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暖湿气流持续给珠海这座海滨城市带来不属于冬日的暖意。作为出入内地与港澳台地区重要口岸,珠海拱北口岸以日均30余万人的客流量超越罗湖口岸成为第一大陆路口岸。
拱北口岸向西不到600米,珠海城市主干道拱北迎宾路与粤海路交会处,一座高耸的建筑十分显眼。该项目主楼高54层,楼高196米,附楼高33层,为珠海最高地标建筑。然而,现在却被冠以珠海最高“烂尾楼”称号。
据了解,该项目名为时代广场,由珠海金山地产公司打造,原计划将其打造成珠海第一家以购物、商业、酒店和公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1992年立项,期间因种种原因一度烂尾,在2010年引入投资方央企华融集团后重新启动。
作为来自澳门的投资客徐霞(化名),正是看中了时代广场的地理优势,“我投资了它的酒店式公寓,就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以及央企中国华融背书。”
不过原定2015年年底完工交付使用的珠海时代广场又停工了,虽然开发商承诺在2017年前交付,不过目前来看因施工工程款一直拖欠,项目似乎又陷入困局。
20年3次烂尾
时代广场原名金山时代广场,作为珠海最负盛名的烂尾楼之一,声名仅次于史玉柱当年的巨人大厦。
该项目位于珠海城市主干道拱北迎宾路与粤海路交会处,一期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整个项目由地下室、裙楼和塔楼三部分构成。按照规划,项目主塔楼7层至21层为国际五星级酒店;22层至50层为国际公馆;副楼7层至31层为星级管理租赁式公寓;裙楼高6层,负一层至六层为时代购物广场,面积逾5万多平方米。
该盘在1991年时获得土地使用权,次年开始动工,但因资金不足和建设方案未确定等原因,一度停工。
“1993年,房地产政策一下子收紧,整个珠海的地产市场瞬间停滞,一直持续了10年。”时代广场市场部一位许小姐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该栋高楼2006年时曾再度动工,2008年封顶,但此时又遭遇预售政策的调整和商业环境的变化,项目再次遭遇停工。直到2010年建设方案的最后确定,并与新的投资公司——华融置业合作,才于2012年2月重新“激活”。
根据南方网2014年报道,除了对外宣称引入中国华融投资外,时代广场开发商珠海金山地产同时向投资者承诺了一种“全新的投资升值模式”:“稳赚27%返租计划”。
根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得到的当时一份购房协议书,时代广场一方承诺无论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投资者均可享受5年包租,前三年每年5%,后两年每年6%年的稳定投资收益,共计27%的回报。
“实际上还是打的售后包租的擦边球。”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成认为,“之所以很多地方法律禁止用这样的营销方式销售,就是因为经常发生开发商以此集资,最后项目烂尾跑路的事情。”
不过对内地法律并不熟悉的徐霞看中的是时代广场的投资价值,“时代广场从地理位置来看离拱北口岸近,很多往来澳门和内地的商人会选择这边的酒店或者公寓入住。而且时代广场底商时代百货未来的商家也会成为主力购房人群。”
徐霞的算盘打得十分精细,在投资之前她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此前让她最不放心的就是项目接连烂尾,开发商珠海金山地产的资金问题能否解决。随着2012年华融入资的消息传出,最后一道心理门槛也被打破。
徐霞最终在2014年7月出手,以300多万元投资了一套42平方米和72平方米的酒店式公寓。粗略计算,两套公寓均价达到30000元/平方米。而在2014年珠海市拱北地区房屋均价不到2万元/平方米。“开发商当时的解释是这属于商业项目,均价高,不过从后来我们网签时才知道是70年产权。”
一般来说,70年产权就意味着该物业为居民住宅,不可从事商业经营性活动。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据此联系珠海市住建局,其出示的一份文件显示,2013年6月27日,珠海市住建局向金山公司就珠海时代广场项目发放了有效期为两年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许可证于2015年6月26日到期,预售证批准时代广场可销售住宅548套,可销售面积4.5万平方米。
不过事实上,金山房地产公司彼时采取以“住宅公寓”这种方式进行项目出售,粗略计算这部分“住宅公寓”销售至少给金山房地产带来10亿元资金回笼,就在这模棱两可间项目继续向前推进。
央企华融身影
住宅部分的销售,加之此前华融的入资,徐霞看到了时代广场在2015年交付的希望。然而在2014年年底,金山公司资金链出问题,项目再度停滞。
对此,金山房地产的解释是,“2014年4月,因公司资金紧缺,向东方资产公司引资。东方资产公司为确保资金回收,与金山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永山个人在香港的公司共同成立珠海时代百货有限公司,并以时代广场部分住宅为抵押。
“引入了华融集团为什么又和东方资产借钱?”徐霞觉得难以理解,“当初就是看中了华融资产进入这个项目才下定决心投资的。”
徐霞只说对了一半,华融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主营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及投资。
而珠海时代广场则是由集团子公司华融置业介入。资料显示,华融置业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国有房地产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投资与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管理、酒店投资与管理、房屋租赁等。
不过,与华融置业合作后,时代广场项目依然由珠海金山地产持有该项目80%的物业管理权,并对项目的定位和经营起指导作用。但因华融置业介入,项目于2012年正式改名为“华融时代广场”。
一位不愿具名的珠海地产人士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透露,“当时华融置业的进入并不是以股权形式,其实就是财务投资,但是后来看到金山地产公司内部资金问题重重就想退出来。”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拨打珠海华融置业电话无人接听,不过从一篇华融置业在2016年所发声明能窥见华融和金山房地产的关系实则已经交恶。
2016年9月19日,华融置业登报声明:“华融时代广场”楼盘的官方名称是“时代广场”,但从没授权过给它们冠名“华融”字样。该楼盘属于擅自使用“华融”冠名,华融曾多次要求其改正。华融只是该楼盘的债权人之一,曾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帮助时代广场复工,但并没有直接投资和股权。
在2016年9月11日下午6时业主见面会上,珠海金山房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山现场对话准业主。李永山也公开承认曾向华融借款,他表示公寓被查封是因为被金山房产的债权人起诉。目前金山负债高达13亿至14亿元,其借款单位包括华融、东方资产、民间资产等。
而目前的情况是,时代广场有5个监管账户,但是由于债主的起诉追讨,目前5个监管账户总余额仅剩下不足200元。
2016年初,金山无法按时交楼时,曾经与业主们签订补充协议,以每年6%的楼款按季度返租给业主,结果发放完第一季度后就停发。加之外墙部分所欠工程款,保守估计金山所欠已经超过20亿元。
珠海频出烂尾楼
官方的解释是因房地产市场发育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开发商经营不力、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大量在建工程停工停建。
而民间的另一种说法是,“20世纪90年代初内地房地产开发商机骤起,吸引了一批手握资本的港澳台投资者的关注。在利益的驱使下大批地产项目集中开建,但是在经历两次金融危机后失去了稳定的资金流入,项目也集中出现问题。
不论缘由如何,对于这座窗口型城市来说太多的“烂尾楼“总不是好事,2016年1月11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举行新闻通气会上,该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珠海将对“烂尾楼”的整治和处理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其中三海大厦等7个项目(总用地14.19万平方米)的盘活工作已在推进。
“目前相关方案正在收尾阶段,待市政府审议通过之后向社会公示。”珠海住建局一位负责人表示,珠海烂尾楼的“盘活”将坚持两个原则,首先要以不牺牲公共利益为前提,并非由开发商完全说了算;二是对城市景观有影响的“烂尾楼”将被重点优先整治。
前述珠海地产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2016年政府下了死命令盘活烂尾楼,时代广场作为地标建筑受到重点关注,政府希望华融置业接手。不过现在项目负债高、接手难度大,华融置业也不情愿。”
“华融置业在横琴还开发了著名的华融大厦,现在珠海市政府通过给这个项目一些优惠政策来说服其接手时代广场。”上述地产人士透露。
博弈还在持续。
2016年8月26日,位于拱北口岸商圈的“华融·时代广场”于铂尔曼酒店举办了华融基金——“乐其居”计划产品发布会,华融海外投资控股的公司为时代广场站台。
所谓的“乐其居”计划,按照其说法是利用金融与地产双结合的方式,将商业地产金融化。投资者将在获得除商铺场地租金收益的同时,还可获得华融基金为投资者提供长达25年的现金补贴,预计综合保底收益可达142.5%。
不过就在一个月后,华融置业又发布了前述的澄清声明公告。这也意味着时代广场前景依旧生死未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