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交大陆铭:这是一场更大的压力测试|详解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交大陆铭:这是一场更大的压力测试|详解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①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认为,浦东新方案最重要的方面在于制度性开放,如何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对接国际通行的高标准规则。

图片来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近日,两办公布《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共23条政策,支持浦东率先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

23条新政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对浦东、上海乃至全国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4年1月24,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接受了界面新闻的专访。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经界面新闻编辑整理的采访实录:

界面新闻:2005年,浦东成为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21年,浦东引领区意见发布。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在哪些领域有所突破?有哪些亮点?

陆铭:浦东此次新政,我认为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制度型开放,因为当前中国的确面临着如何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去对接国际通行的高标准规则等挑战。

23条新政提到,浦东要率先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为全国制度型开放探索经验。具体提到在电信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放宽外资的准入;在人才方面提出要建设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明确支持外籍人士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牵头科创项目;同时,明确为外籍人才提供入出境和停居留便利。这些都表明了国家希望浦东新区能够更多在制度型开放方面能够引领全国这样一种积极的态度。

界面新闻:怎么看《实施方案》在人才政策上的突破?

陆铭:这次《实施方案》再次强调了积分落户制度的改革,这说明我们现在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国际顶尖人才,也对城市发展的更广泛意义上的人才,多元化的、多技能结构人才的需求得到了重视。同时,新政也进一步强调了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界面新闻:新政在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有何亮点?

陆铭:深化改革我觉得特别抢眼的是将政务履约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的评价体系,体现出了一方面加强法治、一方面加强政府自身深化改革的要求。

界面新闻:《实施方案》也要求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建立健全城乡空间布局优化机制,支持在承诺规划期末严格落实管控指标的前提下,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按规划期管控模式;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这些举措对浦东未来空间布局有何影响?

回答:从我的研究出发,关注的是土地改革,因为浦东引领区的建设和发展,一定会对土地要素形成更多需要。那么这次的新政里提到,优化永久基本农田以外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机制。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可以有更加解放的思想,实事求是的发挥浦东在地理位置和制度创新两方面的优势,实事求是的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民居住需求来规划用地的规模和用途。

因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要发挥比较优势,那么浦东新区除了极个别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地区以外,绝大多数地区都在最为重要的位置,或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节点,或者是新城建设的中心点,或者是类似陆家嘴、张江的产业集聚区。

浦东的比较优势就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未来浦东对产业和居住用途的提升,势必带来农业用地相应的减少,尤其是在轨道交通沿线,特别是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我认为要加强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让土地的用途更加灵活适应发展需要,这样才能真正的高效率使用土地,能够释放出浦东新区建设引领全国发展的作用。

城市人口规模扩张过程中,也需要普遍实施这样一种用地政策,要看到这些大城市本身占地面积在整个国家比重其实并不大,应该更多通过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来提升这些地区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当然,同时也要强调高效率利用建设用地,避免盲目开发,脱离实际产业和居住的需求。

由于现代产业发展中,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本身又有很多并不是很重的资产和设备,而产城融合又要求居住和工作地点能实现职住平衡,所以不管是在浦东新区建设,还是在未来的其他大城市发展,要积极推进这个居住、产业、商服甚至公共服务等各种用地的综合用途规划,避免单一功能的规划导致职住分离以及居住和消费之间的分离,以致于最后加强城市的交通流量和拥堵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交大陆铭:这是一场更大的压力测试|详解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①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认为,浦东新方案最重要的方面在于制度性开放,如何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对接国际通行的高标准规则。

图片来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近日,两办公布《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共23条政策,支持浦东率先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

23条新政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对浦东、上海乃至全国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4年1月24,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接受了界面新闻的专访。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经界面新闻编辑整理的采访实录:

界面新闻:2005年,浦东成为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21年,浦东引领区意见发布。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在哪些领域有所突破?有哪些亮点?

陆铭:浦东此次新政,我认为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制度型开放,因为当前中国的确面临着如何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去对接国际通行的高标准规则等挑战。

23条新政提到,浦东要率先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为全国制度型开放探索经验。具体提到在电信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放宽外资的准入;在人才方面提出要建设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明确支持外籍人士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牵头科创项目;同时,明确为外籍人才提供入出境和停居留便利。这些都表明了国家希望浦东新区能够更多在制度型开放方面能够引领全国这样一种积极的态度。

界面新闻:怎么看《实施方案》在人才政策上的突破?

陆铭:这次《实施方案》再次强调了积分落户制度的改革,这说明我们现在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国际顶尖人才,也对城市发展的更广泛意义上的人才,多元化的、多技能结构人才的需求得到了重视。同时,新政也进一步强调了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界面新闻:新政在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有何亮点?

陆铭:深化改革我觉得特别抢眼的是将政务履约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的评价体系,体现出了一方面加强法治、一方面加强政府自身深化改革的要求。

界面新闻:《实施方案》也要求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建立健全城乡空间布局优化机制,支持在承诺规划期末严格落实管控指标的前提下,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按规划期管控模式;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这些举措对浦东未来空间布局有何影响?

回答:从我的研究出发,关注的是土地改革,因为浦东引领区的建设和发展,一定会对土地要素形成更多需要。那么这次的新政里提到,优化永久基本农田以外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机制。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可以有更加解放的思想,实事求是的发挥浦东在地理位置和制度创新两方面的优势,实事求是的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民居住需求来规划用地的规模和用途。

因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要发挥比较优势,那么浦东新区除了极个别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地区以外,绝大多数地区都在最为重要的位置,或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节点,或者是新城建设的中心点,或者是类似陆家嘴、张江的产业集聚区。

浦东的比较优势就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未来浦东对产业和居住用途的提升,势必带来农业用地相应的减少,尤其是在轨道交通沿线,特别是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我认为要加强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让土地的用途更加灵活适应发展需要,这样才能真正的高效率使用土地,能够释放出浦东新区建设引领全国发展的作用。

城市人口规模扩张过程中,也需要普遍实施这样一种用地政策,要看到这些大城市本身占地面积在整个国家比重其实并不大,应该更多通过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来提升这些地区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当然,同时也要强调高效率利用建设用地,避免盲目开发,脱离实际产业和居住的需求。

由于现代产业发展中,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本身又有很多并不是很重的资产和设备,而产城融合又要求居住和工作地点能实现职住平衡,所以不管是在浦东新区建设,还是在未来的其他大城市发展,要积极推进这个居住、产业、商服甚至公共服务等各种用地的综合用途规划,避免单一功能的规划导致职住分离以及居住和消费之间的分离,以致于最后加强城市的交通流量和拥堵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