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唐山市清水润城 幸福环绕 “全域治水”点睛绿色发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唐山市清水润城 幸福环绕 “全域治水”点睛绿色发展

一处处优美水景成为唐山提升形象气质的点睛之笔,也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经过五年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的实施,唐山市依托城市水系联通,串联城市绿色开放空间,蓝绿互融的城市生态格局已经形成。一处处优美水景成为唐山提升形象气质的点睛之笔,也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全新思路,领跑全省率先启动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

2018年以来,唐山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聚焦唐山市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绘就了全市全域治水蓝图。

为实现标本兼治,在唐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深入研究、组织指挥下,由北京东方园林集团设计团队历时5个多月、经过12次修改完善,于2018年底编制完成《全域治水清水润城三年(2018—2020)行动方案》,坚持“治、用、保、管”理念,规划8大类、153个重点项目,匡算投资175.68亿元。而后,为保障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各阶段专项工作有序推进,相继出台《2019年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工作方案》《尾矿、尾砂、违建等侵占河道污染水体整治工作方案》《唐山市2022年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推进方案》《唐山市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县区工程PPP项目统筹办理穿越铁路工程手续工作方案》《唐山市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完善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等专项方案,为唐山市根治水多、水少、水脏、水浑问题提供遵循、奠定基础。

唐山在全国创新提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带县”PPP项目治水投融资模式,涉及市本级和10个县(市、区),总投资118.08亿元,是迄今为止市本级实施的最大的PPP项目。本着“市级整体包装、统一融资、分县区实施、谁用谁还”的基本思路,把全域治水清水润城的市本级和县(市、区)工程项目打捆成一个PPP项目包,成功地以2.36亿元(总投资的2%)的政府投入撬动了118.08亿元的建设资金,有效解决了县区治水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为全域治水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根本保障。

工程历时5年,于2023年底全面收尾,全市水环境实现了历史性提升。境内全部消除劣五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实现全域水质达标,2023年纳入国省考断面全部达到水质目标要求,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5.71%,构建起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的安全水网体系,有效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还人民群众以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

二、全域行动,“一体化治理”建设更加美好的滨海城市

唐山市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建管并重、岸水同步,统筹推进水资源、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一体化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截污治污、拆违清障、兴建工程、生态修复的治水路径。

清堵结合,斩断污水入河路径。在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全市排污口情况的基础上,开展非法入河排污口封堵整治,全市封堵、整治排污排水口门1118个。这一举措在实现“污水零直排”治污效果的同时,还倒逼相关单位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全市完成41处污水提标增容或纳网改造。紧盯河道垃圾顽疾,发现一处清理一处,清理河道垃圾1882处、132万方。河湖水系污染表象在河里,根子在岸上。唐山大力清理岸上污染源,治理河道及两侧一定范围内水产、畜禽养殖964处、8392亩,查处、拆除傍河工商业污染源255处,拆除河道违法建筑539处,清理河湖违法开发建设项目1462个。

修复河道,改善水生态环境。唐山市出台相关方案并启动河道管理范围内尾矿、尾砂、违建等侵占河道、污染水体集中整治行动,经认定确需关停、转移、搬迁的选矿、采砂等企业彻底关停、出清或转移、搬迁,影响生态、防洪安全的污染源应清尽清、应拆尽拆。同时,按照“一河一策、一岸一策”原则,明确生态修复标准,逐河制定并即时启动实施生态修复。在全域治水行动中,唐山市共实施滦河、青龙河、还乡河、沙河等80项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整治79条河道、817公里,确保河床稳定、行洪通畅,有效提高治理河段防洪能力。

全域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唐山注重发挥各方面力量,形成治水合力,实现治水效果最大化。水利部门强化目标任务督导落实,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进程;环保部门落实“水50条”,定期进行水质监测,通报水质结果,查处向外环境直排水企业;城管部门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组织对主城区主次干道雨水管网混流污水状况开展拉网式集中摸排治理;农牧部门认真把控清理农田建设、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场等面源污染;住建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作联动,形成全域河湖共治共建的强大合力。

三、全面提升实现防洪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全域治水行动中,共除险加固21座病险水库,让唐山市病险水库实现清零。新建橡胶坝14座、节制闸32座,维修改造闸坝9座,拆除修建跨河桥梁273座。实施迁安市滦河与沙河连通、丰南区滦河下游输水干渠西延、古冶区沙河至石榴河引水管线、滦南县孟新干渠连通、滦乐干渠至小青河引水等水系连通工程。

通过疏通河道、连通水系、建设水利设施等措施,有效利用汛期弃水,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同时提高了区域防洪能力。目前,唐山市骨干河道堤防基本达标,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100年一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显著提升,沿海形成完整的防潮海堤体系,重点区域防潮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初步构建起蓄洪兼筹、江河安澜、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形成行洪安全与洪水资源化有机结合的防洪减灾格局,有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

在确保防洪效益的同时,全域治水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也在逐步显现。随着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唐山建成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的安全水网体系,实现年削减COD60143吨、氨氮5489吨、总磷3728吨,全域消除了劣五类水体,纳入国家和河北省考核的断面全部达标,年新增引水量3.85亿立方米,每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8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8.45亿元。

回顾全域治水清水润城的五年,一幅河渠安澜、秀水长清的画卷,在唐山大地上徐徐铺展,尽显生态之美,彰显治水之功。每一个居住在唐山的人,都是这场生态变革的见证者,亲身感受着家乡的变化,从水质的改善到环境的提升,从心灵的洗涤到生活的美好。我们坚信,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唐山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提升,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来源:河北省水利厅

原标题:唐山市清水润城 幸福环绕 “全域治水”点睛绿色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唐山市清水润城 幸福环绕 “全域治水”点睛绿色发展

一处处优美水景成为唐山提升形象气质的点睛之笔,也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经过五年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的实施,唐山市依托城市水系联通,串联城市绿色开放空间,蓝绿互融的城市生态格局已经形成。一处处优美水景成为唐山提升形象气质的点睛之笔,也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全新思路,领跑全省率先启动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

2018年以来,唐山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聚焦唐山市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绘就了全市全域治水蓝图。

为实现标本兼治,在唐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深入研究、组织指挥下,由北京东方园林集团设计团队历时5个多月、经过12次修改完善,于2018年底编制完成《全域治水清水润城三年(2018—2020)行动方案》,坚持“治、用、保、管”理念,规划8大类、153个重点项目,匡算投资175.68亿元。而后,为保障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各阶段专项工作有序推进,相继出台《2019年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工作方案》《尾矿、尾砂、违建等侵占河道污染水体整治工作方案》《唐山市2022年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推进方案》《唐山市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县区工程PPP项目统筹办理穿越铁路工程手续工作方案》《唐山市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完善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等专项方案,为唐山市根治水多、水少、水脏、水浑问题提供遵循、奠定基础。

唐山在全国创新提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带县”PPP项目治水投融资模式,涉及市本级和10个县(市、区),总投资118.08亿元,是迄今为止市本级实施的最大的PPP项目。本着“市级整体包装、统一融资、分县区实施、谁用谁还”的基本思路,把全域治水清水润城的市本级和县(市、区)工程项目打捆成一个PPP项目包,成功地以2.36亿元(总投资的2%)的政府投入撬动了118.08亿元的建设资金,有效解决了县区治水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为全域治水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根本保障。

工程历时5年,于2023年底全面收尾,全市水环境实现了历史性提升。境内全部消除劣五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实现全域水质达标,2023年纳入国省考断面全部达到水质目标要求,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5.71%,构建起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的安全水网体系,有效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还人民群众以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

二、全域行动,“一体化治理”建设更加美好的滨海城市

唐山市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建管并重、岸水同步,统筹推进水资源、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一体化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截污治污、拆违清障、兴建工程、生态修复的治水路径。

清堵结合,斩断污水入河路径。在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全市排污口情况的基础上,开展非法入河排污口封堵整治,全市封堵、整治排污排水口门1118个。这一举措在实现“污水零直排”治污效果的同时,还倒逼相关单位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全市完成41处污水提标增容或纳网改造。紧盯河道垃圾顽疾,发现一处清理一处,清理河道垃圾1882处、132万方。河湖水系污染表象在河里,根子在岸上。唐山大力清理岸上污染源,治理河道及两侧一定范围内水产、畜禽养殖964处、8392亩,查处、拆除傍河工商业污染源255处,拆除河道违法建筑539处,清理河湖违法开发建设项目1462个。

修复河道,改善水生态环境。唐山市出台相关方案并启动河道管理范围内尾矿、尾砂、违建等侵占河道、污染水体集中整治行动,经认定确需关停、转移、搬迁的选矿、采砂等企业彻底关停、出清或转移、搬迁,影响生态、防洪安全的污染源应清尽清、应拆尽拆。同时,按照“一河一策、一岸一策”原则,明确生态修复标准,逐河制定并即时启动实施生态修复。在全域治水行动中,唐山市共实施滦河、青龙河、还乡河、沙河等80项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整治79条河道、817公里,确保河床稳定、行洪通畅,有效提高治理河段防洪能力。

全域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唐山注重发挥各方面力量,形成治水合力,实现治水效果最大化。水利部门强化目标任务督导落实,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进程;环保部门落实“水50条”,定期进行水质监测,通报水质结果,查处向外环境直排水企业;城管部门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组织对主城区主次干道雨水管网混流污水状况开展拉网式集中摸排治理;农牧部门认真把控清理农田建设、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场等面源污染;住建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作联动,形成全域河湖共治共建的强大合力。

三、全面提升实现防洪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全域治水行动中,共除险加固21座病险水库,让唐山市病险水库实现清零。新建橡胶坝14座、节制闸32座,维修改造闸坝9座,拆除修建跨河桥梁273座。实施迁安市滦河与沙河连通、丰南区滦河下游输水干渠西延、古冶区沙河至石榴河引水管线、滦南县孟新干渠连通、滦乐干渠至小青河引水等水系连通工程。

通过疏通河道、连通水系、建设水利设施等措施,有效利用汛期弃水,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同时提高了区域防洪能力。目前,唐山市骨干河道堤防基本达标,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100年一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显著提升,沿海形成完整的防潮海堤体系,重点区域防潮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初步构建起蓄洪兼筹、江河安澜、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形成行洪安全与洪水资源化有机结合的防洪减灾格局,有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

在确保防洪效益的同时,全域治水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也在逐步显现。随着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唐山建成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的安全水网体系,实现年削减COD60143吨、氨氮5489吨、总磷3728吨,全域消除了劣五类水体,纳入国家和河北省考核的断面全部达标,年新增引水量3.85亿立方米,每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8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8.45亿元。

回顾全域治水清水润城的五年,一幅河渠安澜、秀水长清的画卷,在唐山大地上徐徐铺展,尽显生态之美,彰显治水之功。每一个居住在唐山的人,都是这场生态变革的见证者,亲身感受着家乡的变化,从水质的改善到环境的提升,从心灵的洗涤到生活的美好。我们坚信,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唐山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提升,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来源:河北省水利厅

原标题:唐山市清水润城 幸福环绕 “全域治水”点睛绿色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