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二战时潜艇上的宅男生活太悲催 搞不好就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击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二战时潜艇上的宅男生活太悲催 搞不好就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击沉

14个男人跟16枚鱼雷睡在一起。当水手们点不着烟时,他们就知道潜艇里污浊的空气已经缺氧了。

二战军舰上炊事水手的真实服装:T恤加粗布工装外罩围裙。图片来源:USS Cod Submarine Memorial

谁也没说过美国海军舰艇上的生活是奢侈的。就连在地球上最先进的战舰上,生活也可能是一团糟。尽管如今舰上的设施和福利已大幅改善,但在二战时期,那些巡逻在海上的水兵们过的日子与现代同行相比还是相当不一样的。

比如,二战时期的潜艇就小很多。尽管比起现代潜艇才短60英尺左右,当时美国海军的“小鲨鱼”和“白鱼”级潜艇排水量才是现代佛吉尼亚级潜艇的三分之一。

在那样狭小的空间,有大约60-80名水手生活在里面,还有他们的装备,以及75天的给养。

在潜艇上,每名水兵只有一立方英尺(约32升)的个人储物空间。每人一张分层铺位,分布于舰艇的许多个船舱里,包括鱼雷舱。前部的鱼雷舱里,14个大男人跟16枚鱼雷挤在一起。

在战时长时间的潜水巡逻中,一艘这样大小的潜艇完全无法适当地储存所有必须的给养,为了挤出空间,水手将食品箱放在他们能找到的任何地方——淋浴间、轮机间,甚至暂存在甲板上,直到艇内找到地方可以藏放。

好的方面也存在。由于潜艇上的使命既危险又辛苦,海军尽最大能力保障为潜艇官兵提供最好的食品。比如,作为小小的奢侈,他们还想法在潜艇内装了一台小冰箱专门放冰激凌。

可惜潜艇上并没有许多时间和空间来享受美食。大多数时间里,水手们在三班倒地干活,只有换班间隙才能有十分钟的时间吃饭,期间还要步行穿过狭长的通道。

用餐时间常常需要严格按照潜艇的运动来控制,因而不得不分成多次进餐。在距离日本机场的500英里范围内,潜艇严禁白天上浮,以躲避日军的空中侦察和攻击。在二战早期,这意味着几乎所有海域都不能白天上浮,因为那时日军还控制着太平洋和沿岸的许多疆土。

潜水艇白天只能下潜,晚上才能上浮到水面。为了弥补不便,许多水手需要把白天各种工作改在晚上完成。水手们管这种情况叫“黑白颠倒”,他们利用晚上上浮到水面时做事。

上浮的重要性在于,当潜艇在柴油发动机数小时连续工作之后下潜,船舱会迅速变热。动力舱内的温度会升高到华氏100度以上,然后热量扩散到整个潜艇内。加上80名水手在艇内工作、呼吸,空气会迅速变得污浊不堪。

当水手们点不着香烟时,他们就知道艇内空气变得太差,已经缺氧了(有点讽刺吧,他们自己感觉不到么)。

更糟糕的事情是艇上特别缺水,没法洗澡。在长途出征期间,大多数人每10天左右才能冲一次淋浴。洗衣服更是无法解决。因为这些艰苦的条件,每个潜艇人员身上会带着一种特殊的气味:带有柴油燃料、汗液、烟草、液压机液、厨房烹煮和下水道污水的混合气味。

有艘一战时的老潜艇,S-boat,经常被称为“猪崽船”,艇上的条件更是恶劣。由于通风差,臭味比别处更强烈。此外艇上各种霉菌也极易滋生,还有怎么都灭不净的大蟑螂。

如果说生活条件恶劣还不够糟,水手们为了打击敌人还要朝着遍布敌人的水域孤独航行。

潜艇的打击目标通常是运输船,但有时他们会遭遇敌人的水面舰艇。一旦潜艇被敌人发觉,敌方军舰会逼近它,发射深水炸弹进行摧毁。

在二战期间总计263艘美军潜艇中,有41艘因遭敌攻击而沉没,另外11艘因意外事故等原因沉没。沉没的比例差不多是潜艇总数的五分之一。因此,潜艇兵是二战时最为危险的兵种之一。

潜艇面临的更加危险的处境还包括:成为自己发射的鱼雷的目标。由于当时使用的早期Mk. 14型鱼雷存在不足,它在行进中常常会打圈,然后转回来击中发射它的潜艇。至少美国潜艇“刺尾鱼”号就不幸遭遇了这种命运。

尽管征途充满着危险,美国潜艇在二战中的表现却异常优秀。在太平洋上,美国水兵击沉近1400艘各类日本船只,总排水量超过550万吨。

潜艇兵还拯救了504名落海的飞行员,同时帮助许多重要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包括从菲律宾撤离美国高级专员和美治菲律宾总统奎松。

潜艇也奉命执行特殊任务,将侦察小组送到敌方海岸上。他们有时用5英寸甲板炮轰击敌人阵地。

勇敢无畏的潜艇兵在二战期间可谓有口皆碑。总统嘉奖有36次被颁给潜艇官兵,共有七位潜艇艇长因海上战功被授予荣誉勋章。

(翻译:于馥莉;编辑:王立夫)

来源:Business Insider

原标题:Life aboard World War II submarines was brutal

最新更新时间:01/26 09:0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二战时潜艇上的宅男生活太悲催 搞不好就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击沉

14个男人跟16枚鱼雷睡在一起。当水手们点不着烟时,他们就知道潜艇里污浊的空气已经缺氧了。

二战军舰上炊事水手的真实服装:T恤加粗布工装外罩围裙。图片来源:USS Cod Submarine Memorial

谁也没说过美国海军舰艇上的生活是奢侈的。就连在地球上最先进的战舰上,生活也可能是一团糟。尽管如今舰上的设施和福利已大幅改善,但在二战时期,那些巡逻在海上的水兵们过的日子与现代同行相比还是相当不一样的。

比如,二战时期的潜艇就小很多。尽管比起现代潜艇才短60英尺左右,当时美国海军的“小鲨鱼”和“白鱼”级潜艇排水量才是现代佛吉尼亚级潜艇的三分之一。

在那样狭小的空间,有大约60-80名水手生活在里面,还有他们的装备,以及75天的给养。

在潜艇上,每名水兵只有一立方英尺(约32升)的个人储物空间。每人一张分层铺位,分布于舰艇的许多个船舱里,包括鱼雷舱。前部的鱼雷舱里,14个大男人跟16枚鱼雷挤在一起。

在战时长时间的潜水巡逻中,一艘这样大小的潜艇完全无法适当地储存所有必须的给养,为了挤出空间,水手将食品箱放在他们能找到的任何地方——淋浴间、轮机间,甚至暂存在甲板上,直到艇内找到地方可以藏放。

好的方面也存在。由于潜艇上的使命既危险又辛苦,海军尽最大能力保障为潜艇官兵提供最好的食品。比如,作为小小的奢侈,他们还想法在潜艇内装了一台小冰箱专门放冰激凌。

可惜潜艇上并没有许多时间和空间来享受美食。大多数时间里,水手们在三班倒地干活,只有换班间隙才能有十分钟的时间吃饭,期间还要步行穿过狭长的通道。

用餐时间常常需要严格按照潜艇的运动来控制,因而不得不分成多次进餐。在距离日本机场的500英里范围内,潜艇严禁白天上浮,以躲避日军的空中侦察和攻击。在二战早期,这意味着几乎所有海域都不能白天上浮,因为那时日军还控制着太平洋和沿岸的许多疆土。

潜水艇白天只能下潜,晚上才能上浮到水面。为了弥补不便,许多水手需要把白天各种工作改在晚上完成。水手们管这种情况叫“黑白颠倒”,他们利用晚上上浮到水面时做事。

上浮的重要性在于,当潜艇在柴油发动机数小时连续工作之后下潜,船舱会迅速变热。动力舱内的温度会升高到华氏100度以上,然后热量扩散到整个潜艇内。加上80名水手在艇内工作、呼吸,空气会迅速变得污浊不堪。

当水手们点不着香烟时,他们就知道艇内空气变得太差,已经缺氧了(有点讽刺吧,他们自己感觉不到么)。

更糟糕的事情是艇上特别缺水,没法洗澡。在长途出征期间,大多数人每10天左右才能冲一次淋浴。洗衣服更是无法解决。因为这些艰苦的条件,每个潜艇人员身上会带着一种特殊的气味:带有柴油燃料、汗液、烟草、液压机液、厨房烹煮和下水道污水的混合气味。

有艘一战时的老潜艇,S-boat,经常被称为“猪崽船”,艇上的条件更是恶劣。由于通风差,臭味比别处更强烈。此外艇上各种霉菌也极易滋生,还有怎么都灭不净的大蟑螂。

如果说生活条件恶劣还不够糟,水手们为了打击敌人还要朝着遍布敌人的水域孤独航行。

潜艇的打击目标通常是运输船,但有时他们会遭遇敌人的水面舰艇。一旦潜艇被敌人发觉,敌方军舰会逼近它,发射深水炸弹进行摧毁。

在二战期间总计263艘美军潜艇中,有41艘因遭敌攻击而沉没,另外11艘因意外事故等原因沉没。沉没的比例差不多是潜艇总数的五分之一。因此,潜艇兵是二战时最为危险的兵种之一。

潜艇面临的更加危险的处境还包括:成为自己发射的鱼雷的目标。由于当时使用的早期Mk. 14型鱼雷存在不足,它在行进中常常会打圈,然后转回来击中发射它的潜艇。至少美国潜艇“刺尾鱼”号就不幸遭遇了这种命运。

尽管征途充满着危险,美国潜艇在二战中的表现却异常优秀。在太平洋上,美国水兵击沉近1400艘各类日本船只,总排水量超过550万吨。

潜艇兵还拯救了504名落海的飞行员,同时帮助许多重要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包括从菲律宾撤离美国高级专员和美治菲律宾总统奎松。

潜艇也奉命执行特殊任务,将侦察小组送到敌方海岸上。他们有时用5英寸甲板炮轰击敌人阵地。

勇敢无畏的潜艇兵在二战期间可谓有口皆碑。总统嘉奖有36次被颁给潜艇官兵,共有七位潜艇艇长因海上战功被授予荣誉勋章。

(翻译:于馥莉;编辑:王立夫)

来源:Business Insider

原标题:Life aboard World War II submarines was brutal

最新更新时间:01/26 09:0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