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估值70亿的青岛“独角兽”开启上市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估值70亿的青岛“独角兽”开启上市路

近日,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2024年开年,青岛资本市场就有新动态。

近日,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极视角是青岛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是国内首家计算机视觉算法平台。2021年,其总部落地青岛西海岸新区。

2019年开始,青岛开始了一波强有力的招商引资。目标对象既有当时风光依旧的恒大、正威、中植系等,也有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成长性企业,人工智能便是热门领域之一,极视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深圳来到青岛。

除了极视角,来青的还有创新奇智、以萨技术等,均是行业知名企业。目前来看,当时目标喊得响亮、投资规模巨大的“大项目”,很多已经折戟沉沙。而那些拥有技术沉淀的独角兽企业,不少呈现出跨越式发展。

这种反差,再次回归到一个老话题。真正能改变城市产业结构的大企业,是很难招引过来的。比较理想的一个方式,或许是将那些冉冉升起的初创企业招引而来,助力其快速成长,从一家企业形成一个产业,以时间换取城市经济结构迭代的空间。

青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小爆发”,是个很好的例子。

1

之所以说是“小爆发”,是因为当初落地的这3家企业,发展势头均可圈可点。

创立于2018年的创新奇智,由李开复旗下创新工场投资孵化,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零售、公共服务等行业的落地应用。2020年落地即墨,2022年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AI+制造第一股”。

从诞生之初,创新奇智便保持了很好的成长性,营收成倍增长。2018年、2019年、2020年收入分别为3720万元、2.29亿元、4.62亿元。2022年营收15.6亿,今年年中的营收则为9.24亿。

虽然,目前公司净利润为负,但在业内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新技术落地转化为利润,需要较长回报周期,这是人工智能产业的行业现状。

目前,创新奇智已经走过了最烧钱的阶段,公司预计今年实现盈亏平衡。

以萨技术和极视角均为2021年来到青岛,两者的核心技术有相似之处,都是视频画面的人工智能分析,不过应用方向和发展路径有差异。

以萨技术最初的出圈,是帮助执法机关破案。针对人眼查车的痛点,2014年,推出 “神眼车辆大数据系统”,并帮助警方破获了一起要案。

这让以萨技术的数字解决方案一炮而红,并在2016年被列为全国公安科技创新成果推广项目。以萨也就此打开了知名度,全国各地的订单接踵而来。

在北京冬奥会、全国两会的安保中,均有以萨技术的身影。电视画面中,执法机关通过天网破案的画面,基本可以解释以萨技术目前的业务范围。

其官方解释为——

主要为公安、交管、政法委等政府部门提供应用软件、配套硬件及相关服务,其自研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作为公司产品服务的核心中枢,通过向上层应用提供算法、数据、工具等,帮助公司产品实现车辆识别、人脸识别、轨迹追踪、行为检测、多维融合分析等全部关键功能,形成了公司平安城市和数字政府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2022年,以萨技术启动上市,但是遗憾的是,去年初上市中止。

招股书显示,以萨技术 “并不差钱”,截至2022年6月30日,以萨技术货币资金余额总计10.14亿元。营收增速也很快,2019年至2021年,以萨技术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956.15万元、14832.44万元和37080.0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87.22万元、2767.37万元和14151.91万元,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9.99%,净利润同比增长411.38%。

不过,客观而言,以萨技术的规模相对较小,且客户单一。再加上研发费用低于同业水准,撤回上市申请也在情理之中。

长远来看,在安保领域极有影响力的以萨技术,还是有望冲击资本市场的。

2

青岛引入的三大人工智能企业里,极视角是最后一个启动上市的。

成立于2015年的极视角,可谓资本市场的宠儿,几乎每年完成一轮融资。这也难怪,极视角的主攻方向称得上是一片蓝海。

通俗来讲,就是通过人工智能,将视频监控到的画面分析出结果予以输出。比如,视频画面中出现某处起火,通过极视角的算法,无需人工介入,便可以直接判定该处出现火情,并发出警报。

极视角的核心管理团队来自腾讯、微软、北京大学、杜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顶尖企业及实验室。公司大股东,也是创始人兼CEO的陈振杰,是90后澳门创业青年。公司最先在澳门,后迁往深圳,2021年底落户青岛。之所以来到青岛,还是由于青岛的资本运作。

2023年4月,极视角完成D轮融资,由九畹投资、青岛国投领投。彼时,其估值已超70亿。

如今的极视角还在向另一个方向演进,恰如其最新定位中所说:极视角是一家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算法平台,致力于搭建计算机视觉算法领域的App Store。

从技术转向平台,可以构建开发者生态,能以较低的成本去解决不同行业碎片化需求以及分散的客户需求,让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去。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极视角开创的AI商城已上架1200余种算法,覆盖超过100多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汇聚超过30多万海内外视觉算法开发者,为超3000家政企客户提供AI算法与平台产品。

目前,极视角的营收规模尚未披露。2022年,曾有媒体报道:极视角年营收额已达数亿元。

3

这两年,多个机构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城市榜单,青岛排名不算低。

2023年,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中国AI创新之城竞争力全景报告》,青岛位列第11,低于武汉,高于天津,是北方第二城。

有如此成绩,正式得益于从2019年开始的、以资本运作为方式的产业布局。其中,创新奇智、以萨技术、极视角这些各自领域的前排企业,功不可没。

而且,这些企业让青岛人工智能产业覆盖了相当广的范围。创新奇智以ToB为主,深耕工业互联网领域;以萨技术以ToG为业务方向,在社会治理领域深度垂直;极视角在民用、商用领域,均可涉及。

它们,也构成了青岛人工智能产业拓展、延伸的基础。

不过,也要注意到,在三大独角兽之后,青岛人工智能产业表现出后继乏力的情况。

一方面,人工智能企业往超大和一线城市聚集的趋势明显。2023年的人工智能融资,北上深杭四个城市合计就占全国总体的72%,一线城市的人才、技术优势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在目前最火的大模型、自动驾驶等领域,青岛没有成长出新的明星企业。刚刚过去的一年,在融资最多人工智能企业中,上述两类占据一半多。

来源:青记

原标题:估值70亿的青岛“独角兽”开启上市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估值70亿的青岛“独角兽”开启上市路

近日,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2024年开年,青岛资本市场就有新动态。

近日,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极视角是青岛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是国内首家计算机视觉算法平台。2021年,其总部落地青岛西海岸新区。

2019年开始,青岛开始了一波强有力的招商引资。目标对象既有当时风光依旧的恒大、正威、中植系等,也有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成长性企业,人工智能便是热门领域之一,极视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深圳来到青岛。

除了极视角,来青的还有创新奇智、以萨技术等,均是行业知名企业。目前来看,当时目标喊得响亮、投资规模巨大的“大项目”,很多已经折戟沉沙。而那些拥有技术沉淀的独角兽企业,不少呈现出跨越式发展。

这种反差,再次回归到一个老话题。真正能改变城市产业结构的大企业,是很难招引过来的。比较理想的一个方式,或许是将那些冉冉升起的初创企业招引而来,助力其快速成长,从一家企业形成一个产业,以时间换取城市经济结构迭代的空间。

青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小爆发”,是个很好的例子。

1

之所以说是“小爆发”,是因为当初落地的这3家企业,发展势头均可圈可点。

创立于2018年的创新奇智,由李开复旗下创新工场投资孵化,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零售、公共服务等行业的落地应用。2020年落地即墨,2022年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AI+制造第一股”。

从诞生之初,创新奇智便保持了很好的成长性,营收成倍增长。2018年、2019年、2020年收入分别为3720万元、2.29亿元、4.62亿元。2022年营收15.6亿,今年年中的营收则为9.24亿。

虽然,目前公司净利润为负,但在业内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新技术落地转化为利润,需要较长回报周期,这是人工智能产业的行业现状。

目前,创新奇智已经走过了最烧钱的阶段,公司预计今年实现盈亏平衡。

以萨技术和极视角均为2021年来到青岛,两者的核心技术有相似之处,都是视频画面的人工智能分析,不过应用方向和发展路径有差异。

以萨技术最初的出圈,是帮助执法机关破案。针对人眼查车的痛点,2014年,推出 “神眼车辆大数据系统”,并帮助警方破获了一起要案。

这让以萨技术的数字解决方案一炮而红,并在2016年被列为全国公安科技创新成果推广项目。以萨也就此打开了知名度,全国各地的订单接踵而来。

在北京冬奥会、全国两会的安保中,均有以萨技术的身影。电视画面中,执法机关通过天网破案的画面,基本可以解释以萨技术目前的业务范围。

其官方解释为——

主要为公安、交管、政法委等政府部门提供应用软件、配套硬件及相关服务,其自研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作为公司产品服务的核心中枢,通过向上层应用提供算法、数据、工具等,帮助公司产品实现车辆识别、人脸识别、轨迹追踪、行为检测、多维融合分析等全部关键功能,形成了公司平安城市和数字政府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2022年,以萨技术启动上市,但是遗憾的是,去年初上市中止。

招股书显示,以萨技术 “并不差钱”,截至2022年6月30日,以萨技术货币资金余额总计10.14亿元。营收增速也很快,2019年至2021年,以萨技术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956.15万元、14832.44万元和37080.0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87.22万元、2767.37万元和14151.91万元,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9.99%,净利润同比增长411.38%。

不过,客观而言,以萨技术的规模相对较小,且客户单一。再加上研发费用低于同业水准,撤回上市申请也在情理之中。

长远来看,在安保领域极有影响力的以萨技术,还是有望冲击资本市场的。

2

青岛引入的三大人工智能企业里,极视角是最后一个启动上市的。

成立于2015年的极视角,可谓资本市场的宠儿,几乎每年完成一轮融资。这也难怪,极视角的主攻方向称得上是一片蓝海。

通俗来讲,就是通过人工智能,将视频监控到的画面分析出结果予以输出。比如,视频画面中出现某处起火,通过极视角的算法,无需人工介入,便可以直接判定该处出现火情,并发出警报。

极视角的核心管理团队来自腾讯、微软、北京大学、杜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顶尖企业及实验室。公司大股东,也是创始人兼CEO的陈振杰,是90后澳门创业青年。公司最先在澳门,后迁往深圳,2021年底落户青岛。之所以来到青岛,还是由于青岛的资本运作。

2023年4月,极视角完成D轮融资,由九畹投资、青岛国投领投。彼时,其估值已超70亿。

如今的极视角还在向另一个方向演进,恰如其最新定位中所说:极视角是一家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算法平台,致力于搭建计算机视觉算法领域的App Store。

从技术转向平台,可以构建开发者生态,能以较低的成本去解决不同行业碎片化需求以及分散的客户需求,让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去。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极视角开创的AI商城已上架1200余种算法,覆盖超过100多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汇聚超过30多万海内外视觉算法开发者,为超3000家政企客户提供AI算法与平台产品。

目前,极视角的营收规模尚未披露。2022年,曾有媒体报道:极视角年营收额已达数亿元。

3

这两年,多个机构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城市榜单,青岛排名不算低。

2023年,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中国AI创新之城竞争力全景报告》,青岛位列第11,低于武汉,高于天津,是北方第二城。

有如此成绩,正式得益于从2019年开始的、以资本运作为方式的产业布局。其中,创新奇智、以萨技术、极视角这些各自领域的前排企业,功不可没。

而且,这些企业让青岛人工智能产业覆盖了相当广的范围。创新奇智以ToB为主,深耕工业互联网领域;以萨技术以ToG为业务方向,在社会治理领域深度垂直;极视角在民用、商用领域,均可涉及。

它们,也构成了青岛人工智能产业拓展、延伸的基础。

不过,也要注意到,在三大独角兽之后,青岛人工智能产业表现出后继乏力的情况。

一方面,人工智能企业往超大和一线城市聚集的趋势明显。2023年的人工智能融资,北上深杭四个城市合计就占全国总体的72%,一线城市的人才、技术优势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在目前最火的大模型、自动驾驶等领域,青岛没有成长出新的明星企业。刚刚过去的一年,在融资最多人工智能企业中,上述两类占据一半多。

来源:青记

原标题:估值70亿的青岛“独角兽”开启上市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