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
“同学们不用在背着重重的书包,上下学的路上都变得更轻松起来”
“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在网络上互相交流想法,不用担心说错”
“回到家里,如果做作业时碰到不懂的,可以直接线上咨询老师”
课堂学习中,每当老师问到同学们对于“未来课堂”的期许时,最热门的回答中一定会有这些答案。同学们渴望课堂中能够有更多机会可以使用现代科技,以便能够学习到更多更深入的知识并进一步拉近师生以及同学间的距离。
如今,这个梦想已经不再是我们课堂中的创意回答或是作文中的创新想法,而是切实地落实到了现实生活中。
据荷兰《人民报》报道,于2013年8月开学的11所“乔布斯学校”已经得到荷兰议会的广泛支持。11所学校大约招1000名4-12岁的学生。这些学生将没有作业本、书包和书本,但每个人都会有一部iPad。学校将通过iPad提供虚拟教学环境,学生有权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时间,老师将在这个教育系统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教训者。
虚拟课堂不简单
仅靠设备还不够
与一般人的想象有所不同的是,荷兰的11所“乔布斯学校”除了将iPad引入学校之外,还在Ipad中开发出了不少例如现实课堂教学以及日常交流的实用工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些这些神奇App的妙用。
sCool
这是一个虚拟操场,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和同学、老师见面,如今大火的3D技术和真实感增强技术使得它非常逼真。孩子们不仅可以在此见面,同时也可以展示自己的原创作品。
每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加密的虚拟操场,所有学生可以通过面部照片和特殊元素号码创建自己的网络化身。网络化身下面的圆圈可以指示在这个特定时间学生本人是否在校。在sCool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即时信息交流,或通过Facetime、Skype联系。还没有加入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中心被邀请加入。“人气墙”可以作为数字作品的展示空间。
TikTik
它是自动记录学生的日历,通过这个工具,老师和家长可以看到孩子在校情况。学生也可以使用此工具维护自己的数字报表,通过查看这些报表,家长和老师可以主动地参与孩子的发展。
这款工具可以被描述为一款智能、互动的学校日历。当学生携带平板电脑到校后,它可以自动为学生签到,并可以自动显示课程表。本软件可以记录学生活动的地点。
老师和学生可以使用本软件计划集体活动。学生也可以建立独立项目,如简报,并邀请同学加入。学生可以和同学、老师分享他们的成果。成果包含集体项目的结果。这意味着照片、视频、简报和截屏以及其他报告都以数字文档的形式呈现、随时可用。经过加密的家长网络端口允许家长监督自己孩子的考勤和目前课程情况。
iDesk
通过iDesk 学习记录仪,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特定教育软件跟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成果。学校和老师提供的见地在孩子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应用软件上花费了多少时间?学生达到了什么程度?学生遇到了什么问题?
iDesk学习记录仪采用量身订做的技术收集学生使用应用软件的相关信息。它可以显示单个学生的情况,也可以与相似学生相比较。这就使老师可以监督学生的发展,并在必要时为他们提供额外指导。家长也可以通过iDesk学习记录仪跟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可以看到与其他相似学生的比较数据。
sCool工程
这个工程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做研究项目。这里有多项应用软件供学生做研究项目,研究结果可以以视频、音频、文字介绍、思维导图、动画或电子书的形式记录。每个项目的研究课题、参加学生和期限都会得到记录。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创建链接完成各自项目进度。
每个项目有独立的讨论区。项目成员可以接入项目完成草案。老师可以接入项目成品;可以打分。完成的项目会添加到学校项目数据库。数据库包括所有项目,并且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入供参考或作为启发。
Digitalenten (‘Digitalents’)
Digitalenten (‘Digitalents’)可以评估学生在数字领域的经验和技巧。通过完成软件上的调查,可以提供以下数据:对数码产品硬件,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游戏终端的使用经验和所有者情况;对网站如脸谱网、推特网、谷歌等的访问情况和会员情况;对文档的处理技巧,如使用电子表格、搜索、制作视频和进行技术性修改的情况.
每年,此软件都会对孩子进行一次调查,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都会及时得到记录并且记录校际间共享知识库的开发情况。也会记录学生的特长和在特定领域的经验并且记录他们与同学交流知识的情况。
Symbaloo
学校使用Symbaloo作为O4NT(荷兰新时代教育基金会)、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知识的工具。Symbaloo 是一种分享链接的出色方式,分享经历是O4NT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长、老师和其他教职人员组成的“社区”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互动:参与学校建设、彼此支持。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Symbaloo,有集体O4NT组件、学校专有组件并可以根据项目或学生添加个人元素。O4NT-queetz 可以用来分享使用网站、教育软件的经历和对课程的看法。这项应用可以使不同学校的老师从他人的经验中受益。
教育思维大不同
很多地方都在“试”
比利时:强制使用iPad
比利时圣约瑟商学院去年遭遇了一场“苹果”风波,该校宣布,从9月新学期第一天开始,全校强行推广iPad教学,不再使用纸制教材和作业本。在学生强烈反对无果后,部分学生不得不选择以转学的方式进行抗议。
瑞士:私立小学必不可少
在瑞士著名的私立小学中,越来越多的课程依赖于平板电脑。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瑞士教育集团学术主席解释说:“平板电脑不仅仅是简单的书本替代品,它还提供了全方位互动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资源因材施教。”
韩国:之后取代纸质教材
韩国教育部之前准备投资20亿美元为小学配备平板电脑,目的是在2015年替换所有的纸质教材。此外,韩国政府还希望打造小学自己的云系统,以便建立包含数字化小学所有书籍的数据库。
法国:试验阶段,争议不断
科雷兹省议会购买iPad免费发放给中学生使用。这一举动在总统竞选期间引起了一片争议,也成为右派攻击奥朗德管理不力的证据。此外,伊泽尔省也在2011年第一季度让一个班级的小学生试用iPad上课;而昂热市则在给小学配备平板电脑方面投资了65万欧元。
中国:部分城市开始试点
上海嘉定区实验小学开设了两个“苹果班”,学生可以用iPad上课、回答问题、做练习。不过,一节课用iPad的时间会控制在20分钟左右。学生课内课外使用iPad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而北京、南京等城市也有一些学校进行iPad教学试点。
iPad进校园
硅谷高管怎么说?
发明iPad的硅谷精英好像和一般人的思路不一致。
据《纽约时报》报道,eBay的首席技术官将他的孩子送进一所“低科技学校”学习,其他硅谷巨头如谷歌、苹果、雅虎和惠普的雇员也纷纷将子女送到这所学校。
位于加州洛斯拉图斯的华德福学校不允许用电脑,它的教学工具是笔、纸和织针,偶尔还有泥巴。这所学校甚至还不同意学生在家里使用电脑。华德福学校认为,工业化社会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单纯在物质层面上加以解决,应该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教育入手。
一位将女儿送入华德福学校的谷歌高管说,他从根本上反对在小学阶段需要技术帮助的理念,iPad上的应用程序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阅读或做算术的说法是荒诞无稽的。
本文资料来源:
http://news.sohu.com/20130630/n380249666.shtml
图片来自网络由好未来公益基金会编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