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注册制主要制度安排已基本定型”,证监会发声IPO审核、退市改革、股指期货做空等问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注册制主要制度安排已基本定型”,证监会发声IPO审核、退市改革、股指期货做空等问题

“公开透明是资本市场公信力的根基所在。”

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灵霄

1月19日,证监会召开2024年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分注册制改革和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两个专题。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对全面注册制下IPO审核、退市改革、股指期货做空市场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注册制改革本身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完善的过程。证监会将密切跟踪分析注册制实施效果,认真倾听市场声音。” 证监会综合业务司主要负责人周小舟在发布会上表示。

注册制主要制度安排已基本定型

“注册制改革绝不是将IPO审核从证监会搬到交易所。”周小舟在发布会上详细解读了注册制的含义。

他表示,注册制改革是涉及资本市场出入口、二级市场、投融资、立法与执法等各领域的全链条变革。

周小舟称,实行注册制意味着“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执法更严更准”。一方面,意味坚持“申报即担责”,严惩“带病闯关”等行为,绝不放松质量要求;另一方面,实行注册制必须严刑峻法,重点治乱。完善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先行赔付、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制度并推动相关案例落地,推动建立中国特色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并逐步常态化,并形成示范效应。

总的来看,注册制主要制度安排已基本定型,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实现系统性重塑,各种约束下,监管部门自身的透明度更高,市场对法治的敬畏之心变强,市场生态不断净化,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受到更多保护。

 “公开透明是资本市场公信力的根基所在。”周小舟表示,自注册制改革以来,证监会及交易所始终坚持“开门办审核”“开门办监管”,全面清理“口袋政策”与隐形门槛,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结果等全部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投融资两端总体保持平衡

“试点注册制以来证监会和交易所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出发持续向市场传导从严监管理念,申报企业和中介机构都切身感受到责任和压力。试点注册制5年来、审结的1000多家企业中,撤回和否决比例近四成。”中国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也表示,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把关,而是对发行监管更加严格、对IPO企业的质量要求更高。

“市场能够看到优化再融资安排落地以来,再融资公告预案和受理家数少了,说明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更加审慎理性了。”严伯进同时回应了再融资政策落地后的实施效果。

数据显示,去年9月至12月,证监会共核发95家批文,较前8个月月均减少40%;此外,启动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为月均271亿元,也较前8个月下降43%。

严伯进称,2023年8月底和11月初,证监会和交易所两次优化再融资的核心是“从严从紧、扶优限劣”,一方面维护一二级市场平衡发展,另一方面满足上市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而当前逆周期调节和扶优限劣的效果正在显现。

 “不存在只重视融资,不重视投资的情况。”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对投融资两端情况进行了补充。他列举了投融资两端的具体数据,从融资端来看,近5年A股IPO总额2.2万亿元,再融资总额3.8万亿元,合计融资约6万亿元。而从投资端来看,“分红金额超过当期融资额”。A股投资者回报持续增强,累计分红8.4万亿元。

坚持“应退尽退” 坚防“一退了之”

证监会上市司司长郭瑞明则表示,持续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持“应退尽退”,坚防 “一退了之”。

据郭瑞明介绍,具体而言,要严厉打击退市过程中伴生的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意“保壳”行为,若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支持投资者运用《证券法》规定的各项赔偿救济举措,维护自身权益。

“我们也关注到市场上‘A股退市率不高’的观点,退市改革要在退得下的同时还要退得稳。”郭瑞明进一步对比了境内境外市场的退市情况。

他表示,以美国为代表的境外市场退市是以私有化、被其他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为主,是自愿退市为主;而中国注册制改革后,A股共有104家强制退市,是改革以前10年的近3倍,强制退市的公司虽然不少,但重组退市、主动退市案例还是远少于境外市场。

郭瑞明表示,将继续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支持通过吸收合并等方式有效整合资源,推动完善破产重整制度。

中国证监会处罚委办公室主任滕必焱则补充道:“需要指出的是,行政处罚只是追责的起点。”

他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加大与公检法各部门的联动综合,运用行政监管措施、民事赔偿刑事追责、诚信惩戒和退市监管、自律管理等手段构建起“立体追责”体系,不断提升广大投资者对执法工作的获得感和投资安全感。

“严监控”限售股出借融券

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表示,前期限售股出借融券问题引发市场关注,为维护市场公平,打击各类不当套利行为,证监会加大了对限售股出借融券的监管力度。

申兵表示,2023年10月,发布通知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管计划出借证券,并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截至目前,融券余额较新规实施之初降幅达23.4%: 战略投资者出借余额降幅更大,达到35.7%。

此外,新规发布后,高管战略投资者的新股上市初期均未发生出借,总体看,政策落实效果符合预期。

针对“部分机构疑似做空股指期货”的问题,证监会期货司司长李至斌则对此回应称,暂未发现客户集中大量加空仓现象。

李至斌表示,今年以来,股指期货期权市场总体运行稳健,股指期货日均成交金额3791.8亿元,日均持仓金额9,656.3亿元;股指期权日均成交金额18.09亿元,日均持仓金额5249亿元;股指期货期权日均成交持仓比0.48,均处于正常合理区间。

李至斌表示,经排查,目前股指期货的空头持仓很大一部分是客户的套期保值仓位。客户进行套期保值,有利于其稳定股票市场持仓。当前,股指期货的整体持仓较为分散,暂未发现客户集中大量加空仓的现象,也暂未发现关联账户联合做空的行为。

“我们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交易行为的全流程监管,加大监测监控预警排查力度,全力维护市场安全平稳运行。”他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注册制主要制度安排已基本定型”,证监会发声IPO审核、退市改革、股指期货做空等问题

“公开透明是资本市场公信力的根基所在。”

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灵霄

1月19日,证监会召开2024年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分注册制改革和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两个专题。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对全面注册制下IPO审核、退市改革、股指期货做空市场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注册制改革本身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完善的过程。证监会将密切跟踪分析注册制实施效果,认真倾听市场声音。” 证监会综合业务司主要负责人周小舟在发布会上表示。

注册制主要制度安排已基本定型

“注册制改革绝不是将IPO审核从证监会搬到交易所。”周小舟在发布会上详细解读了注册制的含义。

他表示,注册制改革是涉及资本市场出入口、二级市场、投融资、立法与执法等各领域的全链条变革。

周小舟称,实行注册制意味着“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执法更严更准”。一方面,意味坚持“申报即担责”,严惩“带病闯关”等行为,绝不放松质量要求;另一方面,实行注册制必须严刑峻法,重点治乱。完善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先行赔付、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制度并推动相关案例落地,推动建立中国特色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并逐步常态化,并形成示范效应。

总的来看,注册制主要制度安排已基本定型,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实现系统性重塑,各种约束下,监管部门自身的透明度更高,市场对法治的敬畏之心变强,市场生态不断净化,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受到更多保护。

 “公开透明是资本市场公信力的根基所在。”周小舟表示,自注册制改革以来,证监会及交易所始终坚持“开门办审核”“开门办监管”,全面清理“口袋政策”与隐形门槛,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结果等全部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投融资两端总体保持平衡

“试点注册制以来证监会和交易所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出发持续向市场传导从严监管理念,申报企业和中介机构都切身感受到责任和压力。试点注册制5年来、审结的1000多家企业中,撤回和否决比例近四成。”中国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也表示,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把关,而是对发行监管更加严格、对IPO企业的质量要求更高。

“市场能够看到优化再融资安排落地以来,再融资公告预案和受理家数少了,说明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更加审慎理性了。”严伯进同时回应了再融资政策落地后的实施效果。

数据显示,去年9月至12月,证监会共核发95家批文,较前8个月月均减少40%;此外,启动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为月均271亿元,也较前8个月下降43%。

严伯进称,2023年8月底和11月初,证监会和交易所两次优化再融资的核心是“从严从紧、扶优限劣”,一方面维护一二级市场平衡发展,另一方面满足上市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而当前逆周期调节和扶优限劣的效果正在显现。

 “不存在只重视融资,不重视投资的情况。”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对投融资两端情况进行了补充。他列举了投融资两端的具体数据,从融资端来看,近5年A股IPO总额2.2万亿元,再融资总额3.8万亿元,合计融资约6万亿元。而从投资端来看,“分红金额超过当期融资额”。A股投资者回报持续增强,累计分红8.4万亿元。

坚持“应退尽退” 坚防“一退了之”

证监会上市司司长郭瑞明则表示,持续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持“应退尽退”,坚防 “一退了之”。

据郭瑞明介绍,具体而言,要严厉打击退市过程中伴生的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意“保壳”行为,若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支持投资者运用《证券法》规定的各项赔偿救济举措,维护自身权益。

“我们也关注到市场上‘A股退市率不高’的观点,退市改革要在退得下的同时还要退得稳。”郭瑞明进一步对比了境内境外市场的退市情况。

他表示,以美国为代表的境外市场退市是以私有化、被其他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为主,是自愿退市为主;而中国注册制改革后,A股共有104家强制退市,是改革以前10年的近3倍,强制退市的公司虽然不少,但重组退市、主动退市案例还是远少于境外市场。

郭瑞明表示,将继续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支持通过吸收合并等方式有效整合资源,推动完善破产重整制度。

中国证监会处罚委办公室主任滕必焱则补充道:“需要指出的是,行政处罚只是追责的起点。”

他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加大与公检法各部门的联动综合,运用行政监管措施、民事赔偿刑事追责、诚信惩戒和退市监管、自律管理等手段构建起“立体追责”体系,不断提升广大投资者对执法工作的获得感和投资安全感。

“严监控”限售股出借融券

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表示,前期限售股出借融券问题引发市场关注,为维护市场公平,打击各类不当套利行为,证监会加大了对限售股出借融券的监管力度。

申兵表示,2023年10月,发布通知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管计划出借证券,并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截至目前,融券余额较新规实施之初降幅达23.4%: 战略投资者出借余额降幅更大,达到35.7%。

此外,新规发布后,高管战略投资者的新股上市初期均未发生出借,总体看,政策落实效果符合预期。

针对“部分机构疑似做空股指期货”的问题,证监会期货司司长李至斌则对此回应称,暂未发现客户集中大量加空仓现象。

李至斌表示,今年以来,股指期货期权市场总体运行稳健,股指期货日均成交金额3791.8亿元,日均持仓金额9,656.3亿元;股指期权日均成交金额18.09亿元,日均持仓金额5249亿元;股指期货期权日均成交持仓比0.48,均处于正常合理区间。

李至斌表示,经排查,目前股指期货的空头持仓很大一部分是客户的套期保值仓位。客户进行套期保值,有利于其稳定股票市场持仓。当前,股指期货的整体持仓较为分散,暂未发现客户集中大量加空仓的现象,也暂未发现关联账户联合做空的行为。

“我们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交易行为的全流程监管,加大监测监控预警排查力度,全力维护市场安全平稳运行。”他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