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财经年会】特别对话:埃森哲大中华区工业X事业部总裁余鸿彪

由上海报业集团作为指导单位、界面新闻主办、沃尔沃汽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第六届【界面财经年会】于2023年12月20日上海前滩香格里拉酒店成功举办。年会现场埃森哲大中华区工业X事业部总裁余鸿彪接受了界面新闻独家专访。

由上海报业集团作为指导单位、界面新闻主办、沃尔沃汽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第六届【界面财经年会】于2023年12月20日星期三上海前滩香格里拉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年会聚焦“稳定与韧性”重点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企业战略、品牌策略、ESG、大消费等热点话题,共同探寻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的韧性与动力。特别鸣谢支持企业欧科云链。

年会现场埃森哲大中华区工业X事业部总裁余鸿彪接受了界面新闻独家专访。

以下是特别对话文字实录:

郑萃颖:余鸿彪总好,我们是界面新闻SEG频道,关于工业数字化转型的问题跟您进行一个采访。

第一个问题是,您如何看待全球及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趋势,尤其在智能制造和研发体系方面。

余鸿彪:数字化转型方面核心趋势,是从企业的单一业务转型进入到企业的重塑,近几年来,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度在不断增加,这一点埃森哲全球颠覆性指数可以看出来,2017-2022年全球颠覆性指数在过去5年间增加了2倍,而在2011年和到2016年之间,上升的幅度仅为4%,在技术变革、消费需求和气候环境变化下,全球范围内的企业面临挤压式的转型考验,即企业要在更多的领域,更快的方面进行转型,如果企业依旧按部就班,按照传统的渐进性的转型规划和路径进行,很有可能在丧失竞争的主动权,加速转型是当前对抗风险、稳定经营、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单一的业务转型进入企业重塑。

在智能制造和研发体系方面,我们认为是企业转型的新前沿,工业4.0已经开始十多年来,过去很多企业部署了很多传感器检测物理的生产环境,真正应用机器(数字?)孪生、机器学习、扩展现实、AI等关键使能技术并不多。我们的调查显示,在疫情前全球只有38%的制造企业,部署了一项数字技术来实现开发和制造的数字化,疫情这三年有超过32%的制造企业,计划加速在研发和制造领域的投入,至少在一年内部署这样的项目。

郑萃颖:你如何评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余鸿彪:埃森哲长期追踪衡量中国化数字转型的进程,今年9月最新一期报告当中,我们从战略、创新运营、数字核心、可持续和人才五个维度衡量中国企业,有2%的受访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数字核心能力,重塑业务和各个职能,实现从运营到战略的全面拉通,致力开创前沿成为重塑者。

对企业竞争影响我们看到,积极投入全面重塑战略企业,能够更广泛形成坚实的整体合力,在财务维度,技术回报,360度价值维度上均能够脱颖而出,超越同行企业,从业务维度比较,全球显示与其他企业相比,重塑者的收入高出近10%,成本改善效率高出13%。

我们也看到,重塑者的价值已远远高过财务维度,他们更积极的管理和实现非财务的维度,实现360度的全方位价值,我们也发现,业内行业企业的比较,重塑者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高出了近32%,在人才体验方面高出11%。

郑萃颖:您觉得哪些因素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余鸿彪:我们可以从重塑者的角度看领先企业有哪些特征,首先这些企业我们发现都有远大的目标,优秀的企业,不仅局限在现在能看到什么,更多的是怎么去推动业务最核心的价值创造,把握好战略方向和定立。

第二个核心因素,我们看到他们行动非常得迅速,要打造非常强大的数字核心,利用数字化的力量,把所有的业务和职能都进行重塑。

第三个我们看到他们不止关心财务方面的表现,在可持续、员工体验等全方位要关注各个利益者实现360度的价值。

郑萃颖:有一些优秀案例可以分享吗?

余鸿彪:我这里介绍一个重塑者的案例,联想集团他们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要从战略到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人员、组织文化、技术和系统的一个全面转型和全集团的整合,尽管联想集团也面临了全球经济疲软、地缘政治逆风和PC市场需求滑坡等多重挑战,集团运营仍保持了韧性增长,我们看到上一个财年,他们的非PC业务的营收提升到近40%,解决方案业务也成为企业的一个第二个增长曲线。

他们在战略上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市场开始打造同一联想的企业文化、协同运营和优质的客户体验。在数字核心上,麦哲伦平台在联想打通了数据孤岛,成为整个集团的数据云平台,为全球管理决策提供很好的数据云支持

联想在全球范围内做ERP升级改造和建设大数据平台,用他们来重塑企业的全球流程,在组织上我们也看到,联想集团的撰写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制定业务指标的提升计划,然后分析数字化能力的需求,转化为数字项目,共同来评估对这个项目的结果负责。

在可持续发展上联想集团推出绿色供应链建设,我们看到占采购额28%的供应商承诺,要响应联想提出碳减排的目标倡议。

郑萃颖:成为一个高韧性的企业任重道远,数字化对企业构建灵活、可持续,有韧性的供应链和制造发挥什么作用?可以结合具体行业案例分享。

余鸿彪:我们知道中国企业在打造韧性方面投入是更加积极,但是根据埃森哲调研,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在供应、生产、运营领域韧性得分只有37分,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是56分。

我们分析其中一个原因,很多企业在应对冲击的时候,往往采取比较短期的策略,主要还是在制造和供应链网络降本增效和按时履约方面,我们认为如果能够通过更成熟的数字化能力,可以有利地帮助企业部署更灵活的供应网络和自主生产,还可以促进动态化可持续产品开发,支持一些团队做出分散化的实时决策,从而更好的释放投资价值,更迅速应对波动和变化。

我们提到建设全流程的数字化的能力,企业在早期开发的阶段,就能够打造韧性,使企业第一时间就打造适当的产品、流程和工作方式,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和产品供应链的可供应性,比如说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深入每一条装配线,每一台机器,支持产品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和生产线工程师,前瞻性的识别排除在原型阶段就可以找到潜在的问题,在生产开始之前不断的迭代和完善生产设计。

我们看到少数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全面部署数字孪生的系统,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数字孪生的技术场景应用和落地将成为企业能力差异的一个关键。

郑萃颖:具体到工业领域,您觉得未来工业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余鸿彪:展望2024年,埃森哲对近期很多的中国企业做了很多调研,受访企业的高管,我们发现他们最关心的话题是,如何适应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技术和创新带来的变化,有超过87%的受访的中国企业,他们预计在2024年增加技术的支出,也有超过70%的高管,要在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增加的一个投入,我们调研发现,相对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工业设备领域的人工智能成熟度,还应该处于中间和中游的水平,很多的企业已经看到,AI技术在开发和生产制造领域很多价值,已经在很多相关技术应用和场景上开发了尝试和实践。

郑萃颖:您可以举一些例子,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这些技术是如何在企业当中应用的呢?

余鸿彪:我们可以举三个人工智能在研发和生产当中的应用,比如说在研发上,我们看到有领先的汽车企业,他们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轮圈的设计上,进行不同颜色、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轮圈的设计,设计人员在上面进行很多的调整和修饰,给设计者带来很多创意的灵感,大大加速了产品推出的进度和效率。

比如说在生产上,检修运维方面大量按照计划进行检修运维的,有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随时关注生产设备的使用状况,环境的因素等等来给出这样检修运维的建议,大大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再比如人工智能也可以运用多级供应商的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供应链的终端,比如说该技术可以扫描各类新闻,寻找可能影响供应商的一些报道,这就可以触发我们运营经理,能够创建自动报警,自动规划安排这些行动,对这些风险做出预警。

郑萃颖:您觉得智能制造在中国制造界的转型升级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中国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面临哪些挑战?

余鸿彪:中国对智能制造的升级转型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从智能制造的成熟度的四个维度来看,智能制造是如何来提升中国制造水平的。

智能制造第一级是精益和自动化,尤其自动化,把大量的工人从重复的、危险的环境当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通过使用自动化,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因为人的因素带来的错误。智能制造不仅可以关注机器的自动化,更关注人和机器的协同。

我可以看到,未来有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工人一起协同工作,这样大大提升了生产的韧性和质量。

在智能制造的第二个级别就是可视,系统能够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从而使管理者能够对外界变化做出响应。

智能制造第三个级别可预测,系统能够与到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风险,并且能够对这些风险做出响应。

智能制造的第四个级别也是最高的级别,智能性,自适应,也是机器不断通过机器学习,能够了解环境发生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响应,做出一个自主的决策。

郑萃颖:中国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面临哪些挑战?

余鸿彪:中国企业在智能制造面临的挑战应该很多的,有技术方面的、人才方面的,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挑战就是人们对智能制造的认知的误区,从而影响人们对智能制造有效的投资和发挥效益。

人们常说的智能制造是数据驱动的制造,如果没有准确的理解,就没有很强的误导性。生产车间的环境和互联网当中应用的环境是大相径庭的,生产车间的特征数据,比如说质量的缺陷数据是极为有限的,采集数据的过程也是非常昂贵的,并且车间要的数据,分析决策的数据高度精准,而且对实施性的要求也非常得高。

这就导致了几年前很多企业开始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数据采集、建设数据中台,希望提升质量的成本和交期的美好愿望,但是因为对这个误区的理解,往往投入了很多,但收效有限,智能制造只需要在工程知识的框架下,能够精准实施数据,而不是在所谓工程知识框架外大数据,认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其实是制造,更具体是制造运营的管理知识。

郑萃颖:我们如何帮助企业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一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余鸿彪:我们从中国制造的成熟度模型,来看中国企业如何开展智能制造。第一个要确保企业管理规范的落实,管理流程、工业路线、作业指导书等方面,再者流程信息化、自动管理化,利用ERP、MES等IT系统,自动化产线,把管理、流程、工艺固化下来。再往上,智能制造要实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推进的过程,其中智能化进程实现生产运营状态的感知和执行,这样就是对生产的管理、库存的管理,检修运维的管理,质量管理,能源管理等等,这些制造运营知识的数字化的表达,通过结合实时的数据,企业可以把物理空间制造运营过程和数字空间的实时的进行对照,就是我们所说的运营数字孪生,他们源自工程知识,同时也是可以被生产人员和人工智能所解读。

这里我可以举一个案例,埃森哲为一家快消品巨头搭建了智能制造的孪生平台,并且利用机器算法和优化生产和工艺流程,实现对资产设备双向控制,由于试点的成效显著,我们在短短一年内,帮助客户把数字孪生从几家工厂通广到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几十家工厂。

郑萃颖:越来越多企业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提升自己生产的效率,构建供应链韧性。感谢余总。

余鸿彪:谢谢您!

年会最终解释权归界面新闻所有

【关于沃尔沃汽车】

特别鸣谢本次年会战略合作伙伴沃尔沃汽车。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全球知名度的汽车品牌,沃尔沃汽车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凭借其一贯的卓越品质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舒适、豪华的驾驶环境。沃尔沃汽车的安全性能众所周知,其众多技术都是在“以安全为前提”的宗旨下研发的。作为沃尔沃汽车有史以来第一款纯电豪华MPV,沃尔沃EM90搭载了沃尔沃世界树智能安全体系,拥有安全层面的豪华配置,同时兼顾商务通勤和家庭用车需求,如同一个移动的斯堪的纳维亚客厅,带来全新MPV美学风格,也将内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带到全新高度。沃尔沃EM90不只是为生活创造一个全新空间,更是提供一个身体与精神的理想栖息地,重新诠释品质生活的定义。

第五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四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三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二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一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界面财经年会】组委会联系方式 huodong@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界面财经年会】特别对话:埃森哲大中华区工业X事业部总裁余鸿彪

由上海报业集团作为指导单位、界面新闻主办、沃尔沃汽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第六届【界面财经年会】于2023年12月20日上海前滩香格里拉酒店成功举办。年会现场埃森哲大中华区工业X事业部总裁余鸿彪接受了界面新闻独家专访。

由上海报业集团作为指导单位、界面新闻主办、沃尔沃汽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第六届【界面财经年会】于2023年12月20日星期三上海前滩香格里拉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年会聚焦“稳定与韧性”重点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企业战略、品牌策略、ESG、大消费等热点话题,共同探寻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的韧性与动力。特别鸣谢支持企业欧科云链。

年会现场埃森哲大中华区工业X事业部总裁余鸿彪接受了界面新闻独家专访。

以下是特别对话文字实录:

郑萃颖:余鸿彪总好,我们是界面新闻SEG频道,关于工业数字化转型的问题跟您进行一个采访。

第一个问题是,您如何看待全球及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趋势,尤其在智能制造和研发体系方面。

余鸿彪:数字化转型方面核心趋势,是从企业的单一业务转型进入到企业的重塑,近几年来,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度在不断增加,这一点埃森哲全球颠覆性指数可以看出来,2017-2022年全球颠覆性指数在过去5年间增加了2倍,而在2011年和到2016年之间,上升的幅度仅为4%,在技术变革、消费需求和气候环境变化下,全球范围内的企业面临挤压式的转型考验,即企业要在更多的领域,更快的方面进行转型,如果企业依旧按部就班,按照传统的渐进性的转型规划和路径进行,很有可能在丧失竞争的主动权,加速转型是当前对抗风险、稳定经营、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单一的业务转型进入企业重塑。

在智能制造和研发体系方面,我们认为是企业转型的新前沿,工业4.0已经开始十多年来,过去很多企业部署了很多传感器检测物理的生产环境,真正应用机器(数字?)孪生、机器学习、扩展现实、AI等关键使能技术并不多。我们的调查显示,在疫情前全球只有38%的制造企业,部署了一项数字技术来实现开发和制造的数字化,疫情这三年有超过32%的制造企业,计划加速在研发和制造领域的投入,至少在一年内部署这样的项目。

郑萃颖:你如何评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余鸿彪:埃森哲长期追踪衡量中国化数字转型的进程,今年9月最新一期报告当中,我们从战略、创新运营、数字核心、可持续和人才五个维度衡量中国企业,有2%的受访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数字核心能力,重塑业务和各个职能,实现从运营到战略的全面拉通,致力开创前沿成为重塑者。

对企业竞争影响我们看到,积极投入全面重塑战略企业,能够更广泛形成坚实的整体合力,在财务维度,技术回报,360度价值维度上均能够脱颖而出,超越同行企业,从业务维度比较,全球显示与其他企业相比,重塑者的收入高出近10%,成本改善效率高出13%。

我们也看到,重塑者的价值已远远高过财务维度,他们更积极的管理和实现非财务的维度,实现360度的全方位价值,我们也发现,业内行业企业的比较,重塑者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高出了近32%,在人才体验方面高出11%。

郑萃颖:您觉得哪些因素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余鸿彪:我们可以从重塑者的角度看领先企业有哪些特征,首先这些企业我们发现都有远大的目标,优秀的企业,不仅局限在现在能看到什么,更多的是怎么去推动业务最核心的价值创造,把握好战略方向和定立。

第二个核心因素,我们看到他们行动非常得迅速,要打造非常强大的数字核心,利用数字化的力量,把所有的业务和职能都进行重塑。

第三个我们看到他们不止关心财务方面的表现,在可持续、员工体验等全方位要关注各个利益者实现360度的价值。

郑萃颖:有一些优秀案例可以分享吗?

余鸿彪:我这里介绍一个重塑者的案例,联想集团他们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要从战略到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人员、组织文化、技术和系统的一个全面转型和全集团的整合,尽管联想集团也面临了全球经济疲软、地缘政治逆风和PC市场需求滑坡等多重挑战,集团运营仍保持了韧性增长,我们看到上一个财年,他们的非PC业务的营收提升到近40%,解决方案业务也成为企业的一个第二个增长曲线。

他们在战略上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市场开始打造同一联想的企业文化、协同运营和优质的客户体验。在数字核心上,麦哲伦平台在联想打通了数据孤岛,成为整个集团的数据云平台,为全球管理决策提供很好的数据云支持

联想在全球范围内做ERP升级改造和建设大数据平台,用他们来重塑企业的全球流程,在组织上我们也看到,联想集团的撰写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制定业务指标的提升计划,然后分析数字化能力的需求,转化为数字项目,共同来评估对这个项目的结果负责。

在可持续发展上联想集团推出绿色供应链建设,我们看到占采购额28%的供应商承诺,要响应联想提出碳减排的目标倡议。

郑萃颖:成为一个高韧性的企业任重道远,数字化对企业构建灵活、可持续,有韧性的供应链和制造发挥什么作用?可以结合具体行业案例分享。

余鸿彪:我们知道中国企业在打造韧性方面投入是更加积极,但是根据埃森哲调研,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在供应、生产、运营领域韧性得分只有37分,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是56分。

我们分析其中一个原因,很多企业在应对冲击的时候,往往采取比较短期的策略,主要还是在制造和供应链网络降本增效和按时履约方面,我们认为如果能够通过更成熟的数字化能力,可以有利地帮助企业部署更灵活的供应网络和自主生产,还可以促进动态化可持续产品开发,支持一些团队做出分散化的实时决策,从而更好的释放投资价值,更迅速应对波动和变化。

我们提到建设全流程的数字化的能力,企业在早期开发的阶段,就能够打造韧性,使企业第一时间就打造适当的产品、流程和工作方式,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和产品供应链的可供应性,比如说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深入每一条装配线,每一台机器,支持产品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和生产线工程师,前瞻性的识别排除在原型阶段就可以找到潜在的问题,在生产开始之前不断的迭代和完善生产设计。

我们看到少数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全面部署数字孪生的系统,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数字孪生的技术场景应用和落地将成为企业能力差异的一个关键。

郑萃颖:具体到工业领域,您觉得未来工业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余鸿彪:展望2024年,埃森哲对近期很多的中国企业做了很多调研,受访企业的高管,我们发现他们最关心的话题是,如何适应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技术和创新带来的变化,有超过87%的受访的中国企业,他们预计在2024年增加技术的支出,也有超过70%的高管,要在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增加的一个投入,我们调研发现,相对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工业设备领域的人工智能成熟度,还应该处于中间和中游的水平,很多的企业已经看到,AI技术在开发和生产制造领域很多价值,已经在很多相关技术应用和场景上开发了尝试和实践。

郑萃颖:您可以举一些例子,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这些技术是如何在企业当中应用的呢?

余鸿彪:我们可以举三个人工智能在研发和生产当中的应用,比如说在研发上,我们看到有领先的汽车企业,他们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轮圈的设计上,进行不同颜色、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轮圈的设计,设计人员在上面进行很多的调整和修饰,给设计者带来很多创意的灵感,大大加速了产品推出的进度和效率。

比如说在生产上,检修运维方面大量按照计划进行检修运维的,有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随时关注生产设备的使用状况,环境的因素等等来给出这样检修运维的建议,大大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再比如人工智能也可以运用多级供应商的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供应链的终端,比如说该技术可以扫描各类新闻,寻找可能影响供应商的一些报道,这就可以触发我们运营经理,能够创建自动报警,自动规划安排这些行动,对这些风险做出预警。

郑萃颖:您觉得智能制造在中国制造界的转型升级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中国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面临哪些挑战?

余鸿彪:中国对智能制造的升级转型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从智能制造的成熟度的四个维度来看,智能制造是如何来提升中国制造水平的。

智能制造第一级是精益和自动化,尤其自动化,把大量的工人从重复的、危险的环境当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通过使用自动化,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因为人的因素带来的错误。智能制造不仅可以关注机器的自动化,更关注人和机器的协同。

我可以看到,未来有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工人一起协同工作,这样大大提升了生产的韧性和质量。

在智能制造的第二个级别就是可视,系统能够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从而使管理者能够对外界变化做出响应。

智能制造第三个级别可预测,系统能够与到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风险,并且能够对这些风险做出响应。

智能制造的第四个级别也是最高的级别,智能性,自适应,也是机器不断通过机器学习,能够了解环境发生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响应,做出一个自主的决策。

郑萃颖:中国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面临哪些挑战?

余鸿彪:中国企业在智能制造面临的挑战应该很多的,有技术方面的、人才方面的,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挑战就是人们对智能制造的认知的误区,从而影响人们对智能制造有效的投资和发挥效益。

人们常说的智能制造是数据驱动的制造,如果没有准确的理解,就没有很强的误导性。生产车间的环境和互联网当中应用的环境是大相径庭的,生产车间的特征数据,比如说质量的缺陷数据是极为有限的,采集数据的过程也是非常昂贵的,并且车间要的数据,分析决策的数据高度精准,而且对实施性的要求也非常得高。

这就导致了几年前很多企业开始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数据采集、建设数据中台,希望提升质量的成本和交期的美好愿望,但是因为对这个误区的理解,往往投入了很多,但收效有限,智能制造只需要在工程知识的框架下,能够精准实施数据,而不是在所谓工程知识框架外大数据,认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其实是制造,更具体是制造运营的管理知识。

郑萃颖:我们如何帮助企业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一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余鸿彪:我们从中国制造的成熟度模型,来看中国企业如何开展智能制造。第一个要确保企业管理规范的落实,管理流程、工业路线、作业指导书等方面,再者流程信息化、自动管理化,利用ERP、MES等IT系统,自动化产线,把管理、流程、工艺固化下来。再往上,智能制造要实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推进的过程,其中智能化进程实现生产运营状态的感知和执行,这样就是对生产的管理、库存的管理,检修运维的管理,质量管理,能源管理等等,这些制造运营知识的数字化的表达,通过结合实时的数据,企业可以把物理空间制造运营过程和数字空间的实时的进行对照,就是我们所说的运营数字孪生,他们源自工程知识,同时也是可以被生产人员和人工智能所解读。

这里我可以举一个案例,埃森哲为一家快消品巨头搭建了智能制造的孪生平台,并且利用机器算法和优化生产和工艺流程,实现对资产设备双向控制,由于试点的成效显著,我们在短短一年内,帮助客户把数字孪生从几家工厂通广到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几十家工厂。

郑萃颖:越来越多企业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提升自己生产的效率,构建供应链韧性。感谢余总。

余鸿彪:谢谢您!

年会最终解释权归界面新闻所有

【关于沃尔沃汽车】

特别鸣谢本次年会战略合作伙伴沃尔沃汽车。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全球知名度的汽车品牌,沃尔沃汽车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凭借其一贯的卓越品质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舒适、豪华的驾驶环境。沃尔沃汽车的安全性能众所周知,其众多技术都是在“以安全为前提”的宗旨下研发的。作为沃尔沃汽车有史以来第一款纯电豪华MPV,沃尔沃EM90搭载了沃尔沃世界树智能安全体系,拥有安全层面的豪华配置,同时兼顾商务通勤和家庭用车需求,如同一个移动的斯堪的纳维亚客厅,带来全新MPV美学风格,也将内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带到全新高度。沃尔沃EM90不只是为生活创造一个全新空间,更是提供一个身体与精神的理想栖息地,重新诠释品质生活的定义。

第五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四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三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二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一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界面财经年会】组委会联系方式 huodong@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