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搞事情 同方软银上演新三板首例摘牌后悔,还有戏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搞事情 同方软银上演新三板首例摘牌后悔,还有戏吗?

众所周知,在新三板分层制度的推进下,新三板的退市制度也渐渐呼之欲出。这将会完善新三板的健康流动性。

新三板挂牌企业摘牌“离职”现象频出,弄得人心惶惶。2016年新三板共有摘牌企业56家,截止1月6日,已经有7家创新层企业从新三板撤退,甚至有人用“大逃亡”来形容新三板这一轮摘牌潮。

企业摘牌本是正常的资本运作现象,或因为退市、转板,或因为挂牌后悔,在新三板也见怪不怪。但是,最近新三板却出现首例摘牌后悔——同方软银(831829.OC)在2016年12月21日申请在新三板终止挂牌后,不到一个月便反悔了。

1月17日,同方软银发公告称拟继续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同时终止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这成为新三板不多见的特例,也成为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谈资。

“说分手的是你,要复合的也是你”

同方软银主要从事为商业银行提供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技术咨询服务,主要产品是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渠道整合平台、银行报表系统、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开发。

目前已有核心业务系统、渠道接入平台、管理信息系统等40余项产品通过了软件产品认证,部分软件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权,是国家认定的"双软企业"。2015年1月22日,同方软银正式在新三板挂牌。

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同方软银说不上如鱼得水,也算是过得滋润。公司在挂牌期间进行过两次融资,募集资金1236.24万元。其中2015年8月26日以每股1.5元的价格发行股票300万股,募集资金450万元;2016年9月30以每股3.78元的价格发行股票208万股,募集资金786.24万元。

2016年上半年,同方软银实现营业收入3821.6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2.1%;净利润为526.41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47.4%;2015年营收7552.22万,净利润820.35万。

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来看,同方软银很有可能在这一年达标创业板IPO门槛。如果财务达标创业板,考虑转板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为何同方软银在短时间内申请摘牌后又反悔呢?公司官方给出的回应是“因战略发展规划调整需要”,但是,在一个月前公司申请摘牌时用的也是同样的理由。

对于如此“善变”又“反常”的举止,同方软银除了引来了一阵热议,并没有进一步解释。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快节奏“调整”,着实让围观群众一脸懵逼。

没走IPO,很意外

一般来说,挂牌企业主动申请摘牌无非是转板或被收购,但也有部分企业没有说出任何实质性理由就悄然离开了新三板。

对于同方软银摘牌反悔原因的猜测,网上甚至还在流传这样的段子——

同方软银股东一:一年了,感觉挂牌新三板跟没挂牌也没啥区别!

同方软银股东二:就是就是!每年还要交持续督导费、律师事务所律师费,挂牌年费等等乱七八糟的,加起来也要个小几十万!

同方软银股东三:既然这样,我们干脆终止挂牌好了。

......

段子只是段子,可是同方软银在极有可能达标创业板IPO门槛的情况下,突然“变脸”,确实让人难以捉摸。

近年来,新三板企业转板越来越容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IPO的快速扩容。IPO常态化的说法,让A股在1月16日玩了一次蹦极,创业板跌幅一度超过6%,这对新三板挂牌企业来说,或许是一个利好机会。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已经有162家创新层企业宣布IPO计划。除此之外,新三板951家创新层企业中有875家企业在财务方面也符合创业板IPO要求。

进入2017年,平均每天IPO基本保持在3家左右。目前,A股市场还有600多家公司在排队,按照这个速度,一年就可以消化掉。想当初不少优质的明星企业看重新三板,就是因为IPO排队等待时间太长。

但现在,一般新三板挂牌需要的时间在3-6个月之间,而IPO的时间也就一年左右,对于套现、融资都存在巨大优势的A股市场,多等6个月时间就不是问题了,相比之下,应该很少有企业会拒绝后者。

有人说也许同方软银是忽然舍不得新三板,也有人说可能是摘牌后去向未定。但是,同方软银的这一举措,对新三板市场在新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的环境下,流动性却持续低迷的状态,至少也是给了清醒的一击。

“爱情不是你想卖 想买就能卖”

众所周知,在新三板分层制度的推进下,新三板的退市制度也渐渐呼之欲出。这将会完善新三板的健康流动性。

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曾强调,为了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新三板将建立常态化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制定并发布股票终止挂牌的实施细则,主要考量为企业主动申请终止挂牌;明确强制摘牌标准,终止挂牌的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建立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机制,终止挂牌后符合条件的可以再挂牌。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1月3日开市起,同方软银的股票已经暂停转让了,现在又终止摘牌,可以说是新三板首例,执行流程并无先例可参考,短期内能顺利重新转让吗?好比员工提完离职后忽然跟老板说“我又不想走了”,事态究竟能不能挽回呢,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结果暂时不得而知,但是多说几句,企业在做资本运作的重大决定时一定要严肃谨慎,市场有时候包容性很强,同样原则性也很强,千万不能因为没有考虑清楚的决定造成不可逆转的局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资本市场切记住三思而后行。

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直白歌词来形容,大概就是:“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奔跑吧新三板:bpbxsb)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软银

4.3k
  • 美AI“星际之门”被曝受阻,年底前只建一小数据中心
  • 软银集团计划发行42亿美元优先票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搞事情 同方软银上演新三板首例摘牌后悔,还有戏吗?

众所周知,在新三板分层制度的推进下,新三板的退市制度也渐渐呼之欲出。这将会完善新三板的健康流动性。

新三板挂牌企业摘牌“离职”现象频出,弄得人心惶惶。2016年新三板共有摘牌企业56家,截止1月6日,已经有7家创新层企业从新三板撤退,甚至有人用“大逃亡”来形容新三板这一轮摘牌潮。

企业摘牌本是正常的资本运作现象,或因为退市、转板,或因为挂牌后悔,在新三板也见怪不怪。但是,最近新三板却出现首例摘牌后悔——同方软银(831829.OC)在2016年12月21日申请在新三板终止挂牌后,不到一个月便反悔了。

1月17日,同方软银发公告称拟继续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同时终止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这成为新三板不多见的特例,也成为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谈资。

“说分手的是你,要复合的也是你”

同方软银主要从事为商业银行提供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技术咨询服务,主要产品是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渠道整合平台、银行报表系统、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开发。

目前已有核心业务系统、渠道接入平台、管理信息系统等40余项产品通过了软件产品认证,部分软件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权,是国家认定的"双软企业"。2015年1月22日,同方软银正式在新三板挂牌。

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同方软银说不上如鱼得水,也算是过得滋润。公司在挂牌期间进行过两次融资,募集资金1236.24万元。其中2015年8月26日以每股1.5元的价格发行股票300万股,募集资金450万元;2016年9月30以每股3.78元的价格发行股票208万股,募集资金786.24万元。

2016年上半年,同方软银实现营业收入3821.6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2.1%;净利润为526.41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47.4%;2015年营收7552.22万,净利润820.35万。

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来看,同方软银很有可能在这一年达标创业板IPO门槛。如果财务达标创业板,考虑转板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为何同方软银在短时间内申请摘牌后又反悔呢?公司官方给出的回应是“因战略发展规划调整需要”,但是,在一个月前公司申请摘牌时用的也是同样的理由。

对于如此“善变”又“反常”的举止,同方软银除了引来了一阵热议,并没有进一步解释。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快节奏“调整”,着实让围观群众一脸懵逼。

没走IPO,很意外

一般来说,挂牌企业主动申请摘牌无非是转板或被收购,但也有部分企业没有说出任何实质性理由就悄然离开了新三板。

对于同方软银摘牌反悔原因的猜测,网上甚至还在流传这样的段子——

同方软银股东一:一年了,感觉挂牌新三板跟没挂牌也没啥区别!

同方软银股东二:就是就是!每年还要交持续督导费、律师事务所律师费,挂牌年费等等乱七八糟的,加起来也要个小几十万!

同方软银股东三:既然这样,我们干脆终止挂牌好了。

......

段子只是段子,可是同方软银在极有可能达标创业板IPO门槛的情况下,突然“变脸”,确实让人难以捉摸。

近年来,新三板企业转板越来越容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IPO的快速扩容。IPO常态化的说法,让A股在1月16日玩了一次蹦极,创业板跌幅一度超过6%,这对新三板挂牌企业来说,或许是一个利好机会。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已经有162家创新层企业宣布IPO计划。除此之外,新三板951家创新层企业中有875家企业在财务方面也符合创业板IPO要求。

进入2017年,平均每天IPO基本保持在3家左右。目前,A股市场还有600多家公司在排队,按照这个速度,一年就可以消化掉。想当初不少优质的明星企业看重新三板,就是因为IPO排队等待时间太长。

但现在,一般新三板挂牌需要的时间在3-6个月之间,而IPO的时间也就一年左右,对于套现、融资都存在巨大优势的A股市场,多等6个月时间就不是问题了,相比之下,应该很少有企业会拒绝后者。

有人说也许同方软银是忽然舍不得新三板,也有人说可能是摘牌后去向未定。但是,同方软银的这一举措,对新三板市场在新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的环境下,流动性却持续低迷的状态,至少也是给了清醒的一击。

“爱情不是你想卖 想买就能卖”

众所周知,在新三板分层制度的推进下,新三板的退市制度也渐渐呼之欲出。这将会完善新三板的健康流动性。

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曾强调,为了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新三板将建立常态化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制定并发布股票终止挂牌的实施细则,主要考量为企业主动申请终止挂牌;明确强制摘牌标准,终止挂牌的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建立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机制,终止挂牌后符合条件的可以再挂牌。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1月3日开市起,同方软银的股票已经暂停转让了,现在又终止摘牌,可以说是新三板首例,执行流程并无先例可参考,短期内能顺利重新转让吗?好比员工提完离职后忽然跟老板说“我又不想走了”,事态究竟能不能挽回呢,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结果暂时不得而知,但是多说几句,企业在做资本运作的重大决定时一定要严肃谨慎,市场有时候包容性很强,同样原则性也很强,千万不能因为没有考虑清楚的决定造成不可逆转的局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资本市场切记住三思而后行。

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直白歌词来形容,大概就是:“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奔跑吧新三板:bpbxsb)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