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4年,国家4A级景区究竟该怎么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4年,国家4A级景区究竟该怎么做?

打铁还需自身硬。

文|迈点

近期,全国多省文旅厅局纷纷发布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及简称“4A级景区”)公示名单,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据迈点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至今,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福建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江西省、西藏自治区10地新增4A级景区126家…..种种迹象不难发现,各地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工作势头如火如荼。

一、如火如荼的4A级景区创建

本期,迈点就上述统计的10省126家景区创建4A级景区情况进行盘点分析,总结发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首先是深入践行2024年国家文旅战略布局。日前,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强调:"要自觉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要坚持守正创新,深化考古发掘研究和文物保护利用;要提升传承水平,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在文化繁荣上,覆盖了红色文化、酒文化、礼乐文化、汉字文化、运河文化、工业文化、共青文化、军事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河北省鸡泽县诗经文化园则按照诗经章节布局,着力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亲子研学、城市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礼乐文化旅游区;山东景阳冈酒文化旅游景区以中华五千年酒文化为载体,精心建设了景阳冈酒道馆、明清酒坊、陈年酒庄、中国传统白酒十二种香型展示体验中心等多个旅游设施。

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上,涉及博物馆、博物院、旧址、国家考古遗址等相关景区数量超50家。

江西共青垦荒精神体验园通过共青垦殖场旧址、青年广场、饮水思源墙、红色讲堂、书社等景点,让参与者感受老一辈“共青人”的奋斗史;河南省西大井1919将“工业遗存+文化创意+城市生活”有机结合,先后建成“焦作煤矿反帝大罢工纪念馆”、“特别能战斗精神续厅”、“焦作楷模人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点。

其次是注重促进当地区域协调发展。《“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一批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目的地。“从景区所处城市对比《2023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来看: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入选景区共8个,其余均为二/三/四线城市,可见4A级景区评选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下沉市场。正如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总顾问魏小安所言:"中小城市、中心城镇等下沉市场是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日渐增长的旅游客源地,更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基础。"

最后是注重入选景区的新业态。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沉浸式体验、数字音乐等文化产业新业态和冰雪旅游、生态康养旅游、科技旅游等旅游产业新业态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在顶层设计下,文旅新业态将是2024年的发力重点。

西藏自治区“藏域星球”天文体验馆以参观者的第一感官体验作为设计导向,通过互动投影、沉浸式悬浮投影、球幕影院、物体跟踪、人体捕捉、体感互动、VR 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展示藏地的神秘,揭示宇宙的奥秘;湖北省抱朴谷康养旅游区以中医药为依托,以养生为理念,打造中医药大健康养生旅游基地;湖南长沙隆平水稻文化园景区以“传播稻作知识,弘扬农耕文化”为宗旨,展示中国农耕文明、传承袁隆平科学家精神、研究中华稻作文化。

不难看出,上述不断扩容的4A级景区,正成为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4A级景区究竟“香”在哪里?

那么问题来了,4A级景区究竟“香”在哪里?事实上,4A级景区成为“香饽饽”并非偶然,而是政策端、品牌端和供给端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政策端来看,国内各省市纷纷支持A级旅游景区评定。近年来,推出一系列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其中,省级政府机构推出的政策达10个,市级单位推出的更多。举例来看,北京对3A升4A的旅游景区,一次性给予申报主体30万元的资金奖励;山西省对新评定为4A级景区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吉林省对新评定为4A级景区的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景区创建4A景区的势头会如此火热。

从品牌端来看,创建4A是实现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对于景区而言,创4A成功是国家对景区上一阶段发展的一种认可,将极大地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领导、客源、客商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并支持该区域发展,从而助力景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供给端来看,创建4A是拉动景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创4A成功所带来的外溢效益、乘数效应将带动整个景区消费链条的打造——利用创4A为突破口,从门票、交通,整合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带动周边各类资源串联盘活,加速当地多产业融合发展,为景区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因此,创4A工作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旅游产业本身,同时也会对景区所在区域内产生循序渐进的全方位影响。

在4A级景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断扩容为中国文旅产业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景区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创新和特色;景区管理运营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服务态度不佳、卫生环境较差等;景区缺乏创新运营手段,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等。

可见,4A级景区数量在上升,但想要掘金并非易事。

三、未来,4A级景区的“文旅蝶变”

在此背景下,4A级景区想要进一步发展或创建5A级景区,更应该关注的是游客对于景区产品内容本身以及在景区的体验和享受。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言,是旅游者定义旅游业,而不是旅游业定义旅游者;要离客源近些、近些、再近些,内容创造多些、多些、再多些。但在这过程中,有几个共性问题和行业趋势值得关注。

深度挖掘在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化产品供给

对于景区而言,想要吸引消费者,一方面是决策者和商业资本应该摒弃浮躁的心态,经受住肤浅商业化的诱惑,深耕地方历史特色,真正打好文化牌,在历史传承和社会发展之间找到适合的路径;另一方面,要关注当下社会文化动向——例如对年轻人热衷的“亚文化”进行精耕细作,打造符合现代流行文化的精品IP,抓住游客兴趣点,定期对其进行创新升级。

打破资源壁垒,在产品中融入更丰富的综合业态

随着深度游需求的逐渐增强,仅靠单一业态已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高品质旅游产品将以“一站式旅游”的模式集合在一起。比如随着乡村振兴进一步推行,农商旅融合是必然趋势,如何让三个产业有机融合,并不容易。在这一点上,江西省已先行一步。围绕赣之“味”、赣之“潮”、赣之“韵”、赣之“美”,培育出了一批文化旅游IP如婺源篁岭、大余丫山、井冈山神山村等,实现了乡村文旅的破局“出圈”。

创建评级不是终点,而是继续完善服务的起点

对于4A级景区而言,要将“创A评A”的突击性行为转变为维护、擦亮“金招牌”的长期动作。在内修品质上,科学的谋划发展,精致化的建设管理,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科学的业态配比,杜绝过度商业化,融入景区特色进行品质化建设,从细节处体现景区温暖关怀,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让游客舒心;在外修名气上,通过构建与推介当地文化旅游形象IP、创新营销方式、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等外功修炼,是做响“金招牌”有力举措。

四、写在结尾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文旅景区而言,未来始终有三个内容不会改变:游客对质价比的需求,游客对产品内容选择多样性的渴望,游客对优质服务的追求。这也意味着,文旅从业者要以更加务实和有远见的态度,投入到景区的未来发展中,以期实现更大的突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4年,国家4A级景区究竟该怎么做?

打铁还需自身硬。

文|迈点

近期,全国多省文旅厅局纷纷发布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及简称“4A级景区”)公示名单,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据迈点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至今,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福建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江西省、西藏自治区10地新增4A级景区126家…..种种迹象不难发现,各地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工作势头如火如荼。

一、如火如荼的4A级景区创建

本期,迈点就上述统计的10省126家景区创建4A级景区情况进行盘点分析,总结发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首先是深入践行2024年国家文旅战略布局。日前,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强调:"要自觉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要坚持守正创新,深化考古发掘研究和文物保护利用;要提升传承水平,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在文化繁荣上,覆盖了红色文化、酒文化、礼乐文化、汉字文化、运河文化、工业文化、共青文化、军事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河北省鸡泽县诗经文化园则按照诗经章节布局,着力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亲子研学、城市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礼乐文化旅游区;山东景阳冈酒文化旅游景区以中华五千年酒文化为载体,精心建设了景阳冈酒道馆、明清酒坊、陈年酒庄、中国传统白酒十二种香型展示体验中心等多个旅游设施。

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上,涉及博物馆、博物院、旧址、国家考古遗址等相关景区数量超50家。

江西共青垦荒精神体验园通过共青垦殖场旧址、青年广场、饮水思源墙、红色讲堂、书社等景点,让参与者感受老一辈“共青人”的奋斗史;河南省西大井1919将“工业遗存+文化创意+城市生活”有机结合,先后建成“焦作煤矿反帝大罢工纪念馆”、“特别能战斗精神续厅”、“焦作楷模人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点。

其次是注重促进当地区域协调发展。《“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一批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目的地。“从景区所处城市对比《2023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来看: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入选景区共8个,其余均为二/三/四线城市,可见4A级景区评选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下沉市场。正如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总顾问魏小安所言:"中小城市、中心城镇等下沉市场是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日渐增长的旅游客源地,更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基础。"

最后是注重入选景区的新业态。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沉浸式体验、数字音乐等文化产业新业态和冰雪旅游、生态康养旅游、科技旅游等旅游产业新业态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在顶层设计下,文旅新业态将是2024年的发力重点。

西藏自治区“藏域星球”天文体验馆以参观者的第一感官体验作为设计导向,通过互动投影、沉浸式悬浮投影、球幕影院、物体跟踪、人体捕捉、体感互动、VR 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展示藏地的神秘,揭示宇宙的奥秘;湖北省抱朴谷康养旅游区以中医药为依托,以养生为理念,打造中医药大健康养生旅游基地;湖南长沙隆平水稻文化园景区以“传播稻作知识,弘扬农耕文化”为宗旨,展示中国农耕文明、传承袁隆平科学家精神、研究中华稻作文化。

不难看出,上述不断扩容的4A级景区,正成为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4A级景区究竟“香”在哪里?

那么问题来了,4A级景区究竟“香”在哪里?事实上,4A级景区成为“香饽饽”并非偶然,而是政策端、品牌端和供给端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政策端来看,国内各省市纷纷支持A级旅游景区评定。近年来,推出一系列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其中,省级政府机构推出的政策达10个,市级单位推出的更多。举例来看,北京对3A升4A的旅游景区,一次性给予申报主体30万元的资金奖励;山西省对新评定为4A级景区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吉林省对新评定为4A级景区的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景区创建4A景区的势头会如此火热。

从品牌端来看,创建4A是实现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对于景区而言,创4A成功是国家对景区上一阶段发展的一种认可,将极大地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领导、客源、客商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并支持该区域发展,从而助力景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供给端来看,创建4A是拉动景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创4A成功所带来的外溢效益、乘数效应将带动整个景区消费链条的打造——利用创4A为突破口,从门票、交通,整合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带动周边各类资源串联盘活,加速当地多产业融合发展,为景区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因此,创4A工作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旅游产业本身,同时也会对景区所在区域内产生循序渐进的全方位影响。

在4A级景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断扩容为中国文旅产业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景区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创新和特色;景区管理运营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服务态度不佳、卫生环境较差等;景区缺乏创新运营手段,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等。

可见,4A级景区数量在上升,但想要掘金并非易事。

三、未来,4A级景区的“文旅蝶变”

在此背景下,4A级景区想要进一步发展或创建5A级景区,更应该关注的是游客对于景区产品内容本身以及在景区的体验和享受。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言,是旅游者定义旅游业,而不是旅游业定义旅游者;要离客源近些、近些、再近些,内容创造多些、多些、再多些。但在这过程中,有几个共性问题和行业趋势值得关注。

深度挖掘在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化产品供给

对于景区而言,想要吸引消费者,一方面是决策者和商业资本应该摒弃浮躁的心态,经受住肤浅商业化的诱惑,深耕地方历史特色,真正打好文化牌,在历史传承和社会发展之间找到适合的路径;另一方面,要关注当下社会文化动向——例如对年轻人热衷的“亚文化”进行精耕细作,打造符合现代流行文化的精品IP,抓住游客兴趣点,定期对其进行创新升级。

打破资源壁垒,在产品中融入更丰富的综合业态

随着深度游需求的逐渐增强,仅靠单一业态已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高品质旅游产品将以“一站式旅游”的模式集合在一起。比如随着乡村振兴进一步推行,农商旅融合是必然趋势,如何让三个产业有机融合,并不容易。在这一点上,江西省已先行一步。围绕赣之“味”、赣之“潮”、赣之“韵”、赣之“美”,培育出了一批文化旅游IP如婺源篁岭、大余丫山、井冈山神山村等,实现了乡村文旅的破局“出圈”。

创建评级不是终点,而是继续完善服务的起点

对于4A级景区而言,要将“创A评A”的突击性行为转变为维护、擦亮“金招牌”的长期动作。在内修品质上,科学的谋划发展,精致化的建设管理,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科学的业态配比,杜绝过度商业化,融入景区特色进行品质化建设,从细节处体现景区温暖关怀,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让游客舒心;在外修名气上,通过构建与推介当地文化旅游形象IP、创新营销方式、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等外功修炼,是做响“金招牌”有力举措。

四、写在结尾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文旅景区而言,未来始终有三个内容不会改变:游客对质价比的需求,游客对产品内容选择多样性的渴望,游客对优质服务的追求。这也意味着,文旅从业者要以更加务实和有远见的态度,投入到景区的未来发展中,以期实现更大的突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