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被24名员工实名举报“强制集资”,绿地回应:将全力妥善处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被24名员工实名举报“强制集资”,绿地回应:将全力妥善处理

举报称,绿地集团存在“强制员工集资、违规向员工提供借款、损害员工利益”等行为。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王婷婷

一封员工联名的举报信将绿地集团推向风口浪尖。

1月25日下午,一份《关于绿地集团强制集资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举报信》(下称“举报信”)在社交平台传出,举报人自称是24名绿地中原事业部前员工和员工,共同实名举报上海绿地集团及其领导,称绿地集团存在“强制员工集资、违规向员工提供借款、损害员工利益”等行为。

举报信中称,绿地集团向员工提供借款,以持股平台格林兰合伙公司的名义向员工发放贷款,让员工加杠杆参与混改企业的持股。

1月25日晚间,绿地集团方面向界面新闻回应称,“对于部分离职员工反映的持股相关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沟通,全力妥善处理。”

根据举报信提到的内容,在2019年7月,绿地集团曾下发一份《关于实施<绿地集团干部员工“富有计划”>的通知(沪绿发〔2019〕97号)》,要求全部管理干部购买持有不低于规定数额的员工持股平台的股份。

其中,中高层干部在2019年底前,有持股资格但持股少于100万股的,应增持至不少于100万股;三级管理干部在2019年底前,有持股资格但持股少于30万股的三级管理干部,应全部增持至不少于30万股。

在2021年底前,中层正职(含主持工作的副职)及以上干部,应全部增持至不少于300万股;2021年底前,总监级及以上三级管理干部,应全部增持至不少于60万股。

举报信部分内容。

据举报信中摘录的“富有计划”原文,增持资金,可完全自筹,也可按照1:1的配资比例,由集团提供融资支持。

按照“富有计划”,上述24名举报人作为绿地集团三级管理干部,需购买不少于30万股,总额合计948.29万元,接受配资借款总额合计908.39万元。从而得到的是员工持股平台上显示的每人不少于30万股(3000份额),合计698万股(69800份额)。

这份“富有计划”在绿地员工看来,属于强制行为。据举报人表述,绿地集团该行为严重违反国资委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相关管理规定,打着“富有计划”的旗号,强制员工集资入股。

举报信中称,为落实“富有计划”,绿地集团曾从上到下逐级召开动员大会,要求符合条件的管理干部必须购买规定数额的股份。

此外,“绿地集团领导为完成这次强制集资入股,给每个事业部指定了一名代持人,让他代替许多员工持股。”

最终,上述举报人所在的绿地集团中原事业部所有符合条件的员工,全部按照规定数量持有了绿地集团员工持股平台的股份。

如今这封举报信流出的直接原因是,“富有计划”没能让上述员工“富有”,反而面临大幅亏损。

据了解,上述24名举报人属于高位买入。2019年10月,他们按2.66元/股的价格购入股份。但从2020年1月开始,股份交易价格变为2.7元/股,直到2021年7月的7次交易里,股价一直保持在2.7元/股,此后持股处于锁定状态,无法交易。

2021年第三季度,举报人以为能按2.7元的价格卖出股份,但在当年10月员工持股平台交易时,股票的成交价被锁定在1元/股,均未如愿卖出所持股份。

绿地控股股价在2022年涨至1.5元后,到2023年底,员工持股平台曾连续5次停止交易。2023年初,绿地集团通知持股员工,可以按照3元/股的价格减持股份总数的10%,减持价款分三次支付。但直到2024年初,兑付再次中断。

举报人称,如果扣除公司要求的高额“配资利息”,不仅投资款拿不回来,还要倒欠公司巨额债务。

对此,绿地集团表示,长期以来,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是绿地重要的体制机制特征,不仅为绿地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动力和活力,也带动了一大批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红利、创造美好生活,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但近年来,在疫情冲击、经济下行、行业调控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房地产行业步入深度调整周期,资本市场也出现长达三年多的下跌行情。包括绿地在内的众多企业,股价均出现大幅回调。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绿地员工持股的改革实践,客观上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对于部分离职员工反映的持股相关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沟通,全力妥善处理。

据界面新闻了解,绿地职工持股会在1997年3月便成立,属于较早一批进行员工持股计划的房企。

彼时,上海市绿地开发总公司改制为上海市绿地(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持股会持股比例已有18.88%。在1999年底,持股突破30%,在2003年5月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点58.77%,这一比例保持了6年时间。

在此之后,绿地集团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职工持股会持股比例下降,出让部分均转让至原有股东。在2012年10月,职工持股会持股比例已经下降至36.43%。后来在公司上市时,上海格林兰的股权比例限制在30%以下。

天眼查APP显示,在目前绿地控股的股东中,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为25.88%。

一直以来,绿地集团通过合伙企业的方式解决了职工持股会不能作为股东的问题,在行业里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此后,包括金科、东方雨虹等企业也都在公司推行了员工持股计划。

有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绿地集团的员工持股推行了25年以上,只要是参与了这个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能通过持股计划享受到公司发展的红利和房地产突飞猛进带来的收益,包括这期间的分红等,大部分员工的账面收益都还不错。

“上述24名举报人是2019年加入,那时正值房地产行业上行期,包括2020年的市场其实还可以,但2020年之后整个市场急转直下,此后三年地产股都在下跌。他们高位买入,却没有赶上好时候。”

不过,投资本就具有风险,不少企业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时,都曾与员工签署了“兜底协议”。比如金科股份布《卓越共赢计划》草案,公司实控人黄红云对员工承诺,该计划的年化收益率不低于6%,如遇实际不足将进行兜底补偿。

东方雨虹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卫国为参与持股计划的员工资金也提供托底保证,即若股价下跌影响员工资金收益,除保证员工出资本金外,还承诺为员工补足约年化8%(单利)的利息。

而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是否为员工作出过类似承诺,举报信中并没有提及。举报信中称,绿地集团领导片面强调“集团将通过提高分红比例、合法税收筹划等措施,来增厚持股收益,使员工共享企业成长果实。”

地产周期波动,作为绿地集团曾经引以为傲的员工持股模式,眼下正迎来新的难题。如何弥补这24名举报人的亏损,以及巩固公司在职员工的信心,都面临一定挑战。同时,也为其他存在类似员工持股或项目跟投制度的房企起到警示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绿地集团

3.2k
  • 万亿佛山“机遇之城 | 2024佛山绿地中心品牌发布会 暨佛山总部经济集聚区发展高峰论坛,圆满举办
  • 绿地集团:今年将全面完成2000万平方米的交付任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被24名员工实名举报“强制集资”,绿地回应:将全力妥善处理

举报称,绿地集团存在“强制员工集资、违规向员工提供借款、损害员工利益”等行为。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王婷婷

一封员工联名的举报信将绿地集团推向风口浪尖。

1月25日下午,一份《关于绿地集团强制集资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举报信》(下称“举报信”)在社交平台传出,举报人自称是24名绿地中原事业部前员工和员工,共同实名举报上海绿地集团及其领导,称绿地集团存在“强制员工集资、违规向员工提供借款、损害员工利益”等行为。

举报信中称,绿地集团向员工提供借款,以持股平台格林兰合伙公司的名义向员工发放贷款,让员工加杠杆参与混改企业的持股。

1月25日晚间,绿地集团方面向界面新闻回应称,“对于部分离职员工反映的持股相关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沟通,全力妥善处理。”

根据举报信提到的内容,在2019年7月,绿地集团曾下发一份《关于实施<绿地集团干部员工“富有计划”>的通知(沪绿发〔2019〕97号)》,要求全部管理干部购买持有不低于规定数额的员工持股平台的股份。

其中,中高层干部在2019年底前,有持股资格但持股少于100万股的,应增持至不少于100万股;三级管理干部在2019年底前,有持股资格但持股少于30万股的三级管理干部,应全部增持至不少于30万股。

在2021年底前,中层正职(含主持工作的副职)及以上干部,应全部增持至不少于300万股;2021年底前,总监级及以上三级管理干部,应全部增持至不少于60万股。

举报信部分内容。

据举报信中摘录的“富有计划”原文,增持资金,可完全自筹,也可按照1:1的配资比例,由集团提供融资支持。

按照“富有计划”,上述24名举报人作为绿地集团三级管理干部,需购买不少于30万股,总额合计948.29万元,接受配资借款总额合计908.39万元。从而得到的是员工持股平台上显示的每人不少于30万股(3000份额),合计698万股(69800份额)。

这份“富有计划”在绿地员工看来,属于强制行为。据举报人表述,绿地集团该行为严重违反国资委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相关管理规定,打着“富有计划”的旗号,强制员工集资入股。

举报信中称,为落实“富有计划”,绿地集团曾从上到下逐级召开动员大会,要求符合条件的管理干部必须购买规定数额的股份。

此外,“绿地集团领导为完成这次强制集资入股,给每个事业部指定了一名代持人,让他代替许多员工持股。”

最终,上述举报人所在的绿地集团中原事业部所有符合条件的员工,全部按照规定数量持有了绿地集团员工持股平台的股份。

如今这封举报信流出的直接原因是,“富有计划”没能让上述员工“富有”,反而面临大幅亏损。

据了解,上述24名举报人属于高位买入。2019年10月,他们按2.66元/股的价格购入股份。但从2020年1月开始,股份交易价格变为2.7元/股,直到2021年7月的7次交易里,股价一直保持在2.7元/股,此后持股处于锁定状态,无法交易。

2021年第三季度,举报人以为能按2.7元的价格卖出股份,但在当年10月员工持股平台交易时,股票的成交价被锁定在1元/股,均未如愿卖出所持股份。

绿地控股股价在2022年涨至1.5元后,到2023年底,员工持股平台曾连续5次停止交易。2023年初,绿地集团通知持股员工,可以按照3元/股的价格减持股份总数的10%,减持价款分三次支付。但直到2024年初,兑付再次中断。

举报人称,如果扣除公司要求的高额“配资利息”,不仅投资款拿不回来,还要倒欠公司巨额债务。

对此,绿地集团表示,长期以来,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是绿地重要的体制机制特征,不仅为绿地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动力和活力,也带动了一大批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红利、创造美好生活,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但近年来,在疫情冲击、经济下行、行业调控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房地产行业步入深度调整周期,资本市场也出现长达三年多的下跌行情。包括绿地在内的众多企业,股价均出现大幅回调。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绿地员工持股的改革实践,客观上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对于部分离职员工反映的持股相关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沟通,全力妥善处理。

据界面新闻了解,绿地职工持股会在1997年3月便成立,属于较早一批进行员工持股计划的房企。

彼时,上海市绿地开发总公司改制为上海市绿地(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持股会持股比例已有18.88%。在1999年底,持股突破30%,在2003年5月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点58.77%,这一比例保持了6年时间。

在此之后,绿地集团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职工持股会持股比例下降,出让部分均转让至原有股东。在2012年10月,职工持股会持股比例已经下降至36.43%。后来在公司上市时,上海格林兰的股权比例限制在30%以下。

天眼查APP显示,在目前绿地控股的股东中,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为25.88%。

一直以来,绿地集团通过合伙企业的方式解决了职工持股会不能作为股东的问题,在行业里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此后,包括金科、东方雨虹等企业也都在公司推行了员工持股计划。

有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绿地集团的员工持股推行了25年以上,只要是参与了这个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能通过持股计划享受到公司发展的红利和房地产突飞猛进带来的收益,包括这期间的分红等,大部分员工的账面收益都还不错。

“上述24名举报人是2019年加入,那时正值房地产行业上行期,包括2020年的市场其实还可以,但2020年之后整个市场急转直下,此后三年地产股都在下跌。他们高位买入,却没有赶上好时候。”

不过,投资本就具有风险,不少企业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时,都曾与员工签署了“兜底协议”。比如金科股份布《卓越共赢计划》草案,公司实控人黄红云对员工承诺,该计划的年化收益率不低于6%,如遇实际不足将进行兜底补偿。

东方雨虹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卫国为参与持股计划的员工资金也提供托底保证,即若股价下跌影响员工资金收益,除保证员工出资本金外,还承诺为员工补足约年化8%(单利)的利息。

而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是否为员工作出过类似承诺,举报信中并没有提及。举报信中称,绿地集团领导片面强调“集团将通过提高分红比例、合法税收筹划等措施,来增厚持股收益,使员工共享企业成长果实。”

地产周期波动,作为绿地集团曾经引以为傲的员工持股模式,眼下正迎来新的难题。如何弥补这24名举报人的亏损,以及巩固公司在职员工的信心,都面临一定挑战。同时,也为其他存在类似员工持股或项目跟投制度的房企起到警示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