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 一
编辑|李春晖
这年头最好的商业模式之一,大概就是通过扮演屌丝来取悦屌丝,最终成功将自己送入上流社会。
开心麻花近日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已经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议案。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新三板公司的开心麻花,准备在合适的时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IPO),并且公布拟聘请中信建投证券作为IPO辅导券商进行上市事项辅导工作。
开心麻花团队最先被观众熟知的是舞台剧。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有着不小的名气,很多业内人士和观众都把他们称为“学院派”,广受年轻人和学生欢迎。
但是舞台剧因为其特殊的内容创作属性,并非受资本欢迎的领域。无论哪一种话剧表演,几乎是一线城市的“特供艺术”。其本身不具备垂直型内容扩散,自然在资本运作上也存在诸多局限。
真正让开心麻花崛起的,是讲述屌丝中年危机的电影《夏洛特烦恼》。该片在2015年国庆档一骑绝尘,其出品方开心麻花也借此东风冲上了新三板。
超过14亿的票房,为开心麻花带来1.9亿元收入,相当于开心麻花全年3.8亿营收的50%,开心麻花一跃成为2015年新三板最赚钱的影视公司。
开心麻花的成功,大半要归功于喜剧在当下中国市场点石成金的魔力。
喜剧黄金时代
中国电影自进入商业类型片时代以来,发展最盛的莫过于喜剧片。
从新世纪之初,异军突起的冯小刚因为擅长贺岁喜剧的创作,被封为“中国贺岁喜剧之父”,再到宁浩为首的中小成本喜剧的出现,甚至是本月的票房黑马《情圣》,喜剧是电影市场最炙手可热的类型。
开心麻花影业先后两部作品都是喜剧片,《夏洛特烦恼》的成功,让其更加放开手脚。
毕竟开心麻花手上从来不缺IP。在话剧舞台已经验证的IP,经过改编完全可以移植到电影中来,并且开心麻花最核心的受众,正是大城市的年轻观众。近两年,90后逐步取代80后成为电影消费的主力军,开心麻花在话剧领域的核心受众完全可以和电影实现完美对接。
另外,喜剧电影大量出现后,内容空洞是一大弊端。很多作品缺乏精神内核,开心麻花的话剧恰恰以喜剧背后的思考著称。由此一来,开心麻花自身的特点和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不谋而合。
这也是为何,2000万成本的《夏洛特烦恼》和1000万成本的《驴得水》都能在市场被称为“爆款喜剧”的重要原因。
《夏洛特烦恼》取得成功后,开心麻花加快了自己的资本步调。事实上,早在2013年开心麻花就已经接受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只是当时3亿的估值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而在《夏洛特烦恼》之后,开心麻花时隔不到两个月便宣布挂牌新三板。而伴随着挂牌之后的两轮定增,开心麻花的估值已经高达51.8亿元。
三年时间估值从3亿飙升至51.8亿,而近三年似乎恰恰是喜剧电影井喷式发展的黄金期。开心麻花的成功,可说是中国喜剧发展的一个缩影。
“转板”谈何容易
尽管成绩斐然,但转板绝非易事。
开心麻花拟IPO消息一出,引发业内激烈讨论,亦有人认为这是开心麻花“寻开心”。此前虽然有多家公司转板成功,但影视公司并没有这样的成功案例。而转板成功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一些利润丰厚且较为稳定的行业。
财报显示,2015年度,开心麻花营业收入3.83亿元,比2014年增长154.8%,净利润达1.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4.55%。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01%;实现净利润3448.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83%,完全符合转板的业绩要求。但是从受理时间上来说,开心麻花需要等待较长时间。
一方面是缺乏成功案例,一方面是受理时间较长。那么为何开心麻花还要进行转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流动性较差,转板之后或许会有更加充足的资金流动。开心麻花这样的影视公司,也需要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
从开心麻花的主营业务来看,舞台剧演出所需资金较为固定,受市场因素相对较小。但电影则不同,受市场因素影响非常大。
据悉,如今开心麻花的两大“王牌”沈腾和马丽的身价暴涨,沈腾片酬达到了2000万,而马丽的片酬也达到了1000万。
对于此前一直主打中小成本喜剧的开心麻花而言,这无疑是个残酷的现实。即便是内部“友情价”,其片酬缩水幅度也不大。
由此一来,想要制作高水准的喜剧,增加投资势不可免。谋求转板获得更多资金,是开心麻花的“刚需”。
近两年喜剧概念火爆。各大喜剧综艺、真人秀在电视“霸屏”,喜剧电影也成为最稳定且投资回报较为靠谱的电影类型。诸多二线三线喜剧明星纷纷开拍喜剧电影,但是质量良莠不齐,造成了喜剧市场的一度混乱。
从刚刚结束的2016年来看,喜剧电影的盈利能力已经出现明显下滑。多部卖点不足的喜剧作品扑街。这也在倒逼制作方提供更加优质的喜剧作品。
虽然开心麻花手中的优质话剧IP有二十多个,但是在改编过程中,投资成本势必会因为市场需求而出现明显“溢价”。
从《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来看,尽管《驴得水》的豆瓣评分显然要高于《夏洛特烦恼》,在观众心目中似乎成为了“2016院线年度最佳”的有力竞争者。但《夏洛特烦恼》累计票房几乎是《驴得水》的14倍。
除档期等市场因素外,《驴得水》本身缺乏市场营销点,主演阵容缺乏市场号召力。假如沈腾和马丽主演《驴得水》,那么这部电影的票房是否能够达到更高?
但是,开心麻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一口“吃掉”沈腾和马丽两个人的片酬?《驴得水》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但不到2亿的票房显然不是开心麻花的目标。
换句话说,如今已经立项的《两个人的法式晚餐》以及之后的电影项目,想要复制《夏洛特烦恼》的黑马奇迹,增加卖点、追加投资,迫在眉睫。
任何一个爆点都是在市场中完成。开心麻花从《想吃麻花先给你拧》一度售票不佳的话剧公司,到发现电影市场红利后,接连两部爆款让其迅速成长。
但2017年的市场环境早已不是2015年“和气生财”的盛景。成本溢价、资本对赌或许在几年内都不会有太多的改变。转板为开心麻花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多了十几个“亿万富豪”,而是在未来的电影项目中源源不断的“炮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