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道个歉: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差点因为固式思维而错过了一部极好的作品,它就是号称“国漫崛起之作”的9分钟动画短片《相思》。
▲图源China Daily,标题为“中国风动画给予国漫新活力”。
为什么差点错过呢?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第一次与《相思》相遇是在微博上,看到人民日报啊,共青团啊这些官方聚聚正在大力转发!
人民日报爸爸喜欢的肯定是又红又专的主旋律啦,当年“雷锋的故事”留给小十君不小的心理阴影,而且小视频封面截图的人设有点一言难尽……
人家六娘是右图的娉婷模样,你找个双下巴的截图当然会被嫌弃的啊(强行推锅)▼
带着嫌弃的滤镜,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口嫌体正直地点开了视频,很快啪啪打脸的flag插满了小十君傲娇的脊背。
「差点因为自己的偏见而错过了一部好片子啊!」
这部动画作品很短,只有9分钟多一点,描述了清朝嘉定名人王初桐和青梅竹马的恋人六娘之间的故事。
六娘家境殷实,王初桐家境贫寒,两人虽情投意合,但因封建礼教和悬殊的家境注定不能在一起。
就在王初桐为了考取功名而努力读书的时候,六娘被许配给了别人。他们没有许下任何诺言,也没人让谁等着谁。
但在六娘定亲那天的大雨中,两人隔着一道门失声痛哭却不能相见的一幕,着实让人感到心头一紧。
本片目前豆瓣评分8.7,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大量网友直接甩出了五星好评,纷纷表示“好看死了哭死宝宝了”。
@猬什么:不能和心上人在一起,好难过QAQ
是不是真哭了我们不去深究,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操蛋的2016年底,国漫出现了一部走心的动画作品。
水墨画的氤氲画风,古香古色的诗词合唱,含蓄的写意表达方式,在这神秘的国漫力量面前,网友和媒体也毫不吝啬抛出了自己的赞美。
@度水若殇:国产剧的标杆,国产电影的楷模,中国好的文化底蕴要好好利用。
@粽人府:这部片子代表着国漫的崛起,中国情怀,中国感动。
《相思》确实是一部画面唯美、细节经得起推敲、故事韵味无穷的作品,但它真的是国漫崛起的标志吗?
在小十君看来,《相思》代表着国漫正在回归正常和健康的发展模式。而“崛起”这个词,用得太大了。
为什么男二总要是个猥琐的老头儿?这个固式思维要改一改▼
动不动就这个崛起,那个复兴,你以为这是国足吗就崛起。扣帽子不是不可以,但帽子扣得太大会憋死人。
我国不是没有制作过精彩的动漫作品。早在上世纪60年代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部享誉全球的《大闹天宫》。
这版《大闹天宫》在IMDb上评分高达8.3。
该片分为上下两集,分别于1961年和1964年完成,那个时候没有电脑,也就是说这部作品是纯手工画出来的。
《大闹天宫》的人设直接影响了后面几十年中孙悟空的形象设计,小时候文具盒上的猴哥和集市上卖的面具上的猴哥基本都是那个样子。
百度随便搜给你们看的,不卖也不抽奖哈哈▼
这部片子获得了中国第2届电影百花奖、第22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众多奖项,放在整个中国现代电影当中都是一部很了不得的事情。
而从那以后国漫并没有乘胜追击一路走高,而是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发展境地。说好听点叫原地踏步,不好听点叫走下坡路。
小十君小时候是抱着电视长大的,那时候在电视上能看到《猫和老鼠》《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等外来作品,也能看到很多势均力敌的国产动画。
比如《舒克和贝塔》《小糊涂神》《邋遢大王》《蓝皮鼠和大脸猫》《海尔兄弟》……还有画风正常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1999年上映的《西游记》和《宝莲灯》在新千年到来之前给国漫划上了一道分水岭,因为2000年以后的国产动漫实在是,一言难尽。
插播一个八卦。动画片《西游记》前7集的孙悟空配音演员是张涵予,你没想错就是你脑海中的那个张涵予。
2000年以后我们的作品是什么呢?《蓝猫淘气3000问》《猪猪侠》《喜羊羊与灰太狼》 《熊出没》《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而我们的动画作品的主人公全部变成了眼大无神、动作迟缓、吐字不清的小结巴,故事情节大部分幼稚无脑,部分作品还有点三观不正。
尴尬吗?还有更尴尬的,那就是国漫频频涉嫌抄袭国外动漫作品。
《大耳朵图图》被怀疑抄袭《蜡笔小新》,《战龙四驱》被怀疑抄袭《四驱兄弟》,《汽车人总动员》这部作品小十君不想做任何评价。
就好像考试抄学霸的卷子,学霸最后还是考了100分,而你抄错了答案、描错了答题卡,不仅不及格还被老师发现了。
所幸的是,近几年国漫不乏有标新立异之作,比如《狐妖小红娘》《功夫兔与菜包狗》《秦时明月》《李献计历险记》《镇魂街》……
定格动画《功夫兔与菜包狗》▼
《狐妖小红娘》▼
《镇魂街》▼
作品各有各的好,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祖国未来的花朵依旧在看喜羊羊,长大的花朵们苦于没有好作品可看。那国漫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讲故事?不太行
我国动漫的内容实在是太喜欢炒冷饭了。一个《西游记》不知道拍了多少次,《喜羊羊和灰太狼》《蓝猫淘气三千问》《熊出没》系列完全停不下来。
主旋律大事件拍个动画片,外国优秀动漫拿过来改改拍个动画片,实在没招了以前的冷饭拿过来回回锅搞个动画片。
比如2012年用3D技术再版了《大闹天宫》,重制之后的画风有点,年画风?
@憨厚之有:怀疑哪吒喝了毒奶粉。
比如作画粗糙、配音含糊《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很想揪剧组员工的耳朵,你们这都拍的是什么鬼?
@桃子:陪儿子看结果看吐了。毁童年不解释。
问:大头儿子和隔壁王叔叔到底是什么关系?(PS:此图片为同人恶搞漫画,并非正剧剧情,请文明围观谢谢)▼
一个故事可以翻来覆去讲三千回不是不可以,但至少要让人看出人物的成长和剧情的起伏,反面典型请参考破案已经不动脑子了的《名侦探柯南》。
而《相思》在故事内容方面做出了一个正面示范,将王维的古诗《相思》和清代嘉定名人王初桐的故事结合在了一起。
不过写这么密集的毛笔字儿,好多孩子根本没耐心看完吧▼
古人配古诗,古风配古曲,说感受不到耳目一新是在骗人。
希望编剧可以打开一个新的思路,唐诗宋词三百首,神话故事遍地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除了《西游记》就找不出一个新的IP讲故事吗?
不是说不能再画孙悟空,只是再好的原料如果厨师不行的话,这饭是没法吃的。
观众呢?不太行
如果一个小朋友说他喜欢看动漫而不是喜欢看书,回家妈妈大概会揍他的。如果一个成年人说他喜欢动漫,背后大概有人会笑话他幼稚。
这就是动漫在中国的尴尬境地。喜欢的人不敢大声讲出来自己的爱好,为了满足需求只能放弃观看国产动漫。
低龄受众被《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没》包围,审美在劣质动漫产品的熏陶下越来越差。
@庚桑野:有什么样的受众就有什么样的作品,说的是《喜羊羊和灰太狼》
当中规中矩的新一代国漫出现时,大龄群体嗤之以鼻不买账,低龄群体不屑一顾不喜欢,在夹缝中生存的新一代国漫的境遇,未免也太可怜了一点。
为什么我们的动漫大人不爱看、小孩没得看,而宫崎骏、迪士尼他们出品的动画能老少咸宜呢?这是问题的起点,也是问题的终点。
行业呢?不太行
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诞生,是一个产业链的环环相扣,剧本、作画、配音、配乐、 发行、宣传,优秀的工作人员、充足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贯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作品都有可能玩完。
日本和欧美的动画产业链已经很成熟,动漫的制作就像工业化生产流水线,虽然套路化,但是质量是有保证的。
小十君在观看NHK为宫崎骏制作的纪录片时,除了感慨宫崎骏的匠人情怀,还被工作室井然有序的工作流程所折服。
我们就不能建立一个这样的体系吗?
在小十君看来,国产动漫的产业链体系是在建设的,建成啥样子了不好说,从整体状况来看,大概是还没建好吧……
但是通过近几年国漫作品的质量可以看出,在健全的产业链下制作出的作品,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2015年的《大圣归来》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肯定,这部作品从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特效效果、发行宣传方面堪称国漫发展的样板。
大圣已经归来,有人说国漫这次也该归来了吧。
想法呢?好像更不太行
《大圣归来》给业界和影迷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后续的《大鱼海棠》又实力打了大家的脸。
这些片子不差,也没好到哪去,问题就在于我们仍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小十君在B站上观看过一个将中国和日本动漫进行比较的视频,该视频于2016年7月上架,目前有11万多的播放量,弹幕3000多条。
▲想感受一下的可以移步B站,自己去搜哦
视频内容是以国产动漫《镇魂街》为例进行分析比较,小十君本来是打算认真学习取经的,结果被满屏弹幕吸引住了,简直就是一个大型撕逼现场,从开始撕到最后。
小十君能够理解,喷也好捧也罢,如果不是为了国漫更好地发展,谁会在一个配音连普通话都说不好、满嘴错别字的视频里面撕逼?
但是你们撕得很没有逻辑和意义啊。《大圣归来》你们说国漫崛起,《大鱼海棠》你们又说崛起,到了《相思》套路如出一辙,说好话就是一家人,说不好就不是中国人。
批评若不自由,赞美无任何意义,如果看不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一味夸赞,总有一天会跌落尘埃再不能抬头。在这个原地踏步等于后退的年代,自大就是自取灭亡。
如果没有健全的产业链,具有匠人情怀的工作人员,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你扣什么帽子都是扯淡。
比如《相思》当中大家纠结的红豆问题,在小十君看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双关,“红豆生南国”当中的红豆和平时吃的红豆不是一个东西,这个应该是一个常识。
@糖果子:导演没文化,没常识。
但这个常识被喷的很惨。全片一共就9分钟,还要解释红豆和红豆的区别,太难为剧组了,当然这个双关意义的处理上也过于含蓄了点。
被骂没文化的导演只好出来澄清发个微博▼
然后一群人为了红豆开撕了,骂剧组傻逼,红豆和红豆都分不清,差评。这是剧组的锅吗,看起来是的,但小十君认为这也反映了一部分观众没有欣赏和辨别的能力。
一方面是剧组的良苦用心得不到欣赏,一方面是胡乱给人扣帽子,你说这锅菜还怎么做啊。
说到这里小十君表扬一下“有妖气”出品的《镇魂街》。故事内容新颖,具有特异功能的人类和守护灵之间的故事,人设取材于《三国演义》,也算国漫中的一股清流。
虽然打斗场面有时还会卡成ppt,但是也算良心了,唯一美中不足就是朗诵腔的声优配音,如何让国语配音听上去不违和,是国漫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那《相思》又是如何成功的呢?大概就是认真两字吧。从网上流传的分镜画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处女座附体的细节控剧组,你随便找出的一个细节,可能需要剧组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去完成。
《相思》分镜:动作要慢、细腻、准,眼睛后期尝试倒影▼
《相思》分镜:小秀才衣角要有水渍▼
就像导演彭擎政所说,片子本身好是一个原因,而团队的诚恳和认真才是做好这件事情的源头。
小十君希望彭导的团队可以将这份诚恳保持下去,后续将要问世的作品还有《相思(下)》《游子吟》等16部短片,如果能一直保持这种水准并有所提高,小十君愿意继续等待。
作为观众的我们,还是多看点书长点知识,不要再为了红豆这种无聊的错误去撕无聊的逼。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键盘侠,而行动派总是少之又少。
▲豆瓣网友说等着大圣的十世轮回,这难道不是我们对于国漫的一种期待吗?
国漫崛起之路漫漫,但只要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终有一天我们会中气十足喊出“国漫崛起”这句话,而现在说什么都太早。
你若如期归来,这正是我们等待的意义。你也不必心急,我们会一直在这里。
本文为第十放映室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ID:dsfysweixin,微信搜索关注:第十放映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