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手机厂商拼命争抢的OLED屏到底是何方神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手机厂商拼命争抢的OLED屏到底是何方神圣?

OLED当前已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在各类终端显示领域渗透率迅速攀升,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和TFT-LCD面板不相上下的市场,甚至最终取代它。

作者:简言

虽然note7的爆炸事故,给手机巨头三星公司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不仅声誉受影响,还不得不全球召回,令这款备受期望的旗舰机提前退市。但这并不意味着三星就此一蹶不振,事实上,去年三星其他的业务部门营收依然可观,尤其是它的手机零部件业务,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营收达5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0%。

在这之中,三星公司的OLED显示屏可谓是功臣之一。

据报道,在去年,三星电子旗下的显示面板厂家Samsung Display就已经与苹果率先签订协议,Samsung Display将为iPhone 8供应1亿块的OLED面板,价值约69.6亿美元。但日前,苹果再次追加了一笔价值43亿美元的订单:为iPhone 8供应额外6000万块OLED面板。

随着手机市场的更新换代,OLED屏似乎有了取代主流屏幕LCD的趋势,不管是苹果、三星、LG这些国外大厂,还是国内的华为、小米、OPPO、VIVO等等,都想在OLED这个大市场里分一杯羹。到底这个被众厂商虎视眈眈的OLED屏幕是什么,又为什么得到这么多的关注?

何为OLED屏幕?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机发光显示器。最开始,它是作为一种材料由美国华裔教授邓青云在实验室中发现,随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斗掀起了研究的热潮。

和传统的LCD(液晶显示器)不同,所有的LCD显示屏都需要某种形式的白色背光,而且随着外界光线的改变,有时候会让人看不清屏幕。而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性,它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都比较高,不再需要背光灯,因此耗能要比LCD低很多。

而且,由于OLED的特殊属性,它在显示黑色的时候,不需要像LCD一样遮盖光源,只需让像素熄灭不发光即可,而这也就是为什么OLED显示屏能够带来真正的“黑色”。如果同时与白色等元素对比,色彩显示效果会比LCD更好。

此外,OLED显示屏幕还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仅为LCD屏幕的1/3,在可视角度变大的同时,画面仍然不失真,这也对致力于增大屏幕同时减小质量的移动设备来说尤为需要。

不仅如此,基于OLED,研究者还发现了多种新型的显示设备,如可折叠的软性有机发光设备FOLED、穿透式有机发光设备(TOLED)、磷光有机发光设备(PHOLED)以及层叠式的有机发光设备(SOLED)技术等等。

比起LCD,OLED的性能高出太多,也难怪会被各方看好。

OLED屏幕的应用

目前,OLED主要应用在移动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还有大型设备如电视机上。

作为OLED屏幕的垄断者,三星自然是不会缺席的。不管是Galaxy S系列还是note系列,都采用了清晰度很高的2K OLED显示触摸屏,在触屏体验以及画面显示效果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诺基亚也是较早尝试的公司之一。早在12年发布的Lumia 800就使用了AMOLED作为主屏幕。随后的系列也都可以看到OLED屏幕的身影,比如在Lumia1020中,就使用了AMOLED+大猩猩玻璃+2.5D曲面玻璃的组合屏幕。

除此之外,其他众多的厂商也在积极往OLED屏幕靠拢,苹果预计今年9月份发布的iPhone8、华为即将发布的mate9 Pro,还有小米、OPPO、vivo等等也在蓄势待发。

而作为OLED屏的另一主要制造商,LG的OLED屏除了供应之外,主要用于电视机和电子显示屏。LG W7堪称是全球最薄的OLED大屏幕电视机,厚度只有2.57毫米。通过磁性支架吸附安装在墙上,由于又轻又薄,被誉“墙纸”电视。除此之外,当前,LG还推出了W7、G7、E7、C7和B7五大系列OLED电视机。

然而,OLED屏的应用或许不止如此。

在22016年CES展会上,LG曾展示一块OLED屏幕纸,厚度只有0.18毫米,可以缠绕在手腕上,也可以卷曲放进管子里,不仅不会损害内部组件,而且在卷曲时屏幕上的图像也依然在播放。由此可以设想,或许在将来一些柔性材料,或者不规则物体都能应用到这种显示技术了,甚至可以出现真正的“电纸书”。

在交通方面,也存在可能。

一家英国的科技公司,正计划与空客合作,研发“透明飞机”,将OLED屏作为机身,不仅可以让乘客享受360度的户外全景,还能具有触摸屏的效果。而且OLED还能让机身更轻薄坚固,降低油量损耗,还能减少碳排放。对于起飞前安全检查,不需要再仰赖小小的窗口,进而节省航空公司的成本。

OLED屏的生产使用现状

据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中,使用OLED面板的比重从上年的5%上升到13%;2016年占比继续上升至19%,由此可见,目前OLED屏正是大势。

虽然OLED技术发源于欧美,但市场上主要的供应商都来自于亚洲,中国、韩国、日本等,其中三星公司在OLED面板领域形成了绝对的垄断——根据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IHS的统计,去年第三季度,全球AMOLED面板市场累计出货量约为1.01亿块,其中三星占据了其中的9970万块。

作为三星竞对之一的LG公司也是OLED屏幕的供应商,但和三星公司不同,LG主要针对的大型OLED面板,如电视机等。在此之前,苹果的合作伙伴一直都是LG,但此次却未能接到iPhone 8的订单。

日本企业也不甘落后。一直致力于小尺寸屏幕研发和生产的日本显示器公司(JDI)也将投资500亿日元建立OLED面板生产线,计划到2018年每月可生产500万块OLED手机屏,届时参与苹果公司OLED手机面板订单的争夺。

而国内的面板制造厂商也在努力追赶,开始集中向智能手机所使用的 OLED 面板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如京东方、天马等 6 家中国主要企业相继建立新工厂,借以打破韩企独家垄断的地位。预计到 2020 年前后,总投资额或将 2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40亿元)。

除此之外,今年4月,夏普被鸿海收购之后,也宣布将斥资2000亿日元投向OLED面板生产线。

OLED当前已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在各类终端显示领域渗透率迅速攀升,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和TFT-LCD面板不相上下的市场,甚至最终取代它。但就目前OLED的产量以及技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使用寿命短以及色温等等来说,目测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智能硬件小站原创,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手机厂商拼命争抢的OLED屏到底是何方神圣?

OLED当前已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在各类终端显示领域渗透率迅速攀升,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和TFT-LCD面板不相上下的市场,甚至最终取代它。

作者:简言

虽然note7的爆炸事故,给手机巨头三星公司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不仅声誉受影响,还不得不全球召回,令这款备受期望的旗舰机提前退市。但这并不意味着三星就此一蹶不振,事实上,去年三星其他的业务部门营收依然可观,尤其是它的手机零部件业务,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营收达5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0%。

在这之中,三星公司的OLED显示屏可谓是功臣之一。

据报道,在去年,三星电子旗下的显示面板厂家Samsung Display就已经与苹果率先签订协议,Samsung Display将为iPhone 8供应1亿块的OLED面板,价值约69.6亿美元。但日前,苹果再次追加了一笔价值43亿美元的订单:为iPhone 8供应额外6000万块OLED面板。

随着手机市场的更新换代,OLED屏似乎有了取代主流屏幕LCD的趋势,不管是苹果、三星、LG这些国外大厂,还是国内的华为、小米、OPPO、VIVO等等,都想在OLED这个大市场里分一杯羹。到底这个被众厂商虎视眈眈的OLED屏幕是什么,又为什么得到这么多的关注?

何为OLED屏幕?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机发光显示器。最开始,它是作为一种材料由美国华裔教授邓青云在实验室中发现,随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斗掀起了研究的热潮。

和传统的LCD(液晶显示器)不同,所有的LCD显示屏都需要某种形式的白色背光,而且随着外界光线的改变,有时候会让人看不清屏幕。而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性,它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都比较高,不再需要背光灯,因此耗能要比LCD低很多。

而且,由于OLED的特殊属性,它在显示黑色的时候,不需要像LCD一样遮盖光源,只需让像素熄灭不发光即可,而这也就是为什么OLED显示屏能够带来真正的“黑色”。如果同时与白色等元素对比,色彩显示效果会比LCD更好。

此外,OLED显示屏幕还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仅为LCD屏幕的1/3,在可视角度变大的同时,画面仍然不失真,这也对致力于增大屏幕同时减小质量的移动设备来说尤为需要。

不仅如此,基于OLED,研究者还发现了多种新型的显示设备,如可折叠的软性有机发光设备FOLED、穿透式有机发光设备(TOLED)、磷光有机发光设备(PHOLED)以及层叠式的有机发光设备(SOLED)技术等等。

比起LCD,OLED的性能高出太多,也难怪会被各方看好。

OLED屏幕的应用

目前,OLED主要应用在移动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还有大型设备如电视机上。

作为OLED屏幕的垄断者,三星自然是不会缺席的。不管是Galaxy S系列还是note系列,都采用了清晰度很高的2K OLED显示触摸屏,在触屏体验以及画面显示效果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诺基亚也是较早尝试的公司之一。早在12年发布的Lumia 800就使用了AMOLED作为主屏幕。随后的系列也都可以看到OLED屏幕的身影,比如在Lumia1020中,就使用了AMOLED+大猩猩玻璃+2.5D曲面玻璃的组合屏幕。

除此之外,其他众多的厂商也在积极往OLED屏幕靠拢,苹果预计今年9月份发布的iPhone8、华为即将发布的mate9 Pro,还有小米、OPPO、vivo等等也在蓄势待发。

而作为OLED屏的另一主要制造商,LG的OLED屏除了供应之外,主要用于电视机和电子显示屏。LG W7堪称是全球最薄的OLED大屏幕电视机,厚度只有2.57毫米。通过磁性支架吸附安装在墙上,由于又轻又薄,被誉“墙纸”电视。除此之外,当前,LG还推出了W7、G7、E7、C7和B7五大系列OLED电视机。

然而,OLED屏的应用或许不止如此。

在22016年CES展会上,LG曾展示一块OLED屏幕纸,厚度只有0.18毫米,可以缠绕在手腕上,也可以卷曲放进管子里,不仅不会损害内部组件,而且在卷曲时屏幕上的图像也依然在播放。由此可以设想,或许在将来一些柔性材料,或者不规则物体都能应用到这种显示技术了,甚至可以出现真正的“电纸书”。

在交通方面,也存在可能。

一家英国的科技公司,正计划与空客合作,研发“透明飞机”,将OLED屏作为机身,不仅可以让乘客享受360度的户外全景,还能具有触摸屏的效果。而且OLED还能让机身更轻薄坚固,降低油量损耗,还能减少碳排放。对于起飞前安全检查,不需要再仰赖小小的窗口,进而节省航空公司的成本。

OLED屏的生产使用现状

据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中,使用OLED面板的比重从上年的5%上升到13%;2016年占比继续上升至19%,由此可见,目前OLED屏正是大势。

虽然OLED技术发源于欧美,但市场上主要的供应商都来自于亚洲,中国、韩国、日本等,其中三星公司在OLED面板领域形成了绝对的垄断——根据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IHS的统计,去年第三季度,全球AMOLED面板市场累计出货量约为1.01亿块,其中三星占据了其中的9970万块。

作为三星竞对之一的LG公司也是OLED屏幕的供应商,但和三星公司不同,LG主要针对的大型OLED面板,如电视机等。在此之前,苹果的合作伙伴一直都是LG,但此次却未能接到iPhone 8的订单。

日本企业也不甘落后。一直致力于小尺寸屏幕研发和生产的日本显示器公司(JDI)也将投资500亿日元建立OLED面板生产线,计划到2018年每月可生产500万块OLED手机屏,届时参与苹果公司OLED手机面板订单的争夺。

而国内的面板制造厂商也在努力追赶,开始集中向智能手机所使用的 OLED 面板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如京东方、天马等 6 家中国主要企业相继建立新工厂,借以打破韩企独家垄断的地位。预计到 2020 年前后,总投资额或将 2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40亿元)。

除此之外,今年4月,夏普被鸿海收购之后,也宣布将斥资2000亿日元投向OLED面板生产线。

OLED当前已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在各类终端显示领域渗透率迅速攀升,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和TFT-LCD面板不相上下的市场,甚至最终取代它。但就目前OLED的产量以及技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使用寿命短以及色温等等来说,目测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智能硬件小站原创,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