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ZARA,怎么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ZARA,怎么了?

ZARA们遭遇“中年危机”,该如何破解?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新品略财经 吴文武

ZARA 2个多月连关9家店的背后,是国际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躺赢时代早已结束。

01 ZARA2个多月连关门9家店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4月9日,“ZARA 2个多月连关9家店”话题冲上热搜。

据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报道,4月2日,ZARA关闭了上海宝山店,之前的3月31日,关闭了东莞、惠州的门店。

其中,在广东东莞、惠州的门店是ZARA在当地唯一的店铺,开业时间超过10年,门店关闭后,这两座城市再无ZARA 实体店。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东莞是新一线城市,东莞市区、松山湖等片区的消费力并不低,ZARA关闭东莞门店,的确很意外。

ZARA的工作人员4月7日回应称,我们现在正常经营的店铺有87家。

回顾ZARA母公司Inditex财报发现,ZARA鼎盛时期在中国内地市场开了183家门店。

时隔短短6年时间,ZARA关闭了近百家门店,令人惋惜。

ZARA关闭多个城市的门店,“ZARA将要逐步撤出中国市场”的传闻随之而来,ZARA的工作人员却回应称,目前还没有相关消息。

ZARA关店的消息引发连锁反应,很快就吸引了ZARA大量粉丝紧急扫货。

之前就有网友到所在城市关店前的ZARA门店打卡,并评论称:且买且珍惜,以后这座城市再也没有ZARA。

ZARA的最大杀手锏就是快,ZARA的服装从设计到上架出售只需要12天,最短甚至只需要一周时间,而相比于普通服装企业6个月,以及国际高端名牌3个月左右的上架周期要快上几倍。

ZARA的设计师们经常穿梭在各大品牌的时装周,LV、香奈儿等大牌刚发布的新品,几天后,价格低廉的同款就会出现在ZARA的货架上。

大牌同款,物美价廉,让ZARA很受全球年轻人追捧,这一幕也曾发生在中国快时尚市场。

2006年,ZARA进入中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 所到城市都能掀起一阵ZARA风潮。

《新品略财经》记得,大约在10年前,ZARA在深圳的门店生意爆火,特别是周末,试衣、买单都要排队,至少ZARA是很多80后的青春记忆。

但最近几年来,ZARA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一年不如一年。

02 ZARA怎么了?

ZARA当初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快时尚市场处于空白期,ZARA凭借国际品牌优势,很快吸引一大批爱时尚的年轻消费者。

相比传统服装品牌和中高端服装品牌,ZARA的服装不仅时尚,是国际大牌同款,而且价格不贵,能吸引很多喜欢简约风的年轻人。

同时,优衣库、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与ZARA形成直接竞争,相对而言,ZARA是快时尚品牌中价格比较高的。

如此一来,ZARA就会逐渐失去价格优势,当年轻消费者发现,如果风格上差不多,宁愿选择价格便宜的品牌。

很多年轻消费者都是尝新跟风消费,但是ZARA是一家快时尚品牌,虽然款式多、款式新,但是品质却非常一般。

《新品略财经》记得,以前发生在身边的一件真事,有一位朋友在深圳买了ZARA的一件衣服,穿两次就坏了,跑到门店去换货,店员回复是:我们卖的是快时尚,不是质量!

随着ZARA的最初那批年轻消费者用户逐渐成熟,对服装消费有了新的需求, ZARA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

更为重要的是,ZARA并不能吸引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国潮新时尚、中国快时尚等概念流行,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也有了更多选择。

UR等多家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强势崛起,在产品设计理念、消费习惯 、响应速度等方面甚至要快过ZARA,很多年轻人转向购买本土快时尚品牌。

同时,一些最近几年走红的快时尚新消费品牌,也抢走了ZARA的一部分客户。

现在,相信有很多消费者去购物中心会发现,涌现出了很多快时尚和时尚品牌,往往都是中国本土品牌。

就这样,ZARA不仅要面临国际友商品牌的竞争,更要面临不断强势崛起的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的竞争。

错失了PC时代的电商机遇,进一步让ZARA掉队,特别是进入移动电商时代,以及这两年的直播带货,ZARA虽然有所行动,但还是慢了不少。

不过,更不应该的是,ZARA曾多次犯下了低级错误。

据ZARA百度百科词条显示,2021年3月发生的“新疆棉”事件,虽然ZARA否认,但当时有媒体统计报道过,ZARA曾在2020年7月发布过“抵制新疆棉花”的声明。

ZARA犯下低级错误,进一步损害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让不少消费者寒心。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ZARA如今的境遇的背后,不仅是中国快时尚行业的快速迭代写照,更是中国消费市场在飞速发展的缩影。

03 ZARA们的躺赢时代早已结束

在中国市场经营多年的国际快时尚品牌,除了ZARA之外,还有优衣库、H&M、GAP,这四家是头部国际快时尚品牌。

时至今日,这些国际快时尚品牌们似乎都遭遇到了“中年危机”,他们的境遇和采用的市场策略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是保守派,ZARA、H&M等正在采取市场调整策略,大量关闭一些不盈利的门店。

另一派是乐观派,优衣库最近几年加速在中国市场的开店步伐,也有前几年退出中国市场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又回来了,更有新国际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虽然,优衣库在上个月表示,调整在中国市场的开店战略,计划通过关闭亏损门店和在优良地段开店,来提升店铺盈利能力。但整体看,优衣库还是在加速奔跑。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ZARA等一些国际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躺赢时代早已结束,这些品牌未来要继续耕耘中国快时尚市场,就必须要做出积极改变。

第一,放低姿态,调整定位。

当初ZARA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和现在的快时尚消费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ZARA们可以靠着品牌优势躺赢,现在这一招不行了。

所以,ZARA们应该主动放低姿态,贴近中国快时尚市场,ZARA的传统定位本来就不高,现在又想往高端方向发展,市场并不认可,不如主动调整市场定位。

第二,主动求变,进一步本土化。

ZARA们需要接地气,要进一步加速本土化,推出更多符合中国年轻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虽然包括ZARA在内的国际快时尚品牌都在做本土化,但远远做得还不够,响应速度也不快,应该更大胆一点。

第三,洞察市场需求,探索新方向。

中国新一代消费者对快时尚品牌有了新的理解,需求逐渐成熟,需求更多元化、个性化、小众化,也就出现了新需求。

除快时尚服装之外,这些国际快时尚品牌需要找新路子,比如ZARA早在2021年就跨界进入美妆赛道,不妨再做更多业务新探索。

目前,ZARA们都在进行市场策略调整,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规模,批量关闭亏损门店,打响了盈利保卫战。

长远看,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快时尚市场规模将会超过3000亿元,行业前景可期,钱景也很可期。

不过,中国快时尚行业未来会加速更新迭代,ZARA们也将会面临更多竞争和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Inditex集团

3.6k
  • Zara姐妹品牌Massimo Dutti在中国电商找新机会
  • 西班牙时尚品牌Massimo Dutti将于618期间入驻京东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ZARA,怎么了?

ZARA们遭遇“中年危机”,该如何破解?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新品略财经 吴文武

ZARA 2个多月连关9家店的背后,是国际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躺赢时代早已结束。

01 ZARA2个多月连关门9家店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4月9日,“ZARA 2个多月连关9家店”话题冲上热搜。

据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报道,4月2日,ZARA关闭了上海宝山店,之前的3月31日,关闭了东莞、惠州的门店。

其中,在广东东莞、惠州的门店是ZARA在当地唯一的店铺,开业时间超过10年,门店关闭后,这两座城市再无ZARA 实体店。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东莞是新一线城市,东莞市区、松山湖等片区的消费力并不低,ZARA关闭东莞门店,的确很意外。

ZARA的工作人员4月7日回应称,我们现在正常经营的店铺有87家。

回顾ZARA母公司Inditex财报发现,ZARA鼎盛时期在中国内地市场开了183家门店。

时隔短短6年时间,ZARA关闭了近百家门店,令人惋惜。

ZARA关闭多个城市的门店,“ZARA将要逐步撤出中国市场”的传闻随之而来,ZARA的工作人员却回应称,目前还没有相关消息。

ZARA关店的消息引发连锁反应,很快就吸引了ZARA大量粉丝紧急扫货。

之前就有网友到所在城市关店前的ZARA门店打卡,并评论称:且买且珍惜,以后这座城市再也没有ZARA。

ZARA的最大杀手锏就是快,ZARA的服装从设计到上架出售只需要12天,最短甚至只需要一周时间,而相比于普通服装企业6个月,以及国际高端名牌3个月左右的上架周期要快上几倍。

ZARA的设计师们经常穿梭在各大品牌的时装周,LV、香奈儿等大牌刚发布的新品,几天后,价格低廉的同款就会出现在ZARA的货架上。

大牌同款,物美价廉,让ZARA很受全球年轻人追捧,这一幕也曾发生在中国快时尚市场。

2006年,ZARA进入中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 所到城市都能掀起一阵ZARA风潮。

《新品略财经》记得,大约在10年前,ZARA在深圳的门店生意爆火,特别是周末,试衣、买单都要排队,至少ZARA是很多80后的青春记忆。

但最近几年来,ZARA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一年不如一年。

02 ZARA怎么了?

ZARA当初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快时尚市场处于空白期,ZARA凭借国际品牌优势,很快吸引一大批爱时尚的年轻消费者。

相比传统服装品牌和中高端服装品牌,ZARA的服装不仅时尚,是国际大牌同款,而且价格不贵,能吸引很多喜欢简约风的年轻人。

同时,优衣库、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与ZARA形成直接竞争,相对而言,ZARA是快时尚品牌中价格比较高的。

如此一来,ZARA就会逐渐失去价格优势,当年轻消费者发现,如果风格上差不多,宁愿选择价格便宜的品牌。

很多年轻消费者都是尝新跟风消费,但是ZARA是一家快时尚品牌,虽然款式多、款式新,但是品质却非常一般。

《新品略财经》记得,以前发生在身边的一件真事,有一位朋友在深圳买了ZARA的一件衣服,穿两次就坏了,跑到门店去换货,店员回复是:我们卖的是快时尚,不是质量!

随着ZARA的最初那批年轻消费者用户逐渐成熟,对服装消费有了新的需求, ZARA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

更为重要的是,ZARA并不能吸引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国潮新时尚、中国快时尚等概念流行,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也有了更多选择。

UR等多家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强势崛起,在产品设计理念、消费习惯 、响应速度等方面甚至要快过ZARA,很多年轻人转向购买本土快时尚品牌。

同时,一些最近几年走红的快时尚新消费品牌,也抢走了ZARA的一部分客户。

现在,相信有很多消费者去购物中心会发现,涌现出了很多快时尚和时尚品牌,往往都是中国本土品牌。

就这样,ZARA不仅要面临国际友商品牌的竞争,更要面临不断强势崛起的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的竞争。

错失了PC时代的电商机遇,进一步让ZARA掉队,特别是进入移动电商时代,以及这两年的直播带货,ZARA虽然有所行动,但还是慢了不少。

不过,更不应该的是,ZARA曾多次犯下了低级错误。

据ZARA百度百科词条显示,2021年3月发生的“新疆棉”事件,虽然ZARA否认,但当时有媒体统计报道过,ZARA曾在2020年7月发布过“抵制新疆棉花”的声明。

ZARA犯下低级错误,进一步损害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让不少消费者寒心。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ZARA如今的境遇的背后,不仅是中国快时尚行业的快速迭代写照,更是中国消费市场在飞速发展的缩影。

03 ZARA们的躺赢时代早已结束

在中国市场经营多年的国际快时尚品牌,除了ZARA之外,还有优衣库、H&M、GAP,这四家是头部国际快时尚品牌。

时至今日,这些国际快时尚品牌们似乎都遭遇到了“中年危机”,他们的境遇和采用的市场策略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是保守派,ZARA、H&M等正在采取市场调整策略,大量关闭一些不盈利的门店。

另一派是乐观派,优衣库最近几年加速在中国市场的开店步伐,也有前几年退出中国市场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又回来了,更有新国际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虽然,优衣库在上个月表示,调整在中国市场的开店战略,计划通过关闭亏损门店和在优良地段开店,来提升店铺盈利能力。但整体看,优衣库还是在加速奔跑。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ZARA等一些国际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躺赢时代早已结束,这些品牌未来要继续耕耘中国快时尚市场,就必须要做出积极改变。

第一,放低姿态,调整定位。

当初ZARA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和现在的快时尚消费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ZARA们可以靠着品牌优势躺赢,现在这一招不行了。

所以,ZARA们应该主动放低姿态,贴近中国快时尚市场,ZARA的传统定位本来就不高,现在又想往高端方向发展,市场并不认可,不如主动调整市场定位。

第二,主动求变,进一步本土化。

ZARA们需要接地气,要进一步加速本土化,推出更多符合中国年轻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虽然包括ZARA在内的国际快时尚品牌都在做本土化,但远远做得还不够,响应速度也不快,应该更大胆一点。

第三,洞察市场需求,探索新方向。

中国新一代消费者对快时尚品牌有了新的理解,需求逐渐成熟,需求更多元化、个性化、小众化,也就出现了新需求。

除快时尚服装之外,这些国际快时尚品牌需要找新路子,比如ZARA早在2021年就跨界进入美妆赛道,不妨再做更多业务新探索。

目前,ZARA们都在进行市场策略调整,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规模,批量关闭亏损门店,打响了盈利保卫战。

长远看,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快时尚市场规模将会超过3000亿元,行业前景可期,钱景也很可期。

不过,中国快时尚行业未来会加速更新迭代,ZARA们也将会面临更多竞争和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