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Kindle数字化阅读体验会逐渐成为未来阅读的标配,在这一波从原子世界向比特世界转换的浪潮中,阅读应该是改造最为彻底、也是对人类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底层革命。
以色列天才学者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对人类和其他物种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正如演化并没有让人拥有踢足球的能力,人类大部分的技能是通过后天习得的,而其他物种(像是蚂蚁或者蜜蜂)也能组成大型社会,并且拥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这是因为他们的基因组里已经储存了它们合作所需的大部分信息。
有的蜜蜂会成为工蜂,有的会成为蚁后,在它们的DNA里,都储存着对应职能的技能和职责:有的负责觅食、有的负责照顾,但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见过有的蜜蜂当律师,因为蜜蜂既没有宪法,它们也不打算违反什么宪法,所有的一切都储存在基因里。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马驹从生下来到学习行走吃草只需要几天的时间,而人类从生下来把接近1/3寿命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按照24岁大学毕业算起),有的恐怕更长。
原因在于,人类的社会秩序不是通过NDA构建的,而是通过共同想象体去构建的,需要一代代反复的训练、磨合才能维持种种法律、习俗、程序、礼仪,否则社会秩序就会崩溃。这也是人为什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迭代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互联网的勃兴让娱乐业大行其道,人们争先恐后的关注各色明星艺人,八卦消息和桃色新闻,传统的阅读空间被娱乐化的互联网挤压和稀释,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和功利化的知识需求——只需要看一眼市面上那些火爆的60秒1小时的知识付费产品就知道,以至于你很难分辨,互联网究竟是给阅读带来了便利,还是毁掉了传统的阅读。而一个事实则是,传统阅读也正经历脱胎换骨的剧变,互联网技术正深刻的改变着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阅读模式,新的阅读一定是数字化的,未来的文明薪火,不在刻碑石上,而是储存在u盘里。
阅读类App兼具了互联网和阅读的双重基因,因此在这次变革中身兼重任,它就像一副钟摆,一头是严肃的经典阅读,一头是娱乐时代下的消遣读物。有时候要迎合大众的审美,有时候也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判断。
刚刚落下帷幕,由百度和南大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悦读挑战赛,正试图为这种局面纡难。 此次挑战赛是基于百度的阅读平台和技术支持,以及南大校园资源的一次尝试,通过线上读书时长PK、写经典书评赢大奖及在线听书等多种形式,众筹读书PK+书评PK+直播读书分享+百度人工智能在线听书。通过阅读挑战去重塑和唤醒学生群体对于阅读的感性认知。
比赛的形式分为几种,一是PK阅读时长,类似众筹的概念,先投入积分,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天阅读的时长,则可参与整个积分池的分成。
另外一个是书评评选,也就是参与指定经典书目的书评大赛且书评必须入围优秀书评名单,最终的排名,则参考积累阅读时长进行综合排名。
《娱乐至死》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个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在当下的时代,读书又多了一重新的含义:去对抗互联网所带来碎片式生活。
正如于丹教授在大赛颁奖典礼上所说的那样,读书不能为了卖弄谈资,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让自己有自己的判断。读书的意义在于“知之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也就是能够分得清楚轻重缓急。
什么是轻重缓急?也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虑而后能得,有自己的脑子想过才能有所得,但是在这之前要安静下来。
于丹讲了一个故事,在她念书的时候,班上有几个特别爱读闲书杂书的人。那时候还是平房,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一到晚上熄灯以后,只有锅炉房这一个地方亮灯,班上有三四个男生在锅炉房通宵达旦看书,甚至在高考前,白天刷题,晚上就回到锅炉房看书。
那个时候高考恢复没多久,竞争远比现在激烈。80年代初,高考录取比例是3.5%,在那样的情况下还看杂书的人,是真正热爱读书的人,就像饥饿的人,你不给他这口饭吃,他会饿得睡不着。
阅读的快感并非来源于艰苦,但苦难更能磨砺一个人的意志,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增强了阅读的便利性,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多,门槛变得更低,使得原本传统三位一体的读书藏书著书,分裂,变形,变成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技术支撑的智识活动。
比如,这次挑战赛的时长PK,背后其实是数字化的阅读习惯重塑。用户不但可以通过百度阅读App去管理个人的读书行为,记录阅读数据,除还可以查阅字典、做笔记,并进行分享、甚至包括语音听书,这在之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最后的优胜奖也顺利决出。根据事后的数据统计,这次活动覆盖1000+所院校1000万人,30万参与人次,书评近5000条,优秀书评约1000条,读书累计超14-18亿秒/月,活动曝光约1亿人次。可以说,活动不但成功落地,还取得非常好的执行和传播。
至此,国内参与规模最大的阅读大赛就这样落下了帷幕,但互联网+阅读的尝试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1、传统的校企合作的意义正在不断放大,大学校园正成为连接企业和人才的一个重要桥梁。
原因在于,校园能够源源不断的为企业输出人才的同时,还能提供附加值,这种附加值渠道资源的溢价。校园越来越接近互联网入口之一,20岁左右、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一定付费能力、熟练使用互联网、对产品和抱有好奇和热情的年轻人,越来越受到互联网公司的重视和青睐,这批群体也会成为各大公司争抢的用户。
2、基于新技术阅读会成逐渐为主流,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中的预言正一个个实现,现在的有声书已经颠覆了传统的阅读体验,未来人工智能兴起一定也会改变目前现有的状况,人工智能的领域还希望能够完全在计算机二进制的程序语言上创造一种新的智能。像是科幻电影《黑客任务》或《魔鬼终结者》那样,都预示着总有一天这些二进制会抛下任性给它们的枷锁,走向一个新的世界。
比如以后会不会大家都不需要看书,直接扫描,然后大脑快速的接收这些信息,一目十行成为过去式,借助新技术,人类一天接受的知识量可能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到那个时候,人类文明可能也会因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