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AI聊天游戏频繁爆火背后,小团队如何找到生存空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AI聊天游戏频繁爆火背后,小团队如何找到生存空间?

是什么造就了爆款AI小游戏的诞生?小团队要如何从互联网巨头和大模型公司的缝隙中找到更多生存机会?

图片来源:哄哄模拟器

界面新闻记者 | 赵一帆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一款AI应用产品从无人问津到突然爆火,可能只在一夜之间。与此同时,开发者们需要做好随时应对“短命魔咒”的准备。

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哄哄模拟器”和“决战拜年之巅”便属于这类产品。

“哄哄模拟器”(以下简称“哄哄”)也被称为“AI伴侣”,是一款走红于QQ空间的AI原生应用。它的制作灵感源于开发者王登科与女友的争执。产品设计模仿了各种吵架场景,其中不乏“帮女朋友拍的照片不好看”、“忘记纪念日”等“高危事项”。玩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哄好另一半。

和微信小游戏“羊了个羊”、AI美图应用妙鸭相机类似,这款产品也是在短时间内突然爆火,最高峰时即时在线人数接近6万人,日活用户曾达10万人,此后开始大幅下滑。

而“决战拜年之巅”也不是什么成熟AI应用,只是一个学生团队为了参加比赛在24小时内开发出的游戏。

该游戏要求玩家向七大姑、八大姨等各式AI亲戚们拜年,并对工作、结婚、生子等“灵魂拷问”进行对答,只有顺利完成交流才可通关游戏。其火爆程度与“哄哄”相当,但也很快冷却。

两款产品都选择了从小切口进行开发,主要面向年轻用户,且都是通过00后使用者居多的QQ空间走红。开发者一个是个人,另一个是学生团队,都非成熟的AI创业公司。

这不禁让人好奇,是什么造就了爆款AI小游戏的诞生?小团队要如何从互联网巨头和大模型公司的缝隙中找到更多生存机会?

突如其来的爆火和高额账单

王登科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大模型和数字化、游戏相结合,于四五个月前做出了“哄哄”,试图验证用户是否会接受这种游戏玩法。

“哄哄”本是一款移动端应用,上线初期未能激起太多水花。去年12月底,王登科为了就一门新学的前端计算机语言练手,花了两三天时间把“哄哄”改造成了网页版对话游戏。他还特意取消登录系统,以降低游玩门槛。

该游戏上线后,第一天用户量表现平平,到第二天晚上开始突然猛涨,每次刷新就多了几百人。

王登科说,通常用户通过某个论坛连接点或者社区、搜索引擎点击,后台都能看到来源,但这一次完全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更奇怪的是,网站日志是真实存在的,且停留时间很长。网站日志是用来记录服务器接收到的相关请求的信息文件,包括访客IP地址、访问时间等。

“这不符合流量攻击的特点。”他一度怀疑是否受到了网络攻击,认为这些流量像从“黑洞”而来。

流量在第三天早上又翻了几倍后,王登科才通过用户反馈得知,他们来自于QQ空间和QQ群。有用户在QQ空间发了游戏对话过程贴,此后经上千次转发,迅速在QQ群里裂变开来。

“决战拜年之巅”的爆火过程与“哄哄”类似,两者都没有做过大规模推广,走红纯属意外。“火得太快,甚至都没有时间去很好地完善产品。”开发出该产品的智聊思远团队成员称。

但也因为短时间内用户量过高,一些麻烦随之而来。

“哄哄”的流量在到达顶点后的四五天内开始出现剧烈波动,原因是网站域名频繁经历了被微信、QQ禁封又解封的过程。

摆在王登科面前的还有一份高额账单:仅一个上午,调用GPT大模型的开销已达1300美元,花掉1015亿token(文本处理的基本构建块)。

据他估算,若一整天用满GPT的使用限额,大约需要3000美元左右。单是算力成本,“哄哄”每月至少需要支出60万元。如果开设多个GPT账号,所需金额则更高。

高昂的成本也让智聊思远团队一度思考是否还能撑得下去,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token和CDN(内容分发网络)等都在不停地烧钱,一晚上所需的费用远超“哄哄”。后者给出的数字大致为150美金左右。

“决战拜年之巅”的成本花销从四位数拉升至五位数不过20分钟。“因为用户量过大,游戏瞬间崩了,我们不得不赶紧做服务器调整和扩容,数据库和CDN也都要跟着扩,整个团队都非常焦躁。”一名团队成员说。

另据一家名为人性化科技团队的成员Max透露,他们的API的账户一般是每月一充,每次一万多,面向企业的服务器价格一般在6000元/3个月。即使购买最便宜的算力进行训练,每月也要上千元。

为了降低成本,“哄哄”和“决战拜年之巅”目前都已开始寻求和国内的大模型创业公司合作,由后者提供算力支持。只是这种模式下,团队在得以控制成本的同时,容易在算力上受到较多掣肘。

市场重压下找机会

王登科所在的毛线球科技公司规模不算大,但已成立了8年有余,目前已实现盈利的产品是“面包多”,一个旨在帮开发者创收的数字内容平台。该产品并非AI应用。

这家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探索大模型相关的一些应用,王登科也因此开始学一些和神经网络相关的东西,会使用大模型去辅助完成部分工作。“哄哄”是他在闲暇时间所做的AI产品之一。

“决战拜年之巅”的开发团队发展历史则更短一些,去年3月才成立,创始团队的6名成员主要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的本硕博在读学生。

伴随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像王登科和智聊思远这样的个人及AI创业团队,想在阿里、腾讯等巨头阴影下找到生存空间颇为不易。

“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大家普遍认为存在,但没有被很好解决的需求。即使没有大厂,也很难做出这样的产品。”王登科说。

阿里、微软、谷歌等国内外科技巨头,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庞大用户基础,可以快速将AI技术转化为产品,例如微软的AI助手Copilot以及亚马逊的Alexa智能助手等。正是有了微软的资金支持,OpenAI得以掀起ChatGPT的全球AI风潮。

Max称,团队曾做了三个月的AI电商客服,但看到微信下场之后就果断放弃了,“我们知道有大厂在,肯定卷不赢的。”该团队的其他AI应用产品尚在开发过程中。

准确找到AI落地场景已成为摆在创业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也让创业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必须在饱和的市场中找到能够生存的细分领域,或者创造新的场景。此外,还要争分夺秒做开发,以免产品尚未推出便被大厂甩在后面。

“对我来说,更好的方式是找到一个更小更垂直的点,让一小群人先用起来,然后再进行扩散。”独自开发“哄哄”的王登科表示。

AI已经给了小型创业团队更多以往没有的机会,这主要得益于ChatGPT带来的技术突破。智聊思远意识到团队整体经验较为匮乏,但大模型的出现使得小团队的开发效率和能力实现飞速提升。

智聊思远举例说,以往做一个项目可能需要四五年,现在有了大模型,几个月就能完成,甚至可以赶上一些成熟创业公司的效率。

但大模型赛道正在变得更加拥挤,一些低垂的果实相继被摘掉。

“创业公司不可能永远跟在大厂后面做,否则极易被大厂干掉,这是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公司都难以接受的。”智聊思远指出。

而在王登科看来,AI可能会为现有产品赋能,但如果未能比同类产品拉开成倍差距,很难把用户吸引过来。

创业者们奋力上岸

对于应用层初创公司来说,面对资本寒冬,如何实现自我造血是活下去的关键。

IT桔子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0日,去年中国人工智能赛道在一级市场的总融资事件数较上一年同期减少近三成,总融资交易额也下降了38%。

对商业模式的重视已经被投资者放在了首位。“以前投资人可能会先了解产品数据、流量、用户、团队情况等,现在会先问如何把‘哄哄’实现商业化。”王登科说。

据他观察,目前不少做AI的创业公司要么是拿到了融资,要么是有一些业务已经开始盈利,但这类业务多是“擦边”产品,上不了台面。

而真正能够实现自我造血的AI应用仍是少数,一是因为国内用户付费意愿普遍不足,二是面对高昂的算力成本,创业者尚未找到一个合理且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这也是很多红极一时的AI应用“短命”的根本原因,即使背靠阿里的妙鸭相机、通义千问的“全民舞王”等,也都因为用户黏性不足、多种付费等因素,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王登科和“决战拜年之巅”团队已经做好了游戏从爆火到趋冷的心理准备。他们一致认为,流量下跌、用户流失很正常,毕竟产品场景单一,淡出不可避免。

除此之外,找到合适的专业人才也是组建AI创业团队的难题之一。人瑞人才与德勤中国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当前我国数字人才缺口约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持续放大。

“想法多得是,重要的是能把想法做出来的人。”Max表示。

谈及“哄哄”今后的出路,王登科还是愿意把它定位为一款“玩具”,“可能会做一些小的更新,但在国内大模型缺少有新意产品的当下,我希望它相对纯粹一点。”

这位开发者直言,仅靠“哄哄”目前的形态玩法,难以靠订阅模式收费,毕竟大模型产品的成本是很多传统小游戏、小程序的上千倍。

此前火遍朋友圈的“羊了个羊”仅用6个月营收破亿元,但这款小游戏的成本仅50万元。“哄哄即使在网页中插入广告也无法抵消已经付出的成本。”他表示。

智聊思远团队也提到了继续更新“决战拜年之巅”的计划,目前产品的成熟度为80%,距离达到100%还需要时间。该团队也未针对商业化做任何准备,他们把它看成是一种对团队的特训,并借此打开了知名度。

对于融资需求,王登科和智聊思远都表现得相当克制,均称暂时可以承受目前的成本花销,希望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做更多探索,待有更确定的数据和商业模式出现后,需要以资本来撬动产品价值时才会考虑融资。

无疑他们是幸运的,但那些缺少自我造血能力的创业者还要为资金从哪里来继续筹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AI聊天游戏频繁爆火背后,小团队如何找到生存空间?

是什么造就了爆款AI小游戏的诞生?小团队要如何从互联网巨头和大模型公司的缝隙中找到更多生存机会?

图片来源:哄哄模拟器

界面新闻记者 | 赵一帆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一款AI应用产品从无人问津到突然爆火,可能只在一夜之间。与此同时,开发者们需要做好随时应对“短命魔咒”的准备。

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哄哄模拟器”和“决战拜年之巅”便属于这类产品。

“哄哄模拟器”(以下简称“哄哄”)也被称为“AI伴侣”,是一款走红于QQ空间的AI原生应用。它的制作灵感源于开发者王登科与女友的争执。产品设计模仿了各种吵架场景,其中不乏“帮女朋友拍的照片不好看”、“忘记纪念日”等“高危事项”。玩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哄好另一半。

和微信小游戏“羊了个羊”、AI美图应用妙鸭相机类似,这款产品也是在短时间内突然爆火,最高峰时即时在线人数接近6万人,日活用户曾达10万人,此后开始大幅下滑。

而“决战拜年之巅”也不是什么成熟AI应用,只是一个学生团队为了参加比赛在24小时内开发出的游戏。

该游戏要求玩家向七大姑、八大姨等各式AI亲戚们拜年,并对工作、结婚、生子等“灵魂拷问”进行对答,只有顺利完成交流才可通关游戏。其火爆程度与“哄哄”相当,但也很快冷却。

两款产品都选择了从小切口进行开发,主要面向年轻用户,且都是通过00后使用者居多的QQ空间走红。开发者一个是个人,另一个是学生团队,都非成熟的AI创业公司。

这不禁让人好奇,是什么造就了爆款AI小游戏的诞生?小团队要如何从互联网巨头和大模型公司的缝隙中找到更多生存机会?

突如其来的爆火和高额账单

王登科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大模型和数字化、游戏相结合,于四五个月前做出了“哄哄”,试图验证用户是否会接受这种游戏玩法。

“哄哄”本是一款移动端应用,上线初期未能激起太多水花。去年12月底,王登科为了就一门新学的前端计算机语言练手,花了两三天时间把“哄哄”改造成了网页版对话游戏。他还特意取消登录系统,以降低游玩门槛。

该游戏上线后,第一天用户量表现平平,到第二天晚上开始突然猛涨,每次刷新就多了几百人。

王登科说,通常用户通过某个论坛连接点或者社区、搜索引擎点击,后台都能看到来源,但这一次完全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更奇怪的是,网站日志是真实存在的,且停留时间很长。网站日志是用来记录服务器接收到的相关请求的信息文件,包括访客IP地址、访问时间等。

“这不符合流量攻击的特点。”他一度怀疑是否受到了网络攻击,认为这些流量像从“黑洞”而来。

流量在第三天早上又翻了几倍后,王登科才通过用户反馈得知,他们来自于QQ空间和QQ群。有用户在QQ空间发了游戏对话过程贴,此后经上千次转发,迅速在QQ群里裂变开来。

“决战拜年之巅”的爆火过程与“哄哄”类似,两者都没有做过大规模推广,走红纯属意外。“火得太快,甚至都没有时间去很好地完善产品。”开发出该产品的智聊思远团队成员称。

但也因为短时间内用户量过高,一些麻烦随之而来。

“哄哄”的流量在到达顶点后的四五天内开始出现剧烈波动,原因是网站域名频繁经历了被微信、QQ禁封又解封的过程。

摆在王登科面前的还有一份高额账单:仅一个上午,调用GPT大模型的开销已达1300美元,花掉1015亿token(文本处理的基本构建块)。

据他估算,若一整天用满GPT的使用限额,大约需要3000美元左右。单是算力成本,“哄哄”每月至少需要支出60万元。如果开设多个GPT账号,所需金额则更高。

高昂的成本也让智聊思远团队一度思考是否还能撑得下去,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token和CDN(内容分发网络)等都在不停地烧钱,一晚上所需的费用远超“哄哄”。后者给出的数字大致为150美金左右。

“决战拜年之巅”的成本花销从四位数拉升至五位数不过20分钟。“因为用户量过大,游戏瞬间崩了,我们不得不赶紧做服务器调整和扩容,数据库和CDN也都要跟着扩,整个团队都非常焦躁。”一名团队成员说。

另据一家名为人性化科技团队的成员Max透露,他们的API的账户一般是每月一充,每次一万多,面向企业的服务器价格一般在6000元/3个月。即使购买最便宜的算力进行训练,每月也要上千元。

为了降低成本,“哄哄”和“决战拜年之巅”目前都已开始寻求和国内的大模型创业公司合作,由后者提供算力支持。只是这种模式下,团队在得以控制成本的同时,容易在算力上受到较多掣肘。

市场重压下找机会

王登科所在的毛线球科技公司规模不算大,但已成立了8年有余,目前已实现盈利的产品是“面包多”,一个旨在帮开发者创收的数字内容平台。该产品并非AI应用。

这家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探索大模型相关的一些应用,王登科也因此开始学一些和神经网络相关的东西,会使用大模型去辅助完成部分工作。“哄哄”是他在闲暇时间所做的AI产品之一。

“决战拜年之巅”的开发团队发展历史则更短一些,去年3月才成立,创始团队的6名成员主要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的本硕博在读学生。

伴随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像王登科和智聊思远这样的个人及AI创业团队,想在阿里、腾讯等巨头阴影下找到生存空间颇为不易。

“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大家普遍认为存在,但没有被很好解决的需求。即使没有大厂,也很难做出这样的产品。”王登科说。

阿里、微软、谷歌等国内外科技巨头,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庞大用户基础,可以快速将AI技术转化为产品,例如微软的AI助手Copilot以及亚马逊的Alexa智能助手等。正是有了微软的资金支持,OpenAI得以掀起ChatGPT的全球AI风潮。

Max称,团队曾做了三个月的AI电商客服,但看到微信下场之后就果断放弃了,“我们知道有大厂在,肯定卷不赢的。”该团队的其他AI应用产品尚在开发过程中。

准确找到AI落地场景已成为摆在创业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也让创业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必须在饱和的市场中找到能够生存的细分领域,或者创造新的场景。此外,还要争分夺秒做开发,以免产品尚未推出便被大厂甩在后面。

“对我来说,更好的方式是找到一个更小更垂直的点,让一小群人先用起来,然后再进行扩散。”独自开发“哄哄”的王登科表示。

AI已经给了小型创业团队更多以往没有的机会,这主要得益于ChatGPT带来的技术突破。智聊思远意识到团队整体经验较为匮乏,但大模型的出现使得小团队的开发效率和能力实现飞速提升。

智聊思远举例说,以往做一个项目可能需要四五年,现在有了大模型,几个月就能完成,甚至可以赶上一些成熟创业公司的效率。

但大模型赛道正在变得更加拥挤,一些低垂的果实相继被摘掉。

“创业公司不可能永远跟在大厂后面做,否则极易被大厂干掉,这是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公司都难以接受的。”智聊思远指出。

而在王登科看来,AI可能会为现有产品赋能,但如果未能比同类产品拉开成倍差距,很难把用户吸引过来。

创业者们奋力上岸

对于应用层初创公司来说,面对资本寒冬,如何实现自我造血是活下去的关键。

IT桔子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0日,去年中国人工智能赛道在一级市场的总融资事件数较上一年同期减少近三成,总融资交易额也下降了38%。

对商业模式的重视已经被投资者放在了首位。“以前投资人可能会先了解产品数据、流量、用户、团队情况等,现在会先问如何把‘哄哄’实现商业化。”王登科说。

据他观察,目前不少做AI的创业公司要么是拿到了融资,要么是有一些业务已经开始盈利,但这类业务多是“擦边”产品,上不了台面。

而真正能够实现自我造血的AI应用仍是少数,一是因为国内用户付费意愿普遍不足,二是面对高昂的算力成本,创业者尚未找到一个合理且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这也是很多红极一时的AI应用“短命”的根本原因,即使背靠阿里的妙鸭相机、通义千问的“全民舞王”等,也都因为用户黏性不足、多种付费等因素,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王登科和“决战拜年之巅”团队已经做好了游戏从爆火到趋冷的心理准备。他们一致认为,流量下跌、用户流失很正常,毕竟产品场景单一,淡出不可避免。

除此之外,找到合适的专业人才也是组建AI创业团队的难题之一。人瑞人才与德勤中国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当前我国数字人才缺口约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持续放大。

“想法多得是,重要的是能把想法做出来的人。”Max表示。

谈及“哄哄”今后的出路,王登科还是愿意把它定位为一款“玩具”,“可能会做一些小的更新,但在国内大模型缺少有新意产品的当下,我希望它相对纯粹一点。”

这位开发者直言,仅靠“哄哄”目前的形态玩法,难以靠订阅模式收费,毕竟大模型产品的成本是很多传统小游戏、小程序的上千倍。

此前火遍朋友圈的“羊了个羊”仅用6个月营收破亿元,但这款小游戏的成本仅50万元。“哄哄即使在网页中插入广告也无法抵消已经付出的成本。”他表示。

智聊思远团队也提到了继续更新“决战拜年之巅”的计划,目前产品的成熟度为80%,距离达到100%还需要时间。该团队也未针对商业化做任何准备,他们把它看成是一种对团队的特训,并借此打开了知名度。

对于融资需求,王登科和智聊思远都表现得相当克制,均称暂时可以承受目前的成本花销,希望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做更多探索,待有更确定的数据和商业模式出现后,需要以资本来撬动产品价值时才会考虑融资。

无疑他们是幸运的,但那些缺少自我造血能力的创业者还要为资金从哪里来继续筹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