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三周年:累计成交1749亿元,去年四季度迎来爆发式增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三周年:累计成交1749亿元,去年四季度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3年四季度,多项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仰琳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已满三年,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2021年1月,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拉开了不良贷款转让试点的大幕。

《通知》指出,首批参与试点的银行包括6大行和12家股份行,参与不良资产收购的试点机构包括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符合条件的地方AMC和5家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试点类型包括单户对公不良贷款(下称“单户对公”)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下称“个贷批转”),参与试点的个人贷款范围以已经纳入不良分类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为主。

2022年12月,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扩大了试点金融机构范围,将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将注册地位于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广东、甘肃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纳入试点机构范围。

随着银登中心公布《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落地3年的“成绩单”出炉。

据界面新闻统计,不良贷款转让试点落地三年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累计成交966单,成交金额1749.2亿元。从参与热情来看,不良贷款转让出让方中,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参与试点的积极性最高;在受让方中,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热情最高。

从业务规模看,自试点业务开展以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成交金额长期偏低,但在202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202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成交额分别为391.2亿元、597.2亿元,此前单季度的成交金额均低于150亿元。

界面新闻据银登中心数据统计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四季度多项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显示,按未偿本息总额来统计,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挂牌336单,同比增长195.2%;不良贷款转让挂牌金额752.9亿元,同比增长327.8%,均创下自试点以来单季度挂牌数量和挂牌金额新高。

不良贷款转让确认成交256单,成交金额597.2亿元,创下2021年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单季度成交数量和业务规模新高。其中,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182单、475.2亿元,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74单、121.9亿元。

爆发式增长背后,从银登中心公布的数据来分析,2023年三季度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出售了一个170亿元的不良资产包,推高了该季度的不良资产成交规模。2023年四季度,多家股份行转让不良资产包,合计453.7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60.6%,与此同时,个贷批转业务成交金额大幅增长至475.2亿元,信用卡透支业务类型占大头,为288.9亿元,占比为60.8%。

从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类型来分析,个贷批转的成交金额增速迅猛,从2021年一季度试点开启的0.5亿元,猛增至2023年四季度475.2亿元,翻了950倍。在2023年每个季度均超过单户对公的业务规模。

单户对公的业务规模则增长较为缓慢,仅在2023年四季度成交规模突破百亿,达到121.9亿元,较2021年一季度翻了15倍。

界面新闻据银登中心数据统计。

从本金回收率看,目前个贷批转的平均本金回收率远低于单户对公,个贷批转平均本金回收率已连续10个季度低于13%;单户对公的平均本金回收率均在50%以上,最高是在2023年三季度,达到96.4%。

从折扣率来看,个贷批转的平均折扣率也远低于单户对公,个贷批转平均折扣率仅在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超过10%,其余时间均低于10%,最低曾达到2.2%;单户对公的平均折扣率仅在2021年一季度低于50%,其余季度均超过50%。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三周年:累计成交1749亿元,去年四季度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3年四季度,多项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仰琳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已满三年,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2021年1月,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拉开了不良贷款转让试点的大幕。

《通知》指出,首批参与试点的银行包括6大行和12家股份行,参与不良资产收购的试点机构包括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符合条件的地方AMC和5家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试点类型包括单户对公不良贷款(下称“单户对公”)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下称“个贷批转”),参与试点的个人贷款范围以已经纳入不良分类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为主。

2022年12月,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扩大了试点金融机构范围,将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将注册地位于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广东、甘肃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纳入试点机构范围。

随着银登中心公布《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落地3年的“成绩单”出炉。

据界面新闻统计,不良贷款转让试点落地三年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累计成交966单,成交金额1749.2亿元。从参与热情来看,不良贷款转让出让方中,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参与试点的积极性最高;在受让方中,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热情最高。

从业务规模看,自试点业务开展以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成交金额长期偏低,但在202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202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成交额分别为391.2亿元、597.2亿元,此前单季度的成交金额均低于150亿元。

界面新闻据银登中心数据统计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四季度多项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显示,按未偿本息总额来统计,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挂牌336单,同比增长195.2%;不良贷款转让挂牌金额752.9亿元,同比增长327.8%,均创下自试点以来单季度挂牌数量和挂牌金额新高。

不良贷款转让确认成交256单,成交金额597.2亿元,创下2021年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单季度成交数量和业务规模新高。其中,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182单、475.2亿元,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74单、121.9亿元。

爆发式增长背后,从银登中心公布的数据来分析,2023年三季度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出售了一个170亿元的不良资产包,推高了该季度的不良资产成交规模。2023年四季度,多家股份行转让不良资产包,合计453.7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60.6%,与此同时,个贷批转业务成交金额大幅增长至475.2亿元,信用卡透支业务类型占大头,为288.9亿元,占比为60.8%。

从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类型来分析,个贷批转的成交金额增速迅猛,从2021年一季度试点开启的0.5亿元,猛增至2023年四季度475.2亿元,翻了950倍。在2023年每个季度均超过单户对公的业务规模。

单户对公的业务规模则增长较为缓慢,仅在2023年四季度成交规模突破百亿,达到121.9亿元,较2021年一季度翻了15倍。

界面新闻据银登中心数据统计。

从本金回收率看,目前个贷批转的平均本金回收率远低于单户对公,个贷批转平均本金回收率已连续10个季度低于13%;单户对公的平均本金回收率均在50%以上,最高是在2023年三季度,达到96.4%。

从折扣率来看,个贷批转的平均折扣率也远低于单户对公,个贷批转平均折扣率仅在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超过10%,其余时间均低于10%,最低曾达到2.2%;单户对公的平均折扣率仅在2021年一季度低于50%,其余季度均超过50%。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