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心卿 编辑/朴芳
离2017春节档还有不到20天,尽管大年初一已经撤出不少影片,但仍然有7/8部影片同时上映,可以预见的是,大片分占山头,中小影片无辜成炮灰,这个全年最受瞩目的档期必定免不了惨烈的硝烟。
犹记得2016年创造历史纪录的春节档,7天30亿的成绩至今笑傲全年。如果不是第一季度145亿的爆发,依照后三季度的大盘走势,估计2016全年成绩在去年基础上还要下降5%。这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功臣就是《美人鱼》,春节档7天近15亿,整体近34亿的成绩居功至伟。时隔一年,由周星驰监制、编剧,徐克导演,王见王的《西游伏妖篇》不可撼动成为今年春节档的头号种子、最强阵营,它能超越《美人鱼》再次改写历史吗?
《美人鱼》VS《西游伏妖篇》同期数据对比
从先期数据看来,《西游伏妖篇》整体较之《美人鱼》的同期数据逊色不少,甚至相差数倍。
“票房透视镜”首先选取了两片分别在映前一个月的百度指数作比较。(点开看大图)
《美人鱼》2016年2月8日上映,在上图1月9日——31日期间,整体维持在5.5万左右。
《西游伏妖篇》2017年1月28日上映,在2016年12月25至2017年1月8日期间,平均趋势在1.5万左右,两片两个数据相差好几倍。
而从猫眼想看日增情况,《美人鱼》想看日增基本在2万左右,而《西游伏妖篇》平均在2000左右,也是呈倍数差。(点开看大图)
另一方面,《美人鱼》是周星驰继《西游降魔篇》后时隔三年的导演作品,“看一部少一部”,演员方面汇集了喜剧路线的邓超、“星女郎”张雨绮和充满想象空间的新人林允,基本是无槽点的搭配,于内地观众说来,星爷是“情怀”二字大于天,这份情感延伸到上映前,《美人鱼》基本是一片期待和好评。
一年后的《西游伏妖篇》由周星驰监制、编剧,徐克导演,吴亦凡、林更新等一众流量小生主演经典角色唐僧、孙悟空,在见识过二位演技的普通观众心中,两大男主演基本属于“减分项”。而豆瓣关于本片问题的讨论中,对演员的质疑和差评就占了17个问题中的4个名额,而评论中也有不少一星差评预定,基本是映前印象。
另一个“政治不正确”的观点在于,从《功夫》、《西游降魔篇》到《美人鱼》,起伏不平的拍片水准,这个周星驰还是90年代观众心中那个神一样的星爷吗?“情怀”固然可贵,用作品说服观众毕竟更可靠,周星驰三个字作为IP和票房保证能继续多久?欠电影票、拍一部少一部的情怀终究抵不住三两部作品的口碑消耗。
今年春节档或整体难达去年高度
2013年,《西游降魔篇》以12.47亿的高票房称霸春节,内地春节档概念初形成,2016年周星驰的《美人鱼》又斩获近34亿票房,春节档神话频现。
去年大年初一《美人鱼》、《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和《澳门风云3》成三足鼎立态势,还有《功夫熊猫3》余热未散,这样的竞争格局对影院排片是一大考验。
而今年,除了《西游伏妖篇》,“第二梯队”的《大闹天竺》、《功夫瑜伽》、《乘风破浪》同样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去年春节档之后,多个档期的市场都呈现倒退的水平,另外加上票补减少的原因,或将导致今年春节档的整体票房不及去年。
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春节期间流动人口的大规模迁徙,春节看电影已逐渐成为不少区域的必备项目之一,可以说,春节档是口碑对票房影响力最小的档期。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也彻底被点燃,具备热点卖相的《西游伏妖篇》也是处在一个天然的宽容档期。
不得不说“喜剧之王”周星驰与“武侠之王”徐克的组合无形中拔高了观众的期待值,但《西游伏妖篇》的营销还是延续了星爷电影一贯的“卖关子”特点,目前,两位导演依然对该片的故事和特效三缄其口,预告片称之“没有特效”,但徐克正是以玩电影技术见长,这种反差也是吸引观众走进院线的手段之一。
21家出品公司,和和继续高额保底?
根据近日流传出来的公映许可证,《西游伏妖篇》的幕后出品公司有:中影、星辉(香港)、和和影业、象山泽悦、新文化影业等《美人鱼》原班资金。也有周星驰与之在《西游降魔篇》项目中结下官司的华谊兄弟。可能华谊与周星驰庭外和解后补齐了上次的8000万,双方冰释前嫌了,也有可能华谊拥有一定比例的续集投资权。
另一方面,《西游伏妖篇》阵营里还有来自万达、大地、金逸、横店等的院线资源,以及还有淘票票、猫眼的电商资源支持,宣传方麦特文化、执行发行的联瑞影业是从《美人鱼》一起合作过来的。线上线下,从互联网到实体院线,这基本就是发行界的半壁江山了,堪称豪华资源包。
出品方阵列中的上海新文化已然不陌生,前几天,新文化及其关联公司用13亿取得了星爷海外公司51%的控制权,也同时拿到了星爷影片20%的投资权。新文化也是与星爷从《美人鱼》项目合作过来的公司。
影片还有陈坤的东申(上海)影业、黑蚂蚁影业参与,这应该都是来自于和和影业的关系。
无锡辉驰影视文化是周星驰姐姐周文姬任法人的公司,在半年前的工商变更前,编剧霍昕与导演卢正雨还是公司股东,他俩一同参与了《西游降魔篇》的编剧工作。无锡辉驰影视之前投资过《美人鱼》和周星驰制片的《长江七号:超萌特工队》,算是周星驰为了合拍资质而申请的内地公司。上海蒙查查影视投资也是与无锡辉驰影视有关联的公司,目前两个公司的股东一致。还有一个优质数据有限公司(英属维京群岛),看起来是国内哪个公司的“壳公司”,情况类似于周星驰的PREMIUM DATA ASSOCIATES LIMITED(PDAL),一些资料还要进一步待考证。
合计下来,周星驰的这部《西游伏妖篇》一共有21家出品方,当然这里有重复的关联公司,例如上海和和影业和霍尔果斯和和影业显然是一家。总体来看,星爷的电影,每次都是一个资本、人情与合约关系的组合牌、也是一手黄金资源牌。但另一方面,电影市场已经多次证明了内容为王,渠道和资源从来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观众的选择才是第一位的。
最后,去年《美人鱼》有和和影业的组盘高额保底+信托分发的资本运作模式,并且还是在未检测观众口碑的情况下,这也无形中抬高了影片的关注度和声量,算是资本保底电影真正第一次如此大声势地走到台前,当然结果一片美好,《美人鱼》收获了近2倍的保底票房成绩。之后,和和再次出手保底的《火锅英雄》、《绝地逃亡》却难言成功,除了《美人鱼》和一些挣扎在保底线上的影片,2016年堪称大规模保底失败年。
当狂热的资本趋于冷静,后续的保底也会谨慎,有消息称这次的保底金额超过当初《美人鱼》的保底金额。这一次,和和影业不知还会赌赢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