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阿里合伙人又有新变动,蔡崇信、吴泳铭首封致股东信透露未来计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阿里合伙人又有新变动,蔡崇信、吴泳铭首封致股东信透露未来计划

在信中,他们表达了将积极对“大公司病”开刀、保持创业精神的决心。

摄影: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5月23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年报,其收入同比增长8%至9411.68亿元,经调整EBITA(息税及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12%,至1650.28亿元。

年报例行披露了最新合伙人信息,其中,控股集团副总裁陈丽娟(浅雪)、淘天集团副总裁汪海(七公)已退出合伙人之列。

界面新闻获悉,每年阿里合伙人名单都会略有调整,当工作岗位变动或者年龄变化,都会自动退出合伙人。由于上述两位高管已经离职,退出合伙人名单算是正常结果。

当下时值阿里巴巴自我变革一周年,这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现任掌舵者蔡崇信、吴泳铭,以阿里集团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发表了第一封联合署名的致股东信。在信中,他们阐述了过去一年里的思考,包括新发展阶段“阿里巴巴是谁”,为何做出如今的战略取舍,并分享了阿里的发展策略和如何投资未来。

阿里目前有两大核心业务:电商和云计算。电商包括国内的淘天集团和海外的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计算的目标则是成为中国领先的公共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技术提供商。

基于此,该公司明确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发展战略。前者意味着在业务策略和产品设计中,都以“用户”为第一优先级去设计经营目标和产品流程;后者则是将AI作为改变和加速业务增长的最大变量。

“未来十年,没有哪个行业能免于AI带来的颠覆。”股东信中写道,“AI作为突破性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驱动力,将带来巨大机遇。”

具体到这一年各业务交出的成绩单,淘天集团收入4349亿元,平台消费者展现出高留存率;跨境业务高速增长,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超千亿元,同比增长46%;菜鸟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8%,跨境和国际业务的日均履约超500万个包裹;阿里云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49%,为全球35个地区提供云计算服务。

蔡崇信、吴泳铭还在信中分享了他们在执行战略过程中的经营原则——在做困难的决定时,秉持长期主义;保持极度专注、目的明确;建立健全的团队激励机制。

他们称以10年为周期来考虑战略,因为科技企业的发展节奏通常会经历投资、成长、收获、盈利和不可避免的下降阶段。所以阿里的业务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必须以不同的方式管理。

二者接任以来,围绕核心业务作出了一系列取舍和聚焦,例如淘天集团主要针对用户体验进行提升,阿里云则主动优化收入结构,坚持公共云优先,并逐渐退出分散精力的传统零售业务。

对于未来,阿里表示将继续投资于两大领域:一是加速核心业务增长,二是保持基础技术的领先和包括AI在内的创新。

股东信特别阐述了投资AI的三大理由:希望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前景,并将为突破机器智能的极限持续投资;希望承接大模型爆发带来的算力需求,为云计算带来直接的积极增长;此外还希望这些场景和应用能通过AI实现锐变。

“阿里巴巴永远关注未来。”蔡崇信、吴泳铭在股东信中指出,过去25年里,阿里经历了不断成长,也出现了一些“大公司病”的症状。

他们表达了将积极对“大公司病”开刀、保持创业精神的决心:“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们将再次视自己为一家初创企业,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初心,以创业的精神持续创新。我们将秉持长期主义,为今天而取舍,为明天而投资。”

以下为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阿里巴巴

6.6k
  • 港股收评:恒指跌1.83%,恒生科技指数跌2.32%,光伏板块逆势走强,医药、内险股低迷
  • 精准学获阿里巴巴近2亿元投资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阿里合伙人又有新变动,蔡崇信、吴泳铭首封致股东信透露未来计划

在信中,他们表达了将积极对“大公司病”开刀、保持创业精神的决心。

摄影: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5月23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年报,其收入同比增长8%至9411.68亿元,经调整EBITA(息税及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12%,至1650.28亿元。

年报例行披露了最新合伙人信息,其中,控股集团副总裁陈丽娟(浅雪)、淘天集团副总裁汪海(七公)已退出合伙人之列。

界面新闻获悉,每年阿里合伙人名单都会略有调整,当工作岗位变动或者年龄变化,都会自动退出合伙人。由于上述两位高管已经离职,退出合伙人名单算是正常结果。

当下时值阿里巴巴自我变革一周年,这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现任掌舵者蔡崇信、吴泳铭,以阿里集团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发表了第一封联合署名的致股东信。在信中,他们阐述了过去一年里的思考,包括新发展阶段“阿里巴巴是谁”,为何做出如今的战略取舍,并分享了阿里的发展策略和如何投资未来。

阿里目前有两大核心业务:电商和云计算。电商包括国内的淘天集团和海外的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计算的目标则是成为中国领先的公共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技术提供商。

基于此,该公司明确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发展战略。前者意味着在业务策略和产品设计中,都以“用户”为第一优先级去设计经营目标和产品流程;后者则是将AI作为改变和加速业务增长的最大变量。

“未来十年,没有哪个行业能免于AI带来的颠覆。”股东信中写道,“AI作为突破性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驱动力,将带来巨大机遇。”

具体到这一年各业务交出的成绩单,淘天集团收入4349亿元,平台消费者展现出高留存率;跨境业务高速增长,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超千亿元,同比增长46%;菜鸟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8%,跨境和国际业务的日均履约超500万个包裹;阿里云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49%,为全球35个地区提供云计算服务。

蔡崇信、吴泳铭还在信中分享了他们在执行战略过程中的经营原则——在做困难的决定时,秉持长期主义;保持极度专注、目的明确;建立健全的团队激励机制。

他们称以10年为周期来考虑战略,因为科技企业的发展节奏通常会经历投资、成长、收获、盈利和不可避免的下降阶段。所以阿里的业务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必须以不同的方式管理。

二者接任以来,围绕核心业务作出了一系列取舍和聚焦,例如淘天集团主要针对用户体验进行提升,阿里云则主动优化收入结构,坚持公共云优先,并逐渐退出分散精力的传统零售业务。

对于未来,阿里表示将继续投资于两大领域:一是加速核心业务增长,二是保持基础技术的领先和包括AI在内的创新。

股东信特别阐述了投资AI的三大理由:希望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前景,并将为突破机器智能的极限持续投资;希望承接大模型爆发带来的算力需求,为云计算带来直接的积极增长;此外还希望这些场景和应用能通过AI实现锐变。

“阿里巴巴永远关注未来。”蔡崇信、吴泳铭在股东信中指出,过去25年里,阿里经历了不断成长,也出现了一些“大公司病”的症状。

他们表达了将积极对“大公司病”开刀、保持创业精神的决心:“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们将再次视自己为一家初创企业,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初心,以创业的精神持续创新。我们将秉持长期主义,为今天而取舍,为明天而投资。”

以下为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