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北京2023年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稳定达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北京2023年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稳定达标

2023年,北京市PM2.5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PM2.5最长连续优良天数为192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4年1月3日,北京生态环境局通报,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已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与2013年相比,北京市PM2.5浓度已经下降了64.2%。

据介绍,经过全市共同努力,2023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

此外,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等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为61、26和3微克/立方米,均是持续多年稳定达标。

总体来看,2023年,北京市PM2.5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PM2.5最长连续优良天数为192天,比2022年增加了20天,相较2013年的13天,更是由不到半个月增加到了超过半年。

“2023年,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来说,是极为不易的一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去年正值气候周期转换、气象条件整体不利,同时又遭遇了多次外来沙尘影响,且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为近十年来之最,影响空气质量的外在因素形势严峻。

据介绍,2023年,外来沙尘多次频繁影响北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全年共有30天受到外来沙尘的直接影响,全年8天重污染日中有6天是外来沙尘造成的重污染日。其中,4月中旬发生一次严重沙尘污染过程,造成2天6级严重污染、2天5级重度污染、1天4级中度污染,PM10小时峰值浓度达到1384微克/立方米,是近十年空气质量受到外来沙尘影响最重的年份。

此外,疫情期间,生产、交通、用能等非正常减少,使得污染排放非常态大幅降低。2023年,随着社会经济运转恢复,京津冀区域主要工业品产量不同程度上升,京津冀及周边区域NO2遥感监测柱浓度水平同比总体升高约两成。疫情后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恢复,区域污染排放水平明显上升,对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称,面对不利因素叠加,北京市综合施策,“通过‘组合拳’,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全力稳住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比如,出台了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鼓励汽车更新换代、居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统建统服”试点等方案,以及建筑垃圾运输车、环卫车、混凝土车、施工机械电动化鼓励政策,累计推广新能源车74万辆,近40%叉车实现“电动化”,近七成的公交、出租车为新能源车。

“在生态环境部统筹下,会同周边省区市协同减排,空气质量实现连续稳定达标,大大增强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信心。”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表示。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历来受到外界关注。近20年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后,为应对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自1998年始,北京市就连续实施了多个阶段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1998年,北京市首次发布《关于采取治理大气污染措施的紧急通知》,开启了北京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的历程,这也是地方政府首次向空气污染宣战。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北京市以此为契机提前实施了一批空气污染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扭转了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

从2013年开始,PM2.5指数与雾霾受到官方空前重视。2013年9月,北京第一个“抗霾”政策《北京2013-2017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出台,这也意味着北京正式向“霾”宣战。

官方数据称,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环境效益持续释放,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呈现长期整体下降趋势。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与2013年相比,2023年北京市PM2.5、PM10、NO2、SO2浓度分别下降64.2%、43.6%、53.6%、88.7%,空气质量实现根本改善;与社会经济活动和扩散条件水平相似的2019年相比,2023年PM2.5、PM10、NO2、SO2浓度分别下降23.8%、10.3%、29.7%、25.0%,空气质量整体保持改善趋势。

此前在2023年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重点地区中,北京市PM2.5浓度要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我们也看到,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依然存在,空气质量改善成效仍不稳固,空气质量将是一个波动式改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蓝天保卫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北京2023年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稳定达标

2023年,北京市PM2.5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PM2.5最长连续优良天数为192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4年1月3日,北京生态环境局通报,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已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与2013年相比,北京市PM2.5浓度已经下降了64.2%。

据介绍,经过全市共同努力,2023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

此外,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等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为61、26和3微克/立方米,均是持续多年稳定达标。

总体来看,2023年,北京市PM2.5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PM2.5最长连续优良天数为192天,比2022年增加了20天,相较2013年的13天,更是由不到半个月增加到了超过半年。

“2023年,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来说,是极为不易的一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去年正值气候周期转换、气象条件整体不利,同时又遭遇了多次外来沙尘影响,且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为近十年来之最,影响空气质量的外在因素形势严峻。

据介绍,2023年,外来沙尘多次频繁影响北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全年共有30天受到外来沙尘的直接影响,全年8天重污染日中有6天是外来沙尘造成的重污染日。其中,4月中旬发生一次严重沙尘污染过程,造成2天6级严重污染、2天5级重度污染、1天4级中度污染,PM10小时峰值浓度达到1384微克/立方米,是近十年空气质量受到外来沙尘影响最重的年份。

此外,疫情期间,生产、交通、用能等非正常减少,使得污染排放非常态大幅降低。2023年,随着社会经济运转恢复,京津冀区域主要工业品产量不同程度上升,京津冀及周边区域NO2遥感监测柱浓度水平同比总体升高约两成。疫情后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恢复,区域污染排放水平明显上升,对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称,面对不利因素叠加,北京市综合施策,“通过‘组合拳’,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全力稳住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比如,出台了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鼓励汽车更新换代、居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统建统服”试点等方案,以及建筑垃圾运输车、环卫车、混凝土车、施工机械电动化鼓励政策,累计推广新能源车74万辆,近40%叉车实现“电动化”,近七成的公交、出租车为新能源车。

“在生态环境部统筹下,会同周边省区市协同减排,空气质量实现连续稳定达标,大大增强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信心。”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表示。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历来受到外界关注。近20年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后,为应对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自1998年始,北京市就连续实施了多个阶段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1998年,北京市首次发布《关于采取治理大气污染措施的紧急通知》,开启了北京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的历程,这也是地方政府首次向空气污染宣战。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北京市以此为契机提前实施了一批空气污染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扭转了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

从2013年开始,PM2.5指数与雾霾受到官方空前重视。2013年9月,北京第一个“抗霾”政策《北京2013-2017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出台,这也意味着北京正式向“霾”宣战。

官方数据称,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环境效益持续释放,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呈现长期整体下降趋势。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与2013年相比,2023年北京市PM2.5、PM10、NO2、SO2浓度分别下降64.2%、43.6%、53.6%、88.7%,空气质量实现根本改善;与社会经济活动和扩散条件水平相似的2019年相比,2023年PM2.5、PM10、NO2、SO2浓度分别下降23.8%、10.3%、29.7%、25.0%,空气质量整体保持改善趋势。

此前在2023年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重点地区中,北京市PM2.5浓度要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我们也看到,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依然存在,空气质量改善成效仍不稳固,空气质量将是一个波动式改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蓝天保卫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