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成都逛展!拈一朵梦里妖红,逢一程彭派山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成都逛展!拈一朵梦里妖红,逢一程彭派山水

当笔墨跃然纸上,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彭州作为川西平原上的一颗明珠,是古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太阳神鸟起飞的地方,开创了丰富悠久的多元文化,来自金彭的山水,不断更新自己的面目,并在彭州递给世界的名片上,拓印出“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新姓名,当笔墨跃然纸上,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龙门湔江,牡丹独秀

天彭牡丹,则成就了这座城市更绚烂的色彩。丹景牡丹文化,给彭州仙源人居的优良传统环境,更添一抹独到的活色生香的亮色,突显出彭派之城,“牡丹诗意生活方式”的优雅和时尚,以天彭牡丹为题,诞生了无数诗情画意的艺术作品,让彭州的美俨然在九天云外,别开生面。

2024“书香政协 画说彭州”牡丹山水主题书画展

5月13日至5月31日

成都市政协文史书画馆(成都市桂溪生态公园西区)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之际,由成都市政协文化文史委、政协彭州市委员会主办,由彭州市政协诗书画院承办的“书香政协 画说彭州”牡丹山水主题书画展于5月13日在成都市政协文史书画馆(成都市桂溪生态公园西区)拉开了帷幕,展览将助力彭州打造立体山水彭派之城,进一步扩大天彭牡丹、山水文化影响力,彰显彭州丰厚历史文化底蕴,讲好成都故事,让“书香政协”助推“书香社会”建设。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彭州牡丹,承载着浓重的人文情结。在我们的诗词、书画、小说、民俗工艺、装饰雕刻等艺术中,在我们为生活勾勒的绚烂图案里,永远会有一株一株硕大繁茂的牡丹。天彭牡丹已成为川西人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雍容华贵的牡丹成就了彭州“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的美誉,千载花城彭州的牡丹绘画早已蔚然成风。本次展览既承载了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展览作品见笔、见墨、见气、见神、见意,是艺术家带着对艺术的虔诚和对天彭牡丹别样的钟爱,描绘出野趣盎然、生机勃勃的天彭牡丹。

彭州,北拥巍峨的龙门山,南抱成都平原。湔江出龙门、分九水,4300米的海拔落差、群山争拱的山川河谷和钟灵毓秀的林盘清泉,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立体山水画卷。山、河、湖,孕育了彭州人性格的单纯和灵动,这种文化性格与山水画作品相映成辉,沁人肺腑,也彰显了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魅力。

据悉,此次书画展将持续到本月月底,共展出了100余幅牡丹山水主题作品,不仅有“一朵妖红梦里看”的天彭牡丹,还集合了大熊猫、山水花鸟、城市人文等众多彭州元素,汇聚了众多知名艺术家的心血之作。他们以书言志、以画传情,将彭州的牡丹之美、龙门山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参展作品以丰沛的面貌和广阔的视角,多角度全方位地描绘了人杰地灵的“立体山水彭派之城”,展现了彭州传承千年的文脉底蕴。

本次展览采取中式造景,融合了天彭牡丹、彭州兰草、彭派山水、彭州文创产品和书画作品等元素,营造“人在画中、画在景中”的空间感。打破常规的书画展的布展模式,让整个画展和周围的环境更加融合,增添自然的气息。

画展现场,艺术家们为大家讲解了自己作品的创作理念,表示“牡丹”作为彭州的市花,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希望通过自己的书画作品,将牡丹的文化与彭州山水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更多人感受到牡丹山水的魅力。牡丹山水的风姿风韵,厚植文化自信,为公园城市成都带来了一场纸上的视觉盛宴。跟着彭彭的脚步,去看看画中牡丹山水的历史美、生态美、野性美吧!

部分作者及作品介绍

王申勇 《牡丹》 33*66cm

王申勇,1971年生于四川成都,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工笔画,作品生动形象,质感饱满。

陈志才 《相思不尽》 138*35cm

陈志才,四川成都人,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兼工笔画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协理事兼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美协副主席,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兼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四川八益书画院院长,四川当代国画院副院长,成都二酉山房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峨嵋山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成都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李昌彦 《春酣图》 136*68cm

李昌彦,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号“半酣楼主”,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中国水利部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香港画院研究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四川省水利厅画院副院长、四川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艺委会委员、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特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创作委员、中国当代艺术网艺术顾问、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龙门山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张志超 《一朵妖红梦里看》 136*68cm

张志超,1955年生,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人物画委员会委员,彭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彭州市政协书画院、诗书画研究会顾问,四川天一学院特聘教授。

黄旭东 《天彭牡丹》 152*60cm

黄旭东,第十五届彭州市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彭州市政协诗书画研究会会长,彭州市关工委五老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蜀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国画院四川省分院副院长,成都蜀都书画院理事,写生中国青城山分部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彭州市作家协会理事。

苏志福 《咏彭州诗一首》 136*68cm

苏志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书法家,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员,成都市文联委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蜀都书画院理事,成都市政协书画院书画家,彭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彭州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进修于洪厚甜书法工作室、四川省诗书画院何应辉书法工作室和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书法课题班。

曾斌 《沈芝林诗》 136*68cm

曾斌,中小学高级教师(书法),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供职于彭州市教育局招考办。

自幼喜爱书画,转益多师,广采博收。先后随蜀中名家洪厚甜先生、郭强先生学习书法,结业于吴振锋书法工作室第三届高研班。书法作品获全国首届中师生书法大奖赛二等奖,入展四川省第二届临书临印展,入选四川省第二届书法创作“谢无量奖”评奖暨“四川省第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翰墨成都”书法作品年度展。

刘海涛 《白鹿上书院》 71*63cm

刘海涛,1980年生于黑龙江肇东,民盟盟员,成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工笔画协会理事、副秘书长。

作品《晨光》创作于2014年,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作品《希望的田野》创作于2019年,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进京作品)、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晋京作品)、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获2022年度四川省文艺精品奖励,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尹莉莉 《国色天香绝世姿》 34*136cm

尹莉莉,1983年7月出生于山西运城,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获美术学硕士学位。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四川美术馆理论研究部。成都画院特聘画家,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四川当代书画院专职画家,嘉州画院专职画家。2017年结业于南方少数民族人物国家艺术基金研修班。2022年结业于国家艺术基金少数民族连环画创作培养研修班。

作品被四川美术馆、上海浦东书画院、成都画院、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省政协书画院、乐山市大佛文物保护基金会、广元市图书馆、三台美术馆和多家私人机构收藏。

《国色天香绝世姿》这件作品取材于牡丹和石头,两种常见的花鸟素材在写意笔墨的表现下相得益彰,点线面的组合让画面契合,花更见姿态,石更加淋漓尽致。

邵红清 《幻》 136*34cm

邵红清,女,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成都高新区美术学科带头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会员。师从吴绪经、黄同江老师,2015年参加王申勇、郑雅风清华大学研究班学习。作品《游云》入选“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被收藏。

作品《幻》,取材传统牡丹,辅以极富现代感的窗纱,营造亦真亦幻的灵动意境,她透过细腻的笔触,典雅的赋色,并以女性妍柔的视角去体察自我,去看待自然万物,营造出独特的生机与灵韵,静静地诠释着对传统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

伍尚清 《醉天香》 138*68cm

伍尚清,民盟盟员,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员、蜀都书画院理事、国画创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民盟书画院理事、成都市民盟书画院画师、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理事、郫都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水墨牡丹画《醉天香》为4尺竖幅,作品以彭州丹景山牡丹园自然生长的牡丹形象为创作对象,作者多次写生,感受天彭娇美花姿,整幅用笔酣畅淋漓,生动有趣。

 

王友琴 《春思赋》 34*16cm*5

王友琴,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擅长小楷,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地专业展并获奖。《春思赋》是王勃在彭州地区完成的几篇文章之一,其中多有在他乡怀念故乡的内容。作为一个在彭州生活多年的人,王友琴对王勃的离愁别绪伤春之情深有感触,心有戚戚焉,于是用小楷写下这篇《春思赋》。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31日,让我们一起乘着初夏的阳光,一起到画展现场,领略“百花之王”的独特风采和魅力吧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成都逛展!拈一朵梦里妖红,逢一程彭派山水

当笔墨跃然纸上,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彭州作为川西平原上的一颗明珠,是古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太阳神鸟起飞的地方,开创了丰富悠久的多元文化,来自金彭的山水,不断更新自己的面目,并在彭州递给世界的名片上,拓印出“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新姓名,当笔墨跃然纸上,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龙门湔江,牡丹独秀

天彭牡丹,则成就了这座城市更绚烂的色彩。丹景牡丹文化,给彭州仙源人居的优良传统环境,更添一抹独到的活色生香的亮色,突显出彭派之城,“牡丹诗意生活方式”的优雅和时尚,以天彭牡丹为题,诞生了无数诗情画意的艺术作品,让彭州的美俨然在九天云外,别开生面。

2024“书香政协 画说彭州”牡丹山水主题书画展

5月13日至5月31日

成都市政协文史书画馆(成都市桂溪生态公园西区)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之际,由成都市政协文化文史委、政协彭州市委员会主办,由彭州市政协诗书画院承办的“书香政协 画说彭州”牡丹山水主题书画展于5月13日在成都市政协文史书画馆(成都市桂溪生态公园西区)拉开了帷幕,展览将助力彭州打造立体山水彭派之城,进一步扩大天彭牡丹、山水文化影响力,彰显彭州丰厚历史文化底蕴,讲好成都故事,让“书香政协”助推“书香社会”建设。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彭州牡丹,承载着浓重的人文情结。在我们的诗词、书画、小说、民俗工艺、装饰雕刻等艺术中,在我们为生活勾勒的绚烂图案里,永远会有一株一株硕大繁茂的牡丹。天彭牡丹已成为川西人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雍容华贵的牡丹成就了彭州“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的美誉,千载花城彭州的牡丹绘画早已蔚然成风。本次展览既承载了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展览作品见笔、见墨、见气、见神、见意,是艺术家带着对艺术的虔诚和对天彭牡丹别样的钟爱,描绘出野趣盎然、生机勃勃的天彭牡丹。

彭州,北拥巍峨的龙门山,南抱成都平原。湔江出龙门、分九水,4300米的海拔落差、群山争拱的山川河谷和钟灵毓秀的林盘清泉,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立体山水画卷。山、河、湖,孕育了彭州人性格的单纯和灵动,这种文化性格与山水画作品相映成辉,沁人肺腑,也彰显了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魅力。

据悉,此次书画展将持续到本月月底,共展出了100余幅牡丹山水主题作品,不仅有“一朵妖红梦里看”的天彭牡丹,还集合了大熊猫、山水花鸟、城市人文等众多彭州元素,汇聚了众多知名艺术家的心血之作。他们以书言志、以画传情,将彭州的牡丹之美、龙门山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参展作品以丰沛的面貌和广阔的视角,多角度全方位地描绘了人杰地灵的“立体山水彭派之城”,展现了彭州传承千年的文脉底蕴。

本次展览采取中式造景,融合了天彭牡丹、彭州兰草、彭派山水、彭州文创产品和书画作品等元素,营造“人在画中、画在景中”的空间感。打破常规的书画展的布展模式,让整个画展和周围的环境更加融合,增添自然的气息。

画展现场,艺术家们为大家讲解了自己作品的创作理念,表示“牡丹”作为彭州的市花,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希望通过自己的书画作品,将牡丹的文化与彭州山水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更多人感受到牡丹山水的魅力。牡丹山水的风姿风韵,厚植文化自信,为公园城市成都带来了一场纸上的视觉盛宴。跟着彭彭的脚步,去看看画中牡丹山水的历史美、生态美、野性美吧!

部分作者及作品介绍

王申勇 《牡丹》 33*66cm

王申勇,1971年生于四川成都,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工笔画,作品生动形象,质感饱满。

陈志才 《相思不尽》 138*35cm

陈志才,四川成都人,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兼工笔画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协理事兼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美协副主席,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兼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四川八益书画院院长,四川当代国画院副院长,成都二酉山房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峨嵋山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成都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李昌彦 《春酣图》 136*68cm

李昌彦,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号“半酣楼主”,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中国水利部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香港画院研究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四川省水利厅画院副院长、四川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艺委会委员、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特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创作委员、中国当代艺术网艺术顾问、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龙门山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张志超 《一朵妖红梦里看》 136*68cm

张志超,1955年生,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人物画委员会委员,彭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彭州市政协书画院、诗书画研究会顾问,四川天一学院特聘教授。

黄旭东 《天彭牡丹》 152*60cm

黄旭东,第十五届彭州市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彭州市政协诗书画研究会会长,彭州市关工委五老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蜀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国画院四川省分院副院长,成都蜀都书画院理事,写生中国青城山分部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彭州市作家协会理事。

苏志福 《咏彭州诗一首》 136*68cm

苏志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书法家,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员,成都市文联委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蜀都书画院理事,成都市政协书画院书画家,彭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彭州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进修于洪厚甜书法工作室、四川省诗书画院何应辉书法工作室和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书法课题班。

曾斌 《沈芝林诗》 136*68cm

曾斌,中小学高级教师(书法),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供职于彭州市教育局招考办。

自幼喜爱书画,转益多师,广采博收。先后随蜀中名家洪厚甜先生、郭强先生学习书法,结业于吴振锋书法工作室第三届高研班。书法作品获全国首届中师生书法大奖赛二等奖,入展四川省第二届临书临印展,入选四川省第二届书法创作“谢无量奖”评奖暨“四川省第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翰墨成都”书法作品年度展。

刘海涛 《白鹿上书院》 71*63cm

刘海涛,1980年生于黑龙江肇东,民盟盟员,成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工笔画协会理事、副秘书长。

作品《晨光》创作于2014年,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作品《希望的田野》创作于2019年,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进京作品)、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晋京作品)、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获2022年度四川省文艺精品奖励,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尹莉莉 《国色天香绝世姿》 34*136cm

尹莉莉,1983年7月出生于山西运城,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获美术学硕士学位。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四川美术馆理论研究部。成都画院特聘画家,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四川当代书画院专职画家,嘉州画院专职画家。2017年结业于南方少数民族人物国家艺术基金研修班。2022年结业于国家艺术基金少数民族连环画创作培养研修班。

作品被四川美术馆、上海浦东书画院、成都画院、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省政协书画院、乐山市大佛文物保护基金会、广元市图书馆、三台美术馆和多家私人机构收藏。

《国色天香绝世姿》这件作品取材于牡丹和石头,两种常见的花鸟素材在写意笔墨的表现下相得益彰,点线面的组合让画面契合,花更见姿态,石更加淋漓尽致。

邵红清 《幻》 136*34cm

邵红清,女,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成都高新区美术学科带头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会员。师从吴绪经、黄同江老师,2015年参加王申勇、郑雅风清华大学研究班学习。作品《游云》入选“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被收藏。

作品《幻》,取材传统牡丹,辅以极富现代感的窗纱,营造亦真亦幻的灵动意境,她透过细腻的笔触,典雅的赋色,并以女性妍柔的视角去体察自我,去看待自然万物,营造出独特的生机与灵韵,静静地诠释着对传统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

伍尚清 《醉天香》 138*68cm

伍尚清,民盟盟员,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员、蜀都书画院理事、国画创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民盟书画院理事、成都市民盟书画院画师、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理事、郫都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水墨牡丹画《醉天香》为4尺竖幅,作品以彭州丹景山牡丹园自然生长的牡丹形象为创作对象,作者多次写生,感受天彭娇美花姿,整幅用笔酣畅淋漓,生动有趣。

 

王友琴 《春思赋》 34*16cm*5

王友琴,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擅长小楷,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地专业展并获奖。《春思赋》是王勃在彭州地区完成的几篇文章之一,其中多有在他乡怀念故乡的内容。作为一个在彭州生活多年的人,王友琴对王勃的离愁别绪伤春之情深有感触,心有戚戚焉,于是用小楷写下这篇《春思赋》。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31日,让我们一起乘着初夏的阳光,一起到画展现场,领略“百花之王”的独特风采和魅力吧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