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观察】过半省份公布2023年人口数据,省际间人口竞争可持续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观察】过半省份公布2023年人口数据,省际间人口竞争可持续吗?

如果没有生育率的提高,随着各省人口进入负增长,未来省际间的人口流动将成为人口竞争的主要手段,但这是一场“零和博弈”。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随着各省份陆续发布202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省际间的人口版图也逐渐清晰。2023年是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的第二年,也是新冠疫情结束后的首个统计年份,在生产和生活逐渐恢复常态的背景下,省际间人口格局的变化也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微妙趋势。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6个省份公布了2023年的人口数据。从总体来看,中国各省份的常住人口总量态势基本保持不变,但几乎所有省份都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或负增长,尤其是诸如江苏、浙江等省份,虽然相比上一年常住人口保持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为负。这显示常住人口的增加由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带来,这也是未来省际间、区域间人口竞争的主要手段。

人口学专家指出,由于中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移民的数量又极为有限,因而如果没有生育率的提高,省际间的人口竞争很可能是一场“零和博弈”,这提醒决策者应从更长远目标着眼,在支持生育方面继续发力。

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转负

从常住人口总量来看,各省人口的基本格局并无太大变化,山东和四川两省均超过8000万,山东常住人口过亿,是现有数据中人口最多的省份。

相对而言,一些西部或东北部地区的省份,如青海、甘肃、吉林等,常住人口总量较小。从现有数据看,青海是常住人口最少的省份,仅594万人。

由于移民人数的因素可以忽略,中国省际间人口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人口迁移,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一个省份人口相比上一年的变化,折射出公共政策和经济形势的某些差异。

从常住人口增加或减少量来看,各省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浙江2023年末常住人口增加50万,总量达6627万,是现有数据中增加最多的省份。不过,浙江去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为负,为-0.86‰,这意味着自然增长的人口减少了5.7万人,浙江净流入的省外人口为55.7万人。

16个省份2023年人口数据。制图:赵孟

浙江并不讳言本省人口的增加源于机械增长。浙江日报旗下潮新闻此前从三个方面分析浙江省吸引人口流入的原因,首先是社会经济因素,2023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8.26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四位,增速高于全国和东部主要省市,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支柱力量。这是持续吸引外来人口最大的背景。报道称,浙江继续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这一最重要资源,为浙江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其次,浙江是共同富裕建设示范区,浙江发展均衡性好,意味着吸引外来人口的力量足够强。其三,在软环境的舒适性方面,浙江也有优势。以最近很火的杭州骆家庄为例,它是杭州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去年年中启动“来杭青年助业计划”,为来杭青年推出7天免费住过渡公寓等措施,成为诸多青年的“来杭第一站”。这些年,浙江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实实在在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吸引外来人口、留住外来人口。

虽然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较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但由于生育政策、生活压力等因素影响,自然生育率却相对较低,这对城市长期发展和人口结构优化提出了新挑战。

与浙江一样依靠省际间人口迁移带来人口增长的省份还有江苏、天津等省份。其中,江苏2023年末常住人口8526万,比上年增加11万,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0‰。天津2023年末常住人口1364万,比上年增加1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不理想,为-2.57‰。

相比之下,经济较落后的省份就没有这样的“幸运”。四川、青海等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的同时,相比上年常住人口也在下降。甚至一些省份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但常住人口依然在减少,比如广西,虽然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为0.42‰,但相比上年常住人口仍减少了20万,人口流出形势严峻。

人口学专家何亚福向界面新闻分析,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由于经济比较发达,能够吸引到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所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能保持常住人口正增长,这些省份需要放开户籍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当然,也要同时加大生育支持力度以提高生育率。事实上,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的生育率其实比西部省份更低。对于常住人口和自然增长率同时下降的省份,需要加大生育支持力度以提高生育率。

贵州是现有数据中唯一一个相比上年常住人口增加,同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为正的省份。2023年末,贵州常住人口38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8‰。由于贵州全年出生人口41.1万人,死亡人口30.0万人,显示贵州仍有少量人口流出。

同时,贵州也是现有数据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份,最低的则是吉林省,为-5.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当地人口结构、生育意愿、生育环境和人口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

省际间人口竞争愈显激烈

作为疫情结束后的首个统计年份,“虹吸效应”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又开始出现,省际间的人口竞争愈显激烈。除了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常住人口增加外,周边经济较落后省份的人口变化也值得注意。

比邻江苏、上海的中部省份安徽一直被强邻环伺。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该省常住人口一直保持增加。不过,从2021年开始,该省每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不再公布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长率等数据,因此无法判断常住人口增加是机械增长还是自然增长的结果。

2022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1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引发热议。该省统计局有关人士曾告诉界面新闻,安徽省一直是人口流出大省,但近些年出现人口回流,“去年(2022年)外省回流了近20万”,导致常住人口正增长。对于人口回流的原因,对方解释,一方面是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较好,就业机会增加,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一些人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2023年末,安徽全省常住人口612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万人。对此,该省统计局有关人士近期向界面新闻透露,主要原因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0,去年安徽人口回流6.9万人,但是因自然增长率低于0减少了十多万人,“相互抵消”导致常住人口减少6万人。他表示,这也安徽自2010年以来常住人口首次减少。

不过,与2022年回流的20万人相比,疫情结束后周边省份对安徽人口的“虹吸效应”依然在发挥作用。

16个省份相比上年常住人口变化量。制图:赵孟

此外,东三省的人口变化一直备受瞩目。截至目前,除黑龙江尚未公布2023年的数据外,其他两省均已通过不同渠道发布。意味深长的是,从官方发布的内容看,更倾向于强调较为“亮眼”的指标,尤其是人口迁移带来的数据变化,这显示省际间的人口流动已成为人口竞争的主要手段。

辽宁省尚未发布本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但该省统计局2月份通过媒体发布2023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反馈数据时透露,2023年全省人口净流入8.6万人,“扭转了2012年以来我省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的局面”。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表明,‘山海关不住,孔雀向北飞’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这些报道还透露,2023年该省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074万人,较上年增加10万人。作为辽宁全面振兴的“排头兵”“跳高队”,沈阳和大连两市常住人口合计为1674.3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量的40.0%,较上年增长6.5万人。报道并未透露辽宁全省的常住人口及相比上年的变化量,以及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率等重要数据。

3月26日,吉林省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339.41万人,人口减少数量由上年的27.68万人下降至8.28万人,人口跨省净流入4.3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84万人,出生率为3.77‰;死亡人口21.46万人,死亡率为9.16‰;自然增长率为-5.39‰。

和许多省份一样,吉林省也未直接公布相比上年常住人口减少的数据,而将重点放在人口减少量的变化趋势下降上。

在该省统计局发布的《吉林省2023年常住人口基本情况报告》则强调,自2011年以来,吉林省流出人口一直大于流入人口,一直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这是近13年首次出现净流入态势。“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留人才,大力发展经济引人才,诸多举措取得了可喜成绩,人口实现由 2022 年净流出18.07万人到2023年净流入4.34万人的跨越。”

不过,一些学者对省际间人口竞争的风险早已提出预警。2020年,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李建新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刘瑞平在《人口学刊》发表题为《中国省际人口负增长趋势的差异性分析》的论文指出,随着各省人口进入负增长,未来人口再生产进入“缩减型”已成为中国各地区的共同趋势,过去靠内部人口迁移或流动来弥补省内人口“空缺”的时代已经结束。

这篇论文指出,“如果各级政府仍力求以人口流动或迁移来应对本地人口负增长的潜在风险,可能会因吸引人口而产生恶性竞争,一些地区的人口负增长问题得到缓解的同时,会加剧另一些地区的问题。因此,各地区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争夺人才的政策,只是一场零和博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观察】过半省份公布2023年人口数据,省际间人口竞争可持续吗?

如果没有生育率的提高,随着各省人口进入负增长,未来省际间的人口流动将成为人口竞争的主要手段,但这是一场“零和博弈”。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随着各省份陆续发布202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省际间的人口版图也逐渐清晰。2023年是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的第二年,也是新冠疫情结束后的首个统计年份,在生产和生活逐渐恢复常态的背景下,省际间人口格局的变化也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微妙趋势。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6个省份公布了2023年的人口数据。从总体来看,中国各省份的常住人口总量态势基本保持不变,但几乎所有省份都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或负增长,尤其是诸如江苏、浙江等省份,虽然相比上一年常住人口保持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为负。这显示常住人口的增加由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带来,这也是未来省际间、区域间人口竞争的主要手段。

人口学专家指出,由于中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移民的数量又极为有限,因而如果没有生育率的提高,省际间的人口竞争很可能是一场“零和博弈”,这提醒决策者应从更长远目标着眼,在支持生育方面继续发力。

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转负

从常住人口总量来看,各省人口的基本格局并无太大变化,山东和四川两省均超过8000万,山东常住人口过亿,是现有数据中人口最多的省份。

相对而言,一些西部或东北部地区的省份,如青海、甘肃、吉林等,常住人口总量较小。从现有数据看,青海是常住人口最少的省份,仅594万人。

由于移民人数的因素可以忽略,中国省际间人口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人口迁移,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一个省份人口相比上一年的变化,折射出公共政策和经济形势的某些差异。

从常住人口增加或减少量来看,各省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浙江2023年末常住人口增加50万,总量达6627万,是现有数据中增加最多的省份。不过,浙江去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为负,为-0.86‰,这意味着自然增长的人口减少了5.7万人,浙江净流入的省外人口为55.7万人。

16个省份2023年人口数据。制图:赵孟

浙江并不讳言本省人口的增加源于机械增长。浙江日报旗下潮新闻此前从三个方面分析浙江省吸引人口流入的原因,首先是社会经济因素,2023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8.26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四位,增速高于全国和东部主要省市,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支柱力量。这是持续吸引外来人口最大的背景。报道称,浙江继续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这一最重要资源,为浙江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其次,浙江是共同富裕建设示范区,浙江发展均衡性好,意味着吸引外来人口的力量足够强。其三,在软环境的舒适性方面,浙江也有优势。以最近很火的杭州骆家庄为例,它是杭州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去年年中启动“来杭青年助业计划”,为来杭青年推出7天免费住过渡公寓等措施,成为诸多青年的“来杭第一站”。这些年,浙江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实实在在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吸引外来人口、留住外来人口。

虽然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较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但由于生育政策、生活压力等因素影响,自然生育率却相对较低,这对城市长期发展和人口结构优化提出了新挑战。

与浙江一样依靠省际间人口迁移带来人口增长的省份还有江苏、天津等省份。其中,江苏2023年末常住人口8526万,比上年增加11万,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0‰。天津2023年末常住人口1364万,比上年增加1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不理想,为-2.57‰。

相比之下,经济较落后的省份就没有这样的“幸运”。四川、青海等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的同时,相比上年常住人口也在下降。甚至一些省份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但常住人口依然在减少,比如广西,虽然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为0.42‰,但相比上年常住人口仍减少了20万,人口流出形势严峻。

人口学专家何亚福向界面新闻分析,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由于经济比较发达,能够吸引到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所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能保持常住人口正增长,这些省份需要放开户籍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当然,也要同时加大生育支持力度以提高生育率。事实上,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的生育率其实比西部省份更低。对于常住人口和自然增长率同时下降的省份,需要加大生育支持力度以提高生育率。

贵州是现有数据中唯一一个相比上年常住人口增加,同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为正的省份。2023年末,贵州常住人口38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8‰。由于贵州全年出生人口41.1万人,死亡人口30.0万人,显示贵州仍有少量人口流出。

同时,贵州也是现有数据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份,最低的则是吉林省,为-5.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当地人口结构、生育意愿、生育环境和人口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

省际间人口竞争愈显激烈

作为疫情结束后的首个统计年份,“虹吸效应”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又开始出现,省际间的人口竞争愈显激烈。除了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常住人口增加外,周边经济较落后省份的人口变化也值得注意。

比邻江苏、上海的中部省份安徽一直被强邻环伺。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该省常住人口一直保持增加。不过,从2021年开始,该省每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不再公布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长率等数据,因此无法判断常住人口增加是机械增长还是自然增长的结果。

2022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1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引发热议。该省统计局有关人士曾告诉界面新闻,安徽省一直是人口流出大省,但近些年出现人口回流,“去年(2022年)外省回流了近20万”,导致常住人口正增长。对于人口回流的原因,对方解释,一方面是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较好,就业机会增加,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一些人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2023年末,安徽全省常住人口612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万人。对此,该省统计局有关人士近期向界面新闻透露,主要原因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0,去年安徽人口回流6.9万人,但是因自然增长率低于0减少了十多万人,“相互抵消”导致常住人口减少6万人。他表示,这也安徽自2010年以来常住人口首次减少。

不过,与2022年回流的20万人相比,疫情结束后周边省份对安徽人口的“虹吸效应”依然在发挥作用。

16个省份相比上年常住人口变化量。制图:赵孟

此外,东三省的人口变化一直备受瞩目。截至目前,除黑龙江尚未公布2023年的数据外,其他两省均已通过不同渠道发布。意味深长的是,从官方发布的内容看,更倾向于强调较为“亮眼”的指标,尤其是人口迁移带来的数据变化,这显示省际间的人口流动已成为人口竞争的主要手段。

辽宁省尚未发布本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但该省统计局2月份通过媒体发布2023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反馈数据时透露,2023年全省人口净流入8.6万人,“扭转了2012年以来我省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的局面”。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表明,‘山海关不住,孔雀向北飞’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这些报道还透露,2023年该省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074万人,较上年增加10万人。作为辽宁全面振兴的“排头兵”“跳高队”,沈阳和大连两市常住人口合计为1674.3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量的40.0%,较上年增长6.5万人。报道并未透露辽宁全省的常住人口及相比上年的变化量,以及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率等重要数据。

3月26日,吉林省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339.41万人,人口减少数量由上年的27.68万人下降至8.28万人,人口跨省净流入4.3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84万人,出生率为3.77‰;死亡人口21.46万人,死亡率为9.16‰;自然增长率为-5.39‰。

和许多省份一样,吉林省也未直接公布相比上年常住人口减少的数据,而将重点放在人口减少量的变化趋势下降上。

在该省统计局发布的《吉林省2023年常住人口基本情况报告》则强调,自2011年以来,吉林省流出人口一直大于流入人口,一直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这是近13年首次出现净流入态势。“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留人才,大力发展经济引人才,诸多举措取得了可喜成绩,人口实现由 2022 年净流出18.07万人到2023年净流入4.34万人的跨越。”

不过,一些学者对省际间人口竞争的风险早已提出预警。2020年,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李建新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刘瑞平在《人口学刊》发表题为《中国省际人口负增长趋势的差异性分析》的论文指出,随着各省人口进入负增长,未来人口再生产进入“缩减型”已成为中国各地区的共同趋势,过去靠内部人口迁移或流动来弥补省内人口“空缺”的时代已经结束。

这篇论文指出,“如果各级政府仍力求以人口流动或迁移来应对本地人口负增长的潜在风险,可能会因吸引人口而产生恶性竞争,一些地区的人口负增长问题得到缓解的同时,会加剧另一些地区的问题。因此,各地区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争夺人才的政策,只是一场零和博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