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把课堂搬到青岛港码头 青岛科技大学打造“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新场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把课堂搬到青岛港码头 青岛科技大学打造“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新场景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带领学生走进港口码头、科研一线、革命老区、田间地头,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思政教育。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南岸,满载货物的巨轮缓缓停靠在无人值守的码头。码头上,自动化桥吊巍然屹立,自动导引车往来穿梭,自动化轨道吊快速运转,重达数十吨的集装箱被轻巧地抓起、精准堆码。

现场,一群年轻人高高举起手机记录着这一震撼的场景。他们是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师生。

本次,由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本科生代表等70余人组成的“大思政课”实践团来到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科技创新基地开展“场景大思政课”,现场感受青岛港践行科技自立自强,将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世界港航业贡献全新“中国方案”的实践担当。

“骄傲自豪!第一次目睹如此壮观的智能化、自动化国产大型码头,高科技、高效率、无人驾驶……满满的科技感,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一去不复返了。”作业现场,来自新疆的大二学生阿卜杜赛米·萨力激动地说,“场景式实践教学让我感到整堂课非常有亲和力、感召力,也坚定了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决心。”

“作为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生,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科学家,为打造大国重器作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传媒学院大二学生谭凤婷则用“热血沸腾”来描摹现场看到的壮观景象,“通过实地参观、体验国际化港口,仿佛激活了‘大思政课’的空间生命力,是非常奇妙的体验,也加深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讲解员从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引申到科学家精神,深深鼓舞了在场师生立志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讲到动情处,有学生湿了眼眶。

“大思政课”实践团带队领导、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张洪坤深有感触:“场景大思政课上,同学们亲身感受前沿科技的脉搏,心灵受到触动,心中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接下来,我们要深化与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科技创新基地结对共建,努力打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大思政课’育人场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与现场教学的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感同身受地说:“场景教学把思政课的教学现场搬到了现代化全自动码头,搬到了科技创新的最前沿,生动展现了科技工作者的坚韧奋斗与无私奉献,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触达人心。真正实现了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带领学生走进港口码头、科研一线、革命老区、田间地头,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思政教育,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引导青年学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成长过程中,助力学生树立报国志向,是青科大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场景大思政课”的初衷。

近年来,学校签定“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余个,派出实践团队3000余支,在场景中开展“大思政课”累计覆盖师生10万余人次。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3/27 14:0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青岛港

125
  • 青岛港(601298.SH):202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49.23亿元,同比增长8.72%
  • 青岛港:2023年归母净利润49.23亿元,同比增长8.72%,拟10派2.927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把课堂搬到青岛港码头 青岛科技大学打造“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新场景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带领学生走进港口码头、科研一线、革命老区、田间地头,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思政教育。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南岸,满载货物的巨轮缓缓停靠在无人值守的码头。码头上,自动化桥吊巍然屹立,自动导引车往来穿梭,自动化轨道吊快速运转,重达数十吨的集装箱被轻巧地抓起、精准堆码。

现场,一群年轻人高高举起手机记录着这一震撼的场景。他们是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师生。

本次,由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本科生代表等70余人组成的“大思政课”实践团来到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科技创新基地开展“场景大思政课”,现场感受青岛港践行科技自立自强,将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世界港航业贡献全新“中国方案”的实践担当。

“骄傲自豪!第一次目睹如此壮观的智能化、自动化国产大型码头,高科技、高效率、无人驾驶……满满的科技感,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一去不复返了。”作业现场,来自新疆的大二学生阿卜杜赛米·萨力激动地说,“场景式实践教学让我感到整堂课非常有亲和力、感召力,也坚定了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决心。”

“作为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生,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科学家,为打造大国重器作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传媒学院大二学生谭凤婷则用“热血沸腾”来描摹现场看到的壮观景象,“通过实地参观、体验国际化港口,仿佛激活了‘大思政课’的空间生命力,是非常奇妙的体验,也加深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讲解员从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引申到科学家精神,深深鼓舞了在场师生立志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讲到动情处,有学生湿了眼眶。

“大思政课”实践团带队领导、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张洪坤深有感触:“场景大思政课上,同学们亲身感受前沿科技的脉搏,心灵受到触动,心中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接下来,我们要深化与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科技创新基地结对共建,努力打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大思政课’育人场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与现场教学的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感同身受地说:“场景教学把思政课的教学现场搬到了现代化全自动码头,搬到了科技创新的最前沿,生动展现了科技工作者的坚韧奋斗与无私奉献,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触达人心。真正实现了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带领学生走进港口码头、科研一线、革命老区、田间地头,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思政教育,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引导青年学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成长过程中,助力学生树立报国志向,是青科大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场景大思政课”的初衷。

近年来,学校签定“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余个,派出实践团队3000余支,在场景中开展“大思政课”累计覆盖师生10万余人次。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3/27 14:0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