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为三只松鼠混进韩剧后又开了投食店,餐厅也在其厂区内开张的多业态尝试点赞时,三只松鼠又要试水卖牙膏了。三只大头野心不小啊~
想到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带着三只大头形象的牙膏出现在超市,还会记得大明湖畔的坚果吗?很多吃瓜群众不解:三只松鼠不好好卖坚果干嘛总是插足其他行业?答案其实很简单,撇去盈利这一个方面,任何一个品牌再红总难免会受到新生品牌的冲击,三只松鼠开枝散叶的多业态,营销模式或为以后“萧条”的死局留下了一个“生门”。
三只松鼠的IP化运作
三只松鼠的营销模式是IP化运作。IP作为近期热门概念有许多解读,有人说是知识产权,有人说是影视人物,引用罗振宇在跨年演讲时给的定义:“它是能凭借自身吸引力挣脱那些单一平台束缚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可以在多个平台分发的内容品牌或人物。
这种模式解决了企业的几个营销痛点:
1.横跨多平台,获得最多品牌分发场景;
2.聚焦人格化,收获最佳用户转化效能;
3.具象化品牌,营销效果可累积;
4.收割大资源,既能To C又To B。
纵观整个商业世界,从乔布斯到贾跃亭,都在做创始人IP化,并借此取得成功。乔布斯开启智能手机时代,雷军表现出发烧友级的热情,罗永浩匠人的情怀……董小姐虽然诸多争议,但想到她也就会想到格力。
人称松鼠老爹的创始人张燎原重新定义了线上零食销售行业。在他眼里,三只松鼠绝不仅仅是卖优质坚果那么简单,有独树一帜的服务理念与细节。他们称顾客为“主人”,并发自内心尽心尽力地服务;将动漫IP形象播撒在年轻一代的“追萌族”心中,使得三只呆萌的大头成为“网红”。而三只大头在爆红之后,它们的动漫化形象就能非常讨巧地延伸出周边产品——正如我们之前预言的:三只大头今年就要进军影视产业出动画片了,不但圈大人粉,连娃娃粉都不放过~
营销中的公关危机
之前三只松鼠闹出了甜蜜素事件。食品行业爆出检验不合格无疑是对品牌致命的打击。无论是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蒙牛三聚氰胺事件,还是俏江南被曝出将残羹剩饭重新加工给顾客食用,但凡事关食品安全,就必然会让顾客对品牌的信任大打折扣。
但以上这牌子并没有倒闭。Why?财大气粗不能解决一切,态度是关键。蒙牛有一个很好的营销公关,及时为蒙牛出面承认自身的错误,让蒙牛以一个知错能改的面貌重新让公众认可,俏江南亦如此。
三只松鼠的一名员工曾经问过松鼠老爹关于甜蜜素事件我们不出面说些什么吗,老爹就说了一句话:“有什么好回应的?错,我们一定要改,只要初心不变,即便事实被扭曲180度也无须害怕。”随后三只松鼠在质量检测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只为让他们的主人吃到美味放心的坚果零食。
当品牌做到极致,跨界未尝不可
如今蜚声世界的無印良品已经成为全线的生活方式品牌,致力于提倡简约、自然、富质感的生活哲学,也被誉为日式生活的代表。很多人最初因为MUJI的家居认识它,但鲜有人知,MUJI于1980年诞生最初的产品是9种家庭用品和31种食品,推出大受好评后于1981年增设了服装和内衣,而最被大家熟识,掀起内敛、自律、禁欲的“性冷淡”风潮家居则是始于1994年。
MUJI“合理而且便宜”的理念基于诞生之时的第二次石油危机。日本消费市场遭受空前的大萧条,随着物价高涨、生产过剩而来的是消费观念的重新塑造,MUJI除却浮华、追求本质、以人为本的哲学恰好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它最初的成功属于“时势造英雄”,而后多业态的发展尤其是把家居做成为一种风格,一种“MUJI”感的代表,则是将品牌本身的特质和调性做到了最极致。
当品牌做到极致,便成为一个IP,延伸到其他相关领域都会被认同和接受,无论是MUJI Book,还是MUJI Cafe一概好评如潮;假若在未来,MUJI开了花店、酒店,都不会令人太过惊讶。
在三只大头的形象被公众认可,在零食界积累了大量人气后就开始涉足多种相关业态全面开花,不得不多说松鼠老爹这棋局布得漂亮。我们也真诚地期待有越来越多如同三只松鼠一样的本土企业品牌,不光本体经营红红火火,连带着跨界经营都好评不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