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影票价,下降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影票价,下降了吗?

电影票价上涨仍然是大势所趋。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斑马消费 陈碧婷

吐槽电影票价太贵的人,今年好像变少了。

刚刚过去的2024春节档,电影票均价不到50元,低于前两年同期。以价换量奏效,观影人次逆袭,造就了“史上最强春节档”。

实际上,电影票价持续多年的上涨趋势,也在2023年被打断。2016年电影票均价33.32元,一路上涨至2022年的42.23元;2023年也只是微涨至42.28元。

春季档历来被视为全年电影市场的风向标,稳价之后再降价,背后的原因是,影视行业的正向循环尚未得到重建,市场缺乏优质的产品供给,对观众的吸引力下降,不得已推出以价换量的策略。

不过,从长期来看,电影票价上涨仍然是大势所趋。什么时候电影票价稳步增长,那才是电影业真正走出低谷的时候。

电影票真降价

最近几年,每到春节档前后,大家都会感叹,电影票价实在是太贵了。今年也不例外,互联网上充斥着大家对这笔高消费的无可奈何。

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某中部县城,唯二的两家电影院,中影+万达,春节假期的电影票价基本都在50元以上,热门电影的黄金场次,逼近百元。

可能不同地区的观众不同时间观影的票价有所差异。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春节档的电影票价,实际上下降了。

农历大年初一,近年一直是电影院最火爆的时刻。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的这一天,电影市场总票房13.45亿元,平均票价50.6元,低于2022年的56.0元和2023年的53.2元。

之后几天,电影票均价匀速下降,假期结束后,降到了45元上下,与近几年的整体电影票均价相当。

2024年农历初一-初七,电影业总票房73.36亿元,平均票价49.32元;2022年和2023年同期,票房均价分别为52.28元和52.01元。

以具体电影为例,今年大年初一去看当天最卖座的《飞驰人生2》,平均要花51.0元;去年同期最热门的《流浪地球2》,同一时间的平均价格为54.5元;前年同一时间的《长津湖之水门桥》,57.4元。

大家的体感与统计数据的温差,首先来自区域和时间的差异。过年期间,一二线城市电影票价相对稳定;低线城市因电影院和银幕数量有限,从平时的门可罗雀切换至春节的人潮汹涌,电影院们自然想在这个最火爆的时段,推高票价,大赚一笔。

另外,这种差异,也来自于互联网中典型的“幸存者偏差”。一些觉得电影票贵的人往往喜欢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也相对更容易得到关注;与之相反的情况,没人发、也没人看。

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2023年,多个衣食住行的细分行业开启降价模式,量贩零食和折扣店成为零售行业最热门的概念,就连此前高高在上的白酒行业,也都在纷纷推中低端产品对冲高端收入的增长危机。

这种整体的消费风潮,正好碰上了电影行业的低潮期。

电影行业在2018年迎来调整期,又遭遇3年特殊时期;市场由秋入冬,对行业造成了系统性的打击,华谊兄弟、万达电影、博纳影业等头部公司均遭遇阶段性困境。

由于电影产业的生产周期较长,极度依赖于行业的正向循环。前几年电影公司没挣到钱,投资额下降,导致这两年市场缺乏优质内容供给——恰恰内容,又是电影产业的核心。

电影市场去年的整体表现,喜忧参半。从时间维度上看,呈现出典型的高开低走趋势。春节档和暑期档大放异彩;进入9月份,几乎都是垃圾时间,十一档直接落空。

这是因为,暑期档之后,电影市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爆款产品,影响了观众对电影消费的欲望。

电影票价,与电影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存在一定关联。以今年春节档为例,大年初一上映了7部电影,《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等主力产品的均价都超过50元,最为弱势的《黄貔:天降财神猫》,只有40元。

电影行业在产品力整体下降的背景下,只能压低票价,用价格吸引消费者入场,尽可能地维持市场局面。

最终整体算下来,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平均票价,止住了增长的势头。全年总票房542.04亿元,同比增长80.99%,观影人次12.82亿人,同比增长80.06%,平均票价42.28元,比2022年的42.23元,只增加了0.05元。

这种策略延续到2024年的贺岁档,引发了一个不寻常的信号。降价达到了预想中的效果:今年春节档,虽然电影产品的口碑和预期成绩不及去年,但进入电影院的观众变多了;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七的观影人次达到1.49亿,较上年同期提升了3.04%。

以价换量成功,春节档合并情人节档,再加上假期时间拉长,共同促成了“史上最强春节档”的声势。

涨价仍是大势

很多人吐槽电影票价高,对标的是十年前动辄9.9元看一场电影的时期。

2013年-2017年前后,那是电影市场的特殊时期。电影业处在蓬勃向上的黄金时代,银幕数量、电影院线、行业票房都稳步增长,电影公司们也都处于业务的上升期,全行业都希望尽快做大数据,以期皆大欢喜。

那时,也是猫眼、淘票票等互联网票务平台的成长期,移动互联网烧钱模式的引入,让票补成为它们吸引消费者、征服电影产业链的无上利器。

最疯狂的2015年,440亿元的总票房中,约有30-50亿元来自票补。市场老大猫眼,2015年-2017年销售与营销开支分别为15.21亿元、10.28亿元、14.20亿元;2018年,行业估计其票补达到13亿元。

后来,票补在行业监管的介入下逐渐退潮,电影票价开启上涨模式。

数据显示,中国电影市场平均票价,在2016年跌至阶段性33.32元的低点后,逐步提升,2021年-2023年分别为40.50元、42.23元、42.28元。

其中,春节档首周平均票价,2017年-2019年分别为37.75元、39.64元、44.53元;2021年-2024年分别为48.52元、52.28元、52.01元和49.32元。由此可见,2019年和2022年的春节档,电影票价涨幅最大,那个时期观众吐槽也更严重。

不过,2023年的稳价和2024年初的降价,只是电影行业在产品供应不足之下的权宜之计。从市场规律来看,电影票越来越贵,才是长远趋势。

一方面,电影市场的成本越来越高。就算在ChatGPT和Sora等AI工具的帮助下,影视制作成本或许会趋势性下降,但是,作为一种以体验为主的商业形态,电影在发行、放映等环节的开支仍然巨大。

另外,仰望星空之后落到实地,电影市场逐渐进入存量时代,电影院线、票务平台、电影公司们,进入了一个相对固化的市场格局中。行业上下游烧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用户消费习惯培养后,从投入期进入盈利兑现期,这是市场规律决定的,也是垄断地位的必然选择。

所以,请珍惜今年春节档前后的电影票价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影票价,下降了吗?

电影票价上涨仍然是大势所趋。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斑马消费 陈碧婷

吐槽电影票价太贵的人,今年好像变少了。

刚刚过去的2024春节档,电影票均价不到50元,低于前两年同期。以价换量奏效,观影人次逆袭,造就了“史上最强春节档”。

实际上,电影票价持续多年的上涨趋势,也在2023年被打断。2016年电影票均价33.32元,一路上涨至2022年的42.23元;2023年也只是微涨至42.28元。

春季档历来被视为全年电影市场的风向标,稳价之后再降价,背后的原因是,影视行业的正向循环尚未得到重建,市场缺乏优质的产品供给,对观众的吸引力下降,不得已推出以价换量的策略。

不过,从长期来看,电影票价上涨仍然是大势所趋。什么时候电影票价稳步增长,那才是电影业真正走出低谷的时候。

电影票真降价

最近几年,每到春节档前后,大家都会感叹,电影票价实在是太贵了。今年也不例外,互联网上充斥着大家对这笔高消费的无可奈何。

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某中部县城,唯二的两家电影院,中影+万达,春节假期的电影票价基本都在50元以上,热门电影的黄金场次,逼近百元。

可能不同地区的观众不同时间观影的票价有所差异。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春节档的电影票价,实际上下降了。

农历大年初一,近年一直是电影院最火爆的时刻。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的这一天,电影市场总票房13.45亿元,平均票价50.6元,低于2022年的56.0元和2023年的53.2元。

之后几天,电影票均价匀速下降,假期结束后,降到了45元上下,与近几年的整体电影票均价相当。

2024年农历初一-初七,电影业总票房73.36亿元,平均票价49.32元;2022年和2023年同期,票房均价分别为52.28元和52.01元。

以具体电影为例,今年大年初一去看当天最卖座的《飞驰人生2》,平均要花51.0元;去年同期最热门的《流浪地球2》,同一时间的平均价格为54.5元;前年同一时间的《长津湖之水门桥》,57.4元。

大家的体感与统计数据的温差,首先来自区域和时间的差异。过年期间,一二线城市电影票价相对稳定;低线城市因电影院和银幕数量有限,从平时的门可罗雀切换至春节的人潮汹涌,电影院们自然想在这个最火爆的时段,推高票价,大赚一笔。

另外,这种差异,也来自于互联网中典型的“幸存者偏差”。一些觉得电影票贵的人往往喜欢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也相对更容易得到关注;与之相反的情况,没人发、也没人看。

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2023年,多个衣食住行的细分行业开启降价模式,量贩零食和折扣店成为零售行业最热门的概念,就连此前高高在上的白酒行业,也都在纷纷推中低端产品对冲高端收入的增长危机。

这种整体的消费风潮,正好碰上了电影行业的低潮期。

电影行业在2018年迎来调整期,又遭遇3年特殊时期;市场由秋入冬,对行业造成了系统性的打击,华谊兄弟、万达电影、博纳影业等头部公司均遭遇阶段性困境。

由于电影产业的生产周期较长,极度依赖于行业的正向循环。前几年电影公司没挣到钱,投资额下降,导致这两年市场缺乏优质内容供给——恰恰内容,又是电影产业的核心。

电影市场去年的整体表现,喜忧参半。从时间维度上看,呈现出典型的高开低走趋势。春节档和暑期档大放异彩;进入9月份,几乎都是垃圾时间,十一档直接落空。

这是因为,暑期档之后,电影市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爆款产品,影响了观众对电影消费的欲望。

电影票价,与电影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存在一定关联。以今年春节档为例,大年初一上映了7部电影,《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等主力产品的均价都超过50元,最为弱势的《黄貔:天降财神猫》,只有40元。

电影行业在产品力整体下降的背景下,只能压低票价,用价格吸引消费者入场,尽可能地维持市场局面。

最终整体算下来,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平均票价,止住了增长的势头。全年总票房542.04亿元,同比增长80.99%,观影人次12.82亿人,同比增长80.06%,平均票价42.28元,比2022年的42.23元,只增加了0.05元。

这种策略延续到2024年的贺岁档,引发了一个不寻常的信号。降价达到了预想中的效果:今年春节档,虽然电影产品的口碑和预期成绩不及去年,但进入电影院的观众变多了;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七的观影人次达到1.49亿,较上年同期提升了3.04%。

以价换量成功,春节档合并情人节档,再加上假期时间拉长,共同促成了“史上最强春节档”的声势。

涨价仍是大势

很多人吐槽电影票价高,对标的是十年前动辄9.9元看一场电影的时期。

2013年-2017年前后,那是电影市场的特殊时期。电影业处在蓬勃向上的黄金时代,银幕数量、电影院线、行业票房都稳步增长,电影公司们也都处于业务的上升期,全行业都希望尽快做大数据,以期皆大欢喜。

那时,也是猫眼、淘票票等互联网票务平台的成长期,移动互联网烧钱模式的引入,让票补成为它们吸引消费者、征服电影产业链的无上利器。

最疯狂的2015年,440亿元的总票房中,约有30-50亿元来自票补。市场老大猫眼,2015年-2017年销售与营销开支分别为15.21亿元、10.28亿元、14.20亿元;2018年,行业估计其票补达到13亿元。

后来,票补在行业监管的介入下逐渐退潮,电影票价开启上涨模式。

数据显示,中国电影市场平均票价,在2016年跌至阶段性33.32元的低点后,逐步提升,2021年-2023年分别为40.50元、42.23元、42.28元。

其中,春节档首周平均票价,2017年-2019年分别为37.75元、39.64元、44.53元;2021年-2024年分别为48.52元、52.28元、52.01元和49.32元。由此可见,2019年和2022年的春节档,电影票价涨幅最大,那个时期观众吐槽也更严重。

不过,2023年的稳价和2024年初的降价,只是电影行业在产品供应不足之下的权宜之计。从市场规律来看,电影票越来越贵,才是长远趋势。

一方面,电影市场的成本越来越高。就算在ChatGPT和Sora等AI工具的帮助下,影视制作成本或许会趋势性下降,但是,作为一种以体验为主的商业形态,电影在发行、放映等环节的开支仍然巨大。

另外,仰望星空之后落到实地,电影市场逐渐进入存量时代,电影院线、票务平台、电影公司们,进入了一个相对固化的市场格局中。行业上下游烧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用户消费习惯培养后,从投入期进入盈利兑现期,这是市场规律决定的,也是垄断地位的必然选择。

所以,请珍惜今年春节档前后的电影票价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