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视频】国内电影衍生品几近空白,谁将角逐千亿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视频】国内电影衍生品几近空白,谁将角逐千亿市场?

在未来的电影市场中,比票房更重要的是把目光放到整个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思考如何去发掘整个产业链的价值,这其中就包括号称有前移未被挖掘的影视衍生品市场。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票房已经开始日趋饱和,电影的业绩等于票房时代已经过去。众所周知,过去三年的中国电影票房,连续数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而到了2016年,前10个月的全国电影票房是390亿,较上年同期增幅仅5%。当一直加速度增长的中国电影票房突然进入到小步慢跑的增长阶段,市场上有人开始抛出“拐点论”。神马娱乐在对中国电影满怀信心的同时,也预见到一个新的电影时代可能在2018年开启。

在未来的电影市场中,比票房更重要的是把目光放到整个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思考如何去发掘整个产业链的价值,这其中就包括号称有前移未被挖掘的影视衍生品市场。电影市场有识之士纷纷开启一种新模式——从单纯的影视制作向电影衍生品等影视产业的上下游生态链进行拓展,这其中就包括神马娱乐创始人郭浩。

郭浩:2014年创办神马娱乐。他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Rajawali访问学者,兼任长影集团北京影视中心主任,曾策划出品《老男孩》、《小时代4》、《北平无战事》等作品。2000年曾创办汉扬传播,2012年汉扬传播被WPP并购。在创办汉扬传播之前,他服务于金融和财经行业,先后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任职,曾翻译《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看透华尔街》等多部财经著作。

——以下是访谈文字整理——

【记者】在健一会沙龙上,您做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主题分享,其中主要观点是什么?

【郭浩】作为一个参与者和观察者,我自己的看法是,今年票房市场开始出现停滞,意味着中国当前的类型化电影已经有些问题了。一个更大的票房市场,需要中国电影在工业化上有一个突进。

如果没有工业化电影的体系,很难预想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会持续地按照前两年的速度发展下去,这已经显而易见,所以这是一个判断。再一个判断就是所谓中国工业化电影是怎么样的一个进行状态,我们看到,2018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比较关键的一年,很多重要的大体量、大投入电影项目的上映档期都是在2018年。

电影工业化的突进

【记者】你眼中的电影工业化的定义是什么?

【郭浩】如果回到学术说法,把电影切割成不同的模块、不同的板块,每个模块和板块都试图标准化,都试图达到工业化流程的标准,这个话题就长了,这个不是今天我想说的一个答案。

简单地来回答,现在有一个标准,就是有没有更多大体量的投资电影出现。单体投资体量达到好莱坞A级电影下限投资量,也就是一亿美金。这样一个投资量意味着敢投入,投入都是有风险的。在中国市场投入时,要考虑当没有全球市场的时候,在中国市场能不能收回成本,我们的工业化的投资体系、工业化的制作体系都经历着考验。

同样的开发平台、同样的开发资金,它肯定希望产生更大体量或更大价值的项目,那这种项目一定是工业化的项目。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的英雄、科幻大类型电影。在中国对标的,我认为就是魔幻大题材的电影。

【记者】您之前说过电影工业化需要“去掉个人艺术”,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郭浩】“去掉个人艺术”这句话不能歧异地理解为电影失去了个人魅力,个人魅力永远是很重要的。如果把电影的生产过程都模块化,每个过程尽量去掉个人干扰,可能这就是工业化最大的贡献。

投资员工创业

【记者】2014年您创办神马娱乐的初衷是什么?

【郭浩】初衷很简单,就是因为对好莱坞的整个体系的学习和敬佩心理。看到漫威,看到迪士尼,特别是看到卢卡斯影业的发展路径,我们认为自己也要做。千里之行还是始于足下,首先,我们进行工业级漫画的原创。其次,我们参与工业化电影的制作,跟着杨真鉴老师参与电影《阿修罗》。第三,工业化电影衍生品,这是我们现在的重头。我们现在三个团队前进,在衍生品的体系标准、业态升级和富有中国特色的营销方面,我们已经走的比较往前了。

【记者】神马娱乐是全生态影视矩阵,目前业务发展如何?

【郭浩】我们在两端发展得比较快,前端IP,针对3到6岁,6到12岁,12到15岁,15岁+,我们分别有工业化漫画制作和绘本版权经营,在明年会陆续发布漫画和出版绘本。在后端衍生品变现,我们集合了影视、电商、广告、营销等打造一个创新衍生品工业体系,弥补行业内缺人力、缺团队、缺模式的状态。

【记者】神马娱乐团队行业背景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郭浩】我们现在一共有40多个人,在内容端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衍生品端有三分之二的人。

基本上都是比较熟识的业内人,经过一段时间了解,我们才会把他请到团队来。部分员工是业界资深员工,在其它公司和其它团队都有过部门以上的领导经历。我们把这些有领导经历的人全部变成创业的孵化者,也就意味着我们来投资他们,让他们来创业。团队里面的创业气氛是很浓的,就大家都很拼,战斗力还是蛮强的。

介于影视和投资之间的公司

【记者】影视公司有很多,您认为神马娱乐的优势是在哪里?

【郭浩】我们属于影视和投资公司之间的类型,当然是按照影视产业的规律在做,而且是严格的按照影视的这个发展规律在做。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更重视创业气氛和创业能力,所以我们更像一个孵化器,给员工提供平台、资源、方向去实现我们设定的目标,是一种集合打法。

【记者】神马娱乐在IP衍生和开发方面具备哪些优势?

【郭浩】我认为还是前瞻性的判断。面对投资的风口,与其临渊羡鱼,不如早早把网备好。如果我们看到2018年,中国工业电影是一个大风口,那我们为什么不在工业化IP、工业化的衍生品变现方面做好准备?所以我们在这个方向很努力,这是我们的优势。

【记者】您是如何提前找到风口的?

【郭浩】我觉得更多的经验是看行业,看全球领先的经验。中国太多行业发展都是从全球获得经验,而电影工业,好莱坞是目前为止不可逾越的一个高峰。国产电影人都是努力在用自己的力量去抗衡好莱坞的力量,我们也是一样。学习好莱坞走过的路径,加大本土化。譬如,我们在衍生品变现方面的电商打法和微商打法,就肯定不是好莱坞的打法。

【记者】神马娱乐如何给客户提供IP衍生品营销服务的?

【郭浩】在衍生品板块,我们具备很多特长。首先,我们对IP有一定的判定,接不接这个IP我们是很谨慎的,不是所有的IP都有衍生品去变现的。一旦具备这种属性,我们会对能够变现的元素去做准备,对方可能观察不到。譬如说,一些真人电视剧可能具备二次元属性,具备衍生品属性,但是它自己没有符号,没有动漫形象。我们今年就做过尝试,把电视剧里面所有的元素二次元化,然后产品包装,再推向市场。我们得到反响还是非常正面的,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记者】2017年神马娱乐有哪些重点布局?

【郭浩】因为跟杨真鉴老师做电影,和《阿修罗》、《画皮3》项目有较深的捆绑,所以在2017年,整个衍生品团队会沿着这个大IP,重工业设计衍生品框架,从规划到招商到实施到营销。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工作,当然也是一个很大的变现过程。另一方面。除了原创作品,漫画团队正在探索《画皮3》、《阿修罗》漫画,这是现在能披露的。

【记者】作为创始人,您对神马娱乐设立了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郭浩】目前很清晰,其实到这个月为止,团队整整运营了一年,我们就是一年的一个新公司。到明年10月份,希望我们的报表会比较清晰,预计利润会超过千万级。技术已经有了,IP价值可能也会在千万级,就是这样的一个目标,层层分解到团队去执行。

【记者】您之前经历非常丰富,是源于什么样的机缘进入影视行业?

【郭浩】我本人是学金融出身,也在银行工作了很多年。 2000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缘,开始在广告行业创业,为微软、英特尔、三星等客户做了很多年服务。大概在2012年前后,我遇到杨真鉴老师,开始是从电影营销的角度跟他学习,后来就是“越陷越深”,也正式拜了这个老师。对我而言,杨老师是一个很重要的人,他对我影响非常深。另外,看到中国电影的现状,包括我参与的电影策划、投资和创作,我个人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个行业的未来吸引着我努力做下去。

【记者】从事金融业和传媒影视行业有哪些相同要求?

【郭浩】我想可能共通之处就是需要对市场有清醒的判断,就像原来在银行我是做外汇交易员,曾是光大银行比较主要的交易员。你需要丰富的知识去看清整个市场大趋势,才能做对了交易,最怕是做反了方向。日元要升值,你做了日元贬值的交易,就麻烦了。那做电影也是一样,看趋势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共通的东西,所以我才去看2018年,就是为什么要跟着杨老师去做这么大体量的电影。我认为,不这么做中国电影没有未来。

【记者】跨界的经历对神马娱乐战略有哪些影响?

【郭浩】准确的说,现在是我的二次创业。下定决心做下去,肯定跟之前的知识和人脉积累有关系,所以人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没有突然跳出来的东西,都是自然的转化才能到今天。

像现在做的衍生品行业,我认为很独特。中国之所以没有衍生品的“标杆企业”,首先是缺乏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从哪儿来?你得去分解衍生品行业是做什么。它有产品的规划设计过程,它有对各个行业的招商和营销过程。其中十六年的广告从业经验就给了我很大帮助,也有很多的人脉来帮助我。

【记者】金融和传媒影视从业者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

【郭浩】一言以蔽之,最好的学习心态、最好的专业精神和最好的敬业精神,没有这些,在哪一个行业都不会成功。

全产业链做影视生意

【记者】对影视项目投资人,您有哪些建议?

【郭浩】我坚持内容创业的三个标准。首先,要站在一个趋势的角度去看风口,不要人云亦云或者跟风,否则你跟到的都是行业的后尾,是别人已经在行业当中淘汰的东西。要前瞻,我想大的投资家都是这样的。第二,全产业链布局,我们布局生态或者是全产业链,这是不得已的做法。现在仅仅站在产业链的一端去做影视生意,会越来越难。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和国内领先的影视公司都在做一个产业链的布局,这是一个正确的做法。第三,专业和敬业之心,如果团队缺乏这个素质,我觉得那还是敬而远之吧。

【记者】您对2016年影视行业的评价是什么?

【郭浩】对自己的团队或者对整个行业而言,我觉得都是一样的,今年大家对大趋势的信心有所减弱,但我认为坚持、前进、学习。永远这三句话是不错的,坚持、前进、学习,不往前走是没有出路的。

【记者】对影视创业者创业者,您有什么建议?

【郭浩】尽管是生态或者产业链的生意,找好自己最强势的一个切入点,就用自己的优势撬开整个产业链,就像我们选衍生品这个点。我认为撬开一个点,你才有话语权,才有机会。

一张图读懂神马娱乐

一见备注

电影《阿修罗》:由宁夏电影集团和真鉴影业开发投资,核心艺术框架脱胎于东方文化的“六道轮回”,即“生命不灭,在天界、阿修罗界、人界、魔兽界、饿灵界和炼狱界轮回”。该系列第一部投资总额达1亿美元,投资方邀请了13个国家的主创加盟,筹备3年。

杨真鉴:电影《阿修罗》监制、制片人,北京真鉴影视文化工作室创始人&董事长, 代表作品电影《画皮1》、《画皮2》是近年来对中国电影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健一会:(微信ID:jianyihui2011)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最靠谱的一级市场投资人社群”,会员已有300余人,基本覆盖清科排名前50名的机构,主要以投资总监以上职位、有过主导案例的朋友为主,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健一会为投资人提供的定期公益服务包括:行业深度闭门沙龙、专题微路演、投资人PR、众筹基金、德州扑克大赛、项目退出设计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视频】国内电影衍生品几近空白,谁将角逐千亿市场?

在未来的电影市场中,比票房更重要的是把目光放到整个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思考如何去发掘整个产业链的价值,这其中就包括号称有前移未被挖掘的影视衍生品市场。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票房已经开始日趋饱和,电影的业绩等于票房时代已经过去。众所周知,过去三年的中国电影票房,连续数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而到了2016年,前10个月的全国电影票房是390亿,较上年同期增幅仅5%。当一直加速度增长的中国电影票房突然进入到小步慢跑的增长阶段,市场上有人开始抛出“拐点论”。神马娱乐在对中国电影满怀信心的同时,也预见到一个新的电影时代可能在2018年开启。

在未来的电影市场中,比票房更重要的是把目光放到整个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思考如何去发掘整个产业链的价值,这其中就包括号称有前移未被挖掘的影视衍生品市场。电影市场有识之士纷纷开启一种新模式——从单纯的影视制作向电影衍生品等影视产业的上下游生态链进行拓展,这其中就包括神马娱乐创始人郭浩。

郭浩:2014年创办神马娱乐。他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Rajawali访问学者,兼任长影集团北京影视中心主任,曾策划出品《老男孩》、《小时代4》、《北平无战事》等作品。2000年曾创办汉扬传播,2012年汉扬传播被WPP并购。在创办汉扬传播之前,他服务于金融和财经行业,先后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任职,曾翻译《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看透华尔街》等多部财经著作。

——以下是访谈文字整理——

【记者】在健一会沙龙上,您做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主题分享,其中主要观点是什么?

【郭浩】作为一个参与者和观察者,我自己的看法是,今年票房市场开始出现停滞,意味着中国当前的类型化电影已经有些问题了。一个更大的票房市场,需要中国电影在工业化上有一个突进。

如果没有工业化电影的体系,很难预想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会持续地按照前两年的速度发展下去,这已经显而易见,所以这是一个判断。再一个判断就是所谓中国工业化电影是怎么样的一个进行状态,我们看到,2018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比较关键的一年,很多重要的大体量、大投入电影项目的上映档期都是在2018年。

电影工业化的突进

【记者】你眼中的电影工业化的定义是什么?

【郭浩】如果回到学术说法,把电影切割成不同的模块、不同的板块,每个模块和板块都试图标准化,都试图达到工业化流程的标准,这个话题就长了,这个不是今天我想说的一个答案。

简单地来回答,现在有一个标准,就是有没有更多大体量的投资电影出现。单体投资体量达到好莱坞A级电影下限投资量,也就是一亿美金。这样一个投资量意味着敢投入,投入都是有风险的。在中国市场投入时,要考虑当没有全球市场的时候,在中国市场能不能收回成本,我们的工业化的投资体系、工业化的制作体系都经历着考验。

同样的开发平台、同样的开发资金,它肯定希望产生更大体量或更大价值的项目,那这种项目一定是工业化的项目。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的英雄、科幻大类型电影。在中国对标的,我认为就是魔幻大题材的电影。

【记者】您之前说过电影工业化需要“去掉个人艺术”,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郭浩】“去掉个人艺术”这句话不能歧异地理解为电影失去了个人魅力,个人魅力永远是很重要的。如果把电影的生产过程都模块化,每个过程尽量去掉个人干扰,可能这就是工业化最大的贡献。

投资员工创业

【记者】2014年您创办神马娱乐的初衷是什么?

【郭浩】初衷很简单,就是因为对好莱坞的整个体系的学习和敬佩心理。看到漫威,看到迪士尼,特别是看到卢卡斯影业的发展路径,我们认为自己也要做。千里之行还是始于足下,首先,我们进行工业级漫画的原创。其次,我们参与工业化电影的制作,跟着杨真鉴老师参与电影《阿修罗》。第三,工业化电影衍生品,这是我们现在的重头。我们现在三个团队前进,在衍生品的体系标准、业态升级和富有中国特色的营销方面,我们已经走的比较往前了。

【记者】神马娱乐是全生态影视矩阵,目前业务发展如何?

【郭浩】我们在两端发展得比较快,前端IP,针对3到6岁,6到12岁,12到15岁,15岁+,我们分别有工业化漫画制作和绘本版权经营,在明年会陆续发布漫画和出版绘本。在后端衍生品变现,我们集合了影视、电商、广告、营销等打造一个创新衍生品工业体系,弥补行业内缺人力、缺团队、缺模式的状态。

【记者】神马娱乐团队行业背景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郭浩】我们现在一共有40多个人,在内容端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衍生品端有三分之二的人。

基本上都是比较熟识的业内人,经过一段时间了解,我们才会把他请到团队来。部分员工是业界资深员工,在其它公司和其它团队都有过部门以上的领导经历。我们把这些有领导经历的人全部变成创业的孵化者,也就意味着我们来投资他们,让他们来创业。团队里面的创业气氛是很浓的,就大家都很拼,战斗力还是蛮强的。

介于影视和投资之间的公司

【记者】影视公司有很多,您认为神马娱乐的优势是在哪里?

【郭浩】我们属于影视和投资公司之间的类型,当然是按照影视产业的规律在做,而且是严格的按照影视的这个发展规律在做。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更重视创业气氛和创业能力,所以我们更像一个孵化器,给员工提供平台、资源、方向去实现我们设定的目标,是一种集合打法。

【记者】神马娱乐在IP衍生和开发方面具备哪些优势?

【郭浩】我认为还是前瞻性的判断。面对投资的风口,与其临渊羡鱼,不如早早把网备好。如果我们看到2018年,中国工业电影是一个大风口,那我们为什么不在工业化IP、工业化的衍生品变现方面做好准备?所以我们在这个方向很努力,这是我们的优势。

【记者】您是如何提前找到风口的?

【郭浩】我觉得更多的经验是看行业,看全球领先的经验。中国太多行业发展都是从全球获得经验,而电影工业,好莱坞是目前为止不可逾越的一个高峰。国产电影人都是努力在用自己的力量去抗衡好莱坞的力量,我们也是一样。学习好莱坞走过的路径,加大本土化。譬如,我们在衍生品变现方面的电商打法和微商打法,就肯定不是好莱坞的打法。

【记者】神马娱乐如何给客户提供IP衍生品营销服务的?

【郭浩】在衍生品板块,我们具备很多特长。首先,我们对IP有一定的判定,接不接这个IP我们是很谨慎的,不是所有的IP都有衍生品去变现的。一旦具备这种属性,我们会对能够变现的元素去做准备,对方可能观察不到。譬如说,一些真人电视剧可能具备二次元属性,具备衍生品属性,但是它自己没有符号,没有动漫形象。我们今年就做过尝试,把电视剧里面所有的元素二次元化,然后产品包装,再推向市场。我们得到反响还是非常正面的,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记者】2017年神马娱乐有哪些重点布局?

【郭浩】因为跟杨真鉴老师做电影,和《阿修罗》、《画皮3》项目有较深的捆绑,所以在2017年,整个衍生品团队会沿着这个大IP,重工业设计衍生品框架,从规划到招商到实施到营销。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工作,当然也是一个很大的变现过程。另一方面。除了原创作品,漫画团队正在探索《画皮3》、《阿修罗》漫画,这是现在能披露的。

【记者】作为创始人,您对神马娱乐设立了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郭浩】目前很清晰,其实到这个月为止,团队整整运营了一年,我们就是一年的一个新公司。到明年10月份,希望我们的报表会比较清晰,预计利润会超过千万级。技术已经有了,IP价值可能也会在千万级,就是这样的一个目标,层层分解到团队去执行。

【记者】您之前经历非常丰富,是源于什么样的机缘进入影视行业?

【郭浩】我本人是学金融出身,也在银行工作了很多年。 2000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缘,开始在广告行业创业,为微软、英特尔、三星等客户做了很多年服务。大概在2012年前后,我遇到杨真鉴老师,开始是从电影营销的角度跟他学习,后来就是“越陷越深”,也正式拜了这个老师。对我而言,杨老师是一个很重要的人,他对我影响非常深。另外,看到中国电影的现状,包括我参与的电影策划、投资和创作,我个人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个行业的未来吸引着我努力做下去。

【记者】从事金融业和传媒影视行业有哪些相同要求?

【郭浩】我想可能共通之处就是需要对市场有清醒的判断,就像原来在银行我是做外汇交易员,曾是光大银行比较主要的交易员。你需要丰富的知识去看清整个市场大趋势,才能做对了交易,最怕是做反了方向。日元要升值,你做了日元贬值的交易,就麻烦了。那做电影也是一样,看趋势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共通的东西,所以我才去看2018年,就是为什么要跟着杨老师去做这么大体量的电影。我认为,不这么做中国电影没有未来。

【记者】跨界的经历对神马娱乐战略有哪些影响?

【郭浩】准确的说,现在是我的二次创业。下定决心做下去,肯定跟之前的知识和人脉积累有关系,所以人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没有突然跳出来的东西,都是自然的转化才能到今天。

像现在做的衍生品行业,我认为很独特。中国之所以没有衍生品的“标杆企业”,首先是缺乏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从哪儿来?你得去分解衍生品行业是做什么。它有产品的规划设计过程,它有对各个行业的招商和营销过程。其中十六年的广告从业经验就给了我很大帮助,也有很多的人脉来帮助我。

【记者】金融和传媒影视从业者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

【郭浩】一言以蔽之,最好的学习心态、最好的专业精神和最好的敬业精神,没有这些,在哪一个行业都不会成功。

全产业链做影视生意

【记者】对影视项目投资人,您有哪些建议?

【郭浩】我坚持内容创业的三个标准。首先,要站在一个趋势的角度去看风口,不要人云亦云或者跟风,否则你跟到的都是行业的后尾,是别人已经在行业当中淘汰的东西。要前瞻,我想大的投资家都是这样的。第二,全产业链布局,我们布局生态或者是全产业链,这是不得已的做法。现在仅仅站在产业链的一端去做影视生意,会越来越难。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和国内领先的影视公司都在做一个产业链的布局,这是一个正确的做法。第三,专业和敬业之心,如果团队缺乏这个素质,我觉得那还是敬而远之吧。

【记者】您对2016年影视行业的评价是什么?

【郭浩】对自己的团队或者对整个行业而言,我觉得都是一样的,今年大家对大趋势的信心有所减弱,但我认为坚持、前进、学习。永远这三句话是不错的,坚持、前进、学习,不往前走是没有出路的。

【记者】对影视创业者创业者,您有什么建议?

【郭浩】尽管是生态或者产业链的生意,找好自己最强势的一个切入点,就用自己的优势撬开整个产业链,就像我们选衍生品这个点。我认为撬开一个点,你才有话语权,才有机会。

一张图读懂神马娱乐

一见备注

电影《阿修罗》:由宁夏电影集团和真鉴影业开发投资,核心艺术框架脱胎于东方文化的“六道轮回”,即“生命不灭,在天界、阿修罗界、人界、魔兽界、饿灵界和炼狱界轮回”。该系列第一部投资总额达1亿美元,投资方邀请了13个国家的主创加盟,筹备3年。

杨真鉴:电影《阿修罗》监制、制片人,北京真鉴影视文化工作室创始人&董事长, 代表作品电影《画皮1》、《画皮2》是近年来对中国电影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健一会:(微信ID:jianyihui2011)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最靠谱的一级市场投资人社群”,会员已有300余人,基本覆盖清科排名前50名的机构,主要以投资总监以上职位、有过主导案例的朋友为主,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健一会为投资人提供的定期公益服务包括:行业深度闭门沙龙、专题微路演、投资人PR、众筹基金、德州扑克大赛、项目退出设计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