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成都:科创力量蓬勃生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成都:科创力量蓬勃生长

春日蓉城,气温逐渐攀升,科技创新领域一片欣欣向荣。

文丨川观新闻 王国平 蒲南溪

位于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中科院成都分院。周勇良 摄

4月24日,天府智算中心正式通电“点亮”,成都即将迎来西部首个超算智算融合算力中心;

一周前,位于成都科学城的天府永兴实验室园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全国首家聚焦“碳中和”的实验室;

一个月前,由清华大学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企业——北京华控智加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成都,一大批人工智能产业高端人才将随之集聚蓉城。

……

春日蓉城,气温逐渐攀升,科技创新领域一片欣欣向荣。

近年来,成都抢抓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前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经突破13041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146家。成都的科技创新能力西部领先,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目标是什么?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4月23日,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我国西部地区唯一建成投运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正在昼夜不停地为重庆、成都等全国45座城市的创新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算力支持。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所在的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去年5月揭牌。作为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内核支撑之一,这里正瞄准战略高技术开发,打造成渝原始创新集群和研究基地集中承载地。

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周勇良 摄

在国务院批复的西部首个、全国第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量子实验室联合攻关,不久前实现了光纤通信波段光子的时—频模式复用存储,突破了固态量子存储器容量的世界纪录。

自4年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次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后,“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是成都的核心目标。

“国家有要求,成都有动力。”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局长丁小斌说,抢抓战略机遇,成都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把“线路图”变为“施工图”,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动力,源于成都深厚的科创土壤:拥有65所高等院校、110万名在校大学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已有146个;西部地区首个国家实验室成功落户、天府实验室投入运行……更多创新资源加速聚集,成都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

成果怎么样?

正成为创新创业第一站

4月17日,16.6万平方米的天府新谷国际创新中心全面建成投用。天府新谷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科创载体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紧扣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瞄准一个关键词:高质量。目前,天府新谷已聚集上千家企业万余名创业者,园区年产值50亿元,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逾百家。

今年年初,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在成都科创生态岛开启。这场直播聚焦“带服务、送政策、促转化”,把科技创新型企业关心的“科技福利”、上“岛”打卡攻略一起“打包”送到直播间。成都科创生态岛已成为成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来蓉科技创业者的“科技服务首选地、创新创业第一站”,更是成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核心载体。

去年开始,成都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号工程” ,并发布《成都市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实施方案》,针对成都存在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够高、企业承接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中试熟化平台数量较少等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28项改革举措和重点任务。

高位推动,成效显著。3月15日,成都市首批30家中试平台及10家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授牌。这40家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分布在成都13个区(市)县,覆盖8个产业生态圈,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助推产业建圈强链,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2021年6月7日,天府实验室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一同揭牌。周勇良 摄

产业技术创新也在持续强化。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钢带来一组数据,2023年成都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家、总数达146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733.26亿元、同比增长16%;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与广州数量持平,同比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1.35万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614.2亿元、同比增长10.8%。

未来怎么办?

更多科技力量加快汇集

“成都的低空经济正在起步,我们作为其中检测系统的供应商,也在不断提升技术争取更多的市场应用。”近日,在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专场活动上,成都空御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系统级综合反无人机解决方案。

不只是世园会这样的世界级活动,成都还将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便利条件,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以科创生态岛为例,将依托“科创通”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探索搭建线上、线下共享实验室,实现“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

聚焦科技服务人才,成都加快实施技术经纪(经理)人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推进建设成都大学技术转移学院,力争中高级职称技术经纪人突破100名。

成都今年还将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协同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设立规模10亿元成德眉资同城化科创母基金,支持成都都市圈企业开展联合攻关。

更多科技力量还在加快汇集:高质量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推动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项目全面竣工,持续推进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建设,加快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天府实验室发展并筹划争创第二批天府实验室……

这里,科创力量蓬勃生长。

来源:川观新闻

原标题:成都:科创力量蓬勃生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成都:科创力量蓬勃生长

春日蓉城,气温逐渐攀升,科技创新领域一片欣欣向荣。

文丨川观新闻 王国平 蒲南溪

位于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中科院成都分院。周勇良 摄

4月24日,天府智算中心正式通电“点亮”,成都即将迎来西部首个超算智算融合算力中心;

一周前,位于成都科学城的天府永兴实验室园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全国首家聚焦“碳中和”的实验室;

一个月前,由清华大学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企业——北京华控智加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成都,一大批人工智能产业高端人才将随之集聚蓉城。

……

春日蓉城,气温逐渐攀升,科技创新领域一片欣欣向荣。

近年来,成都抢抓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前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经突破13041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146家。成都的科技创新能力西部领先,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目标是什么?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4月23日,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我国西部地区唯一建成投运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正在昼夜不停地为重庆、成都等全国45座城市的创新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算力支持。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所在的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去年5月揭牌。作为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内核支撑之一,这里正瞄准战略高技术开发,打造成渝原始创新集群和研究基地集中承载地。

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周勇良 摄

在国务院批复的西部首个、全国第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量子实验室联合攻关,不久前实现了光纤通信波段光子的时—频模式复用存储,突破了固态量子存储器容量的世界纪录。

自4年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次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后,“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是成都的核心目标。

“国家有要求,成都有动力。”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局长丁小斌说,抢抓战略机遇,成都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把“线路图”变为“施工图”,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动力,源于成都深厚的科创土壤:拥有65所高等院校、110万名在校大学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已有146个;西部地区首个国家实验室成功落户、天府实验室投入运行……更多创新资源加速聚集,成都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

成果怎么样?

正成为创新创业第一站

4月17日,16.6万平方米的天府新谷国际创新中心全面建成投用。天府新谷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科创载体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紧扣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瞄准一个关键词:高质量。目前,天府新谷已聚集上千家企业万余名创业者,园区年产值50亿元,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逾百家。

今年年初,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在成都科创生态岛开启。这场直播聚焦“带服务、送政策、促转化”,把科技创新型企业关心的“科技福利”、上“岛”打卡攻略一起“打包”送到直播间。成都科创生态岛已成为成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来蓉科技创业者的“科技服务首选地、创新创业第一站”,更是成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核心载体。

去年开始,成都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号工程” ,并发布《成都市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实施方案》,针对成都存在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够高、企业承接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中试熟化平台数量较少等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28项改革举措和重点任务。

高位推动,成效显著。3月15日,成都市首批30家中试平台及10家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授牌。这40家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分布在成都13个区(市)县,覆盖8个产业生态圈,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助推产业建圈强链,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2021年6月7日,天府实验室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一同揭牌。周勇良 摄

产业技术创新也在持续强化。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钢带来一组数据,2023年成都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家、总数达146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733.26亿元、同比增长16%;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与广州数量持平,同比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1.35万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614.2亿元、同比增长10.8%。

未来怎么办?

更多科技力量加快汇集

“成都的低空经济正在起步,我们作为其中检测系统的供应商,也在不断提升技术争取更多的市场应用。”近日,在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专场活动上,成都空御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系统级综合反无人机解决方案。

不只是世园会这样的世界级活动,成都还将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便利条件,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以科创生态岛为例,将依托“科创通”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探索搭建线上、线下共享实验室,实现“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

聚焦科技服务人才,成都加快实施技术经纪(经理)人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推进建设成都大学技术转移学院,力争中高级职称技术经纪人突破100名。

成都今年还将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协同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设立规模10亿元成德眉资同城化科创母基金,支持成都都市圈企业开展联合攻关。

更多科技力量还在加快汇集:高质量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推动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项目全面竣工,持续推进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建设,加快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天府实验室发展并筹划争创第二批天府实验室……

这里,科创力量蓬勃生长。

来源:川观新闻

原标题:成都:科创力量蓬勃生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