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问题多多,华强科技被揭出六条违规行为,上市后业绩大变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问题多多,华强科技被揭出六条违规行为,上市后业绩大变脸

2023年业绩继续滑坡。

图片来源:图虫

实习记者|刘相君 记者|郭净净

3月11日晚,华强科技(688151.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湖北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孙光幸、朱经平、赵晓芳采取出具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据悉,湖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华强科技存在六条违规事实:(一)会计估计变更未履行审议程序及披露义务、(二)部分产品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三)存货跌价计提不充分、(四)部分成本费用存在跨期、(五)募集资金使用和管理不规范、(六)募集资金相关信息披露不规范

华强科技的上述行为,导致了公司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披露不准确。华强科技和公司董事长孙光幸,时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朱经平,董事会秘书赵晓芳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 182 号)相关规定,湖北证监局决定对华强科技和三人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问题多多,并非第一次受监管警示

界面新闻注意到,这并不是华强科技和相关人员第一次受到监管警示了。

2023年8月14日,上交所发布了《关于对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具体情况如下:

图片来源:上交所

扣非归母净利润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指标,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判断及投资者决策产生影响。公司结构性存款投资收益调整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2022年年报扣非归母净利润披露不准确时任财务负责人朱经平对公司上述违规负有相应责任

鉴于上述情形,上交所科创板公司管理部对华强科技和朱经平予以监管警示。

7个月前的监管警示并没有让华强科技引以为戒,反而暴露出了更多问题。

2022年末,公司对部分应收账款使用单项计提法,构成会计估计变更,且公司未按照规定审议并及时披露会计估计变更事项。

经现场检查,公司2021年至2023年6月期间销售的RFP-1000型人防工程滤器中,约有2879台在确认收入后仍存放于公司仓库,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

2022年末,公司在对人防工程滤器、口罩、防护服等存货及相关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时,未充分考虑相关产品资产在手订单价格下降、产品退出市场、产品毛利为负且无价格上升趋势等因素,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

部分成本费用存在跨期。公司计入2022年的107.38万元运输费用实际发生在2021年,计入2023年的68.41万元研发费用实际发生在2022年,成本费用确认存在跨期。

此外,华强科技募集资金的使用、管理和信息披露均存在不规范的情形。

公司于2022年1月5日、1月11日共将110.44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支付非募投项目,后于2022年1月20日通过一般户全额转回募集资金专户,存在募集资金违规用于非募投项目的情形。

2022年、2023年,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额度分别不超过18亿元、19亿元,但公司在2022年1月29日9月6日、10月12日及2023年7月24日,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总余额分别为22.68亿元、18.92亿元、18.91亿元、19.93万元,均超过董事会审批额度。

2022年4月,公司使用了超募资金188.49万元,但在《关于2022年半年度募集资金与实际使用情况的报告》中未予披露;公司在2022年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中,将新型核生化防护基础材料研发平台建设项目2.68万元计入新型核生化应急救援防护装备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披露存在错误。

上市后市值蒸发,营收、净利缩水严重

2020年12月25日,华强科技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获受理,拟募资17.24亿元,历经两轮审核问询,公司于2021年10月26日注册生效。

据公开信息,2021年12月6日,华强科技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当日股价开40.3元/股,较发行价35.09元/股上涨14.85%

截至3月13日收盘,该股报15.92元/股,最新A股总市值54.84亿元。从上市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华强科技股价跌了不止一倍。

除了市值蒸发,华强科技营收也严重缩水。

2018年-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43亿元、12.75亿元、8.35亿元和12.7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1万元、1.04亿元、6627万元和2.73亿元。与上市前业绩增长的大趋势不同,从2022年起公司业绩开始“现原形”。

2022年,华强科技营业收入仅6.09亿元,同比减少52.25%,甚至不如2018年;扣非归母净利润-855.9万元,同比转亏

2月23日,公司披露2023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和净利润进一步下滑。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下滑至5.92亿元,同比变动-2.75%;归母净利润694.9万元,同比变动-90.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345.03万元,同比变动-758.15%。

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等各项指标在2023年均有所下滑华强科技在业绩快报中解释称:主要原因系军队改革深入推进及部队装备订购政策调整,公司特种防护装备产品订购计划延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问题多多,华强科技被揭出六条违规行为,上市后业绩大变脸

2023年业绩继续滑坡。

图片来源:图虫

实习记者|刘相君 记者|郭净净

3月11日晚,华强科技(688151.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湖北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孙光幸、朱经平、赵晓芳采取出具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据悉,湖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华强科技存在六条违规事实:(一)会计估计变更未履行审议程序及披露义务、(二)部分产品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三)存货跌价计提不充分、(四)部分成本费用存在跨期、(五)募集资金使用和管理不规范、(六)募集资金相关信息披露不规范

华强科技的上述行为,导致了公司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披露不准确。华强科技和公司董事长孙光幸,时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朱经平,董事会秘书赵晓芳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 182 号)相关规定,湖北证监局决定对华强科技和三人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问题多多,并非第一次受监管警示

界面新闻注意到,这并不是华强科技和相关人员第一次受到监管警示了。

2023年8月14日,上交所发布了《关于对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具体情况如下:

图片来源:上交所

扣非归母净利润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指标,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判断及投资者决策产生影响。公司结构性存款投资收益调整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2022年年报扣非归母净利润披露不准确时任财务负责人朱经平对公司上述违规负有相应责任

鉴于上述情形,上交所科创板公司管理部对华强科技和朱经平予以监管警示。

7个月前的监管警示并没有让华强科技引以为戒,反而暴露出了更多问题。

2022年末,公司对部分应收账款使用单项计提法,构成会计估计变更,且公司未按照规定审议并及时披露会计估计变更事项。

经现场检查,公司2021年至2023年6月期间销售的RFP-1000型人防工程滤器中,约有2879台在确认收入后仍存放于公司仓库,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

2022年末,公司在对人防工程滤器、口罩、防护服等存货及相关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时,未充分考虑相关产品资产在手订单价格下降、产品退出市场、产品毛利为负且无价格上升趋势等因素,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

部分成本费用存在跨期。公司计入2022年的107.38万元运输费用实际发生在2021年,计入2023年的68.41万元研发费用实际发生在2022年,成本费用确认存在跨期。

此外,华强科技募集资金的使用、管理和信息披露均存在不规范的情形。

公司于2022年1月5日、1月11日共将110.44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支付非募投项目,后于2022年1月20日通过一般户全额转回募集资金专户,存在募集资金违规用于非募投项目的情形。

2022年、2023年,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额度分别不超过18亿元、19亿元,但公司在2022年1月29日9月6日、10月12日及2023年7月24日,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总余额分别为22.68亿元、18.92亿元、18.91亿元、19.93万元,均超过董事会审批额度。

2022年4月,公司使用了超募资金188.49万元,但在《关于2022年半年度募集资金与实际使用情况的报告》中未予披露;公司在2022年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中,将新型核生化防护基础材料研发平台建设项目2.68万元计入新型核生化应急救援防护装备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披露存在错误。

上市后市值蒸发,营收、净利缩水严重

2020年12月25日,华强科技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获受理,拟募资17.24亿元,历经两轮审核问询,公司于2021年10月26日注册生效。

据公开信息,2021年12月6日,华强科技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当日股价开40.3元/股,较发行价35.09元/股上涨14.85%

截至3月13日收盘,该股报15.92元/股,最新A股总市值54.84亿元。从上市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华强科技股价跌了不止一倍。

除了市值蒸发,华强科技营收也严重缩水。

2018年-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43亿元、12.75亿元、8.35亿元和12.7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1万元、1.04亿元、6627万元和2.73亿元。与上市前业绩增长的大趋势不同,从2022年起公司业绩开始“现原形”。

2022年,华强科技营业收入仅6.09亿元,同比减少52.25%,甚至不如2018年;扣非归母净利润-855.9万元,同比转亏

2月23日,公司披露2023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和净利润进一步下滑。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下滑至5.92亿元,同比变动-2.75%;归母净利润694.9万元,同比变动-90.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345.03万元,同比变动-758.15%。

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等各项指标在2023年均有所下滑华强科技在业绩快报中解释称:主要原因系军队改革深入推进及部队装备订购政策调整,公司特种防护装备产品订购计划延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