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乐坛盛事格莱美颁奖典礼刚刚落下帷幕,但是关于这场大秀的讨论仍在持续发酵。身为格莱美亲女儿的Adele横扫包括三大通类奖项(年度单曲、年度制作、年度专辑)在内的5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而去年凭借一张《Lemonade》收获满满好评并在业界圈粉无数的碧昂斯却仅以“年度录影带”和“最佳当代城市专辑”两个奖项被格莱美官方“敷衍了事”。
这样的结果自然引发诸多不满。在颁奖结束的这两天里,已经有包括Adele自己在内的多位圈内音乐人公开发言质疑格莱美“太白”“太老”甚至还有“种族歧视”之嫌。而著名音乐媒体《Pitchfork》也发文谴责格莱美称“这样的举动引发诸多怒火与不满”。
看着好莱坞的明星们如此“敏感”且上心地为黑人音乐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振臂高呼,仿佛少数族裔平权意识已经深植明星心中,但是黑人的权益是被看在眼里了,而更为少数的亚裔呢?他们所遭受的不公平对待显然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上周,超模贝拉-哈迪德在ins上传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她的姐姐,维密超模吉吉-哈迪德手持一个佛像模样的饼干,然后眯起眼睛来模仿其神态和表情。
而“眯眼睛”这一行为在欧美所代表的含义即是对亚洲人普遍生理特征的嘲笑,而摆弄佛像更是有对其他种族信仰亵渎的嫌疑。尽管贝拉很快就删除了这一视频,但是这段视频已经流传开来。
针对此事,有网友留言称:“吉吉在这里嘲笑亚洲人,我想说她还没能开始就已经被踢出去了。”其他网友纷纷表示了同样的观点,有人说:“她已经“出局”了,她在嘲笑亚洲人,而且做了很多种族歧视的事情,只不过是没人注意罢了”。
甚至有人直接向吉吉的男友——英国著名男团One Drection前成员的泽恩·马利克“发难”道:“作为一个亚洲人的后裔,当你的女友拿亚洲人开玩笑的时候,你心情如何?”
几分钟后,泽恩信誓旦旦地回复称:“相信我,她是喜欢亚洲人的”。并且还在末尾加了一个笑脸符号。
尽管身为男友的泽恩立刻现身维护女友,但是并非所有人都为他的这一辩解买账。此后,社交网络上还发起了针对这一事件的投票,有66%的人表示“是的,她就是个种族歧视者”,另外34%的人则表示“她是开玩笑的,无意的”。
眼看着认同她行为为种族歧视并要求她道歉的人群日益壮大,吉吉依旧没有正面回应,反而仅发了三个“惊讶”的emoji表情。这样不顾网友反对甚至还有调侃之嫌的行为立即引燃了网友们的二次怒火。而又有人随后扒出,吉吉这样的脑残行为还有很多。
早在之前的全美音乐奖上,身为主持人的吉吉曾模仿川普夫人梅兰娜,不仅在妆容上刻意丑化,还夸张了她的口音。要知道,川普夫人出身斯洛文尼亚,这样的过分调侃自然也带有“侮辱移民和少数族裔”的嫌疑。
此事件发生后,吉吉也曾遭到网友和舆论的群起围攻,但是或许是碍于梅兰娜“未来第一夫人”的头衔,吉吉立刻便po出了她亲笔所写的道歉书,直言自己“玩笑太过”“有失体统”,并献上了诚挚道歉。
当时道歉诚诚恳恳,而今面对自己歧视亚裔的评论却置若罔闻,这样的“区别对待”也难怪有网友直接评论吉吉为称:“当其他模特明星都在积极展现除了美好肉体的思想深度时,只有吉吉一个人用实际行动一再告诉大家自己只是一个没有脑子的花瓶”。
其实从这件事中也不难看出目前好莱坞与整个西方娱乐产业中对亚裔的态度。在黑人争取平权运动已过百年的今天,西方人对待黑人问题一向小心谨慎,不管是用词还是日常,“敏感”且小心地保持政治正确成为不容逾越的准则。而更为少数族裔的亚洲人呢?对待他们的态度似乎要“宽容”得多。于是吉吉可以不过脑子地po出这种歧视行为,想必如果换成其他有色人种,她绝对不会如此大胆地将歧视行为公之于众。这才是最可怕的。粉丝会洗白说她无心,但是这是这种“无心”,才更能反映出在潜意识里,就认为这种“亚裔歧视”行为认作了可以不用负责的“玩笑”,这或许才是最可悲的。
可能有人会质疑说吉吉的个人行为怎么能代表整个体系,那就让我们往高了说去。
奥斯卡奖作为西方世界最顶级也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电影盛典,其地位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而正是这个可以影响整个产业的重大盛典在对待亚裔问题上也保持着“玩笑”的态度。
众所周知,全新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提名公布之后就因“全白人”提名而遭到强烈质疑。而在颁奖礼当晚,身为黑人主持人的克里斯·洛克也代表学院官方自我调侃了一番。然而在颁奖途中,学院官方竟然安排主持人克里斯 洛克介绍三名亚裔儿童上台。
他们带着亚洲口音,穿着西服带着公文包。洛克称他们是普华永道“最敬业丶最勤劳丶最精确的会计师代表”。很明显这是对亚裔“努力工作丶擅长数学”的刻板印象。面对台下一片沉默,洛克又补充道:“如果你们不喜欢这个笑话,可以用手机发推特吐槽。而你们的手机也是这些孩子制作的。”
这样的没品笑话竟然可以如此光明正大地登上奥斯卡的舞台,不知学院是否有意用调侃亚裔来转移“歧视黑人”的问题还是真的打心眼里认为“开亚裔玩笑”这件事本就无伤大雅。
而在这届奥斯卡颁奖礼结束后,先是林书豪发言回击,而后包括李安导演在内的多位好莱坞华裔明星均站出来要求学院官方道歉。迫于压力,奥斯卡也终于向亚裔群体郑重道歉。事态也算平息。
无独有偶,去年一位中国女性从伦敦出发前往上海,在乘坐维珍航空时被同机白人男性乘客辱骂为“中国猪”,向空乘求助不仅未获得帮助,甚至被威胁赶下飞机,诸方投诉遭冷遇,直到17号下午,维珍航空才明确表态将介入调查。歧视链下隐藏的陈词滥调浸透了生活的每一处角落,我们所经历的,无一是偶然。
上至奥斯卡,下至明星个体,在潜意识中都对亚裔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亚裔明星们要求奥斯卡官方道歉,与其说是针对单一事件讨个说法,更不如说是对整个西方娱乐产业的控诉。
从古至今,能够登上大雅之堂并与白人明星平起平坐的亚裔明星又有多少个呢?
配角、反派、刻板印象。这些带有偏见的角色安排是每个亚裔演员无法突破的透明天花板。好莱坞现在不乏优秀的黑人主题影片,比如单单今年就有《隐藏人物》《月光男孩》《藩篱》等等,但是亚裔角色主导的影片呢?依旧是凤毛麟角。
有人会说今年大火的青春片《成长边缘》中,亚裔形象就不是单纯的书呆形象。相反,这部影片中的亚裔角色身材好、有才华、努力认真、有钱、帅气,并与女主角终成眷属。
但是翻回影片片头再看,“华谊兄弟”硕大的logo赫然出现在制片方行列。若不是有中国影业的资金注入,想必片中的亚裔角色无法如此完美。
正所谓有奶便是娘,商人本质的好莱坞因为亚洲资金的注入开始“有意”安排正面且“非传统”的亚洲面孔出现在影片中。但是用钱买来的尊严也仅是表面的和平,即便有这些改变,但还是要承认亚裔在西方歧视链底端的尴尬处境。
黑人们用百余年的斗争赢来无法撼动的尊严,那亚裔呢?似乎他们的斗争才正要开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