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既然直接预订更便捷,为何航空网站对此态度谨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既然直接预订更便捷,为何航空网站对此态度谨慎?

提供比价服务的旅游元搜索网站满足了更快捷、方便的机票直接预订服务,然而却受到了来自部分航空公司的阻碍。

旅游元搜索网站发展态势良好

从资本行为来看,某些提供比价服务的元搜索网站(携程、去哪儿、天巡都属于此类网站)确实发展得很好。美国Priceline集团5.5亿美元收购丹麦Momondo,携程用17.4亿美元收购爱丁堡Skyscanner天巡网,差旅管理平台Concur也在去年9月收购了Hipmunk。一系列的兼并行为,是旅行元搜索网站发展的愈渐成熟,也看出消费者对机票比价行为、一站式服务购买习惯的逐渐形成。

这使得航空公司不仅向预订网站提供机票预订产品,甚至将某些新产品,例如座位自选、随机Wi-Fi等,也从官网引流至航空公司和旅行社合作的预订网站及应用程序进行交易。

此类元搜索网站的盈利方式是收取佣金,一般的出行者更愿意在比较各元搜索网站的价格之后作出购买选择,尤其是在相对而言更小的手机屏上,访问航空公司官网远不如在APP上来的方便。诸如TripAdvisor、Trivago、HomeAwayv 这样的网站,为了将出行者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自身,不仅集各项出行服务于一身,而且会赠送各种打折券、减免券,这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吸引。

最近,天巡(Skyscanner)将其平台与Nabitaire预订系统进行了整合,达成最新的直接预订合作关系,意味着全球领先的旅行搜索引擎天巡目前支持预定所有采用Navitaire系统的航空公司的航线。这也是天巡的直接预订服务推出后取得的新成就。新加坡航空公司旗下的长途航线廉价航空公司“酷航”也在这个月加入了天巡,接受了天巡推出的直接预订平台。

直接预订服务缓慢推出

2015年起,Skyscanner为部分地区乘客提供了机票直接预订服务。一旦用户点击网站直接预订链接,就会直接跳转包含票价及乘客信息的付款页面,用户可以直接在此页面完成预定。天巡并非第一个提供直接预订功能的元搜索网站,Kayak、TripAdvisor、Google都已经先行一步,但是主要是提供酒店产品的直接预订。

这项功能需要获得航空公司和旅游提供商的支持,因为这意味着乘客无需跳转至航空公司或其他供应商的网站即可直接在天巡网站上进行搜索、选择并即时预订旅行线路。英航是首家公开接受这项服务的航空公司。虽然天巡一直在极力推广这项服务,但是根据Skift的测试,只有在某些国家的特定日子和某些设备上才能即时预订航空公司的全部航票。天巡的首席执行官Gareth Williams表示,会在未来拥有一个强大的运营商来承担扩大即时预订服务覆盖范围的工作。

TripAdvisor官网不提供机票直接预订服务,但是关于预定模式TripAdvisor有自己的考量。“航空公司的分销环境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诸多解决方案,我们会采取各种途径,最终目的一致”TripAdvisor副总裁兼总经理Bryan Saltzburg如此说道。Tripconnect的推出似乎是“各种途径”的其中之一,让酒店直接面对消费者,只要消费者给出理想竞价,符合要求的酒店会出现在列表当中。以此来帮助独立酒店业主提升直接预订率和增加收入,同时收集更多用户点评信息。

天巡的产品总监Fillp Filipov也坦言,直接预订功能的开发对他们来说更复杂。和酒店费用可以在入住时或退房时支付不同,机票必须提前预定。而且,对于Skyscanner这类中间平台而言,要向获取航空公司的机票信息,必须要通过航空公司的技术支持和战略支持可是,只有少数航空公司,比如汉莎、英航、Scoot、Jet2对此表示欢迎。 

这可能是航空公司出于战略上的考虑,而非在技术上不能实现。从2010年开始,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集合平台Kayak就向各大航空公司提出邀请,希望能够与他们取得直接预订的合作。加航在2012年尝试合作,但是后来很少再有航空公司加入这一服务。

尽管如此,天巡等一众元搜索网站对此持乐观态度。“强大的直接预订能力不仅能够使消费者受益,同时也有利于航空公司,直接预订功能使包括酷航在内的合作伙伴在用户浏览过程中向订票的顾客充分展现所有带有酷航品牌标示的产品”天巡产品总监Fillp Filipov表示。 

为什么航空公司对此犹豫?

其实,直接预订服务背后的测试远比公众知道的要多得多。尤其对于欧洲市场而言,移动设备运营商成本低,数量多,航空公司希望自己的平台面向世界大众之前,一切就绪。

另一原因来自于用户。消费者并不一定需要直接预订,因为他们往往更熟悉官网的流程,也更信任官网。所以一些常用旅客更希望在元搜索网站上找到相比之下更合适的航空公司,然后自行转至官网进行机票购买。

从短期商业角度考虑,航空公司乐于在元搜索平台上获知网站的引流流量,便于进行营销策划,但是最终的预订路径,依旧希望保留在自己的平台上,这样才能增加直接销售百分比。甚至,部分航空公司还在计划做自己的集成平台和应用程序,来精准定位客户。
 
直接预订对于中国乘客而言并不陌生,这也是携程、去哪儿、艺龙等元搜索平台在极力推广的,的确,直接预订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更加快捷的,尤其是元搜索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比价功能。中国的主要航空公司也都与这类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这对于航空公司本身的直接销售是有影响的,乘客对产品的了解也仅基于元搜索网站提供的有限展示。对于元搜索网站而言,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了平台的知名度和优惠力度上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既然直接预订更便捷,为何航空网站对此态度谨慎?

提供比价服务的旅游元搜索网站满足了更快捷、方便的机票直接预订服务,然而却受到了来自部分航空公司的阻碍。

旅游元搜索网站发展态势良好

从资本行为来看,某些提供比价服务的元搜索网站(携程、去哪儿、天巡都属于此类网站)确实发展得很好。美国Priceline集团5.5亿美元收购丹麦Momondo,携程用17.4亿美元收购爱丁堡Skyscanner天巡网,差旅管理平台Concur也在去年9月收购了Hipmunk。一系列的兼并行为,是旅行元搜索网站发展的愈渐成熟,也看出消费者对机票比价行为、一站式服务购买习惯的逐渐形成。

这使得航空公司不仅向预订网站提供机票预订产品,甚至将某些新产品,例如座位自选、随机Wi-Fi等,也从官网引流至航空公司和旅行社合作的预订网站及应用程序进行交易。

此类元搜索网站的盈利方式是收取佣金,一般的出行者更愿意在比较各元搜索网站的价格之后作出购买选择,尤其是在相对而言更小的手机屏上,访问航空公司官网远不如在APP上来的方便。诸如TripAdvisor、Trivago、HomeAwayv 这样的网站,为了将出行者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自身,不仅集各项出行服务于一身,而且会赠送各种打折券、减免券,这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吸引。

最近,天巡(Skyscanner)将其平台与Nabitaire预订系统进行了整合,达成最新的直接预订合作关系,意味着全球领先的旅行搜索引擎天巡目前支持预定所有采用Navitaire系统的航空公司的航线。这也是天巡的直接预订服务推出后取得的新成就。新加坡航空公司旗下的长途航线廉价航空公司“酷航”也在这个月加入了天巡,接受了天巡推出的直接预订平台。

直接预订服务缓慢推出

2015年起,Skyscanner为部分地区乘客提供了机票直接预订服务。一旦用户点击网站直接预订链接,就会直接跳转包含票价及乘客信息的付款页面,用户可以直接在此页面完成预定。天巡并非第一个提供直接预订功能的元搜索网站,Kayak、TripAdvisor、Google都已经先行一步,但是主要是提供酒店产品的直接预订。

这项功能需要获得航空公司和旅游提供商的支持,因为这意味着乘客无需跳转至航空公司或其他供应商的网站即可直接在天巡网站上进行搜索、选择并即时预订旅行线路。英航是首家公开接受这项服务的航空公司。虽然天巡一直在极力推广这项服务,但是根据Skift的测试,只有在某些国家的特定日子和某些设备上才能即时预订航空公司的全部航票。天巡的首席执行官Gareth Williams表示,会在未来拥有一个强大的运营商来承担扩大即时预订服务覆盖范围的工作。

TripAdvisor官网不提供机票直接预订服务,但是关于预定模式TripAdvisor有自己的考量。“航空公司的分销环境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诸多解决方案,我们会采取各种途径,最终目的一致”TripAdvisor副总裁兼总经理Bryan Saltzburg如此说道。Tripconnect的推出似乎是“各种途径”的其中之一,让酒店直接面对消费者,只要消费者给出理想竞价,符合要求的酒店会出现在列表当中。以此来帮助独立酒店业主提升直接预订率和增加收入,同时收集更多用户点评信息。

天巡的产品总监Fillp Filipov也坦言,直接预订功能的开发对他们来说更复杂。和酒店费用可以在入住时或退房时支付不同,机票必须提前预定。而且,对于Skyscanner这类中间平台而言,要向获取航空公司的机票信息,必须要通过航空公司的技术支持和战略支持可是,只有少数航空公司,比如汉莎、英航、Scoot、Jet2对此表示欢迎。 

这可能是航空公司出于战略上的考虑,而非在技术上不能实现。从2010年开始,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集合平台Kayak就向各大航空公司提出邀请,希望能够与他们取得直接预订的合作。加航在2012年尝试合作,但是后来很少再有航空公司加入这一服务。

尽管如此,天巡等一众元搜索网站对此持乐观态度。“强大的直接预订能力不仅能够使消费者受益,同时也有利于航空公司,直接预订功能使包括酷航在内的合作伙伴在用户浏览过程中向订票的顾客充分展现所有带有酷航品牌标示的产品”天巡产品总监Fillp Filipov表示。 

为什么航空公司对此犹豫?

其实,直接预订服务背后的测试远比公众知道的要多得多。尤其对于欧洲市场而言,移动设备运营商成本低,数量多,航空公司希望自己的平台面向世界大众之前,一切就绪。

另一原因来自于用户。消费者并不一定需要直接预订,因为他们往往更熟悉官网的流程,也更信任官网。所以一些常用旅客更希望在元搜索网站上找到相比之下更合适的航空公司,然后自行转至官网进行机票购买。

从短期商业角度考虑,航空公司乐于在元搜索平台上获知网站的引流流量,便于进行营销策划,但是最终的预订路径,依旧希望保留在自己的平台上,这样才能增加直接销售百分比。甚至,部分航空公司还在计划做自己的集成平台和应用程序,来精准定位客户。
 
直接预订对于中国乘客而言并不陌生,这也是携程、去哪儿、艺龙等元搜索平台在极力推广的,的确,直接预订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更加快捷的,尤其是元搜索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比价功能。中国的主要航空公司也都与这类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这对于航空公司本身的直接销售是有影响的,乘客对产品的了解也仅基于元搜索网站提供的有限展示。对于元搜索网站而言,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了平台的知名度和优惠力度上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