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和解与冲突:2023年十大国际头条|回望2023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和解与冲突:2023年十大国际头条|回望2023㉝

沙特伊朗冰释前嫌推动中东和解潮、金砖扩容为多极化带来新机遇、COP28首次将逐步摆脱化石燃料写进决议......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3年依旧是波折动荡的一年。沙特伊朗和解、俄乌战火继续、巴以冲突升级、日本核污水排海等诸多事件牵动人心。除此之外,“史上最热一年”敲响气候危机的警钟、难民危机冲击欧洲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极右翼政党掌权导致各国排外情绪严重......

进入2024年,世界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孕育着新转机:沙特和伊朗冰释前嫌推动中东和解潮、金砖集团扩容为世界多极化带来机遇、COP28首次将逐步摆脱化石燃料写进决议......

在岁末之际,界面新闻天下频道将带您一起回顾和解与冲突并存的2023年。

1. 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

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达成《北京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恢复外交关系。

沙特、伊朗不和已久,两国在中国的斡旋下成功握手言和无疑为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4月,沙特外长和伊朗外长在时隔七年之后首次举行会晤,就两国重启外交的合作细节进行讨论。伊朗总统还在11月访问了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席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联合特别峰会。

此外,沙特和伊朗宣布重启两国于2001年和1998年签署的涉及安全合作、经济、贸易等多方面的协议,同时扩大两国在军事方面的合作。

中东形势错综复杂,大国博弈利益交织。年末的巴以冲突让本地区本已出现的和解潮流平添不确定性。

2. 巴以冲突升级

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引致对方疯狂报复。以色列持续对加沙地带发起全方位攻击。11月末,哈马斯和以色列因人质交换短暂停火七天。

相比于哈马斯,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起的断水断电制裁、海陆空全方位袭击带来了更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抗议。随着冲突的不断升级,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纷纷采取措施支持哈马斯。多艘国际商船在红海航行时遭到胡塞武装的袭击,导致多家航运公司暂停红海航线,波及国际供应链。

联合国等国际力量反复呼吁停火,但双方丝毫没有停火的意愿。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自己定下的三个目标:消灭哈马斯;敦促哈马斯将所有人质返还以色列;确保加沙地带不会对以色列再构成威胁。

巴以冲突的升级给本就不太平的中东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未来,关于加沙地带的归属和治理问题也将困难重重。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8日,加沙地带,离开家园在拉法省避难的巴勒斯坦家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 日本核污水排海

8月24日和10月5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进行了两轮核污染水排放。日本政府不顾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启动核污水排海计划,预计在30年内排放完福岛核电站所有的核污水。

日本政府坚称排放的核污水已经经过处理,其中只有氚一种放射性元素没有降至国际标准以下,而这种元素经过稀释后对环境不构成威胁。

事实上,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已经发现氚元素在海底浮游植物中出现积聚现象,但是关于氚是否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还需要进一步评估。然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引起了大规模民众恐慌,在世界各地爆发抗议活动,要求日本方面停止排海行动。

此次核污水排海的直接受害者之一就是日本渔民。虽然日本政府出台了300亿日元的补贴政策以期得到渔民的配合和理解,但是在日本渔业形象严重受损和水产品质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渔民对未来相关产业发展的担忧进一步加剧。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东京电力公司(TEPCO)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被排放到海洋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 瓦格纳集团高层坠机身亡

始于2022年2月的俄乌冲突已经持续将近两年了。

8月23日,俄罗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几乎所有高层领导在一场坠机事故中身亡。该集团曾为俄罗斯国防军效力,在俄乌冲突前线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帮助俄罗斯在资源丰富的非洲等地维持着影响力。

坠机事件发生的前两个月,瓦格纳集团因在军事战略上与俄罗斯国防军意见不合,发起叛乱,把政府高层吓出一身冷汗。这次叛乱活动暴露出俄罗斯政府过于倚重私人军事武装的问题,因此,有说法认为是俄罗斯高层下令授意制造了这场事故以便更好地控制瓦格纳集团。无论如何此次坠机事故事实上对瓦格纳集团造成重创,但几乎没有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产生影响 。

过去一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围绕战略重地展开激烈争夺,双方持续交火、互不退让。前线形势严峻,俄罗斯军队约18万至24万人伤亡,乌克兰军队约38万人伤亡。

但是长时间的冲突也使俄罗斯和乌克兰都面临着弹药短缺的问题,在美国军事援助迟迟不到位的情况下,乌克兰不得不收缩战线,从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战略重地马林卡撤离,目前已转入防御态势。俄罗斯的继续进攻也未能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在前线陷入僵局。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7日,俄罗斯莫斯科,一个临时纪念馆里瓦格纳准军事集团领导人叶夫根尼·普里戈任的肖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 金砖国家扩容

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宣布金砖集团扩员,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六国获邀加入金砖国家机制。

金砖国家在吸纳新成员时有多方面的考量,国内政治局势稳定、市场前景广阔是最重要因素。此次扩容的新成员国都是地区新秀: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实现世纪和解,为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阿联酋作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发展潜力巨大;阿根廷幅员辽阔,是拉丁美洲不可忽视的经济体;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优越,将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金砖国家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致力于引领南南合作、为世界多极化发展做出贡献。此次扩容为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再次注入动力,推动金砖国家间合作迈上新台阶。

尽管新上台的阿根廷总统米莱最新表态,决定拒绝加入金砖国家,但包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近20个国家都对加入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展现出来强烈的兴趣。

6. COP28达成历史性决议

受厄尔尼诺现象和温室气体过量排放的影响,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近200个国家的代表于11月30日至12月13日齐聚阿联酋,终于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达成共识,并且首次将“逐步摆脱化石燃料”写入文件。

化石燃料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罪魁祸首,但是化石燃料作为基础能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OP28开始之前,各方一直为此次大会最终的协议文本中是要使用“逐步减少化石燃料”还是“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说法争论不断。

最终协议文本中关于逐步摆脱化石燃料这一说法令所有人始料未及,文件也因没有提及详细的实施计划而遭到批评。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份文件是进步的,至少就化石燃料的使用为世界敲响了警钟。

未来,各国如何平衡能源安全与绿色减排的问题将成为重中之重。如果要逐步摆脱化石燃料的使用,政府和企业就必须要相互配合,加大减排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负责人西蒙·斯蒂尔拥抱了COP28峰会主席苏尔坦·贾比尔(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  欧美爆发罢工潮

今年,欧美爆发大规模罢工潮,从美国的好莱坞编剧到英国的铁路工人,包括教育、医疗、交通、制造业等领域的工人纷纷加入其中。

各国工人的诉求主要在于增加薪资水平和改善工作条件,纵使经过多轮谈判,工人的完整诉求也往往很难实现。

新冠疫情爆发后,欧美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提振经济,同时也使得通胀高企、购买力下降。工人的工资无法覆盖日益增长的各项开支,食品价格、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企业不愿让度利益以提高劳工成本,带来物价进一步上涨、工人进一步寻求高工资的恶性循环。

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欧洲央行和美联储持续加息,使通胀水平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也为美国和欧元区带来了经济下行的压力。

8. 全球主要央行暂停加息

今年下半年,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以提振经济,符合市场预期。

美国四季度通胀水平仍处于高位,但展现出较好的经济韧性,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利好美股。此外,受暂停加息影响,欧洲部分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投资者信心增强,今年的主要股票指数均创历史新高。

叠加巴以冲突和红海危机的影响,能源价格和日用品价格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上升趋势,给消费者支出带来压力,影响经济增长水平。

未来,为缓解经济压力,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可能不会加息。但是,为达到2%的中期通胀目标,欧洲央行和美联储预计还会继续维持较高利率水平一段时间。

9.  难民危机持续冲击欧洲

在战火四起的背景下,今年大批中东北非难民的持续涌入,导致欧洲各国不堪重负。

根据欧盟2015年提出的应对措施,这些难民在进入欧洲之后会以“配额安置”的形式分配给各国。

然而,欧盟内部对该政策的实施存在严重分歧。意大利、希腊等靠近中东北非地区的国家希望其他欧洲国家能够共同为难民提供庇护,但是如波兰、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却不愿接收过多难民。

在欧洲各国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公共资源受到严重挤压的情况下,德国、意大利纷纷收紧边境政策。英国首相苏纳克甚至想要将难民送往卢旺达,虽然该计划被英国最高法院判定为违法,但是苏纳克政府仍坚持不懈与卢旺达签订其他协议,加快移民安置进程。

欧洲在应对难民危机上力不从心,各国极右翼政党以强硬的移民政策获取支持,欧洲政坛出现了“右转”趋势。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6日,意大利卡塔尼亚,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搜救船在地中海载有获救的移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 世界政坛向右转?

今年,极右翼民族主义政党在各国大行其道,“阿根廷特朗普”、“荷兰特朗普”成功拿下多数选票,特朗普本尊也在美国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支持。

究其原因,与新冠疫情之后低迷的全球经济密切相关。经济下行,就业率下降,加之不降反升的各项生活开支,给老百姓的钱袋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选民对政府的信心下降,他们急需找到新的依靠。

这些“特朗普们”所奉行的极右翼民族主义政策,比如“把阿根廷还给阿根廷人”、“把荷兰还给荷兰人”等概念成功为选民们无处宣泄的情绪提供了出口。而他们所提出的要求,比如大幅减税、削减政府开支、收紧移民政策以本国国民为先等都正中选民下怀。

极右翼民族主义所提供的出路更像是一种情绪价值,比如,“阿根廷特朗普”米莱在就职前声称要废除央行,如今就任总统后并未提及废除央行一事,还软化了外交立场。

极右翼民族主义的兴起至少不得不让人们警惕,当这个需要合作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极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和解与冲突:2023年十大国际头条|回望2023㉝

沙特伊朗冰释前嫌推动中东和解潮、金砖扩容为多极化带来新机遇、COP28首次将逐步摆脱化石燃料写进决议......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3年依旧是波折动荡的一年。沙特伊朗和解、俄乌战火继续、巴以冲突升级、日本核污水排海等诸多事件牵动人心。除此之外,“史上最热一年”敲响气候危机的警钟、难民危机冲击欧洲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极右翼政党掌权导致各国排外情绪严重......

进入2024年,世界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孕育着新转机:沙特和伊朗冰释前嫌推动中东和解潮、金砖集团扩容为世界多极化带来机遇、COP28首次将逐步摆脱化石燃料写进决议......

在岁末之际,界面新闻天下频道将带您一起回顾和解与冲突并存的2023年。

1. 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

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达成《北京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恢复外交关系。

沙特、伊朗不和已久,两国在中国的斡旋下成功握手言和无疑为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4月,沙特外长和伊朗外长在时隔七年之后首次举行会晤,就两国重启外交的合作细节进行讨论。伊朗总统还在11月访问了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席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联合特别峰会。

此外,沙特和伊朗宣布重启两国于2001年和1998年签署的涉及安全合作、经济、贸易等多方面的协议,同时扩大两国在军事方面的合作。

中东形势错综复杂,大国博弈利益交织。年末的巴以冲突让本地区本已出现的和解潮流平添不确定性。

2. 巴以冲突升级

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引致对方疯狂报复。以色列持续对加沙地带发起全方位攻击。11月末,哈马斯和以色列因人质交换短暂停火七天。

相比于哈马斯,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起的断水断电制裁、海陆空全方位袭击带来了更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抗议。随着冲突的不断升级,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纷纷采取措施支持哈马斯。多艘国际商船在红海航行时遭到胡塞武装的袭击,导致多家航运公司暂停红海航线,波及国际供应链。

联合国等国际力量反复呼吁停火,但双方丝毫没有停火的意愿。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自己定下的三个目标:消灭哈马斯;敦促哈马斯将所有人质返还以色列;确保加沙地带不会对以色列再构成威胁。

巴以冲突的升级给本就不太平的中东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未来,关于加沙地带的归属和治理问题也将困难重重。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8日,加沙地带,离开家园在拉法省避难的巴勒斯坦家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 日本核污水排海

8月24日和10月5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进行了两轮核污染水排放。日本政府不顾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启动核污水排海计划,预计在30年内排放完福岛核电站所有的核污水。

日本政府坚称排放的核污水已经经过处理,其中只有氚一种放射性元素没有降至国际标准以下,而这种元素经过稀释后对环境不构成威胁。

事实上,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已经发现氚元素在海底浮游植物中出现积聚现象,但是关于氚是否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还需要进一步评估。然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引起了大规模民众恐慌,在世界各地爆发抗议活动,要求日本方面停止排海行动。

此次核污水排海的直接受害者之一就是日本渔民。虽然日本政府出台了300亿日元的补贴政策以期得到渔民的配合和理解,但是在日本渔业形象严重受损和水产品质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渔民对未来相关产业发展的担忧进一步加剧。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东京电力公司(TEPCO)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被排放到海洋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 瓦格纳集团高层坠机身亡

始于2022年2月的俄乌冲突已经持续将近两年了。

8月23日,俄罗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几乎所有高层领导在一场坠机事故中身亡。该集团曾为俄罗斯国防军效力,在俄乌冲突前线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帮助俄罗斯在资源丰富的非洲等地维持着影响力。

坠机事件发生的前两个月,瓦格纳集团因在军事战略上与俄罗斯国防军意见不合,发起叛乱,把政府高层吓出一身冷汗。这次叛乱活动暴露出俄罗斯政府过于倚重私人军事武装的问题,因此,有说法认为是俄罗斯高层下令授意制造了这场事故以便更好地控制瓦格纳集团。无论如何此次坠机事故事实上对瓦格纳集团造成重创,但几乎没有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产生影响 。

过去一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围绕战略重地展开激烈争夺,双方持续交火、互不退让。前线形势严峻,俄罗斯军队约18万至24万人伤亡,乌克兰军队约38万人伤亡。

但是长时间的冲突也使俄罗斯和乌克兰都面临着弹药短缺的问题,在美国军事援助迟迟不到位的情况下,乌克兰不得不收缩战线,从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战略重地马林卡撤离,目前已转入防御态势。俄罗斯的继续进攻也未能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在前线陷入僵局。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7日,俄罗斯莫斯科,一个临时纪念馆里瓦格纳准军事集团领导人叶夫根尼·普里戈任的肖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 金砖国家扩容

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宣布金砖集团扩员,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六国获邀加入金砖国家机制。

金砖国家在吸纳新成员时有多方面的考量,国内政治局势稳定、市场前景广阔是最重要因素。此次扩容的新成员国都是地区新秀: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实现世纪和解,为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阿联酋作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发展潜力巨大;阿根廷幅员辽阔,是拉丁美洲不可忽视的经济体;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优越,将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金砖国家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致力于引领南南合作、为世界多极化发展做出贡献。此次扩容为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再次注入动力,推动金砖国家间合作迈上新台阶。

尽管新上台的阿根廷总统米莱最新表态,决定拒绝加入金砖国家,但包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近20个国家都对加入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展现出来强烈的兴趣。

6. COP28达成历史性决议

受厄尔尼诺现象和温室气体过量排放的影响,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近200个国家的代表于11月30日至12月13日齐聚阿联酋,终于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达成共识,并且首次将“逐步摆脱化石燃料”写入文件。

化石燃料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罪魁祸首,但是化石燃料作为基础能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OP28开始之前,各方一直为此次大会最终的协议文本中是要使用“逐步减少化石燃料”还是“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说法争论不断。

最终协议文本中关于逐步摆脱化石燃料这一说法令所有人始料未及,文件也因没有提及详细的实施计划而遭到批评。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份文件是进步的,至少就化石燃料的使用为世界敲响了警钟。

未来,各国如何平衡能源安全与绿色减排的问题将成为重中之重。如果要逐步摆脱化石燃料的使用,政府和企业就必须要相互配合,加大减排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负责人西蒙·斯蒂尔拥抱了COP28峰会主席苏尔坦·贾比尔(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  欧美爆发罢工潮

今年,欧美爆发大规模罢工潮,从美国的好莱坞编剧到英国的铁路工人,包括教育、医疗、交通、制造业等领域的工人纷纷加入其中。

各国工人的诉求主要在于增加薪资水平和改善工作条件,纵使经过多轮谈判,工人的完整诉求也往往很难实现。

新冠疫情爆发后,欧美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提振经济,同时也使得通胀高企、购买力下降。工人的工资无法覆盖日益增长的各项开支,食品价格、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企业不愿让度利益以提高劳工成本,带来物价进一步上涨、工人进一步寻求高工资的恶性循环。

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欧洲央行和美联储持续加息,使通胀水平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也为美国和欧元区带来了经济下行的压力。

8. 全球主要央行暂停加息

今年下半年,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以提振经济,符合市场预期。

美国四季度通胀水平仍处于高位,但展现出较好的经济韧性,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利好美股。此外,受暂停加息影响,欧洲部分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投资者信心增强,今年的主要股票指数均创历史新高。

叠加巴以冲突和红海危机的影响,能源价格和日用品价格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上升趋势,给消费者支出带来压力,影响经济增长水平。

未来,为缓解经济压力,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可能不会加息。但是,为达到2%的中期通胀目标,欧洲央行和美联储预计还会继续维持较高利率水平一段时间。

9.  难民危机持续冲击欧洲

在战火四起的背景下,今年大批中东北非难民的持续涌入,导致欧洲各国不堪重负。

根据欧盟2015年提出的应对措施,这些难民在进入欧洲之后会以“配额安置”的形式分配给各国。

然而,欧盟内部对该政策的实施存在严重分歧。意大利、希腊等靠近中东北非地区的国家希望其他欧洲国家能够共同为难民提供庇护,但是如波兰、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却不愿接收过多难民。

在欧洲各国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公共资源受到严重挤压的情况下,德国、意大利纷纷收紧边境政策。英国首相苏纳克甚至想要将难民送往卢旺达,虽然该计划被英国最高法院判定为违法,但是苏纳克政府仍坚持不懈与卢旺达签订其他协议,加快移民安置进程。

欧洲在应对难民危机上力不从心,各国极右翼政党以强硬的移民政策获取支持,欧洲政坛出现了“右转”趋势。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6日,意大利卡塔尼亚,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搜救船在地中海载有获救的移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 世界政坛向右转?

今年,极右翼民族主义政党在各国大行其道,“阿根廷特朗普”、“荷兰特朗普”成功拿下多数选票,特朗普本尊也在美国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支持。

究其原因,与新冠疫情之后低迷的全球经济密切相关。经济下行,就业率下降,加之不降反升的各项生活开支,给老百姓的钱袋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选民对政府的信心下降,他们急需找到新的依靠。

这些“特朗普们”所奉行的极右翼民族主义政策,比如“把阿根廷还给阿根廷人”、“把荷兰还给荷兰人”等概念成功为选民们无处宣泄的情绪提供了出口。而他们所提出的要求,比如大幅减税、削减政府开支、收紧移民政策以本国国民为先等都正中选民下怀。

极右翼民族主义所提供的出路更像是一种情绪价值,比如,“阿根廷特朗普”米莱在就职前声称要废除央行,如今就任总统后并未提及废除央行一事,还软化了外交立场。

极右翼民族主义的兴起至少不得不让人们警惕,当这个需要合作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极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