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海王生物上年巨亏近二十亿,大举并购后商誉暴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海王生物上年巨亏近二十亿,大举并购后商誉暴雷

集采压低毛利、公立医院回款难、子公司业绩差等多个原因造成海王生物业绩不佳。

图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1月30日晚,海王生物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收355亿元至375亿元;实现净利润-19亿元至-17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10.27亿元亏损有所收窄;计提减值准备约12亿元-15亿元。

1月31日,海王生物开盘跌4.63%,截至收盘,报2.53元/股,跌9.96%。

2022年,海王生物的业绩下滑厉害。2021年至2022年,海王生物的营收分别为410.5亿元、37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330万元、-10.27亿元。2023年,海王生物虽然亏损有所收窄,整体业绩表现平淡。而导致海王生物业绩表现不佳的因素不止一个,集采压低毛利、公立医院回款难、子公司拖后腿等多个因素造成这一局面。

海王生物是一家医药流通企业,连接着上游医药制造企业和下游医疗机构、零售终端。在2022年年报中,海王生物就曾表示,受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医改政策的影响,行业面临降价、控费、用药结构调整等压力,医药流通市场销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

具体到公司个体,海王生物曾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受集采政策影响,造成公司医药流通板块毛利率下降,对公司净利润造成了负面影响。

不过,海王生物的医药商业流通业务本就是低毛利率业务,集采影响下,毛利率进一步下降。2019年至2022年,海王生物的医药商业流通板块的毛利率分别为12.22%、10.94%、10.04%、9.03%。

公立医院回款难一直是海王生物的老问题。在业绩预告中,海王生物解释称,主要医院客户资金持续紧张,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持续拉长,影响营运资金周转导致海王生物营业收入及毛利率下滑。2023年末,海王生物预计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共约3.5-5亿元。

2023年8月,海王生物曾披露了连续12个月的累计诉讼、仲裁情况,有10项是海王生物及控股子公司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海王生物通过诉讼要求对方支付的绝大部分拖欠款项是应收款项。据海王生物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海王生物的应收账款已经达到了199.93亿元,占总资产的55.52%。

应收账款回款困难对海王生物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是,该部分业务占海王生物总营收的比重过高。海王生物的主营业务分别为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医药商业板块由药品、医疗器械的流通两大业务构成,主要是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售机构和分销商等下游客户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等医疗用品的配送及相关延伸增值服务。

而医药商业板块是海王生物的主要营收来源。2020年至2022年,海王生物医药商业收入分别为392.39亿元、403.16亿元、371.29亿元,均占总营收的98%以上。

解决应收账款回款已经成为海王生物的当务之急。为此,海王生物建立了以财务总监为首席责任人的管理团队,以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并且,海王生物称,2023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速清收应收账款,强化销售回款管理。

在导致海王生物业绩下滑的多个因素中,子公司业绩下滑是主要原因。2023年,海王生物拟对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5亿元到10亿元。

这都是海王生物此前大举收购给自己埋下的“祸根”。2016年至2018年,海王生物加快了收购兼并和资源整合的力度,通过外延式并购发展,子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也形成了较大的商誉。据深交所2019年向海王生物下发的年报问询函,2018年末,因海王生物先后收购77家标的公司股权,形成商誉报告期末账面价值39.18亿元,占期末净资产的65.88%,较期初增长10.38%。

到了2022年,海王生物商誉的账面价值为17.46亿元,计提商誉减值5.24亿元,较上期增加3.4亿元。为此,深交所再次下发问询函,要求海王生物说明计提商誉减值相关子公司具体情况。

根据海王生物发布的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的计提商誉减值8.5亿元到10亿元,相较2022年又翻了一倍。海王生物称,报告期内,部分下属子公司业绩降幅较大,盈利水平未达预期。

此外,海王生物2022年3月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及控股股东筹划混合所有制改革事项,预计产生的投资收益可抵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但是这一事项直到2024年1月才完成。根据1月15日海王生物披露的《关于控股股东签署附交易生效条件的合作协议书的提示性公告》,预计不会形成投资收益抵补以前年度亏损。所以,海王生物拟对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转回,预计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转回约2亿元。

上述海王生物的重大资产重组指的是1月14日,海王生物的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协议向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丝纺集团”)转让其持有的海王生物10%的股份。丝纺集团具有国资背景,广东省人民政府是丝纺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海王生物此举意在借助国有资本的强大实力,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海王生物曾在机构调研中说到,公司与同行业几家国资背景的公司比较,利润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作为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偏高,且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平均账期为六个月左右,库存周转天数超过一个月,扣除上游应付款账期,公司实际经营性资金占用超四个月,导致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公司利润率。

此后若有国资背景加持,海王生物融资成本高和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的问题或有望得到改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海王生物

1.2k
  • 海王生物(000078.SZ):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合计质押约12.14亿股,占所持的99.83%
  • 海王生物(000078):公司累计担保余额约为人民币56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海王生物上年巨亏近二十亿,大举并购后商誉暴雷

集采压低毛利、公立医院回款难、子公司业绩差等多个原因造成海王生物业绩不佳。

图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1月30日晚,海王生物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收355亿元至375亿元;实现净利润-19亿元至-17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10.27亿元亏损有所收窄;计提减值准备约12亿元-15亿元。

1月31日,海王生物开盘跌4.63%,截至收盘,报2.53元/股,跌9.96%。

2022年,海王生物的业绩下滑厉害。2021年至2022年,海王生物的营收分别为410.5亿元、37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330万元、-10.27亿元。2023年,海王生物虽然亏损有所收窄,整体业绩表现平淡。而导致海王生物业绩表现不佳的因素不止一个,集采压低毛利、公立医院回款难、子公司拖后腿等多个因素造成这一局面。

海王生物是一家医药流通企业,连接着上游医药制造企业和下游医疗机构、零售终端。在2022年年报中,海王生物就曾表示,受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医改政策的影响,行业面临降价、控费、用药结构调整等压力,医药流通市场销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

具体到公司个体,海王生物曾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受集采政策影响,造成公司医药流通板块毛利率下降,对公司净利润造成了负面影响。

不过,海王生物的医药商业流通业务本就是低毛利率业务,集采影响下,毛利率进一步下降。2019年至2022年,海王生物的医药商业流通板块的毛利率分别为12.22%、10.94%、10.04%、9.03%。

公立医院回款难一直是海王生物的老问题。在业绩预告中,海王生物解释称,主要医院客户资金持续紧张,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持续拉长,影响营运资金周转导致海王生物营业收入及毛利率下滑。2023年末,海王生物预计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共约3.5-5亿元。

2023年8月,海王生物曾披露了连续12个月的累计诉讼、仲裁情况,有10项是海王生物及控股子公司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海王生物通过诉讼要求对方支付的绝大部分拖欠款项是应收款项。据海王生物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海王生物的应收账款已经达到了199.93亿元,占总资产的55.52%。

应收账款回款困难对海王生物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是,该部分业务占海王生物总营收的比重过高。海王生物的主营业务分别为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医药商业板块由药品、医疗器械的流通两大业务构成,主要是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售机构和分销商等下游客户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等医疗用品的配送及相关延伸增值服务。

而医药商业板块是海王生物的主要营收来源。2020年至2022年,海王生物医药商业收入分别为392.39亿元、403.16亿元、371.29亿元,均占总营收的98%以上。

解决应收账款回款已经成为海王生物的当务之急。为此,海王生物建立了以财务总监为首席责任人的管理团队,以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并且,海王生物称,2023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速清收应收账款,强化销售回款管理。

在导致海王生物业绩下滑的多个因素中,子公司业绩下滑是主要原因。2023年,海王生物拟对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5亿元到10亿元。

这都是海王生物此前大举收购给自己埋下的“祸根”。2016年至2018年,海王生物加快了收购兼并和资源整合的力度,通过外延式并购发展,子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也形成了较大的商誉。据深交所2019年向海王生物下发的年报问询函,2018年末,因海王生物先后收购77家标的公司股权,形成商誉报告期末账面价值39.18亿元,占期末净资产的65.88%,较期初增长10.38%。

到了2022年,海王生物商誉的账面价值为17.46亿元,计提商誉减值5.24亿元,较上期增加3.4亿元。为此,深交所再次下发问询函,要求海王生物说明计提商誉减值相关子公司具体情况。

根据海王生物发布的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的计提商誉减值8.5亿元到10亿元,相较2022年又翻了一倍。海王生物称,报告期内,部分下属子公司业绩降幅较大,盈利水平未达预期。

此外,海王生物2022年3月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及控股股东筹划混合所有制改革事项,预计产生的投资收益可抵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但是这一事项直到2024年1月才完成。根据1月15日海王生物披露的《关于控股股东签署附交易生效条件的合作协议书的提示性公告》,预计不会形成投资收益抵补以前年度亏损。所以,海王生物拟对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转回,预计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转回约2亿元。

上述海王生物的重大资产重组指的是1月14日,海王生物的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协议向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丝纺集团”)转让其持有的海王生物10%的股份。丝纺集团具有国资背景,广东省人民政府是丝纺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海王生物此举意在借助国有资本的强大实力,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海王生物曾在机构调研中说到,公司与同行业几家国资背景的公司比较,利润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作为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偏高,且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平均账期为六个月左右,库存周转天数超过一个月,扣除上游应付款账期,公司实际经营性资金占用超四个月,导致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公司利润率。

此后若有国资背景加持,海王生物融资成本高和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的问题或有望得到改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