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安徽未来十年将新增一头部城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安徽未来十年将新增一头部城市

未来十年,安徽将构建“两圈两带两区”的城镇空间格局。省会合肥继续稳坐头部交椅,阜阳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和芜湖一样规划为Ⅰ型大城市。

图片来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2024年4月15日,《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全文印发。未来十年,省会城市合肥继续稳坐头部交椅,阜阳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和芜湖一样规划为Ⅰ型大城市。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安徽省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地位不断提升。

从大的分区来看,合肥都市圈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吸引人口集聚,成为引领与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皖北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形成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沿江地区成为联接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重要通道;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打造为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集聚地。

该规划指出,目前城镇空间结构仍有待优化。2020年,安徽省城镇化率58.33%,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集聚效应逐步提高,但除合肥以外的中心城市普遍存在能级不足、辐射能力较弱现象。县城对于县域经济的引领作用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作用。

此外,城市间联系呈现“中心放射”特征,除与合肥市外,各市之间相互联系不足,大中小城镇互动不够,未形成协调互动发展格局。也正因如此,本地人称安徽是一个比江苏还“散装”的地方。

“突出芜湖,会形成外流(江浙),反之,设安庆、阜阳,强力吸引西部,作为二级储能器,利于填补合肥,构建内引!”2021年,该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时,收到了30条反馈意见与建议,有网友提出上述看法,该意见最终被采纳。

涉及阜阳的意见还有一条也被采纳:“皖北必须有战略支点,我认为阜阳必须规划为300-500万人口城市行列,加强支持,否则城镇化率根本无法扭转劣势。因此建议Ⅰ型大城市修改为2个,包括芜湖和阜阳。”

根据15日正式发布的规划全文,安徽将构建“一圈两屏三带五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其中,城市格局从征求意见稿中的“一圈两区三带”更改为正式稿中的“两圈两带两区”。

“两圈”为合肥都市圈、阜阳城市圈。

合肥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由联系紧密的周边县(市、区)共同组成。安徽将推动与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其他都市圈高效联动,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都市圈。

阜阳城市圈包括阜阳市全域及周边市县,是引领皖北发展的核心区域,打造成为皖北城镇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皖北新兴增长极。

“两带”为沿江城市带、淮蚌合芜宣城市带。

沿江城市带包括芜湖、马鞍山、安庆、池州、铜陵、宣城、滁州7市,形成东西向城市带,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淮蚌合芜宣城市带包括淮北、宿州、蚌埠、淮南、合肥、芜湖、宣城7市,依托商合杭通道、京福通道和G60科创走廊,形成南北向城市带,对内联动皖北片区,对外连接苏浙鲁豫地区。

“两区”为皖北新型城镇集聚区和皖南文化绿色城镇联动区。

皖北新型城镇集聚区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市,以阜阳城市圈为引领,促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承接高质量产业转移,支持“四化同步”发展。

皖南文化绿色城镇联动区包括宣城、池州、黄山3市,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和魅力彰显,强化中心城市、县城、特色城镇联动,助推“大黄山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形成富有文化生态魅力的城镇空间。

安徽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表。截图自《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在安徽未来十年的规划中,阜阳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皖北重镇,2022年末常住人口814.1万人,人口数位居安徽第二,仅次于合肥。202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323.7亿元,位居安徽第四,比上年增长5.8%;阜阳下辖的太和、颍上、临泉、界首保持全省县域经济20强。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阜阳市委书记刘玉杰对媒体表示,阜阳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等八大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集成发展。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居全省第6,工业投资增长33.9%、居全省第4,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占固投比重提高至33.5%、超全省平均水平,制造业投资增长27.4%、居全省前列。

2023年,阜阳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52个、总投资2096亿元,比亚迪汽车零部件、赛拉弗光伏、昊源化工尼龙66新材料、纽龙船舶海洋高端装备等7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在交通物流方面,总投资60亿元的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开工建设,“双核四极”港口群铁公水多式联运工程及阜阳复线船闸加快推进,阜阳机场改扩建工程、皖北地区最大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竣工,县县通高铁、县城通高速目标基本实现,“支撑阜阳、带动皖北、呼应合肥”的铁公机水“四位一体”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和对外开放平台正在加速构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安徽未来十年将新增一头部城市

未来十年,安徽将构建“两圈两带两区”的城镇空间格局。省会合肥继续稳坐头部交椅,阜阳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和芜湖一样规划为Ⅰ型大城市。

图片来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2024年4月15日,《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全文印发。未来十年,省会城市合肥继续稳坐头部交椅,阜阳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和芜湖一样规划为Ⅰ型大城市。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安徽省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地位不断提升。

从大的分区来看,合肥都市圈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吸引人口集聚,成为引领与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皖北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形成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沿江地区成为联接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重要通道;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打造为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集聚地。

该规划指出,目前城镇空间结构仍有待优化。2020年,安徽省城镇化率58.33%,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集聚效应逐步提高,但除合肥以外的中心城市普遍存在能级不足、辐射能力较弱现象。县城对于县域经济的引领作用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作用。

此外,城市间联系呈现“中心放射”特征,除与合肥市外,各市之间相互联系不足,大中小城镇互动不够,未形成协调互动发展格局。也正因如此,本地人称安徽是一个比江苏还“散装”的地方。

“突出芜湖,会形成外流(江浙),反之,设安庆、阜阳,强力吸引西部,作为二级储能器,利于填补合肥,构建内引!”2021年,该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时,收到了30条反馈意见与建议,有网友提出上述看法,该意见最终被采纳。

涉及阜阳的意见还有一条也被采纳:“皖北必须有战略支点,我认为阜阳必须规划为300-500万人口城市行列,加强支持,否则城镇化率根本无法扭转劣势。因此建议Ⅰ型大城市修改为2个,包括芜湖和阜阳。”

根据15日正式发布的规划全文,安徽将构建“一圈两屏三带五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其中,城市格局从征求意见稿中的“一圈两区三带”更改为正式稿中的“两圈两带两区”。

“两圈”为合肥都市圈、阜阳城市圈。

合肥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由联系紧密的周边县(市、区)共同组成。安徽将推动与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其他都市圈高效联动,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都市圈。

阜阳城市圈包括阜阳市全域及周边市县,是引领皖北发展的核心区域,打造成为皖北城镇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皖北新兴增长极。

“两带”为沿江城市带、淮蚌合芜宣城市带。

沿江城市带包括芜湖、马鞍山、安庆、池州、铜陵、宣城、滁州7市,形成东西向城市带,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淮蚌合芜宣城市带包括淮北、宿州、蚌埠、淮南、合肥、芜湖、宣城7市,依托商合杭通道、京福通道和G60科创走廊,形成南北向城市带,对内联动皖北片区,对外连接苏浙鲁豫地区。

“两区”为皖北新型城镇集聚区和皖南文化绿色城镇联动区。

皖北新型城镇集聚区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市,以阜阳城市圈为引领,促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承接高质量产业转移,支持“四化同步”发展。

皖南文化绿色城镇联动区包括宣城、池州、黄山3市,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和魅力彰显,强化中心城市、县城、特色城镇联动,助推“大黄山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形成富有文化生态魅力的城镇空间。

安徽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表。截图自《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在安徽未来十年的规划中,阜阳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皖北重镇,2022年末常住人口814.1万人,人口数位居安徽第二,仅次于合肥。202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323.7亿元,位居安徽第四,比上年增长5.8%;阜阳下辖的太和、颍上、临泉、界首保持全省县域经济20强。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阜阳市委书记刘玉杰对媒体表示,阜阳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等八大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集成发展。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居全省第6,工业投资增长33.9%、居全省第4,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占固投比重提高至33.5%、超全省平均水平,制造业投资增长27.4%、居全省前列。

2023年,阜阳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52个、总投资2096亿元,比亚迪汽车零部件、赛拉弗光伏、昊源化工尼龙66新材料、纽龙船舶海洋高端装备等7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在交通物流方面,总投资60亿元的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开工建设,“双核四极”港口群铁公水多式联运工程及阜阳复线船闸加快推进,阜阳机场改扩建工程、皖北地区最大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竣工,县县通高铁、县城通高速目标基本实现,“支撑阜阳、带动皖北、呼应合肥”的铁公机水“四位一体”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和对外开放平台正在加速构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