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增值税法年底将三审,现行三档税率大概率保持不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增值税法年底将三审,现行三档税率大概率保持不变

分析师认为,增值税率维持三档(13%、9%和6%)不变的可能性很大,原因在于经过多年的减税降负,我国宏观税负不宜再降。

2024年5月23日,江苏泰州,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线上组装冰箱。图片来源:CFP

记者 王珍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在今年12月对《增值税法(草案)》进行第三次审议,这意味着《增值税法》立法工作有望在今年年内完成。

增值税历来是我国第一大税种,2023年全国增值税收入69332亿元,占税收收入比重约38%,其立法进程备受关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

分析师表示,增值税法三审最大的看点在于是否会将现行三档税率进一步简化至两档,但目前来看,维持三档(13%、9%和6%)不变的可能性很大,原因在于经过多年的减税降负,我国宏观税负不宜再降。

2022年12月,增值税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在税率方面,一审草案将增值税税率定为13%、9%、6%三档,即制造业等为13%,建筑业和交通业为9%,服务业为6%。

2023年9月,增值税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发布,和一审稿相比,主要变化在于明确了纳税人对留抵税额处理的自主选择权等事项,并在小规模纳税人制度、专项优惠政策范围等方面作出细化调整。三档税率则维持不变。

“我个人认为,并档的提法不会在三审稿里出现,三审稿年底通过的可能性较大。”银河证券分析师聂天奇对界面新闻说,税率简化需要考虑对国家税收收入等的综合影响,目前我国不具备大幅降低宏观税负的条件。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也表示,经过连续多年的大规模减税降费,中国宏观税负持续下降。财政部曾公开表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保持宏观税负基本稳定。因此,大概率是继续施行现行的三档税率。

2016年以来,在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推动下,我国宏观税负持续下行。2022年2月,时任财政部部长刘昆在谈及近些年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成效时表示,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从2016年的28.1%降至2021年的25.4%,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6年的17.5%降至2022年的13.8%,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宏观税负,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政府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体现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及政府与企业、居民个人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宏观税负并非越低越好,过低的宏观税负会影响到财政可持续性。

以增值税为例,2017年以来,我国对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2017年7月,全面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将原来适用该税率的行业“下移”到11%税率这一档中,其他档次税率保持不变,增值税税率由四档(6%、11%、13%、17%)简化到三档(6%、11%、17%)。

2018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当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2019年,我国再次对增值税税率进行调整,将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适用税率由10%降至9%,这一调整形成了现行的13%、9%、6%三档税率结构。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此前公开表示,增值税适当简化税率是方向,但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及对不同行业税负变化造成的影响。

他表示,三档并两档的必要条件,就是在并的时候,不能带来太大的冲击。增值税三档税率适用于不同行业,形成了不同的税负格局,但相互影响,任何一档税率调整都会影响各个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逐步调整,逐步到位,有一个渐进性的路径,不能搞休克疗法,一下就改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增值税法年底将三审,现行三档税率大概率保持不变

分析师认为,增值税率维持三档(13%、9%和6%)不变的可能性很大,原因在于经过多年的减税降负,我国宏观税负不宜再降。

2024年5月23日,江苏泰州,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线上组装冰箱。图片来源:CFP

记者 王珍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在今年12月对《增值税法(草案)》进行第三次审议,这意味着《增值税法》立法工作有望在今年年内完成。

增值税历来是我国第一大税种,2023年全国增值税收入69332亿元,占税收收入比重约38%,其立法进程备受关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

分析师表示,增值税法三审最大的看点在于是否会将现行三档税率进一步简化至两档,但目前来看,维持三档(13%、9%和6%)不变的可能性很大,原因在于经过多年的减税降负,我国宏观税负不宜再降。

2022年12月,增值税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在税率方面,一审草案将增值税税率定为13%、9%、6%三档,即制造业等为13%,建筑业和交通业为9%,服务业为6%。

2023年9月,增值税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发布,和一审稿相比,主要变化在于明确了纳税人对留抵税额处理的自主选择权等事项,并在小规模纳税人制度、专项优惠政策范围等方面作出细化调整。三档税率则维持不变。

“我个人认为,并档的提法不会在三审稿里出现,三审稿年底通过的可能性较大。”银河证券分析师聂天奇对界面新闻说,税率简化需要考虑对国家税收收入等的综合影响,目前我国不具备大幅降低宏观税负的条件。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也表示,经过连续多年的大规模减税降费,中国宏观税负持续下降。财政部曾公开表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保持宏观税负基本稳定。因此,大概率是继续施行现行的三档税率。

2016年以来,在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推动下,我国宏观税负持续下行。2022年2月,时任财政部部长刘昆在谈及近些年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成效时表示,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从2016年的28.1%降至2021年的25.4%,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6年的17.5%降至2022年的13.8%,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宏观税负,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政府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体现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及政府与企业、居民个人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宏观税负并非越低越好,过低的宏观税负会影响到财政可持续性。

以增值税为例,2017年以来,我国对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2017年7月,全面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将原来适用该税率的行业“下移”到11%税率这一档中,其他档次税率保持不变,增值税税率由四档(6%、11%、13%、17%)简化到三档(6%、11%、17%)。

2018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当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2019年,我国再次对增值税税率进行调整,将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适用税率由10%降至9%,这一调整形成了现行的13%、9%、6%三档税率结构。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此前公开表示,增值税适当简化税率是方向,但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及对不同行业税负变化造成的影响。

他表示,三档并两档的必要条件,就是在并的时候,不能带来太大的冲击。增值税三档税率适用于不同行业,形成了不同的税负格局,但相互影响,任何一档税率调整都会影响各个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逐步调整,逐步到位,有一个渐进性的路径,不能搞休克疗法,一下就改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