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虎嗅】这款美国政界必备的APP 正掀起聊天加密的普及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虎嗅】这款美国政界必备的APP 正掀起聊天加密的普及潮

随着活动家和警惕的公民们准备开始应对一个看起来并不重视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新总统,Signal逐渐成为网民们将数字生活加密的一个入口。

虎嗅注:据《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报道,在美国政界目前有一个更换加密聊天App的趋势,政治家们纷纷开通了自己的Signal帐号。而这款Signal软件实际上在关注“数字隐私”的网民中间,早就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距离美国总统大选结束过去了几个星期,丽贝卡·布兰(Rebecca Bryan)牧师走上她的教堂讲台,看着她的教众,人们已经准备好采取政治行动。大选后他们就在辩论要将教堂变成无身份移民(undocumented immigrants)的庇护所。

在那个礼拜日,布兰牧师做了一个关于如何沟通的分享:“WhatsApp,”她一字一顿地说,“完全加密的聊天群,我们知道所说的是完全安全的。”内森·费塔斯(Nathan Freitas)是一位软件开发者,也是一位隐私议题活动家,他就坐在教堂里。“当时的感觉就好像,什么?我的牧师刚刚说了‘加密’这个词?”

费塔斯去年曾经向布兰提起过,建议使用WhatsApp这款软件作为教区社会活动的沟通工具。作为全球最流行的消息应用,WhatsApp新加入了默认的点对点加密功能。也就是说,聊天内容不会在服务器上保存,偷听者也没有办法读取,甚至是WhatsApp的母公司Facebook也做不到这一点。一夜之间,十亿人所发出的消息避免了遭到窃听的危险,这都要归功于一个旧金山的开源项目团队开发的代码,他们就是Open Whisper Systems。

开源协议,随隐私保护议题而流行

由莫西·马林斯派克(Moxie Marlinspike)这位理想主义的密码工程师在2013年创办,Open Whisper开发的协议不仅被WhatsApp所采用,Facebook Messenger的“加密对话”(secret conversation)功能,和Google Allo的“匿名模式”(incognito mode)也采用了这一通讯协议。Open Whisper旗下也有自己的消息应用Signal,美国大选之后不断有人开始使用这个应用作为沟通工具。去年11月9日,Signal被App Annie榜单评为iOS平台上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应用,从第98位窜升至第45位。全球的下载量在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增加了70%,有接近100万的下载来自美国。

随着活动家和警惕的公民们准备开始应对一个看起来并不重视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新总统,Signal逐渐成为网民们将数字生活加密的一个入口。在竞选总统时,特朗普公开批评苹果公司拒绝为FBI破解嫌疑犯iPhone手机的做法。特朗普目前已经提名了加密技术批评者杰夫·赛辛斯(JeffSessions)任司法部长,提名了政府监听做法的支持者麦克·蓬佩奥(MikePompeo)做中央情报局局长。

与此同时,Signal的热度持续升温,看起来并不像是在大选后的一时流行。马林斯派克透露Signal这款应用的稳定日下载量已经超过了上一次收到大量关注时的水平:当时是斯诺登(EdwardSnowden)曝出了美国国安局(NSA)的窃听丑闻。

不要独角兽水平的项目估值,要独角兽水平的普及规模

在接受本文作者采访时,马林斯派克对于硅谷的创业文化表现出一种并不积极的态度。“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创业者’并不是一个赞赏人的词,”他这样说道,“大学生在寝室里整天梦想的并不是创办自己的公司。”2011年马林斯派克加入了Twitter任安全部门负责人,14个月后他放弃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开始投入到自己有热情的工作中去:开发了两个安卓平台的加密应用,发消息的TextSecure和通话的RedPhone。2015年,他将两个服务合并成一个应用——Signal。目前这款应用已经被广泛认为是安全领域最好的产品,一方面是因为其加密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和其他注重隐私的App相比,Signal储存的用户信息更少。

2015年,Signal迎来了第一次法律上的挑战,维吉尼亚州(Virginia)亚历山德里亚(Alexandria)的联邦大陪审团要求Signal提交和两个手机号相关联的聊天纪录和用户资料,结果发现Signal的数据记录只有首次下载App的时间和上次登录的时间,再没有其他的信息了。随后Signal与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的律师合作,希望将大陪审团的传票内容向用户公开。

目前Open Whisper的团队仍旧非常简单:五名员工,此外还有一个来自开源社区的由十几人组成的代码贡献小组。马林斯派克希望能够让团队更大一点,他正在寻求价值观相近的人才——那些愿意放弃科技行业高工资和硅谷工作待遇的技术人才。(Open Whisper的网站上有一段这样的话,“我们不提供健身房,但是任何时候你想做俯卧撑的话,我们会和你一起做。”)Open Whisper 并没有为其开源协议申请专利,而是免费提供给世界上那些最有价值的公司,运营成本则依靠私人捐赠和基金会捐款支持。

马林斯派克的目标并不是创办一家有独角兽估值的公司,而是要实现独角兽水平的普及规模。为了实现这一点,他希望加密消息使用起来更简单,就像你平常使用的消息应用一样。这背后的理由很简单:如果加密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么显然坏人更愿意多花一些精力去操作它。“ISIS或者是犯罪分子更愿意多点几次,”他这样说道,“你和我这样的普通用户显然不会。”马林斯派克希望加密功能成为一种主流,就像每个人都有一个Facebook账户一样。他同时认为,像“我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如果政府或者黑客将你锁定为目标的话。

没人能阻止用户使用加密功能

实现彻底的计算机安全在现在还不太可能,所以唯一确保安全的方式就是让入侵后获得的数据无法破译,就像贼打开了箱子却发现只有几块石头一样。“如果你有一封未加密的电子邮件存在什么地方,那么它终将成为公开信息。”他直截了当地说,“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在本次美国总统大选中,我们已经多次读到了关于邮件泄密的报道,从希拉里的竞选团队到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无一幸免。

“想要阻止人们使用加密软件是不可能的,”电子前哨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执行总监辛迪·柯恩(Cindy Cohn) 这样认为,“因为加密其实是应用数学,没有人能够禁止数学的使用。但是政府能够做许多事情阻碍这一类工具的普及。”比如,政府会要求为监管机构提供“后门入口”,而科技公司是很容易受影响的,因为他们可能希望成为政府的合约商,或者公司的投资人和商业伙伴与政府有各种关系。

“我不想成为公众人物,你明白吗?我是一个普通人。”马林斯派克在采访最后时说,“我只是支持人们使用加密功能,但是关于这个议题的讨论,苹果电脑或者Facebook的人更适合去谈。”

“我不太关心如何去要求别人停止监听的行为,而更希望做些事情让他们没办法监视我们。”

(原文来自The Verge,作者Lauren Smiley。本文由虎嗅编译,内容有删节。)

来源:虎嗅

原标题:这款政界人士必备的 APP 应用,在美国掀起聊天加密的普及潮

最新更新时间:01/29 11:4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虎嗅】这款美国政界必备的APP 正掀起聊天加密的普及潮

随着活动家和警惕的公民们准备开始应对一个看起来并不重视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新总统,Signal逐渐成为网民们将数字生活加密的一个入口。

虎嗅注:据《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报道,在美国政界目前有一个更换加密聊天App的趋势,政治家们纷纷开通了自己的Signal帐号。而这款Signal软件实际上在关注“数字隐私”的网民中间,早就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距离美国总统大选结束过去了几个星期,丽贝卡·布兰(Rebecca Bryan)牧师走上她的教堂讲台,看着她的教众,人们已经准备好采取政治行动。大选后他们就在辩论要将教堂变成无身份移民(undocumented immigrants)的庇护所。

在那个礼拜日,布兰牧师做了一个关于如何沟通的分享:“WhatsApp,”她一字一顿地说,“完全加密的聊天群,我们知道所说的是完全安全的。”内森·费塔斯(Nathan Freitas)是一位软件开发者,也是一位隐私议题活动家,他就坐在教堂里。“当时的感觉就好像,什么?我的牧师刚刚说了‘加密’这个词?”

费塔斯去年曾经向布兰提起过,建议使用WhatsApp这款软件作为教区社会活动的沟通工具。作为全球最流行的消息应用,WhatsApp新加入了默认的点对点加密功能。也就是说,聊天内容不会在服务器上保存,偷听者也没有办法读取,甚至是WhatsApp的母公司Facebook也做不到这一点。一夜之间,十亿人所发出的消息避免了遭到窃听的危险,这都要归功于一个旧金山的开源项目团队开发的代码,他们就是Open Whisper Systems。

开源协议,随隐私保护议题而流行

由莫西·马林斯派克(Moxie Marlinspike)这位理想主义的密码工程师在2013年创办,Open Whisper开发的协议不仅被WhatsApp所采用,Facebook Messenger的“加密对话”(secret conversation)功能,和Google Allo的“匿名模式”(incognito mode)也采用了这一通讯协议。Open Whisper旗下也有自己的消息应用Signal,美国大选之后不断有人开始使用这个应用作为沟通工具。去年11月9日,Signal被App Annie榜单评为iOS平台上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应用,从第98位窜升至第45位。全球的下载量在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增加了70%,有接近100万的下载来自美国。

随着活动家和警惕的公民们准备开始应对一个看起来并不重视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新总统,Signal逐渐成为网民们将数字生活加密的一个入口。在竞选总统时,特朗普公开批评苹果公司拒绝为FBI破解嫌疑犯iPhone手机的做法。特朗普目前已经提名了加密技术批评者杰夫·赛辛斯(JeffSessions)任司法部长,提名了政府监听做法的支持者麦克·蓬佩奥(MikePompeo)做中央情报局局长。

与此同时,Signal的热度持续升温,看起来并不像是在大选后的一时流行。马林斯派克透露Signal这款应用的稳定日下载量已经超过了上一次收到大量关注时的水平:当时是斯诺登(EdwardSnowden)曝出了美国国安局(NSA)的窃听丑闻。

不要独角兽水平的项目估值,要独角兽水平的普及规模

在接受本文作者采访时,马林斯派克对于硅谷的创业文化表现出一种并不积极的态度。“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创业者’并不是一个赞赏人的词,”他这样说道,“大学生在寝室里整天梦想的并不是创办自己的公司。”2011年马林斯派克加入了Twitter任安全部门负责人,14个月后他放弃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开始投入到自己有热情的工作中去:开发了两个安卓平台的加密应用,发消息的TextSecure和通话的RedPhone。2015年,他将两个服务合并成一个应用——Signal。目前这款应用已经被广泛认为是安全领域最好的产品,一方面是因为其加密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和其他注重隐私的App相比,Signal储存的用户信息更少。

2015年,Signal迎来了第一次法律上的挑战,维吉尼亚州(Virginia)亚历山德里亚(Alexandria)的联邦大陪审团要求Signal提交和两个手机号相关联的聊天纪录和用户资料,结果发现Signal的数据记录只有首次下载App的时间和上次登录的时间,再没有其他的信息了。随后Signal与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的律师合作,希望将大陪审团的传票内容向用户公开。

目前Open Whisper的团队仍旧非常简单:五名员工,此外还有一个来自开源社区的由十几人组成的代码贡献小组。马林斯派克希望能够让团队更大一点,他正在寻求价值观相近的人才——那些愿意放弃科技行业高工资和硅谷工作待遇的技术人才。(Open Whisper的网站上有一段这样的话,“我们不提供健身房,但是任何时候你想做俯卧撑的话,我们会和你一起做。”)Open Whisper 并没有为其开源协议申请专利,而是免费提供给世界上那些最有价值的公司,运营成本则依靠私人捐赠和基金会捐款支持。

马林斯派克的目标并不是创办一家有独角兽估值的公司,而是要实现独角兽水平的普及规模。为了实现这一点,他希望加密消息使用起来更简单,就像你平常使用的消息应用一样。这背后的理由很简单:如果加密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么显然坏人更愿意多花一些精力去操作它。“ISIS或者是犯罪分子更愿意多点几次,”他这样说道,“你和我这样的普通用户显然不会。”马林斯派克希望加密功能成为一种主流,就像每个人都有一个Facebook账户一样。他同时认为,像“我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如果政府或者黑客将你锁定为目标的话。

没人能阻止用户使用加密功能

实现彻底的计算机安全在现在还不太可能,所以唯一确保安全的方式就是让入侵后获得的数据无法破译,就像贼打开了箱子却发现只有几块石头一样。“如果你有一封未加密的电子邮件存在什么地方,那么它终将成为公开信息。”他直截了当地说,“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在本次美国总统大选中,我们已经多次读到了关于邮件泄密的报道,从希拉里的竞选团队到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无一幸免。

“想要阻止人们使用加密软件是不可能的,”电子前哨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执行总监辛迪·柯恩(Cindy Cohn) 这样认为,“因为加密其实是应用数学,没有人能够禁止数学的使用。但是政府能够做许多事情阻碍这一类工具的普及。”比如,政府会要求为监管机构提供“后门入口”,而科技公司是很容易受影响的,因为他们可能希望成为政府的合约商,或者公司的投资人和商业伙伴与政府有各种关系。

“我不想成为公众人物,你明白吗?我是一个普通人。”马林斯派克在采访最后时说,“我只是支持人们使用加密功能,但是关于这个议题的讨论,苹果电脑或者Facebook的人更适合去谈。”

“我不太关心如何去要求别人停止监听的行为,而更希望做些事情让他们没办法监视我们。”

(原文来自The Verge,作者Lauren Smiley。本文由虎嗅编译,内容有删节。)

来源:虎嗅

原标题:这款政界人士必备的 APP 应用,在美国掀起聊天加密的普及潮

最新更新时间:01/29 11:4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