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那些年,我们短暂爱过的零食品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那些年,我们短暂爱过的零食品类

今天喜欢松露味薯片,明天就爱上芝士味薯条。毫无忠诚度,毫无复购率,只有一次次不间断的试错与尝新。

文|沥金  

中国零食的市场规模已经逼近5000亿元,在这片规模巨大的红海市场,每一天都上演着生死争夺战。

昨天还是月销千万的网红零食,明天就可能变成无人问津的“牛夫人”。

有销量热榜,就有淘汰品类。零食就像人一样,注定只能陪我们走一段路。

那些年,我们“渣”过的零食品类都有哪些?哪些零食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哪些生意不适合再做了?

01 布丁卖不动,蒟蒻称大王

还记得小时候常吃到的脆弹果冻和布丁吗?它们是不是已经渐渐从你的购物篮里消失了?

从数据来看,果冻和布丁的市场占有率确实一路走低、增长率也落后一大截,增量和存量都存在大问题。

“减糖”“低热量”“功能化”是糖果市场消费的主流趋势。布丁类型的产品,因为原材料多为淀粉、牛奶、脂肪,热量很高,逐渐被市场所放弃,也拖累了整个赛道走弱。

当然,这个赛道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以蒟蒻为代表的,主打低脂、高纤等特点的果冻产品就大受欢迎,卖得很好。

毕竟大家并不是拒绝脆弹的奇妙口感,只是不想有那么多的健康和热量焦虑而已。品牌给出了更好的选择,消费者自然买账。

比如2019年才成立的青梅零食的溜溜梅,在当年3月3月开创蒟蒻梅冻新品类,这一定位高端的蒟蒻梅冻,主打健康概念,2021年该品类全年销售业绩突破1.6亿元。

02 时光依旧美好,但海苔却卖不好

在零食饮料“全面受控”的小时候,海苔可能是为数不多能被家长允许、主动提供的零食。

因为它补碘有营养,而且不占肚子不影响吃正餐,味道咸鲜老少咸宜。在多重优点作用之下,海苔片一度成为了现象级的国民零食。

但在2024年的今天,至少在抖音一侧,海苔类零食的销售额如逆水行舟,销售额同比下降了约60%,往日荣光不再。

毕竟,再松脆有趣的口感,也终有被吃腻的一天。除了口感和味道,在这个大家都学会看配料表的时代,海苔片高钠高油的问题逐渐被重视,过气并非不能预见。

在“海产品”这个赛道,永远不缺乏后来的新秀,比如现下流行的“虾干”就是一例。虾干主打天然、高蛋白、低脂肪,且比海苔片更具价值感,切实瘙到了消费者的痒处。

2023年,虾干品类在抖音异军突起,增长75.35%,且体量已经破亿。其中,代表性品牌蝶岛海歌在快速起量,靠这一个单品就走出了品牌增长的长红,令人艳羡。

当然海苔零食仍然存在其他机会,各种含有海苔碎或者海苔风味零食依然还是零食赛道的新宠,只不过这一次海苔自己不是主角,而是用以提供特殊风味的调味配角。

03 被开除“巧克力籍“的白巧克力

巧克力究竟算“糖果”还是“保健食品”,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为了迎合消费者在热量和控糖方面的顾虑,口感更为苦涩的黑巧克力品类所向披靡,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要选择。

谁让黑巧克力据说有助于“减肥”呢?

相比之下,只含有可可脂、不含可可粉的白巧克力就处在了尴尬的境地。根据蝉魔方,在2023年,白巧克力的急剧负增长在巧克力整体品类上升的趋势中极为扎眼。

作为消费者,购买食用巧克力的动机除了嘴馋,更多的是想要找到一款健康零食,降低自己吃东西的负罪感。

但是白巧克力因为工艺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含有更多的牛奶脂肪和糖,与其说是巧克力,倒不如说更接近于糖果。

甚至有些消费者根本不认为白巧克力算是巧克力。从口味的角度来说,不爱吃甜的中国消费者对其口味也会更加挑剔,更不用说白巧克力内藏的热量问题了。

白巧克力不赚钱,品牌自然也不愿意多开品,再加上消费者更倾向于黑巧克力,多重因素影响之下,白巧克力的市场盘子越来越小。

白巧克力不受欢迎,本身就是商家、消费者和市场共同选择的结果,对于现如今的巧克力市场影响有限。但是背后折射出的消费者的心理,依然值得品牌重视。

04 结语

零食品类的演绎,是一场追逐消费者需求的接力。

除了对于味道、口感、新奇感等愉悦体验的追求以外,消费者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愈发提高,低热量、低糖低脂、低盐等要求已经成为选择零食的硬性指标。

可以预见的是,零食品类一定会持续分化。消费者购买零食,到底是想要解决嘴馋,还是想要健康,又或者是两个都想要?

在开品之前,品牌可能需要仔细斟酌,这其中消费者细微的心理,应该如何拿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那些年,我们短暂爱过的零食品类

今天喜欢松露味薯片,明天就爱上芝士味薯条。毫无忠诚度,毫无复购率,只有一次次不间断的试错与尝新。

文|沥金  

中国零食的市场规模已经逼近5000亿元,在这片规模巨大的红海市场,每一天都上演着生死争夺战。

昨天还是月销千万的网红零食,明天就可能变成无人问津的“牛夫人”。

有销量热榜,就有淘汰品类。零食就像人一样,注定只能陪我们走一段路。

那些年,我们“渣”过的零食品类都有哪些?哪些零食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哪些生意不适合再做了?

01 布丁卖不动,蒟蒻称大王

还记得小时候常吃到的脆弹果冻和布丁吗?它们是不是已经渐渐从你的购物篮里消失了?

从数据来看,果冻和布丁的市场占有率确实一路走低、增长率也落后一大截,增量和存量都存在大问题。

“减糖”“低热量”“功能化”是糖果市场消费的主流趋势。布丁类型的产品,因为原材料多为淀粉、牛奶、脂肪,热量很高,逐渐被市场所放弃,也拖累了整个赛道走弱。

当然,这个赛道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以蒟蒻为代表的,主打低脂、高纤等特点的果冻产品就大受欢迎,卖得很好。

毕竟大家并不是拒绝脆弹的奇妙口感,只是不想有那么多的健康和热量焦虑而已。品牌给出了更好的选择,消费者自然买账。

比如2019年才成立的青梅零食的溜溜梅,在当年3月3月开创蒟蒻梅冻新品类,这一定位高端的蒟蒻梅冻,主打健康概念,2021年该品类全年销售业绩突破1.6亿元。

02 时光依旧美好,但海苔却卖不好

在零食饮料“全面受控”的小时候,海苔可能是为数不多能被家长允许、主动提供的零食。

因为它补碘有营养,而且不占肚子不影响吃正餐,味道咸鲜老少咸宜。在多重优点作用之下,海苔片一度成为了现象级的国民零食。

但在2024年的今天,至少在抖音一侧,海苔类零食的销售额如逆水行舟,销售额同比下降了约60%,往日荣光不再。

毕竟,再松脆有趣的口感,也终有被吃腻的一天。除了口感和味道,在这个大家都学会看配料表的时代,海苔片高钠高油的问题逐渐被重视,过气并非不能预见。

在“海产品”这个赛道,永远不缺乏后来的新秀,比如现下流行的“虾干”就是一例。虾干主打天然、高蛋白、低脂肪,且比海苔片更具价值感,切实瘙到了消费者的痒处。

2023年,虾干品类在抖音异军突起,增长75.35%,且体量已经破亿。其中,代表性品牌蝶岛海歌在快速起量,靠这一个单品就走出了品牌增长的长红,令人艳羡。

当然海苔零食仍然存在其他机会,各种含有海苔碎或者海苔风味零食依然还是零食赛道的新宠,只不过这一次海苔自己不是主角,而是用以提供特殊风味的调味配角。

03 被开除“巧克力籍“的白巧克力

巧克力究竟算“糖果”还是“保健食品”,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为了迎合消费者在热量和控糖方面的顾虑,口感更为苦涩的黑巧克力品类所向披靡,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要选择。

谁让黑巧克力据说有助于“减肥”呢?

相比之下,只含有可可脂、不含可可粉的白巧克力就处在了尴尬的境地。根据蝉魔方,在2023年,白巧克力的急剧负增长在巧克力整体品类上升的趋势中极为扎眼。

作为消费者,购买食用巧克力的动机除了嘴馋,更多的是想要找到一款健康零食,降低自己吃东西的负罪感。

但是白巧克力因为工艺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含有更多的牛奶脂肪和糖,与其说是巧克力,倒不如说更接近于糖果。

甚至有些消费者根本不认为白巧克力算是巧克力。从口味的角度来说,不爱吃甜的中国消费者对其口味也会更加挑剔,更不用说白巧克力内藏的热量问题了。

白巧克力不赚钱,品牌自然也不愿意多开品,再加上消费者更倾向于黑巧克力,多重因素影响之下,白巧克力的市场盘子越来越小。

白巧克力不受欢迎,本身就是商家、消费者和市场共同选择的结果,对于现如今的巧克力市场影响有限。但是背后折射出的消费者的心理,依然值得品牌重视。

04 结语

零食品类的演绎,是一场追逐消费者需求的接力。

除了对于味道、口感、新奇感等愉悦体验的追求以外,消费者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愈发提高,低热量、低糖低脂、低盐等要求已经成为选择零食的硬性指标。

可以预见的是,零食品类一定会持续分化。消费者购买零食,到底是想要解决嘴馋,还是想要健康,又或者是两个都想要?

在开品之前,品牌可能需要仔细斟酌,这其中消费者细微的心理,应该如何拿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