入自己的考核总量。老板的解释是张涛日常并没有跟进此项业务,年终奖不能享受该项业务提成。由于没有书面约定,双方终于翻脸张涛负气出走,红宝商贸元气大伤。

经销商公司很多奖励规定都是口头协议,没有书面条款一旦双方发生争执,年终奖就容易发成“遣散费”。

多元考核,才服人心

案例三:2019年春节前,在如何发放年终奖的问题上,广东佳农酒业董事长周永佳和总经理钟良产生分歧。周永佳认为商贸公司追求简单高效,为了省事年终奖采用一刀切。销售人员按照回款计算提成奖励,管理人员按照职级高低如总监6000元,经理4000元阶梯发放。

钟良则认为应该多元考核,如员工在公司工作满3年以上,增加工作年限奖励,物流部门今年损耗率大幅度下降,给予特别贡献奖等。由于钟良只是职业经理人,最后方案按照董事长意见执行。

方案执行后,佳农酒业内部流言四起。有的员工抱怨年终奖发成“排排坐吃果果”平均分配,还有的员工说佳农搞成国有企业,官大的钱多。周永佳听说后心中郁闷,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追求简单高效没有错,但是在年终奖发放上最好还是多元一点好,在员工眼中,年终奖不仅仅是公司福利,还包含公司的评价、认可和肯定。

方式创新,事半功倍

案例四:2016年2月,成都国茂商贸召开公司年会暨表彰大会。国贸的老员工都知道,年会一般都是吃饭聚餐、再宣布一下年度先进,最多抽个奖了事。

但是国茂商贸董事长杨远林却另有打算。过去吃饭聚餐发年终奖大都流于形式,激励效果并不好,他决定要换一种方式。具体采用了如下方法:第一:增加非物质奖励。对于2015年度表现优异的员工,年会当场宣布职务提升。第二:打感情牌,凡是2015年度优秀员工,均可以带一位亲属到场,由董事长另外发放红包,并免费参加公司组织的东南亚7日游。第三:现金当场发放,过去都是到财务领取,现在改成把现金扎成花环,当场给获奖者戴上并拍照留念,给获奖者极大的荣誉感。

由于方式创新,这次年终奖发放给员工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国贸员工悬挂现金花环的图片也在朋友圈流传,对传播公司品牌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年终奖发放不是简单例行公事,方式创新,可以做成内部激励和品牌传播活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