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滴滴首席发展官:没有补贴你还会打专车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滴滴首席发展官:没有补贴你还会打专车吗?

“补贴在长远上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补贴大战”、“烧钱混战”、“网约车新政”,可以说,滴滴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备受关注,其命运也是一波三折。通过疯狂补贴,“创业者”滴滴1年内就将其市值规模拉至100亿美元,4年里更是PK掉了多家竞争对手成就创业神话。

2015年的情人节,昔日打得你死我活的滴滴与快的突然宣布合并,一时间引起了轰动。然而,滴滴并没有就此停止过扩张的脚步,继大笔收购快的之后,滴滴又和美国独角兽uber杠上了。当两者纷纷通过各种补贴手段来抢占中国市场份额时,最开心的莫过于乘客了。而随着滴滴宣布收购uber中国,再次震惊了整个市场以及中国的广大乘客。

从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未来坐网约车肯定要贵一些。节目现场,滴滴高管李建华为何会说,补贴对产业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滴滴合并优步中国,打车价格上涨,面对提价质疑,滴滴高管如何回应?“共享经济”共享的到底是什么,为何能迅速火爆全球?

(以上图片来自微信公号:顶尖TALK)

针对以上问题,艾诚对话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以及e袋洗创始合伙人兼CEO陆文勇、美着呢创始人兼 CEO曾莞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席评论员于永靖,共同关注“共享经济:让社会闲置资源闲不住”。

嘉宾卡

周文重: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前驻美大使

张新红: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

李建华: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

精彩对话

艾诚:共享经济,究竟在共享什么?

李建华:我们能够把中国的私家车都接到我们的平台,这样我们就有了供给方。然后把乘客接入我们滴滴的平台方,所以我们有用户就是需求方。4亿的用户加上1500万的司机,谁用车需要车就可以很快的找到,因为科技技术的发展,使得它比原来的出租车更便宜,司机乘客平台都齐美。

陆文勇:我们现在是用统一的工厂去清洗,不需要那么多低效的分散的洗衣机,70%到80%都是机器人洗,都是黑科技。第二点我们是共享社区里的邻居,去帮你进行取送,因为他们有闲散的时间,未来我们希望共享更多人的包包和衣服等等。

曾莞晴:两个方向,一个是把像主持人这么美的化妆师跟所有需要变美和化妆的人去共享。第二个是把更多优秀的化妆师凝结在一起, 把她们变美这个过程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共享,不见得一定用人去服务而是用人的经验去服务。

周文重:共享经济我觉得有两种,一种是有形共享,一种是无形共享。无形共享比如说文化共享,在网上发表文章也是一种共享, 现在的发展模式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限制的资源和需求匹配起来做到最佳匹配,现在因为有了互联网有了移动终端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据说全国有五亿人在加入共享经济,规模快有两万亿?

艾诚:为什么咱们今天聊的共享经济会这么火爆?

李建华:那实际上我们人类发展到一定时候就发现我们人口太多,资源太少,可能有些时候就不能够全部去拥有,像在中国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45个,按照美国的标准一人一车,北京三千万人需要三千万辆车,城市就成了停车场。城市的生活迫使人们不能全部去拥有,只能去共享,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已经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必然的。

周文重:我想还是需求在哪放着,如果你不用这样的办法肯定是供应不足的。一方面市场上的需求方得不到足够的供应,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的资源被闲置,所以怎样把闲置资源和供应方连接起来实际上就是共享经济正在做的事情。

艾诚:什么是共享,什么不是,什么常被误解为是共享?

张新红: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大体上把它分为六类,第一类是产品的共享,包括汽车、玩具、服装等等;第二是场地的共享,包括办公场所、办公地点、甚至停车位都是可以的。第三类称之为劳务的共享;第四类是知识技能的共享;第五类就是资金的共享,没钱的时候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形式来获取;最后一类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生产能力的共享,未来真正重要的是你没有工厂,你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商,或者是你能够想象的能够被当作资源使用的都是可以被共享的,所以也有一句名言“所有能被分享的终将被分享,当然被宗教、法律、道德约束的东西是不允许被共享的。

艾诚:很多用户都有想对滴滴申诉,是不是滴滴把优步合并了之后这个价格太贵了?

李建华:其实共享的本质是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延长人类的寿命,延长地球的寿命。更理性的做法是应该鼓励越多的人来参与共享,对地球的寿命是越有好处的,那么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呢?你需要给她更多的奖励,挣到更多的钱,所以包括滴滴的补贴我一直在讲不能继续补贴了,因为补贴补完了这个钱就没了,如果我拿这个钱来投入研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这样消费者会持续的获利,所以补贴在长远上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艾诚:张老师,您拜访了那么多共享经济的企业,您这可以有大数据的解决方案吧?

张新红:共享经济或者分享经济,在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分享的模式来使用一种资源,比你自己想购买再使用,显然是要能够节省大量的成本。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更多的选择性,过去在有限的供给条件下,你只能选择那一种方式。第三个方面是高体验,你的体验比过去好的多了。

艾诚:如何才能成为共享经济的佼佼者,创造不败神话呢,滴滴有哪些成功经验?

李建华:很多人以为滴滴载一个人打一个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实际上这背后是有巨多的大数据和算法的。我们有统计,每一次打车背后有576亿次的算法,就是有这么多的算法在里面才有这么高的效率,我要有个合理的算法让所有的人五分钟之内都能被接驾,这样的体验就很好。所有大的互联网公司必定是平等的、普惠的、惠及所有人的。

艾诚:周秘书长,有什么海外共享经济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周文重:美国跟中国做法并不完全一样,比如像airbnb,它在美国发展的很快,2008年简历现在已经到了190个国家和地区,大约在3400个城市里面它有资产。你会发现它是很便宜的,比如你去洛杉矶,通过airbnb租一个房的话可能比经济型旅馆的价钱还要低1/3。这有一个文化的问题,作为主人来讲你愿不愿意陌生人到你的家里去住你家里的空余房间,在中国能不能做的跟美国一样火,我看就不行。我说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一个要看市场,第二和文化也有关系,滴滴在全国各地发展的幅度也不一样,大城市和小城市肯定不一样。

艾诚: 共享经济原来已经如此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能未来有一种无所不能的预感,凯文·凯利说过现在的共享经济只是冰山一角,张老师你怎么看?

张新红:从个人需求的角度来说,仅仅吃饭领域就有很多种的模型,现在有一种新的模式叫分享型农业,这个余地是非常大的,比如今年很火的共享单车,如火如荼,我认为共享对人们的影响是“换个活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滴滴出行

936
  • “五一”滴滴发放超4亿元司机补贴鼓励假期接单
  • 滴滴企业版生态全面升级 一站式商旅出行更简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滴滴首席发展官:没有补贴你还会打专车吗?

“补贴在长远上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补贴大战”、“烧钱混战”、“网约车新政”,可以说,滴滴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备受关注,其命运也是一波三折。通过疯狂补贴,“创业者”滴滴1年内就将其市值规模拉至100亿美元,4年里更是PK掉了多家竞争对手成就创业神话。

2015年的情人节,昔日打得你死我活的滴滴与快的突然宣布合并,一时间引起了轰动。然而,滴滴并没有就此停止过扩张的脚步,继大笔收购快的之后,滴滴又和美国独角兽uber杠上了。当两者纷纷通过各种补贴手段来抢占中国市场份额时,最开心的莫过于乘客了。而随着滴滴宣布收购uber中国,再次震惊了整个市场以及中国的广大乘客。

从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未来坐网约车肯定要贵一些。节目现场,滴滴高管李建华为何会说,补贴对产业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滴滴合并优步中国,打车价格上涨,面对提价质疑,滴滴高管如何回应?“共享经济”共享的到底是什么,为何能迅速火爆全球?

(以上图片来自微信公号:顶尖TALK)

针对以上问题,艾诚对话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以及e袋洗创始合伙人兼CEO陆文勇、美着呢创始人兼 CEO曾莞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席评论员于永靖,共同关注“共享经济:让社会闲置资源闲不住”。

嘉宾卡

周文重: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前驻美大使

张新红: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

李建华: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

精彩对话

艾诚:共享经济,究竟在共享什么?

李建华:我们能够把中国的私家车都接到我们的平台,这样我们就有了供给方。然后把乘客接入我们滴滴的平台方,所以我们有用户就是需求方。4亿的用户加上1500万的司机,谁用车需要车就可以很快的找到,因为科技技术的发展,使得它比原来的出租车更便宜,司机乘客平台都齐美。

陆文勇:我们现在是用统一的工厂去清洗,不需要那么多低效的分散的洗衣机,70%到80%都是机器人洗,都是黑科技。第二点我们是共享社区里的邻居,去帮你进行取送,因为他们有闲散的时间,未来我们希望共享更多人的包包和衣服等等。

曾莞晴:两个方向,一个是把像主持人这么美的化妆师跟所有需要变美和化妆的人去共享。第二个是把更多优秀的化妆师凝结在一起, 把她们变美这个过程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共享,不见得一定用人去服务而是用人的经验去服务。

周文重:共享经济我觉得有两种,一种是有形共享,一种是无形共享。无形共享比如说文化共享,在网上发表文章也是一种共享, 现在的发展模式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限制的资源和需求匹配起来做到最佳匹配,现在因为有了互联网有了移动终端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据说全国有五亿人在加入共享经济,规模快有两万亿?

艾诚:为什么咱们今天聊的共享经济会这么火爆?

李建华:那实际上我们人类发展到一定时候就发现我们人口太多,资源太少,可能有些时候就不能够全部去拥有,像在中国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45个,按照美国的标准一人一车,北京三千万人需要三千万辆车,城市就成了停车场。城市的生活迫使人们不能全部去拥有,只能去共享,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已经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必然的。

周文重:我想还是需求在哪放着,如果你不用这样的办法肯定是供应不足的。一方面市场上的需求方得不到足够的供应,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的资源被闲置,所以怎样把闲置资源和供应方连接起来实际上就是共享经济正在做的事情。

艾诚:什么是共享,什么不是,什么常被误解为是共享?

张新红: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大体上把它分为六类,第一类是产品的共享,包括汽车、玩具、服装等等;第二是场地的共享,包括办公场所、办公地点、甚至停车位都是可以的。第三类称之为劳务的共享;第四类是知识技能的共享;第五类就是资金的共享,没钱的时候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形式来获取;最后一类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生产能力的共享,未来真正重要的是你没有工厂,你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商,或者是你能够想象的能够被当作资源使用的都是可以被共享的,所以也有一句名言“所有能被分享的终将被分享,当然被宗教、法律、道德约束的东西是不允许被共享的。

艾诚:很多用户都有想对滴滴申诉,是不是滴滴把优步合并了之后这个价格太贵了?

李建华:其实共享的本质是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延长人类的寿命,延长地球的寿命。更理性的做法是应该鼓励越多的人来参与共享,对地球的寿命是越有好处的,那么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呢?你需要给她更多的奖励,挣到更多的钱,所以包括滴滴的补贴我一直在讲不能继续补贴了,因为补贴补完了这个钱就没了,如果我拿这个钱来投入研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这样消费者会持续的获利,所以补贴在长远上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艾诚:张老师,您拜访了那么多共享经济的企业,您这可以有大数据的解决方案吧?

张新红:共享经济或者分享经济,在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分享的模式来使用一种资源,比你自己想购买再使用,显然是要能够节省大量的成本。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更多的选择性,过去在有限的供给条件下,你只能选择那一种方式。第三个方面是高体验,你的体验比过去好的多了。

艾诚:如何才能成为共享经济的佼佼者,创造不败神话呢,滴滴有哪些成功经验?

李建华:很多人以为滴滴载一个人打一个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实际上这背后是有巨多的大数据和算法的。我们有统计,每一次打车背后有576亿次的算法,就是有这么多的算法在里面才有这么高的效率,我要有个合理的算法让所有的人五分钟之内都能被接驾,这样的体验就很好。所有大的互联网公司必定是平等的、普惠的、惠及所有人的。

艾诚:周秘书长,有什么海外共享经济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周文重:美国跟中国做法并不完全一样,比如像airbnb,它在美国发展的很快,2008年简历现在已经到了190个国家和地区,大约在3400个城市里面它有资产。你会发现它是很便宜的,比如你去洛杉矶,通过airbnb租一个房的话可能比经济型旅馆的价钱还要低1/3。这有一个文化的问题,作为主人来讲你愿不愿意陌生人到你的家里去住你家里的空余房间,在中国能不能做的跟美国一样火,我看就不行。我说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一个要看市场,第二和文化也有关系,滴滴在全国各地发展的幅度也不一样,大城市和小城市肯定不一样。

艾诚: 共享经济原来已经如此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能未来有一种无所不能的预感,凯文·凯利说过现在的共享经济只是冰山一角,张老师你怎么看?

张新红:从个人需求的角度来说,仅仅吃饭领域就有很多种的模型,现在有一种新的模式叫分享型农业,这个余地是非常大的,比如今年很火的共享单车,如火如荼,我认为共享对人们的影响是“换个活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