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外来广告人| 黄田壹:以前的人喜欢收集金银珠宝,现在的人喜欢收集体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外来广告人| 黄田壹:以前的人喜欢收集金银珠宝,现在的人喜欢收集体验

最爱跳槽的外来广告人之一。

【关于外来广告人系列】

在中国的4A公司里,夹着英文单词的港台腔才是主流文化,自有它的道理。某种程度上,这些外来广告人都是淘金者。正如奥美前全球CEO Miles Young曾说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全球有史以来最短时间内最大规模的品牌创建运动。”

在春节假期间,界面营销频道会每天推出一个“广告淘金者”的访谈。通过他们的人生选择和经历,让我们来一起见证中国广告行业的奇迹般发展。

——————

淘金者:黄田壹

来自:新加坡

登陆时间:2007年

目前职位:麦肯上海首席创意官(Chief Creative Officer, McCann Shanghai)

 

黄田壹总说,走上广告这条路是他的幸运。

学生时代的他除了英文和美术之外,其它学科的成绩都很差。“不如到国外读大学,学学你喜欢的东西”,父亲对他说。于是他去了美国洛杉矶设计学府Otis Parsons学习插画,毕业后加入一家洛杉矶的广告公司,为广告画脚本。

黄田壹的广告之路就从一张张分镜开始了,也是那时他发现了广告的有趣之处。用黄田壹的话来说,是广告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

他喜欢挑战。职业生涯中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决定都与挑战有关。2007年黄田壹放弃新加坡的成绩来中国发展,只是因为朋友的一句话——“喜欢挑战你就应该来中国”。

他也是最爱“跳槽”的广告人之一,从新加坡麦肯到Lowe上海、Lowe新加坡,之后又回到大陆,先后加入BBDO北京、盛世长城、DDB等广告公司,现在又回归麦肯上海——大概都归于他那颗不安分的心脏。

刚从新加坡来中国时,黄田壹连羽绒服都没买,以为自己只是个过客。不过兜兜转转,今年已经是他来中国发展的第十年。

 

界面营销:你是在美国进入广告行业的,能聊聊那段经历吗?

黄田壹:最开始毕业后我想留在美国,当时我的梦想是迪士尼,可是都很难进,而且竞争好激烈。当时我想画电影分镜,后来有人说不然去广告公司,画那种30秒广告的脚本。

我就这么巧进入一个广告公司,就在那家公司画故事脚本,像电影分镜一样。那家公司在洛杉矶,现在已经被TBWA收购了。我在那边渐渐受到影响,觉得这个是我喜欢做的。那边的人好像都不是在上班,每天就在那边晒太阳聊天,今天看什么电影,昨天看什么电视剧,我发现原来创意就是聊出来的。

不过其实回到新加坡我才算真正进入广告行业。那时我已经30岁了,感觉和别人二十几岁入行的确不一样,会觉得要比别人更努力,把时间缩短,要成功,可能会更专注。新加坡跟中国很相似,都是华人的社会。华人社会是有指标的,指标达不到的话,会让你信心打击很大。我现在做我喜欢的东西,真的很感谢当时阴差阳错的让我选到这个行业。这个行业让我重拾了信心,个人的信心。   

 

界面营销:2007年为何决定来中国发展、加入LOWE? 

黄田壹:其实我不知道。我之前在新加坡麦肯其实做到很高了。新加坡麦肯生意不错,当时我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能做。然后有一家面临困境的公司叫我去当那边的ECD,我欣然答应,就想反正麦肯已经挑战过。当时突然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去这个公司?你在麦肯不混的挺好吗?我就说我喜欢挑战。他说你要挑战去中国,我就这样就来了。

要加入LOWE中国的时候很多人说你这个决定有一点太大胆了,可是你看四年后,它变成挺牛的一件事。那时候我记得一个人跟我讲你会退步,因为这里很落伍,你来到这边学习旧的东西,以后回去就没市场价值。讲这个话的人太没有眼睛了,这个人是我弟弟。

 

界面营销:那你来到中国之后,这边的广告行业有他们说的落后吗?

黄田壹:我要来中国的时候,一些人说你来到这边要严厉管教,因为中国的广告人都不懂。我看到有些香港台湾的人,真的是这样对他们的员工。但我并不太认同。

比如当时我们一个中国同事想了一个idea,不过没有做出来很可惜。我们当时做奥妙洗衣粉,他们的品牌定位是“肮脏是好的,我们的洗衣粉很好,你放心玩,你玩了你才会发掘更多的东西。衣服脏了没关系,我们帮你洗。”中国同事的idea是说,一个小孩不断地成长,镜头是固定的,小孩儿他打完篮球了,把衣服放在洗衣机洗,他每次一脱外衣就长大了。到最后他长大了再脱,变成了姚明。当时把关的是印度人,他担心中国人会看不懂,所以没有用。但直到现在,8年前的这个idea我还记得。

所以千万不要说,中国这么晚才开放。其实很多想法还是挺先进。

 

界面营销:2007年来到中国,2010年又回去新加坡工作了一段时间?

黄田壹:对。2010年我离开中国,回新加坡LOWE,因为有负责清扬全球业务的机会,清扬的总部在新加坡,我就回去了。但2012年我又回了中国,到了BBDO做ECD。

很奇怪,当时我回去新加坡以后,只要在地铁听到中国话我立刻转头。我觉得在中国能给人一种创造力。创意人都喜欢把东西做出来,创意落地的感觉非常有满足感。中国现在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到现在还是这么觉得。

 

界面营销:你跳槽了很多次,这样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吗?收获如何?

黄田壹:曾记得在刚出道不久去面试时怨恨过前个老东家,当时面试我的总监就这么说:“每个经验都是好的,都是一种历练,在慢慢地给你累积更丰富的人生。”  

他说的一点都没错,虽然有时我自个都会觉得换公司是否有点频繁,但若死守着,我的接触面就会变狭窄,肯定没法和很多不同以及了不起的同仁、客户们合作,藉而失去了给自己提升的机会。去年大受好评的李宗盛New Balance的片子有句广告语就最贴切不过了:每一步都算数。

 

界面营销:在中国你做出的最有趣的案例是哪个?

黄田壹:士力架的林黛玉。当时士力架在全球已经有一个很好的洞察:人饿的时候就不是你自己。

这个创意在中国当时碰到很大的挑战,一是没人要吃士力架,太甜了。二是那时人们觉得,中国人不喜欢看幽默的广告。广告一定要很清楚,最好传达的信息是正面的,幽默的广告人们不接受。

这个客户是墨西哥人,他却挺坚持的。他说只要我们找到一个好的能代表饿的状况的人,广告创意就能成立。所以我们想到了林黛玉,一说到林黛玉就是饿、虚,很适合。结果林黛玉太受欢迎了,整个亚太区拿来用。林黛玉是很中国的东西,但走出中国没人懂的。所以新加坡、马来西亚选择了演京剧的人,饿的时候变成了怪人。

有些创意一旦在中国先火了以后,完全有机会出口到其他华人市场,不再是像以前那种一边倒的引进。我们过去会拿国外拍好的广告片配中文字幕,这边直接看就行了。这种形式现在我们几乎一年都很少看到几条。

 

界面营销:两次来往大陆的10年里,你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黄田壹:我感觉中国已经进入到一种新奢华旧奢华的交接。以前人们喜欢收集金银珠宝,可是现在的人喜欢收集体验。以前中国人喜欢去巴黎纽约爆买,后来是布拉格,而现在是去冰岛、南极,看极光,而且大家越来越不喜欢跟团了。人们现在以experience为傲,想要和别人不一样的体验。那如何去抓住他们的心?现在人喜欢参与感,就要用那些会抓人眼球、大胆一点的做法。

所以现在中国市场就像孩童的成长。小孩成长的时候每天都很明显的长大,如果你增长到一个程度之后,那就要开始补其他的东西、做质量。中国市场也是,之前是达标就好,现在做的东西开始越来越追求质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外来广告人| 黄田壹:以前的人喜欢收集金银珠宝,现在的人喜欢收集体验

最爱跳槽的外来广告人之一。

【关于外来广告人系列】

在中国的4A公司里,夹着英文单词的港台腔才是主流文化,自有它的道理。某种程度上,这些外来广告人都是淘金者。正如奥美前全球CEO Miles Young曾说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全球有史以来最短时间内最大规模的品牌创建运动。”

在春节假期间,界面营销频道会每天推出一个“广告淘金者”的访谈。通过他们的人生选择和经历,让我们来一起见证中国广告行业的奇迹般发展。

——————

淘金者:黄田壹

来自:新加坡

登陆时间:2007年

目前职位:麦肯上海首席创意官(Chief Creative Officer, McCann Shanghai)

 

黄田壹总说,走上广告这条路是他的幸运。

学生时代的他除了英文和美术之外,其它学科的成绩都很差。“不如到国外读大学,学学你喜欢的东西”,父亲对他说。于是他去了美国洛杉矶设计学府Otis Parsons学习插画,毕业后加入一家洛杉矶的广告公司,为广告画脚本。

黄田壹的广告之路就从一张张分镜开始了,也是那时他发现了广告的有趣之处。用黄田壹的话来说,是广告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

他喜欢挑战。职业生涯中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决定都与挑战有关。2007年黄田壹放弃新加坡的成绩来中国发展,只是因为朋友的一句话——“喜欢挑战你就应该来中国”。

他也是最爱“跳槽”的广告人之一,从新加坡麦肯到Lowe上海、Lowe新加坡,之后又回到大陆,先后加入BBDO北京、盛世长城、DDB等广告公司,现在又回归麦肯上海——大概都归于他那颗不安分的心脏。

刚从新加坡来中国时,黄田壹连羽绒服都没买,以为自己只是个过客。不过兜兜转转,今年已经是他来中国发展的第十年。

 

界面营销:你是在美国进入广告行业的,能聊聊那段经历吗?

黄田壹:最开始毕业后我想留在美国,当时我的梦想是迪士尼,可是都很难进,而且竞争好激烈。当时我想画电影分镜,后来有人说不然去广告公司,画那种30秒广告的脚本。

我就这么巧进入一个广告公司,就在那家公司画故事脚本,像电影分镜一样。那家公司在洛杉矶,现在已经被TBWA收购了。我在那边渐渐受到影响,觉得这个是我喜欢做的。那边的人好像都不是在上班,每天就在那边晒太阳聊天,今天看什么电影,昨天看什么电视剧,我发现原来创意就是聊出来的。

不过其实回到新加坡我才算真正进入广告行业。那时我已经30岁了,感觉和别人二十几岁入行的确不一样,会觉得要比别人更努力,把时间缩短,要成功,可能会更专注。新加坡跟中国很相似,都是华人的社会。华人社会是有指标的,指标达不到的话,会让你信心打击很大。我现在做我喜欢的东西,真的很感谢当时阴差阳错的让我选到这个行业。这个行业让我重拾了信心,个人的信心。   

 

界面营销:2007年为何决定来中国发展、加入LOWE? 

黄田壹:其实我不知道。我之前在新加坡麦肯其实做到很高了。新加坡麦肯生意不错,当时我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能做。然后有一家面临困境的公司叫我去当那边的ECD,我欣然答应,就想反正麦肯已经挑战过。当时突然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去这个公司?你在麦肯不混的挺好吗?我就说我喜欢挑战。他说你要挑战去中国,我就这样就来了。

要加入LOWE中国的时候很多人说你这个决定有一点太大胆了,可是你看四年后,它变成挺牛的一件事。那时候我记得一个人跟我讲你会退步,因为这里很落伍,你来到这边学习旧的东西,以后回去就没市场价值。讲这个话的人太没有眼睛了,这个人是我弟弟。

 

界面营销:那你来到中国之后,这边的广告行业有他们说的落后吗?

黄田壹:我要来中国的时候,一些人说你来到这边要严厉管教,因为中国的广告人都不懂。我看到有些香港台湾的人,真的是这样对他们的员工。但我并不太认同。

比如当时我们一个中国同事想了一个idea,不过没有做出来很可惜。我们当时做奥妙洗衣粉,他们的品牌定位是“肮脏是好的,我们的洗衣粉很好,你放心玩,你玩了你才会发掘更多的东西。衣服脏了没关系,我们帮你洗。”中国同事的idea是说,一个小孩不断地成长,镜头是固定的,小孩儿他打完篮球了,把衣服放在洗衣机洗,他每次一脱外衣就长大了。到最后他长大了再脱,变成了姚明。当时把关的是印度人,他担心中国人会看不懂,所以没有用。但直到现在,8年前的这个idea我还记得。

所以千万不要说,中国这么晚才开放。其实很多想法还是挺先进。

 

界面营销:2007年来到中国,2010年又回去新加坡工作了一段时间?

黄田壹:对。2010年我离开中国,回新加坡LOWE,因为有负责清扬全球业务的机会,清扬的总部在新加坡,我就回去了。但2012年我又回了中国,到了BBDO做ECD。

很奇怪,当时我回去新加坡以后,只要在地铁听到中国话我立刻转头。我觉得在中国能给人一种创造力。创意人都喜欢把东西做出来,创意落地的感觉非常有满足感。中国现在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到现在还是这么觉得。

 

界面营销:你跳槽了很多次,这样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吗?收获如何?

黄田壹:曾记得在刚出道不久去面试时怨恨过前个老东家,当时面试我的总监就这么说:“每个经验都是好的,都是一种历练,在慢慢地给你累积更丰富的人生。”  

他说的一点都没错,虽然有时我自个都会觉得换公司是否有点频繁,但若死守着,我的接触面就会变狭窄,肯定没法和很多不同以及了不起的同仁、客户们合作,藉而失去了给自己提升的机会。去年大受好评的李宗盛New Balance的片子有句广告语就最贴切不过了:每一步都算数。

 

界面营销:在中国你做出的最有趣的案例是哪个?

黄田壹:士力架的林黛玉。当时士力架在全球已经有一个很好的洞察:人饿的时候就不是你自己。

这个创意在中国当时碰到很大的挑战,一是没人要吃士力架,太甜了。二是那时人们觉得,中国人不喜欢看幽默的广告。广告一定要很清楚,最好传达的信息是正面的,幽默的广告人们不接受。

这个客户是墨西哥人,他却挺坚持的。他说只要我们找到一个好的能代表饿的状况的人,广告创意就能成立。所以我们想到了林黛玉,一说到林黛玉就是饿、虚,很适合。结果林黛玉太受欢迎了,整个亚太区拿来用。林黛玉是很中国的东西,但走出中国没人懂的。所以新加坡、马来西亚选择了演京剧的人,饿的时候变成了怪人。

有些创意一旦在中国先火了以后,完全有机会出口到其他华人市场,不再是像以前那种一边倒的引进。我们过去会拿国外拍好的广告片配中文字幕,这边直接看就行了。这种形式现在我们几乎一年都很少看到几条。

 

界面营销:两次来往大陆的10年里,你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黄田壹:我感觉中国已经进入到一种新奢华旧奢华的交接。以前人们喜欢收集金银珠宝,可是现在的人喜欢收集体验。以前中国人喜欢去巴黎纽约爆买,后来是布拉格,而现在是去冰岛、南极,看极光,而且大家越来越不喜欢跟团了。人们现在以experience为傲,想要和别人不一样的体验。那如何去抓住他们的心?现在人喜欢参与感,就要用那些会抓人眼球、大胆一点的做法。

所以现在中国市场就像孩童的成长。小孩成长的时候每天都很明显的长大,如果你增长到一个程度之后,那就要开始补其他的东西、做质量。中国市场也是,之前是达标就好,现在做的东西开始越来越追求质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