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俏江南”商标被冻结,张兰反攻再赢一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俏江南”商标被冻结,张兰反攻再赢一局?

市场的急转直下是俏江南业绩滑坡的主因。从2012年年末开始,中央针对“三公消费”出台了“八项规定”等多项要求,包括高端餐饮在内的多个行业因此受到冲击,俏江南亦未能幸免。

2017年元旦刚过,俏江南创始人张兰的律师,向收购方CVC运营的俏江南(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了律师函,称法院已查封、冻结“俏江南”、“South Beauty”、“麻辣熊猫”等72项商标,要求对方按照2013年的“商标转让合同”约定归还商标。

时隔一个月,俏江南创始人团队再度出手。一个月前,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刚打赢与媒体的名誉侵权案,通过法院澄清,其没有与鼎晖签订所谓“对赌协议”。

如果CVC方面失去商标,俏江南创始人团队在这场投资引发的商战中则处于有利位置。

上市困局

张兰和她的俏江南陷入困局始于2008年的上市之梦。

2008年之前,张兰对引入投资以及上市不屑一顾,在她看来,她的企业有稳定的现金流,不缺钱,为何要引入投资?

但是,2008年前后,百胜入股小肥羊,快乐蜂全资收购永和大王,IDG投资一茶一座,全聚德与小肥羊先后成功上市,中国内地餐饮业对于资本的热情空前高涨。

▲ 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和儿子汪小菲

这一年,张兰的观点改变了。她接受了鼎晖创投约合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让出俏江南10.526%的股权。

俏江南准备A股上市,提交了申请,但是却被证监会中止审查。

随后又准备去港股上市,张兰甚至移民到加勒比岛国,引发舆论沸腾。

2013年年初,俏江南获准于香港上市。但时至今日,俏江南依然未能挂牌交易,张兰的解释是,俏江南的团队去见投资者时发现,对方对中餐标准化有疑义,不愿意给出高估值,因此俏江南不急于挂牌。

从2013年年初开始,俏江南的经营状况陷入泥潭,多家门店由几年前的常年盈利转变为月月亏损。

市场的急转直下是俏江南业绩滑坡的主因。从2012年年末开始,中央针对“三公消费”出台了“八项规定”等多项要求,包括高端餐饮在内的多个行业因此受到冲击,俏江南亦未能幸免。

引入股东

身处经营寒冬之中的张兰和俏江南在寻找新的资本依靠。

2014年4月,CVC宣布正式入主俏江南,成为最大股东。

当时CVC表示,张兰会继续留任俏江南董事会主席,仍是股东之一,与CVC团队共同负责公司的战略决定。

随后,有新闻爆出,张兰被踢出局。但是张兰否认了这个说法,她称CVC对俏江南经营不善,还在她未同意的情况下将它的股权质押出去。她将起诉CVC。

▲ 俏江南店面。

事实正是如此,由于CVC基金在收购俏江南之后,违反了与六家银行的金额1.4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协议,银行团委托接管人保华公司已经在2015年6月正式接管了俏江南餐饮公司,也接管了CVC旗下管理团队正在使用的“俏江南”等72项商标。

2017年1月5日,曾在上个月为俏江南创始人张兰打赢名誉权纠纷案的两位律师,正式向收购方CVC运营的俏江南(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出律师函,称法院已查封、冻结“俏江南”、“South Beauty”、“麻辣熊猫”等72项商标,要求对方按照2013年的“商标转让合同”约定归还商标。

从已曝光的律师函看,其内容主要是“《商标转让协议》已自动终止且无法律效力,CVC应立即向客户返还‘俏江南’、‘South Beauty’、’麻辣熊猫’等72项商标,并在收到本函之日起的7日内,配合客户办理该72项商标的商标转让手续”。

律师函还要求俏江南(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俏江南”等72项商标。

从目前的形势看,这场股权争夺战以及商标争夺战,俏江南创始团队稍占上风。

俏江南启示

作为中国众多商业案例中的典型案例之一,俏江南是中国传统餐饮行业与资本市场博弈的一个突出样本,其中涉及的家族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现金流、财务透明等多个问题均值得探讨。

中国餐饮企业过去规模都比较小,且多为地域性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必定要借助资本力量的助推才能快速扩张。而在餐饮业拥抱资本的过程中,俏江南经验惨痛。

业内人士分析称,张兰对于俏江南的运作,第一个问题,在于俏江南的内功还没有练好,整个企业没有从创始人控制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公司制度结构。

▲ 俏江南商标归属至今没有定论。

第二个问题,在于俏江南在拥抱资本的同时没有看清风险,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第三个问题,是对待投资团队,合作的心态和心理准备不足,一旦出问题,就很容易造成两败俱伤。

资本打乱了俏江南发展的步骤和规划,俏江南的品牌也受到损害。目前,俏江南面临着最困难的时期。

张兰能否在最终拿到这些商标,成为俏江南能否新生的重要因素,但至少,张兰已经看到了一些曙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俏江南”商标被冻结,张兰反攻再赢一局?

市场的急转直下是俏江南业绩滑坡的主因。从2012年年末开始,中央针对“三公消费”出台了“八项规定”等多项要求,包括高端餐饮在内的多个行业因此受到冲击,俏江南亦未能幸免。

2017年元旦刚过,俏江南创始人张兰的律师,向收购方CVC运营的俏江南(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了律师函,称法院已查封、冻结“俏江南”、“South Beauty”、“麻辣熊猫”等72项商标,要求对方按照2013年的“商标转让合同”约定归还商标。

时隔一个月,俏江南创始人团队再度出手。一个月前,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刚打赢与媒体的名誉侵权案,通过法院澄清,其没有与鼎晖签订所谓“对赌协议”。

如果CVC方面失去商标,俏江南创始人团队在这场投资引发的商战中则处于有利位置。

上市困局

张兰和她的俏江南陷入困局始于2008年的上市之梦。

2008年之前,张兰对引入投资以及上市不屑一顾,在她看来,她的企业有稳定的现金流,不缺钱,为何要引入投资?

但是,2008年前后,百胜入股小肥羊,快乐蜂全资收购永和大王,IDG投资一茶一座,全聚德与小肥羊先后成功上市,中国内地餐饮业对于资本的热情空前高涨。

▲ 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和儿子汪小菲

这一年,张兰的观点改变了。她接受了鼎晖创投约合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让出俏江南10.526%的股权。

俏江南准备A股上市,提交了申请,但是却被证监会中止审查。

随后又准备去港股上市,张兰甚至移民到加勒比岛国,引发舆论沸腾。

2013年年初,俏江南获准于香港上市。但时至今日,俏江南依然未能挂牌交易,张兰的解释是,俏江南的团队去见投资者时发现,对方对中餐标准化有疑义,不愿意给出高估值,因此俏江南不急于挂牌。

从2013年年初开始,俏江南的经营状况陷入泥潭,多家门店由几年前的常年盈利转变为月月亏损。

市场的急转直下是俏江南业绩滑坡的主因。从2012年年末开始,中央针对“三公消费”出台了“八项规定”等多项要求,包括高端餐饮在内的多个行业因此受到冲击,俏江南亦未能幸免。

引入股东

身处经营寒冬之中的张兰和俏江南在寻找新的资本依靠。

2014年4月,CVC宣布正式入主俏江南,成为最大股东。

当时CVC表示,张兰会继续留任俏江南董事会主席,仍是股东之一,与CVC团队共同负责公司的战略决定。

随后,有新闻爆出,张兰被踢出局。但是张兰否认了这个说法,她称CVC对俏江南经营不善,还在她未同意的情况下将它的股权质押出去。她将起诉CVC。

▲ 俏江南店面。

事实正是如此,由于CVC基金在收购俏江南之后,违反了与六家银行的金额1.4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协议,银行团委托接管人保华公司已经在2015年6月正式接管了俏江南餐饮公司,也接管了CVC旗下管理团队正在使用的“俏江南”等72项商标。

2017年1月5日,曾在上个月为俏江南创始人张兰打赢名誉权纠纷案的两位律师,正式向收购方CVC运营的俏江南(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出律师函,称法院已查封、冻结“俏江南”、“South Beauty”、“麻辣熊猫”等72项商标,要求对方按照2013年的“商标转让合同”约定归还商标。

从已曝光的律师函看,其内容主要是“《商标转让协议》已自动终止且无法律效力,CVC应立即向客户返还‘俏江南’、‘South Beauty’、’麻辣熊猫’等72项商标,并在收到本函之日起的7日内,配合客户办理该72项商标的商标转让手续”。

律师函还要求俏江南(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俏江南”等72项商标。

从目前的形势看,这场股权争夺战以及商标争夺战,俏江南创始团队稍占上风。

俏江南启示

作为中国众多商业案例中的典型案例之一,俏江南是中国传统餐饮行业与资本市场博弈的一个突出样本,其中涉及的家族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现金流、财务透明等多个问题均值得探讨。

中国餐饮企业过去规模都比较小,且多为地域性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必定要借助资本力量的助推才能快速扩张。而在餐饮业拥抱资本的过程中,俏江南经验惨痛。

业内人士分析称,张兰对于俏江南的运作,第一个问题,在于俏江南的内功还没有练好,整个企业没有从创始人控制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公司制度结构。

▲ 俏江南商标归属至今没有定论。

第二个问题,在于俏江南在拥抱资本的同时没有看清风险,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第三个问题,是对待投资团队,合作的心态和心理准备不足,一旦出问题,就很容易造成两败俱伤。

资本打乱了俏江南发展的步骤和规划,俏江南的品牌也受到损害。目前,俏江南面临着最困难的时期。

张兰能否在最终拿到这些商标,成为俏江南能否新生的重要因素,但至少,张兰已经看到了一些曙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