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3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为1.6%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3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为1.6%

最近10年,我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4年1月3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菲首次亮相。裴晓菲介绍,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优于年度目标(32.9微克/立方米)约3.0微克/立方米,相比2019年下降了16.7%。

裴晓菲介绍,2023年全国优良天数比率为85.5%,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为86.8%,好于年度目标0.6个百分点,较2019年上升3.5个百分点。全国重污染天数比率为1.6%,扣除沙尘异常重污染天后为1.1%,与年度目标持平。

此外,水环境质量方面,2023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4%,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持平。土壤环境质量方面,2023年全国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最近10年,我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但是在秋冬季,受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一些区域仍然会出现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裴晓菲说。

裴晓菲介绍,为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23年秋冬季以来,生态环境部统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业务骨干2400余人,调动属地执法人员9700余人次,开展了8轮大气污染现场和远程监督帮扶,发现问题企业1.6万余家,推动解决涉气环境问题3.2万余个。

“我们抽调全国执法、监测技术骨干,每月压茬式安排2轮次现场监督帮扶,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弄虚作假、超标排放、偷排偷放、重污染天气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4254个,其中干扰自动监测、检测报告造假、伪造台账记录等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违法违规问题537个,移交司法17个,行政拘留25人,刑事拘留3人。”裴晓菲说。

据介绍,生态环境部通过远程推送识别线索,指导地方自查发现解决环境问题1万余个。此外,利用卫星遥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污染源自动监测、用电监控等技术手段,融合各类数据信息,构建算法模型,精准识别问题线索,目前问题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85%以上。监督帮扶对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估算,2023年监督帮扶共推动污染物减排约39.3万吨。

裴晓菲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把重污染天气应对作为重中之重,持续选派业务骨干开展现场监督帮扶,督促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同时,紧盯排放强度高、污染贡献大的重点行业企业,督促企业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提升污染治理能力与合规达标排放水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近日发布,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是指导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介绍,《意见》作出三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就是到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展望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系统推进。”孙守亮指出,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建立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加快工作调度,强化跟踪评估;研究制定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确保“十五五”实现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工作平稳过渡、有序衔接。

在推动区域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孙守亮介绍,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来看,京津冀两市一省、粤港澳大湾区中珠三角9市、长三角41个城市,2023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战略提出的2014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下降了57.3%、34.4%和23.8%,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上升了36.4、29.8、14.3个百分点,这说明相关地区在积极发挥动力源引擎作用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状况大幅改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3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为1.6%

最近10年,我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4年1月3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菲首次亮相。裴晓菲介绍,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优于年度目标(32.9微克/立方米)约3.0微克/立方米,相比2019年下降了16.7%。

裴晓菲介绍,2023年全国优良天数比率为85.5%,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为86.8%,好于年度目标0.6个百分点,较2019年上升3.5个百分点。全国重污染天数比率为1.6%,扣除沙尘异常重污染天后为1.1%,与年度目标持平。

此外,水环境质量方面,2023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4%,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持平。土壤环境质量方面,2023年全国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最近10年,我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但是在秋冬季,受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一些区域仍然会出现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裴晓菲说。

裴晓菲介绍,为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23年秋冬季以来,生态环境部统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业务骨干2400余人,调动属地执法人员9700余人次,开展了8轮大气污染现场和远程监督帮扶,发现问题企业1.6万余家,推动解决涉气环境问题3.2万余个。

“我们抽调全国执法、监测技术骨干,每月压茬式安排2轮次现场监督帮扶,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弄虚作假、超标排放、偷排偷放、重污染天气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4254个,其中干扰自动监测、检测报告造假、伪造台账记录等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违法违规问题537个,移交司法17个,行政拘留25人,刑事拘留3人。”裴晓菲说。

据介绍,生态环境部通过远程推送识别线索,指导地方自查发现解决环境问题1万余个。此外,利用卫星遥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污染源自动监测、用电监控等技术手段,融合各类数据信息,构建算法模型,精准识别问题线索,目前问题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85%以上。监督帮扶对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估算,2023年监督帮扶共推动污染物减排约39.3万吨。

裴晓菲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把重污染天气应对作为重中之重,持续选派业务骨干开展现场监督帮扶,督促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同时,紧盯排放强度高、污染贡献大的重点行业企业,督促企业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提升污染治理能力与合规达标排放水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近日发布,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是指导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介绍,《意见》作出三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就是到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展望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系统推进。”孙守亮指出,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建立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加快工作调度,强化跟踪评估;研究制定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确保“十五五”实现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工作平稳过渡、有序衔接。

在推动区域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孙守亮介绍,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来看,京津冀两市一省、粤港澳大湾区中珠三角9市、长三角41个城市,2023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战略提出的2014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下降了57.3%、34.4%和23.8%,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上升了36.4、29.8、14.3个百分点,这说明相关地区在积极发挥动力源引擎作用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状况大幅改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