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你不知道的龙珠与成龙,才是龙年回忆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你不知道的龙珠与成龙,才是龙年回忆杀

以龙为名,无龙亦可成龙。

文|张书乐

回忆杀,永远是最容易让人上头的存在。

2023年过渡到2024年的那个夜晚,各大跨年晚会轮番登上热搜,你方唱罢我登场。

其中“2023最美的夜”B站晚会人气峰值为何能突破3亿,各种回忆杀就是最好的催化剂。

或许是为了龙年应景,又或许是对于B站的二次元核心用户而言,龙珠是共同的热爱。

晚会上,改编自经典IP漫画《龙珠》的节目《震惊!元气弹竟由我来搓》引发了大量原著粉丝关注。

节目以街舞表演的形式讲述《龙珠》主角孙悟空一路成长,结交朋友,探寻自我力量极限的故事。

表演秀上出现龟仙人、琪琪、天津饭、贝吉塔、布欧等原著人气角色,并创意性地展现出龟派气功、元气弹等标志性动作。

还有“战五渣”“召唤神龙”“自古对波左边输”等彩蛋重燃记忆,最后原唱高桥洋树现身演唱《龙珠》主题曲。

事实上,在整个二次元世界和游戏世界里,龙珠都是最为耀眼的龙IP,被称为全世界改编游戏最多的漫画,并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从格斗到卡牌,从体感到角色扮演,几乎囊括所有游戏类型。

尽管无论在何种类型中,能实现愿望的神龙其实都是扮演背景板和串联剧情的“战五渣”。

在笔者记忆最深刻的就有两款,都特别费力。

一个费脑力。

1993年,万代在红白机上发行了《龙珠Z外传:赛亚人灭绝计划》,是红白机末期少见的高容量游戏。

作为中考礼物,当笔者拥有这款价格三百的卡带后,结果卡顿了:

除了全日文看不懂外,游戏使用的卡牌战斗模式更让人无所适从,直到成年后互联网普及,才找到攻略,明白不同卡牌和对应角色组合方能形成必杀技,例如孙悟空的“拳拳体爆光” 。

不得不说,这一游戏开创了卡牌游戏的先河,尽管此前万代龙珠系列也出现过卡牌,但都是单张,从未出现组合卡牌模式。

另一个费体力,2007年,万代在多主机平台上发布了《龙珠Z:电光火石3》,其中WII上的该作可操纵Wii遥控器手柄以及双节棍手柄通过直观的姿势来发招。

换言之,体感操作,你出手、角色放大招。

结果,一局打下来,大汗淋漓,不亚于一场正式格斗。

效果,作为龙珠迷的笔者,每天体验搓元气弹、放气功波,不仅“修”好了“鼠标手”,还从“胖猩猩”变成了“瘦猴”。

关于龙珠游戏的故事,就不再展开,但至少游戏里还有背景龙。

而更多以龙为名的游戏,则连龙都找不到影踪。

经典的如《忍者龙剑传》,只是主角叫忍者叫龙。

《天龙八部》《大唐双龙传》则连龙都忽略不计,完全武侠模式。

至于《太极龙珠》之类的经典三消龙珠游戏,最多给你个吐珠的龙头,就算应景了。

倒是还有个经典游戏,不得不提,那就是1991年在红白机上发售的《成龙之龙》。

尽管有双龙,但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以成龙大哥为模板打造的游戏:游戏中邪恶的大妖术师无常童子绑架了成龙的恋人明铃,成龙为了救出恋人而斩妖除魔。

整个游戏的中国风味,远比1985年出品的格斗游戏鼻祖《功夫》更为浓郁。

由于成龙本身的搞笑风格代入,使得游戏角色不但萌,而且表情丰富夸张,动作功夫一招一式也有板有眼。

只是受限于像素水准,游戏中角色实在让人无法确认是成龙,只能靠游戏海报意会了。

但这款轻松明快的横版过关动画,依然是1980年代出生的游戏玩家中不可回避的经典龙游戏。

尤其是有游戏金手指加持,更能让成龙大哥的打怪之旅惬意诙谐,就如他的电影那般。

话说回头,游戏里的龙,还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呢?

或许,《怪物猎人》有话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成龙

  • 成龙发文庆祝自己70岁生日
  • 龙年成龙代言热,“广告毒药”靠生肖概念翻身第一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你不知道的龙珠与成龙,才是龙年回忆杀

以龙为名,无龙亦可成龙。

文|张书乐

回忆杀,永远是最容易让人上头的存在。

2023年过渡到2024年的那个夜晚,各大跨年晚会轮番登上热搜,你方唱罢我登场。

其中“2023最美的夜”B站晚会人气峰值为何能突破3亿,各种回忆杀就是最好的催化剂。

或许是为了龙年应景,又或许是对于B站的二次元核心用户而言,龙珠是共同的热爱。

晚会上,改编自经典IP漫画《龙珠》的节目《震惊!元气弹竟由我来搓》引发了大量原著粉丝关注。

节目以街舞表演的形式讲述《龙珠》主角孙悟空一路成长,结交朋友,探寻自我力量极限的故事。

表演秀上出现龟仙人、琪琪、天津饭、贝吉塔、布欧等原著人气角色,并创意性地展现出龟派气功、元气弹等标志性动作。

还有“战五渣”“召唤神龙”“自古对波左边输”等彩蛋重燃记忆,最后原唱高桥洋树现身演唱《龙珠》主题曲。

事实上,在整个二次元世界和游戏世界里,龙珠都是最为耀眼的龙IP,被称为全世界改编游戏最多的漫画,并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从格斗到卡牌,从体感到角色扮演,几乎囊括所有游戏类型。

尽管无论在何种类型中,能实现愿望的神龙其实都是扮演背景板和串联剧情的“战五渣”。

在笔者记忆最深刻的就有两款,都特别费力。

一个费脑力。

1993年,万代在红白机上发行了《龙珠Z外传:赛亚人灭绝计划》,是红白机末期少见的高容量游戏。

作为中考礼物,当笔者拥有这款价格三百的卡带后,结果卡顿了:

除了全日文看不懂外,游戏使用的卡牌战斗模式更让人无所适从,直到成年后互联网普及,才找到攻略,明白不同卡牌和对应角色组合方能形成必杀技,例如孙悟空的“拳拳体爆光” 。

不得不说,这一游戏开创了卡牌游戏的先河,尽管此前万代龙珠系列也出现过卡牌,但都是单张,从未出现组合卡牌模式。

另一个费体力,2007年,万代在多主机平台上发布了《龙珠Z:电光火石3》,其中WII上的该作可操纵Wii遥控器手柄以及双节棍手柄通过直观的姿势来发招。

换言之,体感操作,你出手、角色放大招。

结果,一局打下来,大汗淋漓,不亚于一场正式格斗。

效果,作为龙珠迷的笔者,每天体验搓元气弹、放气功波,不仅“修”好了“鼠标手”,还从“胖猩猩”变成了“瘦猴”。

关于龙珠游戏的故事,就不再展开,但至少游戏里还有背景龙。

而更多以龙为名的游戏,则连龙都找不到影踪。

经典的如《忍者龙剑传》,只是主角叫忍者叫龙。

《天龙八部》《大唐双龙传》则连龙都忽略不计,完全武侠模式。

至于《太极龙珠》之类的经典三消龙珠游戏,最多给你个吐珠的龙头,就算应景了。

倒是还有个经典游戏,不得不提,那就是1991年在红白机上发售的《成龙之龙》。

尽管有双龙,但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以成龙大哥为模板打造的游戏:游戏中邪恶的大妖术师无常童子绑架了成龙的恋人明铃,成龙为了救出恋人而斩妖除魔。

整个游戏的中国风味,远比1985年出品的格斗游戏鼻祖《功夫》更为浓郁。

由于成龙本身的搞笑风格代入,使得游戏角色不但萌,而且表情丰富夸张,动作功夫一招一式也有板有眼。

只是受限于像素水准,游戏中角色实在让人无法确认是成龙,只能靠游戏海报意会了。

但这款轻松明快的横版过关动画,依然是1980年代出生的游戏玩家中不可回避的经典龙游戏。

尤其是有游戏金手指加持,更能让成龙大哥的打怪之旅惬意诙谐,就如他的电影那般。

话说回头,游戏里的龙,还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呢?

或许,《怪物猎人》有话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