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飞驰人生2》定档,亭东影业“去韩寒化”成功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飞驰人生2》定档,亭东影业“去韩寒化”成功了吗?

即便抛开韩寒,亭东影业本身也能够成为《飞驰人生2》的一大卖点。

文|眸娱  

竞争激烈的2024春节档火烧得更旺了,《飞驰人生2》也宣布定档大年初一。

这部由韩寒执导、沈腾主演的喜剧电影刚官宣就点燃了观众和市场的期待,出品公司亭东影业为2024春节档再添了一把火,加入了竞争的队伍。

事实上,即便抛开韩寒、沈腾两大标签,亭东影业本身也能够成为《飞驰人生2》的一大卖点。

2023年在电影市场表现优秀的亭东影业,靠着《人生路不熟》和《长空之王》两部片子成为五一档最大赢家,正在逐渐完成从“韩寒定制”到优质内容生产平台的转变。

当亭东影业逐渐摆脱对韩寒个人IP的依赖,开始拥有自身的品牌价值,就已经逐渐实现了和韩寒共赢,而不是被韩寒“带飞”。

亭东影业为什么要“去韩寒化”

亭东影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鲜明的韩寒标签。

2015年,已经靠《后会无期》在电影市场崭露头角的韩寒成立了一家电影公司,以老家的地名为公司命名,这就是亭东影业。

韩寒带着亭东影业在影视行业大展拳脚,《乘风破浪》票房破10亿,《飞驰人生》票房破17亿,那几年无论是韩寒还是亭东影业都可以说是出尽风头。

一片风光之下,亭东影业先是拿到了博纳2.5亿的融资,后又获得了阿里影业的大手笔投资,但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博纳还是阿里,看中的都是韩寒个人的影响力。

其实也不难发现,除了韩寒个人IP之外,亭东影业似乎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吸金砝码。

纵观亭东影业前期制作的几部电影,无一不是带着韩寒强烈的个人风格:反叛、荒诞以及理想主义,与他早年的散文风格相似。

早期大众是吃这一套的,所以亭东影业成立之初确实拥有过一些不错的成绩,然而一旦韩寒个人IP失效,亭东影业也必然会遭到重创,《四海》的滑铁卢就是典型例子。

《四海》上映之前,无论是韩寒个人还是业内都对这部影片给予了厚望,希望能够带着亭东影业再创辉煌,但结果是观众不再为韩寒买单了,《四海》票房远不及预期,投资方损失惨重,亭东影业也是元气大伤。

问题就出在这,一家以内容生产为主的影视公司过度依赖风格强烈的个人IP,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亭东影业的野心不只是“韩寒定制”,所以革新是必然的。

摆脱强烈的“韩寒风格”,是韩寒和亭东影业一致决定要走的路。

一方面,时代的红利已经被吃尽,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红作家很难再让观众买单了,所以韩寒个人IP失效是迟早的事;

另一方面市场飞速变化,亭东影业想要在影视行业立足,就必须要拥有成熟的制作模式和能力来应对。

就亭东影业而言,转型走向成熟的影视内容制作公司是当下必须要做的事,所以“去韩寒化”是必须要走的路。

去韩寒化:从IP资源到内容制作

事实上,亭东影业的“去韩寒化”从2019年就开始了。

早期亭东影业的电影项目基本都是围绕着韩寒来制作的,导演、编剧都由他一手包揽,从前期的剧本IP的诞生,到后续电影项目的完成,无一不带有强烈的韩寒风格。

除此之外,亭东影业投资的《解忧杂货店》《地球最后的夜晚》《阳光劫匪》等不同风格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跟着合作伙伴分口汤喝,并不是由亭东影业主控的电影。

直到2021年《扬名立万》的成功,亭东影业“去韩寒化”才能够算得上是初见成效,从IP资源到内容生产都越来越接近成熟的内容制作公司。

一方面,亭东影业开始注重IP资源的储备,牢牢把控住IP全产业链的上游。

亭东影业早期的电影剧本都是由韩寒来完成的,这也是双方紧密捆绑的表现之一,但从2019年开始,亭东影业不再是韩寒写一部拍一部,而是积极做好IP储备。

亭东影业旗下的ONE一个工作室以影视孵化为目标,联合阿里影业、网易人间举办“故事大爆炸”征文大赛,并在中影股份、猫眼影视、万合天宜等多家影视公司的支持下,面向全网寻找适合影视改编的好故事,甚至设立了“年度最具影视改编潜力作品”奖项。

成功积累优质IP之后,下一步就是影视化,亭东影业2023年出品的电影《念念相忘》,就是根据ONE·一个签约作家张皓宸的小说《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改编的。

随着IP时代的到来,所有影视公司都在抢占IP资源,亭东影业是有先天优势的,ONE·一个本身就是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图书品牌,双方的联动类似于腾讯和阅文,在未来也将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另一方面,从内容的制作上看,亭东影业在摆脱韩寒风格的同时,题材更加丰富、制作更加成熟,进一步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

纵观亭东影业2019年之后的电影项目,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韩寒的存在感越来越弱。

喜剧悬疑电影《玩火》编剧和导演都是新人刘工乙,《扬名立万》的导演兼编剧是刘循子墨,2023年上映的《长空之王》导演兼编剧刘晓世是首次“触电”,《人生路不熟》则是易小星的作品......

尽管《扬名立万》和《长空之王》由韩寒监制,但电影不再是满满的“韩寒味儿”,内容风格更加丰富多样,吸引了更多的增量市场,并且在制作上也更加成熟。

以《长空之王》为例,电影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虚拟拍摄技术,包括后续制作用到的特效,无一不是在证明亭东影业制作技术上的成熟,以及制作水平的工业化。

从IP资源的储备到内容生产的进步,亭东影业正在逐步打通影视工业体系,构建更完整的产业链,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影视内容制作公司。

从“被带飞”走向共赢

其实从亭东影业的整个2023年来看,毫无疑问“去韩寒化”是成功且有效的。

一是已经上映的电影项目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尤其是五一假期上映的《人生路不熟》和《长空之王》包揽了五一档票房冠亚军;

二是已经立项的电影项目受到了业内市场的重点关注,《人生皮囊》是亭东影业擅长的现实主义文艺片,《驾驶一颗流星》则是近两年火热的科幻题材,未来前景一片大好。

如果说早期亭东影业电影项目的成功是建立韩寒之上,那么现在则是依靠成熟的电影技法,即便抛开了“韩寒”这个标签,亭东影业也依旧能够以自身品牌价值去吸引观众和市场。

但在“去韩寒化”顺利进行之时,韩寒重回导演身份推出了《飞驰人生2》,亭东影业为什么又要走这一步呢?

事实上,在整个影视行业都提倡“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之下,选择继续开发“飞驰人生”这个IP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在IP本身有一定观众基础和口碑基础的情况下,减少了票房表现上的不确定性,项目风险会更小。

就目前公布的项目信息来看,第二部是完全按照第一部的故事发展往下拍的,但第一部结束时沈腾饰演的张驰冲下了悬崖,因此感动了不少观众,续集故事会如何展开值得期待。

更重要的是,《飞驰人生2》的上映并不意味着亭东影业“去韩寒化”失败,反而代表着“去韩寒化”的成功推进。

亭东影业的“去韩寒化”并是指完全摆脱韩寒,而是指不再困于“韩寒风格”,通过多元化布局来摆脱单一化内容带来的风险,在“韩寒定制”这条路上寻求创新与突破同样是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有了《飞驰人生2》的诞生。

从《飞驰人生》到《飞驰人生2》,走过了5年,而这期间最大的变化在于:

《飞驰人生》上映时,作为出品公司的亭东影业还在被韩寒带飞,但《飞驰人生2》上映时,已经转变成亭东影业和韩寒共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韩寒

  • 韩寒怎么拍赛车
  • 最懂赛车的韩寒,带着观众做了一场最不符合实际的梦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飞驰人生2》定档,亭东影业“去韩寒化”成功了吗?

即便抛开韩寒,亭东影业本身也能够成为《飞驰人生2》的一大卖点。

文|眸娱  

竞争激烈的2024春节档火烧得更旺了,《飞驰人生2》也宣布定档大年初一。

这部由韩寒执导、沈腾主演的喜剧电影刚官宣就点燃了观众和市场的期待,出品公司亭东影业为2024春节档再添了一把火,加入了竞争的队伍。

事实上,即便抛开韩寒、沈腾两大标签,亭东影业本身也能够成为《飞驰人生2》的一大卖点。

2023年在电影市场表现优秀的亭东影业,靠着《人生路不熟》和《长空之王》两部片子成为五一档最大赢家,正在逐渐完成从“韩寒定制”到优质内容生产平台的转变。

当亭东影业逐渐摆脱对韩寒个人IP的依赖,开始拥有自身的品牌价值,就已经逐渐实现了和韩寒共赢,而不是被韩寒“带飞”。

亭东影业为什么要“去韩寒化”

亭东影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鲜明的韩寒标签。

2015年,已经靠《后会无期》在电影市场崭露头角的韩寒成立了一家电影公司,以老家的地名为公司命名,这就是亭东影业。

韩寒带着亭东影业在影视行业大展拳脚,《乘风破浪》票房破10亿,《飞驰人生》票房破17亿,那几年无论是韩寒还是亭东影业都可以说是出尽风头。

一片风光之下,亭东影业先是拿到了博纳2.5亿的融资,后又获得了阿里影业的大手笔投资,但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博纳还是阿里,看中的都是韩寒个人的影响力。

其实也不难发现,除了韩寒个人IP之外,亭东影业似乎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吸金砝码。

纵观亭东影业前期制作的几部电影,无一不是带着韩寒强烈的个人风格:反叛、荒诞以及理想主义,与他早年的散文风格相似。

早期大众是吃这一套的,所以亭东影业成立之初确实拥有过一些不错的成绩,然而一旦韩寒个人IP失效,亭东影业也必然会遭到重创,《四海》的滑铁卢就是典型例子。

《四海》上映之前,无论是韩寒个人还是业内都对这部影片给予了厚望,希望能够带着亭东影业再创辉煌,但结果是观众不再为韩寒买单了,《四海》票房远不及预期,投资方损失惨重,亭东影业也是元气大伤。

问题就出在这,一家以内容生产为主的影视公司过度依赖风格强烈的个人IP,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亭东影业的野心不只是“韩寒定制”,所以革新是必然的。

摆脱强烈的“韩寒风格”,是韩寒和亭东影业一致决定要走的路。

一方面,时代的红利已经被吃尽,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红作家很难再让观众买单了,所以韩寒个人IP失效是迟早的事;

另一方面市场飞速变化,亭东影业想要在影视行业立足,就必须要拥有成熟的制作模式和能力来应对。

就亭东影业而言,转型走向成熟的影视内容制作公司是当下必须要做的事,所以“去韩寒化”是必须要走的路。

去韩寒化:从IP资源到内容制作

事实上,亭东影业的“去韩寒化”从2019年就开始了。

早期亭东影业的电影项目基本都是围绕着韩寒来制作的,导演、编剧都由他一手包揽,从前期的剧本IP的诞生,到后续电影项目的完成,无一不带有强烈的韩寒风格。

除此之外,亭东影业投资的《解忧杂货店》《地球最后的夜晚》《阳光劫匪》等不同风格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跟着合作伙伴分口汤喝,并不是由亭东影业主控的电影。

直到2021年《扬名立万》的成功,亭东影业“去韩寒化”才能够算得上是初见成效,从IP资源到内容生产都越来越接近成熟的内容制作公司。

一方面,亭东影业开始注重IP资源的储备,牢牢把控住IP全产业链的上游。

亭东影业早期的电影剧本都是由韩寒来完成的,这也是双方紧密捆绑的表现之一,但从2019年开始,亭东影业不再是韩寒写一部拍一部,而是积极做好IP储备。

亭东影业旗下的ONE一个工作室以影视孵化为目标,联合阿里影业、网易人间举办“故事大爆炸”征文大赛,并在中影股份、猫眼影视、万合天宜等多家影视公司的支持下,面向全网寻找适合影视改编的好故事,甚至设立了“年度最具影视改编潜力作品”奖项。

成功积累优质IP之后,下一步就是影视化,亭东影业2023年出品的电影《念念相忘》,就是根据ONE·一个签约作家张皓宸的小说《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改编的。

随着IP时代的到来,所有影视公司都在抢占IP资源,亭东影业是有先天优势的,ONE·一个本身就是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图书品牌,双方的联动类似于腾讯和阅文,在未来也将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另一方面,从内容的制作上看,亭东影业在摆脱韩寒风格的同时,题材更加丰富、制作更加成熟,进一步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

纵观亭东影业2019年之后的电影项目,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韩寒的存在感越来越弱。

喜剧悬疑电影《玩火》编剧和导演都是新人刘工乙,《扬名立万》的导演兼编剧是刘循子墨,2023年上映的《长空之王》导演兼编剧刘晓世是首次“触电”,《人生路不熟》则是易小星的作品......

尽管《扬名立万》和《长空之王》由韩寒监制,但电影不再是满满的“韩寒味儿”,内容风格更加丰富多样,吸引了更多的增量市场,并且在制作上也更加成熟。

以《长空之王》为例,电影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虚拟拍摄技术,包括后续制作用到的特效,无一不是在证明亭东影业制作技术上的成熟,以及制作水平的工业化。

从IP资源的储备到内容生产的进步,亭东影业正在逐步打通影视工业体系,构建更完整的产业链,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影视内容制作公司。

从“被带飞”走向共赢

其实从亭东影业的整个2023年来看,毫无疑问“去韩寒化”是成功且有效的。

一是已经上映的电影项目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尤其是五一假期上映的《人生路不熟》和《长空之王》包揽了五一档票房冠亚军;

二是已经立项的电影项目受到了业内市场的重点关注,《人生皮囊》是亭东影业擅长的现实主义文艺片,《驾驶一颗流星》则是近两年火热的科幻题材,未来前景一片大好。

如果说早期亭东影业电影项目的成功是建立韩寒之上,那么现在则是依靠成熟的电影技法,即便抛开了“韩寒”这个标签,亭东影业也依旧能够以自身品牌价值去吸引观众和市场。

但在“去韩寒化”顺利进行之时,韩寒重回导演身份推出了《飞驰人生2》,亭东影业为什么又要走这一步呢?

事实上,在整个影视行业都提倡“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之下,选择继续开发“飞驰人生”这个IP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在IP本身有一定观众基础和口碑基础的情况下,减少了票房表现上的不确定性,项目风险会更小。

就目前公布的项目信息来看,第二部是完全按照第一部的故事发展往下拍的,但第一部结束时沈腾饰演的张驰冲下了悬崖,因此感动了不少观众,续集故事会如何展开值得期待。

更重要的是,《飞驰人生2》的上映并不意味着亭东影业“去韩寒化”失败,反而代表着“去韩寒化”的成功推进。

亭东影业的“去韩寒化”并是指完全摆脱韩寒,而是指不再困于“韩寒风格”,通过多元化布局来摆脱单一化内容带来的风险,在“韩寒定制”这条路上寻求创新与突破同样是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有了《飞驰人生2》的诞生。

从《飞驰人生》到《飞驰人生2》,走过了5年,而这期间最大的变化在于:

《飞驰人生》上映时,作为出品公司的亭东影业还在被韩寒带飞,但《飞驰人生2》上映时,已经转变成亭东影业和韩寒共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