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韩寒怎么拍赛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韩寒怎么拍赛车

因为韩寒是一个赛车运动员,他不只是用一个导演的眼光去看每个镜头,还从赛车运动员的角度去看每个镜头。

文|新声Pro 何 婧

监制|张一童

韩寒无疑是中国影视行业最会拍车戏的导演之一。

曾经的职业赛车运动员身份带给他的影响是双重的,他能捕捉到「每过一个弯都是这场比赛的最后一个弯」这样独属于车手的微妙心理体验,也更明确地知道如何用影像最大程度展现出赛车运动的魅力。

「因为他是一个赛车运动员,他不只是用一个导演的眼光去看每个镜头,还从赛车运动员的角度去看每个镜头。」《飞驰人生2》B组导演马林说。

在《飞驰人生》系列的拍摄中,拉力赛的设定进一步增加了拍摄难度,除了场地要求高,高速行驶下扬起的灰尘砂砾也进一步加大了拍摄难度。

「真实、还原」,是整个剧组对于赛车戏的基本要求,拍摄中使用的车,韩寒都按照标准赛车的要求准备的。

「每个我们看到的车队赛车,都准备了两辆,还有两辆C级车(中大型车),一共准备了十几辆。轮胎的数量已经难以计算了,因为每场赛车戏对于轮胎都是极限使用,是一车车拉过来的。」仅仅在巴音布鲁克,剧组就拍摄了上万个过弯,而赛车需要专门的无铅汽油,剧组为此在全国范围内搜寻,才凑够了拍摄需要的汽油。

这种对真实感的要求也体现在音效制作上。声音指导王钢回忆,绝大部分赛车的声音都是靠在车身不同位置贴话筒实录的。声效组对细节扣到,即使两秒的内容也要呈现出轮胎跟砂石摩擦后,发动机声音的变化。一场漂移的戏份,王钢做出了两百多轨,发动机、轮胎、挂档、碰撞的声音都是单独的,甚至韩寒还找来专业的车手听,声音是否准确。

碰撞测试时,韩寒用全景、俯拍、近景三个角度呈现了两辆赛车的碰撞,但电影中呈现的效果并非是角度的差异,而是沿着时间轴上的三次碰撞。为了呈现出三次碰撞的不同,王钢分别用撞击声、钢板变形声和碎片声体现出时间的推进。

对车辆、音效真实性的要求仅仅提供了基础,更难的是如何把这项高速运动的紧张刺激感真正传递给观众,也是真正需要导演韩寒解决的问题。

2018年,在《飞驰人生》上映前夕,韩寒在他的微博中写到,「绝大部分赛车电影之所以拍出来不真实,是因为拍摄都是车辆迁就摄影机器的移动速度,后期再几倍加速。这样拍出来,车身的姿态就会非常假。我们这次所有都是摄影机器迁就真实比赛车速,赛车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快。」

传统车戏拍摄方法之外,《飞驰人生》剧组引入了竞速级穿越机进行拍摄。和传统航拍无人机相比,穿越机更快更灵活,最高时速能达到120-230km/h,从1公里到100公里的加速不到1秒,并且可以在极小的空间里完成迅速转向。

《飞驰人生》也是国内首个应用穿越机拍摄的院线电影。FPV飞手谷亮在回忆拍摄过程时说,韩寒曾经问他能不能用穿越机拍出观众觉得「啊?这个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画面。

即使在好莱坞,穿越机在电影实拍中的应用依然属于一种前沿技术尝试。去年4月,Michael Bay的新片《亡命救护车》上映,这位好莱坞知名的技术狂热者邀请了大神级的FPV飞手Alex Vanover参与拍摄,监制Michael Kase将穿越机称为「最新最酷的设备」。

对特殊拍摄和技术创新的关注是韩寒电影创作中的一条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的支线,《飞驰人生》首次将穿越机引入电影拍摄,而由他担任监制的《长空之王》则大量使用虚拟拍摄,并用13个月时间研发机械设置模拟飞行时的机舱状态。

和五年前相比,《飞驰人生2》中,穿越机在拍摄中占的比重更大,落日飞车、碰撞测试等电影中的多个重场戏都由穿越机完成。

这和穿越机自身的技术进步直接相关。《红色通缉令》导演罗森·马歇尔·瑟伯曾经介绍,尽管穿越机并不是新兴事物,但受限于尺寸和风险,其搭载的摄像头很难满足电影画质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穿越机此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广告,但在电影拍摄中一直使用有限的原因之一。2021年,《红色通缉令》拍摄期间,剧组找到了著名FPV飞手约翰尼·舍尔(Johnny Schaer),在RED公司的支持下动手组装了第一台电影级FPV穿越机系统。

韩寒称,「第一部的时候穿越机为了追求它的机动性,画面的分辨率会下降,但现在的穿越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拍出来的画质其实就是完全的电影画质。」

和第一部相比,《飞驰人生2》中的许多镜头可以被认为是只有穿越机才能拍出来的。

特别是在拉力赛赛场中,马林感慨,「拉力赛是一个很难拍的东西」。首先要克服的是烟尘的问题,如果用跟拍车,扬起的灰尘会导致大多数的画面都是无效拍摄,其次,电影中的山路基本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跟拍车很难找到线路和角度,因而电影中赛车的近景画面大多是用穿越机拍摄的。

B站UP主「疯狂穿越机」解读《飞驰人生2》中穿越机的使用时,讲到「只有穿越机,才能在狭小空间躲避障碍、贴地飞行,以及靠近物品进行特写拍摄」。

让马林印象很深的一场戏是,小海从驾校赛道到巴音布鲁克赛道的转场,「因为那是从他们的生活转到比赛的第一个镜头,所以要求非常高,而且那个镜头非常难实现。丞丞在车内的驾驶镜头是有一个机械臂在车内走很精准的路线,然后慢慢拉向窗外,我们在新疆的部分就要衔接这个从窗外拉出来的镜头。但赛车是在高速运动的,韩导希望呈现的效果是,镜头拉出时,车身是在漂移的状态。」车戏导演组尝试了很多方案,最后发现只有一种可能性——穿越机。

拍摄这场戏的FPV飞手吴焰平拥有圈内顶尖的操作水平和丰富拍摄经验,早在2020年,他就曾使用穿越机拍摄过漂移赛车。

碰撞测试戏份中,摄影团队则使用了穿越机+高速摄影机的配合。韩寒在制作纪录片中提到,如果再早半年,可能在技术上就无法实现。

由于测试车只有两辆,因此这场戏只有一次机会。在拍摄之前,剧组在周边布置了十几个机位,最终电影中呈现的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汽车撞击中各种零件碎落也是靠穿越机完成的。穿越机搭载当时最先进的800帧/秒高速摄影机全程跟拍,在拍摄完成后,穿越机的桨片也被汽车碎片击中,坠落。

如果仅从技术层面,穿越机在今天已经不算特别新鲜,它被大量应用于汽车拍摄,在《金刚川》等更多影视作品中也被使用。《飞驰人生2》的惊喜感来源于技术之上,对分镜和更综合影像设计的创意升级。

《亡命救护车》上映后,穿越机在其中的拍摄让很多爱好者感到非常兴奋,不仅仅源于飞手在其中展现出了过硬的操作技术,更因为其中具有前沿感和先锋感的镜头创意,而这些镜头的实现往往需要整个剧组的配合、调度。

这是穿越机应用的二阶段,从更容易的拍出以前拍不出的镜头,到拓宽创作者的想象力,在源头上带来新的创意。

电影中,有一个画面是,用蒙太奇的手法呈现了范丞丞饰演的厉小海在驾校练车和赛场的切换。这场戏最难实现的是,要保证巴音布鲁克赛道和驾校赛道高度一致,才能让赛车在速度和姿态上完美衔接。马林介绍,「那场戏我们是在巴音布鲁克和天山大峡谷找了很多弯道,用无人机在高空拍了很多弯道的俯视图,然后在驾校用桶摆出了一模一样的弯道。」最终才能呈现出电影中说的,「到巴音布鲁克就像回家一样。」

作为整个电影的高潮,张驰再次在夕阳下飞跃的镜头则充分体现了这种综合创意的实现。

「剧情里的夕阳下的飞跃、张驰在悬崖边看到五年前自己的幻影,都是剧组单独修出来的一条路」。尤其是飞跃戏对于赛道的要求很高,跳台从起飞到落地有接近50米的距离,对于坡道的角度和坡度需要有非常精确计算,还要考虑赛车落地时能承受的强度,为了修这几条路,剧组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这个画面拍完,韩寒就觉得,一定要把这个画面作为电影中人物内心最高潮的一场戏。「因为那场的光都是实拍的,车飞出去的那一刻,穿越机、摄影机、赛车、大自然和飞坡的重力,一切都是最完美的组合,才能得到这样一枚镜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韩寒

  • 最懂赛车的韩寒,带着观众做了一场最不符合实际的梦
  • 韩寒导演电影票房破60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韩寒怎么拍赛车

因为韩寒是一个赛车运动员,他不只是用一个导演的眼光去看每个镜头,还从赛车运动员的角度去看每个镜头。

文|新声Pro 何 婧

监制|张一童

韩寒无疑是中国影视行业最会拍车戏的导演之一。

曾经的职业赛车运动员身份带给他的影响是双重的,他能捕捉到「每过一个弯都是这场比赛的最后一个弯」这样独属于车手的微妙心理体验,也更明确地知道如何用影像最大程度展现出赛车运动的魅力。

「因为他是一个赛车运动员,他不只是用一个导演的眼光去看每个镜头,还从赛车运动员的角度去看每个镜头。」《飞驰人生2》B组导演马林说。

在《飞驰人生》系列的拍摄中,拉力赛的设定进一步增加了拍摄难度,除了场地要求高,高速行驶下扬起的灰尘砂砾也进一步加大了拍摄难度。

「真实、还原」,是整个剧组对于赛车戏的基本要求,拍摄中使用的车,韩寒都按照标准赛车的要求准备的。

「每个我们看到的车队赛车,都准备了两辆,还有两辆C级车(中大型车),一共准备了十几辆。轮胎的数量已经难以计算了,因为每场赛车戏对于轮胎都是极限使用,是一车车拉过来的。」仅仅在巴音布鲁克,剧组就拍摄了上万个过弯,而赛车需要专门的无铅汽油,剧组为此在全国范围内搜寻,才凑够了拍摄需要的汽油。

这种对真实感的要求也体现在音效制作上。声音指导王钢回忆,绝大部分赛车的声音都是靠在车身不同位置贴话筒实录的。声效组对细节扣到,即使两秒的内容也要呈现出轮胎跟砂石摩擦后,发动机声音的变化。一场漂移的戏份,王钢做出了两百多轨,发动机、轮胎、挂档、碰撞的声音都是单独的,甚至韩寒还找来专业的车手听,声音是否准确。

碰撞测试时,韩寒用全景、俯拍、近景三个角度呈现了两辆赛车的碰撞,但电影中呈现的效果并非是角度的差异,而是沿着时间轴上的三次碰撞。为了呈现出三次碰撞的不同,王钢分别用撞击声、钢板变形声和碎片声体现出时间的推进。

对车辆、音效真实性的要求仅仅提供了基础,更难的是如何把这项高速运动的紧张刺激感真正传递给观众,也是真正需要导演韩寒解决的问题。

2018年,在《飞驰人生》上映前夕,韩寒在他的微博中写到,「绝大部分赛车电影之所以拍出来不真实,是因为拍摄都是车辆迁就摄影机器的移动速度,后期再几倍加速。这样拍出来,车身的姿态就会非常假。我们这次所有都是摄影机器迁就真实比赛车速,赛车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快。」

传统车戏拍摄方法之外,《飞驰人生》剧组引入了竞速级穿越机进行拍摄。和传统航拍无人机相比,穿越机更快更灵活,最高时速能达到120-230km/h,从1公里到100公里的加速不到1秒,并且可以在极小的空间里完成迅速转向。

《飞驰人生》也是国内首个应用穿越机拍摄的院线电影。FPV飞手谷亮在回忆拍摄过程时说,韩寒曾经问他能不能用穿越机拍出观众觉得「啊?这个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画面。

即使在好莱坞,穿越机在电影实拍中的应用依然属于一种前沿技术尝试。去年4月,Michael Bay的新片《亡命救护车》上映,这位好莱坞知名的技术狂热者邀请了大神级的FPV飞手Alex Vanover参与拍摄,监制Michael Kase将穿越机称为「最新最酷的设备」。

对特殊拍摄和技术创新的关注是韩寒电影创作中的一条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的支线,《飞驰人生》首次将穿越机引入电影拍摄,而由他担任监制的《长空之王》则大量使用虚拟拍摄,并用13个月时间研发机械设置模拟飞行时的机舱状态。

和五年前相比,《飞驰人生2》中,穿越机在拍摄中占的比重更大,落日飞车、碰撞测试等电影中的多个重场戏都由穿越机完成。

这和穿越机自身的技术进步直接相关。《红色通缉令》导演罗森·马歇尔·瑟伯曾经介绍,尽管穿越机并不是新兴事物,但受限于尺寸和风险,其搭载的摄像头很难满足电影画质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穿越机此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广告,但在电影拍摄中一直使用有限的原因之一。2021年,《红色通缉令》拍摄期间,剧组找到了著名FPV飞手约翰尼·舍尔(Johnny Schaer),在RED公司的支持下动手组装了第一台电影级FPV穿越机系统。

韩寒称,「第一部的时候穿越机为了追求它的机动性,画面的分辨率会下降,但现在的穿越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拍出来的画质其实就是完全的电影画质。」

和第一部相比,《飞驰人生2》中的许多镜头可以被认为是只有穿越机才能拍出来的。

特别是在拉力赛赛场中,马林感慨,「拉力赛是一个很难拍的东西」。首先要克服的是烟尘的问题,如果用跟拍车,扬起的灰尘会导致大多数的画面都是无效拍摄,其次,电影中的山路基本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跟拍车很难找到线路和角度,因而电影中赛车的近景画面大多是用穿越机拍摄的。

B站UP主「疯狂穿越机」解读《飞驰人生2》中穿越机的使用时,讲到「只有穿越机,才能在狭小空间躲避障碍、贴地飞行,以及靠近物品进行特写拍摄」。

让马林印象很深的一场戏是,小海从驾校赛道到巴音布鲁克赛道的转场,「因为那是从他们的生活转到比赛的第一个镜头,所以要求非常高,而且那个镜头非常难实现。丞丞在车内的驾驶镜头是有一个机械臂在车内走很精准的路线,然后慢慢拉向窗外,我们在新疆的部分就要衔接这个从窗外拉出来的镜头。但赛车是在高速运动的,韩导希望呈现的效果是,镜头拉出时,车身是在漂移的状态。」车戏导演组尝试了很多方案,最后发现只有一种可能性——穿越机。

拍摄这场戏的FPV飞手吴焰平拥有圈内顶尖的操作水平和丰富拍摄经验,早在2020年,他就曾使用穿越机拍摄过漂移赛车。

碰撞测试戏份中,摄影团队则使用了穿越机+高速摄影机的配合。韩寒在制作纪录片中提到,如果再早半年,可能在技术上就无法实现。

由于测试车只有两辆,因此这场戏只有一次机会。在拍摄之前,剧组在周边布置了十几个机位,最终电影中呈现的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汽车撞击中各种零件碎落也是靠穿越机完成的。穿越机搭载当时最先进的800帧/秒高速摄影机全程跟拍,在拍摄完成后,穿越机的桨片也被汽车碎片击中,坠落。

如果仅从技术层面,穿越机在今天已经不算特别新鲜,它被大量应用于汽车拍摄,在《金刚川》等更多影视作品中也被使用。《飞驰人生2》的惊喜感来源于技术之上,对分镜和更综合影像设计的创意升级。

《亡命救护车》上映后,穿越机在其中的拍摄让很多爱好者感到非常兴奋,不仅仅源于飞手在其中展现出了过硬的操作技术,更因为其中具有前沿感和先锋感的镜头创意,而这些镜头的实现往往需要整个剧组的配合、调度。

这是穿越机应用的二阶段,从更容易的拍出以前拍不出的镜头,到拓宽创作者的想象力,在源头上带来新的创意。

电影中,有一个画面是,用蒙太奇的手法呈现了范丞丞饰演的厉小海在驾校练车和赛场的切换。这场戏最难实现的是,要保证巴音布鲁克赛道和驾校赛道高度一致,才能让赛车在速度和姿态上完美衔接。马林介绍,「那场戏我们是在巴音布鲁克和天山大峡谷找了很多弯道,用无人机在高空拍了很多弯道的俯视图,然后在驾校用桶摆出了一模一样的弯道。」最终才能呈现出电影中说的,「到巴音布鲁克就像回家一样。」

作为整个电影的高潮,张驰再次在夕阳下飞跃的镜头则充分体现了这种综合创意的实现。

「剧情里的夕阳下的飞跃、张驰在悬崖边看到五年前自己的幻影,都是剧组单独修出来的一条路」。尤其是飞跃戏对于赛道的要求很高,跳台从起飞到落地有接近50米的距离,对于坡道的角度和坡度需要有非常精确计算,还要考虑赛车落地时能承受的强度,为了修这几条路,剧组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这个画面拍完,韩寒就觉得,一定要把这个画面作为电影中人物内心最高潮的一场戏。「因为那场的光都是实拍的,车飞出去的那一刻,穿越机、摄影机、赛车、大自然和飞坡的重力,一切都是最完美的组合,才能得到这样一枚镜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