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种题材都敢拍?冯小刚真是越老越任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种题材都敢拍?冯小刚真是越老越任性

《芳华》与《阳光灿烂的日子》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怀旧感一脉相承,都是对那个年代的追忆。

上周,冯小刚的新片《芳华》在海口悄然开机。

而且是开机即定档,2017年国庆与大家见面。

不得不佩服冯小刚的勇气,在小鲜肉和流量小生攻占电影市场的今天,竟然还可以任性的拍一部如此富有年代感和怀旧色彩的电影。

《芳华》反映的是70年代的部队文工团。

目前曝光的这张海报看起来也很有感觉。

一只芭蕾舞鞋和一只军旅鞋相互交织在一起,想要表达的是文工团中男人和女人的某种关系……

影片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

质朴善良的刘峰(黄轩饰)、因“不良习气”被集体歧视的何小萍(苗苗饰)以及萧穗子(钟楚曦饰)、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情感的缠绕、交集,且大相径庭又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

看起来,这像是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的故事。

而在女演员的选择上,冯小刚则大胆启用新人,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王天辰、王可如、隋君卓玛……

反正这些名字小抠是没听过,冯导这次玩起了清纯路线。

在选角的时候,冯导就放话:整过容的免谈!

不得不说,这个要求是对的。

这些演员看起来多了些单纯与青涩,就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感觉。

像《归来》里的张慧雯,清纯、懵懂,仿佛她就是丹丹。

而男演员,冯导则选中了黄轩。

原因是:片中的男主是个特别特别好的人,而黄轩也是一个特别友善的人。最重要的是,黄轩没有把自己弄到泛滥的程度。

的确,黄轩最近虽然拍了张艺谋的《长城》、陈凯歌的《妖猫传》,但并没有过度张扬,而是沉稳低调,也不过度消费自己。

这也是冯小刚所看好的。

《芳华》就是要纯,主要看的是电影,不是小鲜肉,不是大牌明星,而是那个年代所带给你的感动。

但,对于90后、95后占观影主力的今天,70年代的部队戏还有人看吗?

《芳华》与《阳光灿烂的日子》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怀旧感一脉相承,都是对那个年代的追忆。

只不过,后两者讲述的是军队大院的孩子在那个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打架、懵懂的爱情……

拍这样一部戏,可能是源于冯小刚自己的情感。

从19岁到27岁,冯小刚一直在部队的文工团生活。

他从2002年就开始写《我把青春献给你》这本书,就想拍这样一个故事。在他马上六十岁的时候,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芳华》的故事应该是冯导记忆里最美的一段时光。

然而关于那个时代的部队文工团已成为历史,现在的我们再也无法感受到了。

冯小刚本可以拍些贺岁喜剧,轻松赚钱。但他却越老越任性,有些电影一定是要随心的。

《一九四二》的战争、灾难触动人心,虽然票房不理想,但这是冯导认为真正值得拍的。

《我不是潘金莲》同样不是喜剧,但冯导任性尝试圆形画幅,反映吏治。

《芳华》则是关于部队文工团的记忆,是所有那个年代的人的记忆。

而编剧严歌苓也正是70年代的部队文工团成员,还是一名跳芭蕾舞的文艺兵。

在她的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那个时代的情结。

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都是有一点点迟钝,有一点点缺心眼,是边缘的,弱势的。

但就是这种性格,却能折射出复杂的现实和人性。

这部电影投资1.3亿,光置景就花了3500万,这么大阵仗只为一部极有可能不赚钱的文艺片。

这可能是一群人的情怀。

冯小刚在部队文工团生活过,制片方华谊兄弟王中军、王中磊都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

电影人有些时候真的要任性一回,拍自己想拍的。

钱可以慢慢赚,但想法如果拖着不去实现,就可能永远都尘封在记忆里。

也许《芳华》可以让很多人都找回属于他们的时代回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冯小刚

  • 《向阳·花》,女版《老炮儿》?
  • 派拉蒙合并天舞,华谊抵债“冯小刚”,2024娱乐并购迎来“小高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种题材都敢拍?冯小刚真是越老越任性

《芳华》与《阳光灿烂的日子》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怀旧感一脉相承,都是对那个年代的追忆。

上周,冯小刚的新片《芳华》在海口悄然开机。

而且是开机即定档,2017年国庆与大家见面。

不得不佩服冯小刚的勇气,在小鲜肉和流量小生攻占电影市场的今天,竟然还可以任性的拍一部如此富有年代感和怀旧色彩的电影。

《芳华》反映的是70年代的部队文工团。

目前曝光的这张海报看起来也很有感觉。

一只芭蕾舞鞋和一只军旅鞋相互交织在一起,想要表达的是文工团中男人和女人的某种关系……

影片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

质朴善良的刘峰(黄轩饰)、因“不良习气”被集体歧视的何小萍(苗苗饰)以及萧穗子(钟楚曦饰)、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情感的缠绕、交集,且大相径庭又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

看起来,这像是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的故事。

而在女演员的选择上,冯小刚则大胆启用新人,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王天辰、王可如、隋君卓玛……

反正这些名字小抠是没听过,冯导这次玩起了清纯路线。

在选角的时候,冯导就放话:整过容的免谈!

不得不说,这个要求是对的。

这些演员看起来多了些单纯与青涩,就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感觉。

像《归来》里的张慧雯,清纯、懵懂,仿佛她就是丹丹。

而男演员,冯导则选中了黄轩。

原因是:片中的男主是个特别特别好的人,而黄轩也是一个特别友善的人。最重要的是,黄轩没有把自己弄到泛滥的程度。

的确,黄轩最近虽然拍了张艺谋的《长城》、陈凯歌的《妖猫传》,但并没有过度张扬,而是沉稳低调,也不过度消费自己。

这也是冯小刚所看好的。

《芳华》就是要纯,主要看的是电影,不是小鲜肉,不是大牌明星,而是那个年代所带给你的感动。

但,对于90后、95后占观影主力的今天,70年代的部队戏还有人看吗?

《芳华》与《阳光灿烂的日子》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怀旧感一脉相承,都是对那个年代的追忆。

只不过,后两者讲述的是军队大院的孩子在那个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打架、懵懂的爱情……

拍这样一部戏,可能是源于冯小刚自己的情感。

从19岁到27岁,冯小刚一直在部队的文工团生活。

他从2002年就开始写《我把青春献给你》这本书,就想拍这样一个故事。在他马上六十岁的时候,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芳华》的故事应该是冯导记忆里最美的一段时光。

然而关于那个时代的部队文工团已成为历史,现在的我们再也无法感受到了。

冯小刚本可以拍些贺岁喜剧,轻松赚钱。但他却越老越任性,有些电影一定是要随心的。

《一九四二》的战争、灾难触动人心,虽然票房不理想,但这是冯导认为真正值得拍的。

《我不是潘金莲》同样不是喜剧,但冯导任性尝试圆形画幅,反映吏治。

《芳华》则是关于部队文工团的记忆,是所有那个年代的人的记忆。

而编剧严歌苓也正是70年代的部队文工团成员,还是一名跳芭蕾舞的文艺兵。

在她的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那个时代的情结。

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都是有一点点迟钝,有一点点缺心眼,是边缘的,弱势的。

但就是这种性格,却能折射出复杂的现实和人性。

这部电影投资1.3亿,光置景就花了3500万,这么大阵仗只为一部极有可能不赚钱的文艺片。

这可能是一群人的情怀。

冯小刚在部队文工团生活过,制片方华谊兄弟王中军、王中磊都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

电影人有些时候真的要任性一回,拍自己想拍的。

钱可以慢慢赚,但想法如果拖着不去实现,就可能永远都尘封在记忆里。

也许《芳华》可以让很多人都找回属于他们的时代回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