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王》导演胡雪桦:上海不只有吴侬软语,还有大时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王》导演胡雪桦:上海不只有吴侬软语,还有大时代

《上海王》无疑是一部非常具有上海特征的电影,是否会面临地域所带来的文化隔阂?

胡雪桦有着多重身份,导演、硕士生导师、上戏电影电视学院院长,美国电影、戏剧工会会员,美国纽约YI剧院董事,挥之不去的,还有一个骨子里的上海人身份。

由胡雪桦执导的《上海王》于2月17日上映,讲述了20世纪初(1905年-1925年)上海滩十里洋场黑帮势力的角逐纷争,纷杂乱世中奇女子筱月桂与三代上海王之间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恨情仇的故事。该片是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影片,随后也斩获多项海内外大奖。

胡雪桦认为“老上海”题材的电影拍了无数次,但真正能把上海内在精神拍出来的几乎没有,他在书中写道:“我的想法是什么?这部电影要让今后人家想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必定要看一下《上海王》。”关于这个电影背后更多的故事,胡雪桦近期在由其创立的米亚艺术中心接受了数娱梦工厂的专访。

2002年冬天,胡雪桦与虹影(《上海王》小说作者)初次见面,谈到接下来的电影计划,胡雪桦想拍一个关于上海的故事,虹影说,她正想写一个上海题材的故事,是讲黑帮的,黑帮老大是个女的,一下子引起了胡雪桦的兴趣。虹影两次给出的近千字的故事大纲和近万字的故事梗概,更加坚定了胡雪桦对未来这部电影的信心,在小说刚刚开始写的时候就买下了电影改编权,长达十多年的《上海王》筹备自此开始。

事实上,除了上海情节,胡雪桦与《上海王》还有另一层渊源。在黑帮电影史上,《教父》(三部曲)是无法逾越的金字塔,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也是胡雪桦的老师,胡雪桦在美国拍的第一部英文电影《夏威夷传奇》,就是科波拉监制的,这次《上海王》也是对老师的一次致敬。

《上海王》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胡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上影与胡雪桦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三王”系列前两篇,1995年大陆上映的《兰陵王》和2006年上映的《喜马拉雅王子》,均有上影的参与。而上海胡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胡雪桦自己担任法人的公司,于2005年8月注册成立。

电影最终的上映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胡雪桦看起来颇有信心,除了经过十年反复打磨的剧本,还有颇为扎实的制作班底,比如音乐邀请了曾参与《云图》的约翰·克莱门特,摄影邀请了参与过《低俗小说》的安德鲁·萨库拉,美术则是参与《暮光之城》的大卫布里斯班,兼具中西方主创的制作团队既可以很好地保留上海的特色,同时又可以发挥想象力。

实际上,在《上海王》酝酿的过程中,还有胡雪桦对于电影教育的思考。2012年,上戏电视艺术学院改名为电影电视学院,胡雪桦担任院长。胡雪桦认为,人才始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然就目前的中国电影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机制、体制的问题,当电影工业化的时候,必须要有好的机制、体制来支撑,比如经纪人、制片人、工会、会计等非常完整的行业分工,当然还包括完善的审片制度,这是现阶段比较欠缺的。

1这部电影拍的是Godmother,是一个关于人物命运的故事

《上海王》无疑是一部非常具有上海特征的电影,是否会面临地域所带来的文化隔阂?

胡雪桦认为,《上海王》其实讲的是一个人物命运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家都能看懂。电影在洛杉矶、多伦多放映,大家反响都很好。

“《上海王》从一个方面来讲,是有一个传承,不仅仅是一个杀杀打打的电影,《教父》也是,《教父》讲的是在美国这个大社会里面,家庭的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这么多人爱看。我们这个戏里面是讲的是在中国改朝换代的大年代里面,上海当时的洪门,洪门中人对情对义是怎么看的:言之有信、行之有义,入洪门者,不问出处,义是必须要有的。”

胡雪桦说,其实全国各地的大部分人对上海是有误解的,比如吴侬软语、亭台楼阁、旗袍戏曲……这部戏就是要拍给年轻人看的。实际上,上海也出了很多的英雄豪杰,而且文化基础也是独特的,是现代文化、外来文化,所谓上善若水,海纳百川,就是包容、开拓。在那样一个大的风云变幻的的年代里面,每一个到上海的人,都怀揣梦想,并且是可能实现的,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英雄不问出处。这个戏归根结底是想展现一个人们所不知道的上海。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上海就是个移民城市,世界上没有任何城市像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同时出现这么多风格的建筑,这个也是上海内在的动力。

胡雪桦师从《教父》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深受这部巅峰作品的影响,在《上海王》开拍前夕,科波拉来到上海,正好聊到这部电影,不过胡雪桦说要拍的不是Godfather(《教父》),而是Godmother(《教母》),是一个女性的黑帮角色,科波拉说“good”,也是对胡雪桦一个很大的鼓励。

2”上海的作品以前拍不好,是因为不够洋气“

上海题材的电影,其实之前也有过无数的演绎,比如之前的关锦鹏的《阮玲玉》、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不过无论从票房还是从豆瓣评分来看,近些年的电影似乎都不尽如人意。

(数娱梦工厂整理的“上海故事”电影)

胡雪桦认为,上海是外来文化,特别是在清朝到民国交错的年代里,各种思潮、中外文化、服饰的相互融合是上海的一大特征,以此为背景的电影,一定还要对历史有所研究但又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进行再创作。上海作品以前拍不好,是因为不够洋气,骨子里的洋气,这个是老外骨子里的,美国电影中的元素,和主创一讲就可以理解,色彩、音乐等一些看得着摸得着的东西都是和中国不一样的。

为此,胡雪桦搭起了一个好莱坞的主创团队,音乐邀请了曾参与《云图》的约翰·克莱门特,摄影邀请了参与过《低俗小说》的安德鲁·萨库拉,美术则是参与《暮光之城》的大卫布里斯班,共同完成制作。

而在前后十年的剧本创作过程中,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都参与过撰写,胡雪桦认为美国的人的结构能力很强,在对白方面会有很多特色;日本编剧会有一些怪招,还是很不一样。

2008年,胡雪桦撰写的《上海王》剧本就已经获得了金马奖创投项目最佳剧本奖,之后又修改了5年,到了2013年的时候才最终定稿,此时,已经离原著越来越远,但小说中一个女人和三个“王”的人物关系保持了,这是最重要的。

不过,从电影商业化的角度来说,胡雪桦之前的两部“王“系列电影《兰陵王》和《喜马拉雅王子》似乎更偏向艺术的追求,但胡雪桦认为这是一个误解:

“我拍电影不是这么分的,对我来说,是分大众电影、小众电影,而不是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大众电影就是拍摄的题材、选的演员、故事的方式,预算、制作、宣发方式,都不一样,大众电影并不意味着不要艺术,可能商业的卖点更多。而且在美国的电影,是讲类型的,《阿凡达》兼具商业和艺术性。小众电影的市场定位相对狭窄,但也要卖票回收成本,也有一定的商业性。《上海王》就是一个大众电影。”

3”电影人才培养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机制“

在拍摄《上海王》的过程中,上戏的电影电视学院也诞生了。2012年,上戏电视艺术学院改名为电影电视学院,胡雪桦担任院长。他说,“中国电影是从上海开始的,这个也是我要在上海做这个电影学院的原因。“

随着中国电影票房一路高歌,对于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明显,随后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院陆续成立。上海电影产业土壤逐渐丰厚。

胡雪桦介绍,上戏在1945年成立的时候,只有两个专业,一个是戏剧专业,一个是电影专业,后来电影专业就没有了,1995年,出现了电视艺术系,2005年成立电视艺术学院,2012年,改名为电影电视学院,成立电影学院也是上海数代人的夙愿。

“如果没有电影学院,就不入流了,未来的发展会非常蓬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这一块现在才刚刚开始,基本是一块处女地。目前政策力度很大,上海多几个电影学院也很好,主要是为行业培养人才,行业发展也就成熟了。但最重要的是机制、体制问题,一个电影成为工业的时候,必须要有机制、体制,好莱坞的经纪人,制片人,工会、会计,有非常完整的行业分工,当然还包括完善的审片制度。“

谈及中国的电影教育,胡雪桦认为,北影当然是首屈一指的,为什么要在上戏做一个电影学院?上戏本身也是个综合性的学院,有戏剧、导演、演员、美术、编剧、其实电影的土壤都有,也需要这样一个专业。上戏新的特征在于,北影的教育模式来自俄罗斯,但上戏是来自美国,前两年不分专业,学生会学习更加综合的技能,三四年级开始分专业,专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样的课程安排也与胡雪桦自身的经历密不可分。出生于上海的胡雪桦1987年赴美留学,后获得夏威夷大学博士学位。虽然胡雪桦硕士和博士都是导演专业,但他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去当导演,而是担任摄影,去熟悉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但是每个学校教法是不一样的,得学校自身的特色和条件来把它做好,我们的课程也还在完善当中。“

不过,胡雪桦坦言,拍电影的过程永远不会顺利,就是不断拍摄解决问题,永远是一个炼狱的过程。“一年拍1部、一年拍两部这种事我做不了,也不愿意把拍电影变成一种活儿来干。拍电影是一种从内心里面由衷的敬畏,热爱,欲罢不能的东西才能做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王》导演胡雪桦:上海不只有吴侬软语,还有大时代

《上海王》无疑是一部非常具有上海特征的电影,是否会面临地域所带来的文化隔阂?

胡雪桦有着多重身份,导演、硕士生导师、上戏电影电视学院院长,美国电影、戏剧工会会员,美国纽约YI剧院董事,挥之不去的,还有一个骨子里的上海人身份。

由胡雪桦执导的《上海王》于2月17日上映,讲述了20世纪初(1905年-1925年)上海滩十里洋场黑帮势力的角逐纷争,纷杂乱世中奇女子筱月桂与三代上海王之间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恨情仇的故事。该片是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影片,随后也斩获多项海内外大奖。

胡雪桦认为“老上海”题材的电影拍了无数次,但真正能把上海内在精神拍出来的几乎没有,他在书中写道:“我的想法是什么?这部电影要让今后人家想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必定要看一下《上海王》。”关于这个电影背后更多的故事,胡雪桦近期在由其创立的米亚艺术中心接受了数娱梦工厂的专访。

2002年冬天,胡雪桦与虹影(《上海王》小说作者)初次见面,谈到接下来的电影计划,胡雪桦想拍一个关于上海的故事,虹影说,她正想写一个上海题材的故事,是讲黑帮的,黑帮老大是个女的,一下子引起了胡雪桦的兴趣。虹影两次给出的近千字的故事大纲和近万字的故事梗概,更加坚定了胡雪桦对未来这部电影的信心,在小说刚刚开始写的时候就买下了电影改编权,长达十多年的《上海王》筹备自此开始。

事实上,除了上海情节,胡雪桦与《上海王》还有另一层渊源。在黑帮电影史上,《教父》(三部曲)是无法逾越的金字塔,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也是胡雪桦的老师,胡雪桦在美国拍的第一部英文电影《夏威夷传奇》,就是科波拉监制的,这次《上海王》也是对老师的一次致敬。

《上海王》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胡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上影与胡雪桦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三王”系列前两篇,1995年大陆上映的《兰陵王》和2006年上映的《喜马拉雅王子》,均有上影的参与。而上海胡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胡雪桦自己担任法人的公司,于2005年8月注册成立。

电影最终的上映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胡雪桦看起来颇有信心,除了经过十年反复打磨的剧本,还有颇为扎实的制作班底,比如音乐邀请了曾参与《云图》的约翰·克莱门特,摄影邀请了参与过《低俗小说》的安德鲁·萨库拉,美术则是参与《暮光之城》的大卫布里斯班,兼具中西方主创的制作团队既可以很好地保留上海的特色,同时又可以发挥想象力。

实际上,在《上海王》酝酿的过程中,还有胡雪桦对于电影教育的思考。2012年,上戏电视艺术学院改名为电影电视学院,胡雪桦担任院长。胡雪桦认为,人才始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然就目前的中国电影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机制、体制的问题,当电影工业化的时候,必须要有好的机制、体制来支撑,比如经纪人、制片人、工会、会计等非常完整的行业分工,当然还包括完善的审片制度,这是现阶段比较欠缺的。

1这部电影拍的是Godmother,是一个关于人物命运的故事

《上海王》无疑是一部非常具有上海特征的电影,是否会面临地域所带来的文化隔阂?

胡雪桦认为,《上海王》其实讲的是一个人物命运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家都能看懂。电影在洛杉矶、多伦多放映,大家反响都很好。

“《上海王》从一个方面来讲,是有一个传承,不仅仅是一个杀杀打打的电影,《教父》也是,《教父》讲的是在美国这个大社会里面,家庭的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这么多人爱看。我们这个戏里面是讲的是在中国改朝换代的大年代里面,上海当时的洪门,洪门中人对情对义是怎么看的:言之有信、行之有义,入洪门者,不问出处,义是必须要有的。”

胡雪桦说,其实全国各地的大部分人对上海是有误解的,比如吴侬软语、亭台楼阁、旗袍戏曲……这部戏就是要拍给年轻人看的。实际上,上海也出了很多的英雄豪杰,而且文化基础也是独特的,是现代文化、外来文化,所谓上善若水,海纳百川,就是包容、开拓。在那样一个大的风云变幻的的年代里面,每一个到上海的人,都怀揣梦想,并且是可能实现的,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英雄不问出处。这个戏归根结底是想展现一个人们所不知道的上海。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上海就是个移民城市,世界上没有任何城市像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同时出现这么多风格的建筑,这个也是上海内在的动力。

胡雪桦师从《教父》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深受这部巅峰作品的影响,在《上海王》开拍前夕,科波拉来到上海,正好聊到这部电影,不过胡雪桦说要拍的不是Godfather(《教父》),而是Godmother(《教母》),是一个女性的黑帮角色,科波拉说“good”,也是对胡雪桦一个很大的鼓励。

2”上海的作品以前拍不好,是因为不够洋气“

上海题材的电影,其实之前也有过无数的演绎,比如之前的关锦鹏的《阮玲玉》、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不过无论从票房还是从豆瓣评分来看,近些年的电影似乎都不尽如人意。

(数娱梦工厂整理的“上海故事”电影)

胡雪桦认为,上海是外来文化,特别是在清朝到民国交错的年代里,各种思潮、中外文化、服饰的相互融合是上海的一大特征,以此为背景的电影,一定还要对历史有所研究但又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进行再创作。上海作品以前拍不好,是因为不够洋气,骨子里的洋气,这个是老外骨子里的,美国电影中的元素,和主创一讲就可以理解,色彩、音乐等一些看得着摸得着的东西都是和中国不一样的。

为此,胡雪桦搭起了一个好莱坞的主创团队,音乐邀请了曾参与《云图》的约翰·克莱门特,摄影邀请了参与过《低俗小说》的安德鲁·萨库拉,美术则是参与《暮光之城》的大卫布里斯班,共同完成制作。

而在前后十年的剧本创作过程中,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都参与过撰写,胡雪桦认为美国的人的结构能力很强,在对白方面会有很多特色;日本编剧会有一些怪招,还是很不一样。

2008年,胡雪桦撰写的《上海王》剧本就已经获得了金马奖创投项目最佳剧本奖,之后又修改了5年,到了2013年的时候才最终定稿,此时,已经离原著越来越远,但小说中一个女人和三个“王”的人物关系保持了,这是最重要的。

不过,从电影商业化的角度来说,胡雪桦之前的两部“王“系列电影《兰陵王》和《喜马拉雅王子》似乎更偏向艺术的追求,但胡雪桦认为这是一个误解:

“我拍电影不是这么分的,对我来说,是分大众电影、小众电影,而不是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大众电影就是拍摄的题材、选的演员、故事的方式,预算、制作、宣发方式,都不一样,大众电影并不意味着不要艺术,可能商业的卖点更多。而且在美国的电影,是讲类型的,《阿凡达》兼具商业和艺术性。小众电影的市场定位相对狭窄,但也要卖票回收成本,也有一定的商业性。《上海王》就是一个大众电影。”

3”电影人才培养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机制“

在拍摄《上海王》的过程中,上戏的电影电视学院也诞生了。2012年,上戏电视艺术学院改名为电影电视学院,胡雪桦担任院长。他说,“中国电影是从上海开始的,这个也是我要在上海做这个电影学院的原因。“

随着中国电影票房一路高歌,对于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明显,随后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院陆续成立。上海电影产业土壤逐渐丰厚。

胡雪桦介绍,上戏在1945年成立的时候,只有两个专业,一个是戏剧专业,一个是电影专业,后来电影专业就没有了,1995年,出现了电视艺术系,2005年成立电视艺术学院,2012年,改名为电影电视学院,成立电影学院也是上海数代人的夙愿。

“如果没有电影学院,就不入流了,未来的发展会非常蓬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这一块现在才刚刚开始,基本是一块处女地。目前政策力度很大,上海多几个电影学院也很好,主要是为行业培养人才,行业发展也就成熟了。但最重要的是机制、体制问题,一个电影成为工业的时候,必须要有机制、体制,好莱坞的经纪人,制片人,工会、会计,有非常完整的行业分工,当然还包括完善的审片制度。“

谈及中国的电影教育,胡雪桦认为,北影当然是首屈一指的,为什么要在上戏做一个电影学院?上戏本身也是个综合性的学院,有戏剧、导演、演员、美术、编剧、其实电影的土壤都有,也需要这样一个专业。上戏新的特征在于,北影的教育模式来自俄罗斯,但上戏是来自美国,前两年不分专业,学生会学习更加综合的技能,三四年级开始分专业,专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样的课程安排也与胡雪桦自身的经历密不可分。出生于上海的胡雪桦1987年赴美留学,后获得夏威夷大学博士学位。虽然胡雪桦硕士和博士都是导演专业,但他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去当导演,而是担任摄影,去熟悉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但是每个学校教法是不一样的,得学校自身的特色和条件来把它做好,我们的课程也还在完善当中。“

不过,胡雪桦坦言,拍电影的过程永远不会顺利,就是不断拍摄解决问题,永远是一个炼狱的过程。“一年拍1部、一年拍两部这种事我做不了,也不愿意把拍电影变成一种活儿来干。拍电影是一种从内心里面由衷的敬畏,热爱,欲罢不能的东西才能做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